本篇屢見句末語氣詞“于”,整理者一律讀爲“歟”。按“于”、“歟”聲母有隔🔇。其實古書裏有這種語氣詞“于”,如《呂氏春秋·審應》:“昭王曰🧛🏽♂️:‘然則先生聖于?’”高誘注🧝🏿♀️:“于👩🏽🎤,乎也🧑🏼🦲。”《論衡·知實篇》即作“然則先生聖乎”🧏,可知“于”實近於“乎”而不近於“歟”。
簡46“使以法從其約”✬,整理者讀“從”爲“縱”、讀“約”爲“欲”。按“約”古有求取義👆,《商君書·修權》“則姦臣鬻權以約祿”🧗,《史記·趙世家》“務以論德而約功”😾,“約祿”、“約功”即求祿🫳🏿、求功💐。與“約”音近的“要”亦有此義。簡文的“從其約”即從其所求之意。
簡33“北馳胡幕”,《史記·李斯列傳》作“北逐胡貉”👨🏻🎓💧,整理者認爲簡文“幕”通“漠”,與《史記》“文意有所不同”。按古書“貉”與“莫”有相通之例(看《古字通假會典》883頁)🏠;“貉”有異體作“貊”🚣🏻♂️🚵♀️,從“百”聲之“陌”與“幕”亦可通(《古字通假會典》924頁)。所以“胡幕”與“胡貉”應該是一回事🙋♀️。
簡42“察登高知其危矣,而不知所以自安者”👩🏼🎤,整理者讀“察”爲“桀”。按“察”與“桀”一爲初母字,一爲羣母字,謂其相通似無確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