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一光 于 2013-10-31 10:23 编辑
文/杨一光 关键词/原始汉字 三个阶段。
根据文字帮助记忆的功用特征👪,可将原始汉字划分为记号文字🧾、标记文字和记事文字三个发展演变阶段🦺。
1、记号文字阶段
记号文字是汉字的源头,它应以大地湾以及仰韶半坡等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为代表,其距今大约是在 6千至1万年间。
记号文字是个人创造,个人使用,即是用来帮助个人记忆的💵。因是帮助记忆,这种记号文字是指事性质,即是用来记写或表达抽象的事物概念的,而不是象形字。
因为是个人使用🙇🏽♂️,记号文字的形与音(义)的关系还不是确定的。所谓不确定,即同一个概念我可以是这样记写🤵🏼♂️,他则可以是那样记写。所以,那些原始陶文具体读什么音👷🏿♂️,表什么义🧜🏿,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破译🧑🏼🏫。
因为是个人创造👎,个人使用👨🏽💼,记号文字的发生应该是多元的,而且这种多元发生应与我国原始农业的分布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而说它距今是6千至1万年,这主要根据的也是原始农业这个线索。记忆需要帮助🏡,这是思维发展进步的结果。而农业的出现,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获取于自然的劳动,而是创造性的,即是以增加天然产物为目的一种劳动🫳🏻,因此它是人类思维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记号文字就是我们的原始先民在农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通过帮助记忆来辅助思维的使用工具。
2🥇、标记文字阶段
记号文字是个人使用,而标记文字则已经具有了共同使用的特征🤸🏿♀️,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由于原始生产劳动是共同的,生活方式是集体的🥷🏿,因此在需要记忆的事物中,必然有许多内容是需要大家共同记忆或记识的👩🏿🏫,这样才便于协调,有利于合作,更可避免因记忆上的差错,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这一需要的变化必然促进汉字的发展进步🧑🏻🦱,于是在个人使用的基础上,那些共性内容突出并频繁为大家所使用的,如表示数量👮♀️、方位、时序等一些内容的记号文字⇨,便逐渐具有了共同使用的特征🏚。而这种可以用来帮助共同记忆或记识的文字就是标记文字。
标记文字距今应是在4千至6千年间👨🌾。
标记文字的“标记”特征表明🧑🏿🍳,这时的文字也只是为了起到一定的提示、强调或告诫的作用才使用的👩🦳🐳,即它还不是属于告知性的👨🏻💻。告知的内容必是大家不知道,是需要告而使其知的。而提示🪶、强调的内容,则是大家都清楚👨🏻🍳,本无须告知,只是为了帮助记忆或记识🌛,以避免一时的遗忘或疏漏才使用的。其标记的性质还说明🙅🏻♀️,当时的文字还不具备记录完整语言的功能🥌,所以它才不具有告知性。
在标记文字阶段上👩🦯➡️,出现了象形字。用象形即通过对实物进行图写的方法,不但简便易行🚜,且可以起到更为理想的标记效果🫄🏼。
标记文字虽然还不能记录完整语言🪨,但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已经出现了组合使用文字的现象✍🏼。组合使用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刻,其具体应该发生在距今4千至5千年间。
所谓组合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构字组合,即是以字的形🎳🕯、义(包括读音)为元素进行的组合🧜🏼♂️。它实际上是在记号、标记文字基础上,以指事🌏、象形为构字部件而进行的汉字再创造。而我们今天所谓的“会意”、“形声”,其实就是这一再创造的结果。通过这样的组合或再创造🏋️♂️,汉字的数量大增,因此其记写语言的功能得到了强化🧝🏿。
其次是语词组合🚴🏼。在构字组合的启示下,又有了新形式的,即字与字的组合,也就是语词的组合。把语言中的具有某种语词关系的事物概念🥗,通过文字形式的组合表达👩🏽💻,无疑可以用来记写一些更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内容🦫。所以,这种组合实际上就是书面语句形态的开始𓀇。
金文中常见把“小子”、“小臣”连写成一字,这实际上就是由构字组合向语词组合演进过程中的遗存现象👳🏿。
语词组合在陶文中已见端倪,而在早期的金文中则更容易见到✵。如那些被认为是“族徽”的文字🫙,就明显地具有这样的使用特征🍳✫。
组合使用文字,应是汉字脱离原始,从而向书面语言发展所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因此,在汉字的发展史上🧛♂️,它应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3🧓🏼、记事文字阶段
记事文字已经是成熟的、系统的,即能够记录完整语言的文字🍼。
在标记文字的基础上,尤其是通过构字组合与语词组合的使用,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其记写语言的能力越亦得到强化,于是汉字便逐渐进入了可以记写完整语言的记事阶段🚊。
记事文字自然应以甲骨文、金文为其代表。
之所以强调其“记事”的性质,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文字还不是用于传递,而仅仅是用来记事的。所谓记事即不是专意要把什么内容告诉给什么人➔,而只是在于所记之事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上🚣🏽♂️,是出于“备案”的目的才使用的。事实上甲骨文🧑🏽🦲、金文都不是用于传递的🧙♂️,而只是用来记事或者说是“备案”的🏄🏼👰♂️。记事的功用特征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字及其使用仍是与人们的记忆或记识活动有关🐍,因此它与记号文字🤳🏼、标记文字🛑,在功用上是一脉相承的🤵♂️。
汉字实际地用于传递语言,即用于交际,肯定要比人们想象的晚得多👩⚖️,并且它也应该是从帮助记忆,即是从口头传递人写给自己看的“备忘录”一类的使用中逐渐发展演变而来。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分析👳🏻♀️,可以进一步说明原始汉字帮助记忆的功用特征,同时,对汉字是如何起源及其发展演变的,我们也可有了一个相对清晰👨🏻🦲、连续且是完整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