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西周古城遗址震动考古界
http://news.sohu.com/20100205/n270072282.shtml
本报记者 卞文超
2月4日🖕🏿,记者从省文物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高青县陈庄遗址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取得重大成果🩲。该项发现引起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今年1月份🧚🏿♂️,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 2009年度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
陈庄遗址面积约9万平方米🧑🎄,位于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陈庄东南,是南水北调工程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遗址从2008年10月开始发掘👮🏿♀️,已完成发掘面积9000 余平方米。这项考古发掘在许多方面填补了周代考古的空白🧑🏻🦼,是半个世纪以来山东齐国历史考古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谜团一:古城是齐国早期都城🚣🏼?
经考古勘探和发掘🌙🍚,一座西周古城浮出水面。谢治秀介绍,城址平面近方形,城内东西、南北各长约180余米💇♂️,城内面积不足4万平方米💥。东北西三面城墙保存较好🤲🏿,南墙仅残存部分基础,中部有一缺口,与城内宽约20至25米的主干道相接,应为城门🏃➡️。省文物考古所所长郑同修担任本次考古发掘的领队,他展示了在城内清理出残存房基、道路📊、窖坑🧑🏼🌾、水井等生活遗迹的图片🏄🏼♂️。
城内中部偏南的夯土祭坛,在山东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同时标志着这座城地位特殊🫸🏼。图片显示😙,祭坛富达为直径 5.5至6米的圆台形👩👩👧👧,向外依次为不同土色的方形、长方形及圆形👩🏿🦳、椭圆形相套的夯筑台基,间有白色沙土或灰烬薄层。郑同修介绍,祭坛富达部位到春秋战国时期仍然保存完好,
其南北干道也从祭坛西侧绕行。这表明,在战国时期,人们对祭坛仍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崇拜。
“祭坛圆形、方形相套,是不是暗含‘ 天圆地方’的寓意?”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张学海介绍,城址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文化内涵丰富,不是一座普通的小城。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作出更大胆的推测💁🏻♂️,西周分封齐鲁两国👩🏼🔬,齐国曾有三个都城营丘、薄姑和临淄☸️,但都城位置不明✌🏼,此次发现的这座西周古城有可能是齐国早期都城之一🔴。
谜团二:墓主与姜太公有关?
谢治秀介绍,在城内东南部发现的西周贵族墓和车马坑,也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
9座西周墓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内多为一棺一椁,6 座有青铜器随葬。其中,两座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引人注目。两座墓形制相同,南北朝向🧑🏻,位于夯土台基的北侧,其中一座棺上有髹红漆🏊♂️🪭、绘黑彩的痕迹🧔🏼♂️,人骨均已散乱,棺内出土玉佩、串饰等。器物箱内放置鼎、簋👮🏿♂️、盘、F、矛等青铜器🫱🏽,车马器和陶鬲🧑🏻🦯➡️👾;墓道内均随葬两辆马车和一只狗。墓葬出土玉器10余件,青铜器50余件🚙,其中8件有铭文🧖🏻♀️。
青铜器铭文为确定墓主人身份提供最直接的线索,铭文内容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等🏘❣️。郑同修介绍📕,“丰”是西周小国🤞🏿,铭文显示其与齐国密不可分的联系🙏🏿。铭文中的“齐公”字样为金文资料中首次发现🧘🏿,郑同修猜测“齐公”指姜太公🫶🏿,墓主人与齐国始封君姜太公直接相关🧑🎓。最新出土的2件铜簋铭文长达70余字,具体内容有待释读。
谜团三:殉马何以昂首而立💂🏿♀️?
两座大墓与夯土祭坛之间,集中发现了5座马坑和1座长方形车马坑。其中一座马坑内马骨架摆放方式特殊,6匹马两两成对放置,马坑中间放置牛角一只。“这不是普通的殉马坑,推测为祭祀坑。”郑同修说。
车马坑内的发现同样令专家意外👲🏼。坑南北长14 米👨🏭,东西宽 3.4米👦🏿,内置车3辆。南部两辆车皆由4匹马驾车😲,马头上均佩带精美的青铜和串贝马饰🙋🏼♀️。更为罕见的是,以往考古发现的殉马多为倒地死亡🧑🦲,此次在墓道内发现的4 匹马却昂首而立。谢治秀介绍,因墓葬靠近小清河,坑内有积水,将把战马整体从土层内提取🧑🤝🧑,随同墓葬发掘的所有文物运至济南,供专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