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 作者: 李均明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开明文教 出版日期🧑🎨: 1/1/2009 定价: 200.00 元 ISBN: 978-7-5010-2661-6 内容简介: 文书起源甚早,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使用过不同的载体💣。以竹术简牍为载体的文书形式即本书所谓“简牍文书”🚒。迄今已出土的近三十万枚简牍,大致可分为简牍典籍与简牍文书两大类,而后者所占比例更大🫄。简牍文书历经由简而繁及删繁就简的过程☂️👨🏿🏭,秦汉时期达其巅峰👨🏿🔧,至纸张大量普及后,简牍文书的形式趋向衰落,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简牍文书服务于当时人们的社会活动🙆🏻♀️,尤其对行政行为有指导作用,故有“文书行政”的说法。由于简牍文书在不同的行政行为乃至不同的行政过程中的作用不同,故其形式亦有区别,因此我们便可依据其不同的形式特征将之分成若干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分成若干小类,以便于人们驾驭掌握,发挥其应有的史料价值。 本书乃以秦汉简牍为研究对象🕳,归纳其分类规律:初步将迄今所见秦汉简牍分为书檄🗓🤏🏽、律令、簿籍👱🏼♀️、录课👨🏼🚒、符券、检榻六大类🫷🏽。每一大类下又按二至三个层次划分小类。每一文种的命名乃以其自身已见称谓为主,未见称谓者才根据其性质及特点另起名👑。每一类文书皆挑选尽可能多的完整或较完整的简文为例,以揭示其基本格式及规律。每一段落前或后都有必要的说明或考证,对于事关某一大类基本规律的论述则附于其后🪆,如书檄类所附“书檄类的体式特征”、簿籍类所附“簿籍与题示、合计、钩校”、“簿籍与会计”。" 本书作者从事秦汉简牍研究数十年,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本书将2005年以前公布发表的秦汉简牍作为研究对象👐,从文书👈🏼、文献📙、档案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内在的规律👩🏼🎨,是这一研究课题的总结性力作,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 中国文物研究所李均明承担的《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课题🦸🏿♀️,于2001年提出申请🧖🏻♀️,2002年开始启动,历4年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撰写成文的过程,于2006年底完成约50万字的课题报告。 该课题以2005年以前公布发表的秦汉简牍为研究对象🔰,从文书🪗、文献、档案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力图探索其内在规律🆒🧑🏼✈️,以便更好地为各行学者所利用👈🏽。课题之结论认为繁杂之秦汉简牍文书🙇🏼,残篇断简居多,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从而极大影响其史料价值的发挥,因此🛕,除准确释文之外👨🔧,科学分类便是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一😅。指出迄今出土的近30万枚简牍,大致可分为简牍典籍与简牍文书两大类🛀🏽,但后者所占比例更大。且简牍文书历经由简而繁及删繁就简的过程,秦汉时期达到巅峰,至纸张大量普及后,简牍文书的形式才趋向衰落,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故选择秦汉为时代范围具有典型意义。再者,简牍文书服务于当时的社会活动,尤其对行政行为有指导作用📄,故有 “文书行政”的说法。由于简牍文书对不同的行政行为乃至不同的行政过程中的作用不同👩🏼🎨,故其形式亦有区别🧔🏻♂️,因此我们便可依据其不同的形式特征将之分成若干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分成若干小类🎷,以便于人们驾驭掌握,发挥其应有的史料价值。 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课题初步将迄今所见秦汉简牍文书分为书檄🧑🏻🦰、律令、簿籍、录课、符券、检楬六大类。每一大类下又按二至三个层次划分小类👎🏿。每一文种的命名乃以自身已见称谓为主,未见称谓者才根据其性质及特点另起名🤴。每一类文书又挑选尽可能多的完整或较完整的简文为例,以揭示其基本格式及规律。每一段落前或后都有必要的说明或考证,对于事关某一大类基本规律的论述则附于其后🤷♂️,如书檄类所附“书檄类的体式特征”🎅🏼、簿籍类所附“簿籍与会计”等👨👧。 [此主题已被 务虚子 在 2010-6-12 19:14:2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