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子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图书馆藏甲骨文书籍提要》文本版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2:08 | 只看该作者

      208、西周甲骨探论

      王宇信著。1984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三十二开本💗,一册🏂🏻。

      本书前附李学勤写的序《西周甲骨探论》,正文381页。目次如下:

      第一篇🤦🏻,概论西周甲骨的发现与研究
      一🐚、西周甲骨的发现和认识,二🤾🏻‍♂️、西周甲骨的研究🐐,三🎻、简短的结语💆🏼。

      第二篇🌒,西周甲骨汇释
      一💙、山西洪赵坊堆村的发现🧜🏽,二👳🏻‍♀️、陕西长安张家坡的发现🧬,三、北京昌平白浮的发现,四、陕西岐山凤雏村的发现,五、陕西扶风齐家村的发现。

      第三篇,西周甲骨综论
      一、西周甲骨的特微及中殷卜辞的关系👩🏻‍🦼‍➡️,二、西周甲骨刻辞分类略析,三👨🏻‍🦽、再论西周甲骨中的“王”并初探西周甲骨的分期四🦵🏼、简短的结语。

      第四篇,再论西周甲骨分期
      一、“王”字的纵向差异和横向不同与西周甲骨分期,二👨🏻‍🔧、甲骨所载史迹与西周甲骨分期🤹🏿,三⚜️✥、略谈周原甲骨的字形书体与甲骨分期,四🕵🏿、简短的结语🥧。

      第五篇,简论西周甲骨的科学价值并展望今后的研究
      一、西周甲骨的科学价值,二🥘、今后研究的展望,三、简短的结语。

      第六篇,西周甲骨摹聚

      第七篇,附录
      一、重要文字索引🧑🏽‍⚖️🫳🏿,二、西周甲骨论著简目。

      后记🦼。

      《西周甲骨探论》是我国关于西周甲骨研究的第一本论著。在此以前,学术界对西周甲骨也进行过一定的研究,但材料和论文的发表都很零散,检索不便🏌🏼,还没有一本综述西周甲骨的著作。这本书正是适应了学术界这一需要而作的。本书对三十多年来各地发现的西周甲骨进行综合介绍,并将各家有关西周甲骨文字的考释汇集在一起,还发表了三百零三片甲骨摹本,附之重要文字索引、西周甲骨论著简目😾▪️,给学习和研究西周甲骨的同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本书不但资料发表的详细,而且文中对西周甲骨的特微🆔、西周甲骨与殷墟甲骨的关系、西周甲骨的用途、西周甲骨的分期及西周甲骨的科学价值等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论述🥪。作者一方面综述各家研究西周甲骨的成果,另一方面,通过深入钻研,在一些问题上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在西周甲骨的分期断代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在本书第三篇和第四篇中🐲,作者以“王”字字形演变为线索,结合甲骨上所载的史迹,将西周甲骨分为三期🤟🏿:1、文王时期💪🏼。2、武王🏄🏽👩🏽‍🍼、成王、康王时期:3🏄🏽‍♂️、昭王、穆王时期。对西周甲骨中数量最多的周原凤雏甲骨👨🏽‍🍳,作者认为,只有少量(8片)为帝乙、帝辛时代甲骨,其余均为周人之物(文王甲骨15片,大部分是武王🏌🏿🗓、成王、康王时代甲骨)。

      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有些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如第三编和第四篇关于西周甲骨分期的论述重复较多♈️🕵🏿‍♂️。

      总之🪔,《西周甲骨探论》是一本较重要的著作,对今后西周甲骨的研究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2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2:08 | 只看该作者

    四、汇集(字书、诗联📪、目录、索引♤、年表)

      209👋🏿、殷虚书契待问编

      罗振玉编著🐷。1916年(民国五年)5月自写影印本,线装,一册。

      全书包括自序和正文(待问)。

      罗氏在序中谓“乃又最录不可遽释之字得千名🤜🏿,合以重文,共得千四百有奇,兼旬而校录竞。”“大抵编中诸文,古今异体者什二三👻,古有今佚者什六七👼。今日所不知者,异日或知之🆘,在我所不知者他人或知之👨‍💼🧘🏿‍♀️。……阚疑待问👨🏻‍🦽‍➡️,敢俟高贤”。

      书中收录的一千四百多字🚵‍♀️🤵‍♀️,是选自《铁云藏龟》、《铁云藏龟之余》、《殷虚书契前编》🌿、《殷虚书契后编》📳、《殷虚书契菁华》五部书👨‍🍳🌘。每个字均摹出原形、标出所出书的卷数☔️、页码。少数可知形义的字,罗氏还附上简要的说明🧾。例如🚵🏻‍♂️:

      箕(第8贡):“象举鼎形。举鼎以肩贯两耳,故两手在上🌛。”
      憋(第9页)👷🏻‍♂️:“两手持木,植于土上,疑是树蓟之蓟。
      翟(第15页):“象两手奉鸡牲于示前,或从一手”🤌🏼。

      这些看法😴。是可取的。不过🤹🏽‍♀️。也有一些字,作者之解释是错误的。例如:

      第7页↪️,将叡字左边之吝📲,释为鬯之异体🤦🏼:第26页,将“族”字释作侯字🪞:第36页,将“双黍”二字误为一字🌜:等等。

      总之👨🏼‍💻,本书反映了罗氏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阙疑待问、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这是应当肯定的🫏。所以👩🏻‍🦲,本书对后来的古文字研究影响较大✌🏻,有些书也仿照它的体例💜。如:《殷虚文字类编》书末附有待问编十三卷,《金文编》、《古玺文字征》、《汉印文字征》、《甲骨文编》等书🦹🏼‍♀️,均附录有不可识的字。

    2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2:08 | 只看该作者

      21O、簠室殷契类纂

      王襄编著👥。1920年(民国九年)12月天津市博物馆石印本,线装,四册🎡。又🧯👩‍💻,1929年(民国十八年)1o月增订本🧑🏿‍🍳⛓,四册。

      这是第一部甲骨文字典。全书分正编十四卷,附编一卷💙,存疑十四卷,待考一卷🧑‍🏫。

      第一册包括:著者序,王守恂书后,华器磷书后,正编卷一至七。
      第二册包括:正编卷八至十四👨‍🎓,附编。
      第三册,存疑卷一至七。
      第四册包括:存疑卷八至十四,待考,勘误🍅。

      初印本正编,录《说文》中可识文字八百七十三个🗿,重文二🚻。千一百一十个;附编,录合文二百四十三个,重文九十八个;存疑,录《说文》所无及难确识的文字一千八百五十二个;待考,录存疑文字一百四十二🧛🏽‍♀️。

      重订本正编九百五十七字,存疑、待考一千八百零八字,补。录十一🦹🏽‍♀️。又🧖🏽,增附后序一篇于卷前。

      本书取材于《前》🚸🤦🏽、《后》、《菁》等书及王氏自己所藏的甲骨。书中考释出来的字,比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要多三百八十多个💂🏻。而且,在内容编排上也有创造性:正编、存疑是按《说文》的次第排列🤹🏻‍♂️;各字之下列出卜辞的原文,便于读者了解该字在卜辞中的意义;合文特著一编;能考释的字入正编🦽,稍有所知⬜️,不能确识的字入存疑,完全不能识别的字入待考,留待古文字学者今后进一步作深入研究。这几点为后来出版的字典所仿观🧘🏿。

      但此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各字及各字之下所引的卜辞不注书名、页数🪫🚵🏿‍♀️、片号,不便读者核对原文。

    2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2:08 | 只看该作者

      211👨🏻‍🦰、殷虚文字类编

      商承祚编。1923年(民国十二年)决定不移轩自刻本🕡,线装八册⏳。又👡,1927年(民国十六年)删校本,六册。

      全书正文十四卷,附待问编十三卷🧸,《殷虚书契考释》一卷✏️。

      第一册包括:王国维序,自序,卷一、卷二;第二册,卷三、卷四;第三册,卷五、卷六🛑;第四册🏌🏿,卷七~卷九;第五册,卷十一卷十二⛔️;第六册🚵🏻‍♀️🍌,卷十三🧝🏽‍♂️、卷十四🅾️,检字;第七册,待问编十三卷;第八册,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前四章⛱。

      全书依《说文》次第,分别部居。各字之下注明出处,其后是该字的解释🔄。正编录七百九十字(附增了《说文》所无,依偏旁分析可隶定之字),重文三千三百四十字🕒,待问编七百八十五字🧑🏻‍🌾,共一千五百七十五字。

      所用的材料有《铁》、《前》、《后》👨🏻‍🦲🧑🏻‍🦼、《菁》🧙‍♂️、《余》、《林》六种。各种的解释基本上是抄录罗振玉🧑🏻‍🦼、王国维之说。作者自释者仅十之一、二,在书中加上“祚案”二字,以示区别。

      作者的解释,有的是对罗🙆、王之说加以引申,有的是自己的新说。现略举数例:

      屰(卷三、一页下)🧦:“《说文解字》逆,不顺也。从干下凵逆之也。案¥为倒人形,示人自外入之状,与逆同字,同意,故卜辞逆字亦如此作。”(上引罗振玉🔙:《增考》66页的解释)。
      祚案:“秦绎山石刻,逆字从¥,尚存古谊,后世小篆移一于中间,形益晦矣。”

      八(卷二,一至二页):祚案😇🎋,“《说文解字》‘芒分也👨🏿‍🦱,从重八,《孝经》曰🐻,故上下有别。段先生古,此即今之兆字,其作八者🙍🏿‍♀️,非古也。今征之卜辞,亦有八字🏤,与许书重八正合。

      壬(卷八,五页):祚案,“《说文解字》壬🕥🗞,善也🍢。从人士🐋,士,事也。一日象物出地挺生也。此正象土上生物之形,与许书第二说相符🩷,则此字当从土🐖,不应从士。”

      珏(卷二🧗🏿‍♂️,十九页上)祚案,“以玉作幸素征之,则此当为珏宇。”

      齿(卷二🧔🏿‍♂️,十九页上):祚案🧏🏻🏐,“此字与《说文解字》古文齿作臼相近🌀👭,象张口见齿之形。”

      上述这些字的解释,均是可取的。

    2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2:09 | 只看该作者

      212、集殷虚文字楹帖汇编

      罗振玉编。1925年(民国十四年)石印本,线装,一册🧑🏿‍🚀。

      全书编汇罗、章🚺、高、王四家用殷虚文字作成的四言至十言的联语四百二十联;章钰作一百三十四联⚽️;高德馨作八十五联;王季烈作二十四联;罗振玉作一百七十七联。

      每联均用殷虚文字及楷书二体对照🏕,便于书法爱好者临摹🧏🏼‍♀️。

    2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2:09 | 只看该作者

      213🐐🌸、殷契书录

      陈振东著😧,1930年(民国十九年)8月排印本,线装,一册(二卷)。

      全书包括:作者自序🧝🏽‍♀️;卷一🫱,卷二,戚元良跋。

      这是一本介绍甲骨文著作的书🕕。

      卷一为甲骨著录,包括☯️🥈。《铁》、《前》、《菁》、《林》🧇、《余》、《后》🫏、《待问编》、《明》、《戬》《簠类》、《类编》、《簠》、《拾》🕵🏻、《写》共十四部。

      卷二,介绍考释甲骨文的书,包括:《举例》⛱🐈‍⬛、《殷商贞卜文字考》🙆🏼‍♀️、《殷考》、《戬考》🆕、《先公先王考》、《续考》及叶玉森、陈邦怀、陈邦福、余永梁、胡光炜、董作宾🧚🏻、闻宥🛟、林泰辅、陈邦直等人的著作👵🏻,共二十三部。

      作者简介了各书的主要内容,对某些著作还略加评论。

    2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2:09 | 只看该作者

      214、甲骨类目

      容嫒辑😨。《甲骨类》一卷,载《金石书录目》卷七中,1930年(民国十九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乙种之二🧚🏿,线装💇🏼,一册🐦‍⬛。

      共录甲骨书籍四十五部,分为七类:(一)目录🍨,一部;(二)图象,即著录殷墟古器物图形诸书,三部;(三)文字,著录甲骨拓本、影本👨‍🦱、摹本诸书🥃,共十六部🗡;(四)通考🤿,即考释文字、应用甲骨文研究古史及古代礼制等书🙅🏽‍♀️,十七部🦌👼🏽;(五)义例,研究甲骨文例的书👰🏿‍♀️,二部🖕🏿;(六)字书🚣🏿‍♂️,即甲骨文的字典五部;(七)杂著,一部。

      所录各书,在书名、卷数之下,载著者姓名☮️、书之版本及出版日期。所录书至1929年止。

    2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2:09 | 只看该作者

      215、甲骨学文字编

      朱芳圃编著。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2月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线装。二册。

      全书包括正文十四卷,附录二卷,补遗一卷。

      第一册包括🌙:甲骨学序例🕵🏿‍♀️,文字编目录🔌,摹录诸书文字目录🥒,采集诸家著述目录👩🏿‍🏫,正文卷一至卷七。

      第二册包括:正文卷八至卷十四,附录上:合书(数名、人名、地名、常语、偶语)💜、分书、倒书🌷,附录下🧑🏻‍🏭: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序》👩🏽‍🔬、王国维《殷虚书契考释序》🛍️、容庚《甲骨文字之发见及其考释》(节录)、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序》🫵🏿🧑🏽‍🦲、董作宾《甲骨文研究的扩大》(节录)🤟🏽🎋,补遗⚧,订误。

      本书🫵🏽,正文编共收八百四十五字,重文三千四百六十九字🧗🏼‍♂️,补遗录文一百四十九字,除已见正编不计外,还有八十个字👃🏼。总计本书释字九百二十五个。

      所纂诸字,均出自摹写🤵🏼‍♀️,在字下注明出处,其后辑录各家之说。若诸家著述互相因袭者,只录一家🧃,其说可两通者则并存之。各字之排列依《说文》次第🦸🏿‍♂️,分别部居。正编中还附增了形义可知而《说文》所无之字🍞。

      本书所用之材料有《铁》👆🏽、《前》🧙🏽‍♂️、《后》🏺、《菁》🧜🏽‍♀️、《余》😉、《戬》⇨、《拾》、《林》🫃🏽🏄🏻、《明》、《写》🏋🏻、《佚》👨🏼‍🔧、《燕》、《簠》等书。所辑录的解释有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王襄、商承祚、叶玉森、陈邦怀、容庚👱🏻‍♂️、沈兼士🐃、陈柱、余永梁、戴家祥、胡光炜👩🏼、丁山🦂🧛、郭沫若🕋、徐仲舒🟡、董作宾等。

      此书便于初学者了解各家对各字的解释⌛️。不足之处是🐛:所录诸家释语,仅在编首略举书名👨‍👧‍👧,在字下不注明出处,不便读者进一步核对原文。另外2️⃣,作者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本书的评论有:戴家祥🫳🏽:《评甲骨学文字编》,载于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8月4日天津《大公报》💁🏿,图书副刊二十五期🥨。

    2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2:09 | 只看该作者

      216、古籀汇编

      徐文镜编。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8月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线装,十四册🚰。

      本书依《说文》分为十四卷,即每册一卷👩🏿,每卷又分为上、下🦐,遗者附于卷末。在第一卷前附作者自序、凡例及检字。

      本书萃集甲骨深辞、铜器铭文、石鼓文以及古代印玺、陶器兵器、货币上的各种文字,依诸家之解释汇纂为一编🦝🙆🏻‍♀️。

      各卷中字的排列依《说文》之次序,凡《说文》所无之字✊🏻,均列于各部之末。

      各字之排列🤮,首先以《说文》的字为提行,并抄录《说文》对各字的解释🤵🏻‍♀️。其后👩🏻‍🦰🦘,依次列举汪立名的《钟鼎字源》🪙、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丁佛言的《说文古籀补补》🤹🏼、容庚的《金文编》🤍、罗福颐的《古玺文字征》🧘🏿、商承祚的《殷虚文字类编》六部书的字。

      总计全书《说文》提行之字为二千四百四十五字,说文重文为七百零二字,古籀重文为二万七千七百七十二字,《说文》所无提行之字为五百九十字👨🏿‍🔧,说文所无古籀重文为一千二百五十二字。

      本书材料丰富🫡,又附有检字💭🏊🏼‍♂️,查找较方便,是研究古文字及甲骨文有参考价值的工具书。

    2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2:10 | 只看该作者

      217、甲骨文编

      孙海波编著😀,商承祚校。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0月哈佛燕京学社石印本,十四卷🕍,附合文🤹🏿‍♂️、附录🦴、检字、备查各一卷,线装五册。

      第一册包括:唐兰序、容庚序、商承祚序及编者自序,凡例,卷一至卷四🏄🏻;第二册🚶🏻‍♀️‍➡️:卷五至卷九;第三册🤚🏿:卷十至卷十四;第四册🧒:合文🤰🏽、附录🎤;第五册:检字、备查。

      这是一部甲骨文的字典𓀎。正编收录一千零七字(原书谓一千零六字),包括《说文》中有的七百六十五字,《说文》所无的一百九十三字🐢,重文四十九,附录收一千一百十字。全书共二千一百十七字。

      书中各字的排列次序,按《说文解字》分部别居,《说文》所无之字而可识读者,附于各部之末。

      每字之下注明该字出自某书、某页、某片,便于读者查检🍻。重文过繁,而形体相同,如:贞、卜及干支等最常见的字,编入备查,只记其号数。

      本书取材于《铁》、《余》、《拾》、《前》、《后》🥀、《菁》、《林》🤚🏿👈🏽、《戬》等八部书🤛🏿。

      书中收录十多家之解释🫎,但以孙诒让、罗振玉🪝、王襄🤷🏿、王国维👩🏿‍🔬、叶玉森之说为主。

      本书的优点是摹写较真。书中纂集诸字,均出影摹💁‍♂️,形构大小,仍依原拓契深之旧。采录之说较多💆🏻,解释简明扼要。

      不足之处是,所收材料不全,如👋🏼:较早出版的《簠》、《明》等书的甲骨文字,没有收录。对一些字的编排欠妥⛳️,如把“止”🫶🏿👩‍🌾、“ㄓ”🧔🏻‍♂️🫛、“生”均置于“之”字下📮:又如唐兰所释之“兕”,丁山所释之“梦”与“疾”,已为学术界绝大多数人所承认,但此书均归入附录等等。

      对本书的评论🏄🏿🏸;有云斋:《评孙海波甲骨文编》。载于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4月9日♚🪻、16日🦦,天津《益世报》人文周刊十四、十五期;

      杨树达:《读甲骨文编记》👏🏻,载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湖南大学《文哲丛刊》卷一👓。

      六十年代,孙海波将《甲骨文编》作了增订,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1965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十六开本,一册🧞‍♂️。

      增订本全书包括:序言,凡例,正文(单字、合文、附录),引书简称表,甲骨文编检字。

      增订本与1934年的初版本内容有较大的不同。前者取材于八本著录,后者是四十本,即增加了三十二本🔝,基本上将1959年以前出版的甲骨著录均收集在内🍢。所录的字也比过去大大增加👿。增订本正编为一千七百二十三字(见于《说文》的八百四十二字;附录二千九百四十九字,共计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另外,在文字的考订上🙋🏿,采纳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此书无论对初学者还是专业工作者,都是一本有用的工具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富达平台网站

    GMT+8, 2025-4-26 16:13 , Processed in 1.06211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