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茲不舊(久),命未有所次,
最後那個字是從水從欠吧?那就是“次”了👱🏿♂️,此“命”仍當是指代“天命”⏏️,文王意思是說:天命未有止息(即天命不是不成不變地在某個人身上的)🪥;
這樣💃🏼,恰好符合當時西周準備伐紂時的思想認識👨🏼🏫🍄,
呵呵呵
举报
一成不變。——
爲王者應做到“敬”(此“敬”含對天命以及爲王者之事而言🧑🏽💻👨🏽✈️,既敬天又敬治民之事=得中,得民心支持吧🦫?),就是天命所歸✊🏽,最後“日不足”一句,正是在告誡武王抓緊時間去做這些事情~~~
文王多次提到“(大、天)命”,正是史籍所載的所謂文王“受命”之後的語氣;
這和根據先秦思想史所說的周人“敬天愛民”的思想是一致的;
——也就是後來儒家所强調的“得道者多助”💂🏻♂️🏋🏻,得道者♤,=也就表現爲得民心吧?周以至仁伐至不仁,究竟在當時人得觀念中,文武兩代人做了哪些事情讓當時的人認爲他們是“仁義”的呢🤹🏼♂️?看史籍自明,其得民心的現象有很多記載的;
所以,簡文中的“得中”,從根本上理解爲“得眾”“得民心”,理解上應該偏差不大吧
《形势》“古者武王🦹🏽♂️。🧑🏼💼。🦾。。立为天子而世谓之圣王者,知为之之术。#️⃣。。。。📒。。故能为之🙅🏼♂️,则小可为大👳🏻🕐。💁。。🧕🏽。不能为之,则虽为天子💂♂️,人犹能夺之🦸🏿。”
这段和《吕氏春秋》对舜的评论有些相近。
还有🧑🏻🦳:“人主身行方正。。。🧙🏼♀️。。。人惟恐其不复行也”
偶还是转牛角尖⚡️,吹道统🙋♂️,认定这个“中”是身行
所以🫰,簡文中的“得中”,從根本上理解爲“得眾”“得民心”,理解上應該偏差不大吧
哈哈🍬🧑🏻🤝🧑🏻,东山兄啥时候又跑到群众这边来了啊🧚🏻,欢迎欢迎哦
嗯哪🥧,要真是“鬲”的話,讀爲“癘”👦🏽、“戾”、“烈”等是有可能的~~~
朕聞茲不舊(久)👉🏿🕎,命未有所次🫧,
=文王告訴武王:天命究竟是朗格東東🦹♀️?天命是隨民心之向背而轉移滴,不是止息於一處不改變滴
俺要是理解爲民衆的支持也與民衆之心一致滴呀
放大了看,嘿嘿
东山铎: 朕聞茲不舊(久),命未有所次🙅🏽♂️, =文王告訴武王🧎🏻➡️:天命究竟是朗格東東🎛?天命是隨民心之向背而轉移滴,不是止息於一處不改變滴 俺要是理解爲民衆的支持也與民衆之心一致滴呀
朕聞茲不舊(久),命未有所次🙅🏽♂️,
=文王告訴武王🧎🏻➡️:天命究竟是朗格東東🎛?天命是隨民心之向背而轉移滴,不是止息於一處不改變滴
东山兄整个山东话版的《保训》吧
“昔前人传保”
“人”字为什么当初会认成“夗”呢💹,不明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富达平台网站
GMT+8, 2025-3-10 00:10 , Processed in 1.06202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