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5154|回复: 2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图书馆藏甲骨文书籍提要》文本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19 | 只看该作者

序《甲骨文书籍提要》

  我国古代历史早期的夏、商👂🏽、周三代,只有不多的文献史料可供研究🫄🏽。因此,在孔子时已有“文献不足”的感叹🎪,至于实物资料就更谈不到了。

  值得庆幸的是🦓,清末光绪年间以后,各地陆续出土很多文物史料。金毓黻先生的《中国史学史》最后一章说🤾‍♀️🦸🏿‍♀️:“近四五十年内所发现之史料,其最有价值者凡六:一曰殷虚之甲骨文字,二曰敦煌及西域各地之汉晋简牍🌔,三曰敦煌石室之六朝唐人所书卷轴,四曰内阁大库之书籍挡案,五曰古代汉族以外之各族文字,六曰各地之古金文字”。其中对三代历史关系最大的是甲骨文与金文二项。但金文自汉宋以来就有零星发现,到这时虽发现增多👨‍💻,仍然是分散的,不是系统的。只有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才是最集中、最大量的😆📳,而且是商王朝统治富达地区的文物🦹🏻🐦‍🔥,是足以使中国古代历史研究起划时代变化的重要发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从有了甲骨文的发现和甲骨学,才使中国古代史研究能真正臻于科学研究👨🏽‍🔧。

  在甲骨学的初期,已有孙诒让根据甲骨金文的文字资料,循吴大激等人的旧迹🎢,对古代史料进行考订🔛,写有《尚书骈枝》、《逸周书斟补》等名著。到罗振玉🧍‍♂️、王国维二氏,不仅奠定甲骨学之巍然成为一门学科🏌🏼‍♀️,尤其对于商代历史研究有空前的贡献🛀🏿。罗氏确定了安阳小屯是殷墟😺,也就是商都,甲骨文为商王室处理大事进行占卜的原始文书⚒,从而初步审释商代帝王名号。到王国维作《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运用甲骨文记载,参以《山海经》、《竹书纪年》、《楚辞》、《世本》、《帝系》等书🤞🏼👳🏿,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的商代世系完全可靠,并纠正了其中一些较小的舛误。这是古史研究上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从而证明了司马迁《史记》所载三代史事是基本可靠的。不仅《殷本纪》因有证据而可信,即《夏本纪》虽还未得到证据,但也可相信它原是有史料根据的,不能轻易抹杀。王氏在其《古史新证》里提出利用地下材料的二重证据方法🚍,对研究古史关系甚为重要🔽,使我国古史研究在这种考古研究基础上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

  在甲骨学研究上🩸🧑‍💼,郭沫若同志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运用甲骨文字资料𓀇,使中国古史研究真正成为科学研究的代表。他既把甲骨文字研究推向新的科学水平🛎,取得许多精辟的成就:又把这新的科学水平运用到古史研究上🧑🏿‍🔬,解决了商代社会性质这一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首要问题👩🏼‍🦱🤹🏻‍♀️。他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奴隶制时代》等是学术史上的出色著作👼🏿。至于他运用甲骨金文成就,考订文献史料中的许多具体问题的优异成绩,更是不胜枚举了。

  与此同时,其他甲骨学专家🚌。也都卓有成就的对古代史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关于商代社会性质问题,包括社会成员身份问题:商代民族问题🤾🏽‍♀️;商代图腾与宗教问题😝:商代政权组织、军队、刑法、监狱问题;商代疆域地理问题等等,李亚农、吕振羽、唐兰、陈梦家、于省吾、张政烺、胡厚宣🧑🏼‍🎓、丁山🃏、徐仲舒、李学勤等,都参加了研究,并各自做出了贡献。综考商代历史的,有丁山先生的《商周史料考证》,并试写《新殷本纪》👨🏿‍🍼;胡厚宣先生的《甲骨学商史论丛》🤾🏻‍♀️;陈梦家先生的《殷虚卜辞综述》中阐述了商代各种重要制度😕🧻、史迹🎃,还有专章论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而于省吾先生则有大量专文论析商代社会、奴庶身份、交通*️⃣、作物、农田等各方面的问题。至于根据甲骨文成就(当然也兼及金文成就)考订研究史料的尤多🦵🏼,最著者有于省吾先生的《尚书新证》👨🏼‍🦳🍟、《诗经新证》、《诸子新证》等书,使过去不少误读误解的重要文献史料开始得到正确理解。此外,过去不懂或解释错了的文献字句,由于甲骨学研究成果而获得正确解释的还不少,不能备举👰🏿‍♀️。由此可知甲骨学的成就与古史研究和古代史料考订的关系的密切与重要。

  甲骨文字资料从发现至今已八十多年,共出土十五万片以上,著录甲骨的书刊、专书近百种🙍‍♀️,考释和研究的专书达一百多种,总计约二百多种🌄。而其研究论著,在解放前五十年中,发表著作的作者达三百人,各种论著近九百种。解放以后的三十年中,在国内🧑🏻‍🔧,新出现的甲骨学著作者近百人👊,发表论著四百种以上(参据王宇信著《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胡厚宣《序》)。凡研究古史者迫切需要了解这些著作,而有志于研究甲骨的人更是需要了解。但这些著作如此丰富繁多,要全面地系统地了解这些著作非常不容易,这就迫切需要有一本综合介绍这些甲骨文著作的书👳🏼,方便学者参考👃🏼。现在刘一曼、郭振录、徐自强三同志编成了这本《甲骨文书籍提要》,对八十几年以来的两百多种甲骨文书籍,作了系统🖼、扼要的介绍🫃🏼,同时对较重要的甲骨文著作的优缺点及其在甲骨学研究上的作用也略加评论⚠️,必将受到读者重视。大凡一部好的书目,往往能促进有关学术的发展。我们也将看到这本书的问世🤽‍♂️,在甲骨学的学习和研究上发挥其重要作🙂。


刘起釪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19 | 只看该作者

前言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刻辞是商代后期的遗物🌐,据不完全统计,其数量约十五万片。甲骨文单字近五千个,其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祭祀、征伐👨‍❤️‍👨、方国、农业、气象、卜旬🚳、卜夕💕👨🏼、田猎🕵🏻‍♂️、疾病等等。它是研究商代历史的可信史料,也是研究我国古文字的
宝贵资料🙎🏽,对于研究自然科学史🧜🏻‍♂️,古代书法艺术都很重要🧑🏼‍🦳。

  甲骨文自一八九九年发现以来🐱,迄今已八十多年。几十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甲骨文研究的专家,甲骨学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

  我国学者在甲骨文字资料的整理👩🏻‍🦯、著录出版🥠👷🏽‍♀️、考释文字、分期断代🍭👨🏽‍🔧、商史研究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者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甲骨文的研究,不但在文字考释上取得了新的进展而且在探讨商代的社会生产方式👨🏼‍⚕️🎵、阶级关系和社会性质等方面,也取得了空前未有的成就🪥。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发展🙎🏼‍♀️📈,又有许多刻辞甲骨出土。较为重要的是1973年安阳小屯南地发现了近五千片刻辞甲骨:1977年陕西歧山县凤雏村发现西周甲骨一万七千多片🖖🏿,其中有字卜甲二百九十佘片。这些新发现👱🏿‍♂️,对甲骨文的研究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学术界对殷代甲骨文的研究正向纵深发展🛀🏽,讨论的问题也更广泛🔐,而西周甲骨的探讨也方兴未艾。为适应甲骨学和古文字学的发展,一些古文字研究的刊物应运而生🧓🏽。不少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相继开设了古文字课,招收了一批攻读古文字的研究生。这一切,也促使全国为数不少的青年同志和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对甲骨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迫切要求了解甲骨文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情况🧑🏿‍🚒。

  八十多年来💇‍♀️,甲骨文著录及研究的专书已出版了近两百种✊🏿,论文一千数百篇。但解放前甲骨文书籍印数有限,有的只印数十册或一两百册,现在有些书已不容易看到,或者是残缺不全。因此,编印甲骨文书目提要,实为读者学习和研究所必需🏌🏼‍♀️。

  关于甲骨文图书目录的书籍🏄🏽‍♂️,已有容嫒:《甲骨类目》(1930年)、董作宾:《甲骨文论著目录》(1932年)😠、胡厚宣:《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1950年)。这些书,一般只举书名、著者、出版单位👨🏻‍🚀🤾🏽、出版年月等。介绍甲骨文书籍内容并对各书作简单评价的🏄🏽,只有邵子风的《甲骨书录解题》🩰,但此书出版于一九三五年,所介绍的著作至一九三四年为止,因而不能满足今天的读者学习甲骨文的要求🚝。

  有鉴于此🏃🏻‍♀️,我们编了这本《甲骨文书籍提要》,对二百多种甲骨文著作作了系统的扼要的介绍,以供一般历史、考古🤸🏿、语文🤲🏻、图书馆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初学甲骨文者的一本入门工具书📴☝🏿。

  北京图书馆是综合性的国家图书馆。有关甲骨文的著作收藏甚富,所以,我们在编写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该馆所藏的此类书籍⚒,但对其缺藏者,也适当参阅其他有关单位的藏书。

  由于我们知识所限,本书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20 | 只看该作者

略例

  一、本书所收甲骨文著作🛎,以专书为主,散见于杂志和他书的甲骨刻辞及重要的研究文章也适当收入🐣。

  二、所收的著作,按〈一〉著录、〈二〉考释、〈三〉研究、〈四〉汇集、〈五〉其他等五类排列,每类中以出版年月的先后为序,出版年月又以公元为准,其后注明各时代年号,以便查检👨🏻‍🎤👨‍🔧。

  三😱、所录各书及文章均载篇名♍️、作者、版本、出版时间、各章目录、主要内容🫰🏼、有关的书评等项,对较重要的著作,对其优缺点和它在甲骨学研究上的作用也略加评论。

  四、本书对甲骨文分期,采用五期分法,即第一期武丁时代👉🏼,第二期祖庚💪、祖甲时代,第三期廪辛、康丁时代👮,第四期武乙、文丁时代,第五期帝乙🧙🏿‍♀️🧚、帝辛时代👨‍🍼。

  五、本书所收的著作,以我们所见者为主,有知而未见者🏊🏼,只录其篇名、作者🤨、出版时间、出版单位等,列入《编年简目》中,并在书名前加△号标明。

  六🐹、书末附:〈一〉甲骨文书籍编年简目🍭、〈二〉著者索引🧒🏿、〈三〉甲骨文书名通用简称。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20 | 只看该作者

一、著录

  1、铁云藏龟

  刘鹗编著。1903(清光绪二十九年)10月抱残守缺斋石印本,线装🧗🏻‍♂️,六册。又🦻,1931年(民国二十年)5月上海蟫隐庐石印本,与《铁云藏龟之余》合六册🤸🏿,附鲍鼎释文𓀛;1959年台湾艺文印书馆重印本🧜。

  1903年本分六册:第一册🚶‍♂️,有罗振王、吴昌绶🛜、刘鹗(铁云)序,收甲骨拓本一百六十片;第二册,收拓本一百七十四片;第三册🙆🏽‍♀️,收拓本一百七十八片👨🏻‍🚒🙍🏿;第四册🤝,收拓本一百七十六片;第五册👼🏻👩‍👧‍👦,收拓本一百八十片;第六册🧑🏿‍🦰,收拓本一百九十片🌱。总计全书共收录甲骨一千零五十八片⛹🏿‍♂️⚉,除去伪刻与重复出现者外,实得一千零五十一片,是刘氏从所收藏的五千多片甲骨中选出🎪。

  本书所录大多数为龟甲,但也有一部分牛肩胛骨。其时代🦹🏻,以第一期为多🧉,第二期次之🦏,第三期极少,没有第四、五期卜辞①。

注①甲骨文第一期为武丁时代🕵🏿‍♂️、第二期祖庚,祖甲时代。第三期廪辛康丁时代,第四期武乙🈸,文丁时代,第五期帝乙,帝辛时代。

  这是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书🤸🏻‍♀️,编者刘鹗在甲骨学史上是有开山之功的。他在此书的自序中,叙述了龟版出土始末,购求原委🦸❓,并考证繇辞体例。从甲骨上刻有祖乙🚶‍♂️‍➡️、祖辛、祖丁、母庚诸称,认为这是殷人之遗物,引起当时学术界极大的重视

  本书是石印本🍂,甲骨拓本不大清晰。1931年蟫隐庐重印本,用粉重描,颇失真👩🏼‍🦱。1959年艺文印书馆重印本,虽附摹本👨🏼‍⚖️,但仅就原书摹录,仍是不大清晰。

  本书所载甲骨,伪刻的四片,57.1、84.1🤛🏽、130.1🏂🏿、254.1;拓本倒置的十二片🥰,23.4、28.4、32.2、43.2👩🏿‍🦲、43.3、89.4、149.2👨🏼‍🎓➕、193.2👨🏼‍🎨👄、216.2、225.2💪🏼、227.1🪅🦣、233.3、

  1931年版本将鲍鼎所作的铁云藏龟释文🚴🏻‍♂️,分注各拓本之旁,间有考释,但十分简略。鲍氏释文🤹🏿,基本上是从孙诒让《契文举例》。孙氏误释者,则采各家之说,注明某字从某释。此释之,误错较多,对此,许敬参曾作《铁云藏龟释文补正》,载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2月《考古社刊》第三期。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21 | 只看该作者

  2🖕🏿、殷虚书契

  罗振玉编著🧚🏿。载1911年(清宣统三年)《国学丛刊》,石印本😰,三卷(不全)。又,1913年(民国二年)影印本🫵🏽,线装😾👸🏼,八卷四册🧑🏽‍💼;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重印本;1970年台湾艺文印书馆重印本。

  罗氏原将甲骨拓本分为二十卷,1911年《国学丛刊》只刊出其中的三卷,载甲骨拓本二百九十二片👩🏿‍✈️。这种版本🧑🏿‍🔧,流传甚少。

  现在流行的是1913年编的八卷本,共收甲骨拓本二千二百二十九片,前附编者自序,谈及搜求及整理甲骨之经过🧑🏿‍🦲。

  八卷本分为四册🧑🏼‍🦲:第一册一、二卷;第二册,三、四卷;第三册,五🫲、六卷🐞;第四册🧘🏽‍♂️,七💵、八卷。

  1932年的版本是重印1913年八卷本,所以两者基本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别:(1)重印本修整拓本,使不少拓本失去原物之边缘🥈;(2)有些甲骨之编号在重印本中有所改变。如:1913年初版本的1·41·7、2·24·5、2·24·6、7·9·4重印本中的片号改为1·41·8、2·24·8🛥,2·24·7⛄️、7·1O·2①。

①上述两种版本对照材料,参见严一萍👱:《甲骨学》上册,298~314页。台湾艺文印书馆印行🧛🏼‍♀️🪑。

  本书所收的甲骨,大多数为罗氏自藏。此外,有一百十三片是日本三井氏听冰阁所藏实物拓本👮👩🏿‍🔬,1921年(日本大正10年)林泰辅印《龟甲兽骨文字》重出ℹ️🤵‍♂️;有十五片是刘铁云所藏,已见于《铁云藏龟》中②👩🏽‍🎤。

②陈梦家认为,《前编》取材于听冰阁实物拓本的一百零九片🤴,取材于刘铁云藏骨的九片,不明出处的二十片。见《殷虚卜辞综述》855页🎀。

  本书印刷工致,拓本清晰👩🏽‍✈️🛍️。书中所收甲骨的时代,各期均有,但以第一💂‍♀️🫵🏼、五期为多🫵🏿👩‍🔧。卜辞的内容十分丰富,例如⏬:有关阶级关系的有4·30·2🪙:“贞重小臣令众黍”,6·19·2🧑🏻‍🚀:“佳我奚不正”;有关农业的有4·40·1“黍年,有足雨”,1·50·1“帝令雨足年”;有关军队编制的有3·31·2“任焉😵‍💫,左、右、中🌇,人三百”等等,都是研究殷代历史的重要资料🧯。所以,郭沫若曾说:“这些书,特别是《前编》和《后编》,是研究甲骨文字必要的典籍①。”

①郭沫若:《卜辞中的古代社会》。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208页。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21 | 只看该作者

  3🤽🏻🦸🏼‍♂️、殷虚书契菁华

  罗振玉编著。1914年(民国三年)出版,珂罗版影印🧑🏽‍🦰,线装🖖🏻,一册。

  全书包括序🧙🏼‍♂️、拓本照片,收录甲骨六十八片。

  罗氏在序中谓:“予曩搜集殷虚遗文,得骨甲逾万🤏🏻,既拓其尤要者为《殷虚书契》🫸🏿,而箧中所存最大之骨🕘,尚未拓墨,盖骨质至脆,惧或损文字也👨🏻‍🚀。然又不忍使淹没不传,爰影照精印,并取往者拓墨所遗😏、脆弱易损者数十枚益之🎅🏿🗄,颜之曰《殷虚书契菁华》,俾与《前编》并行焉。”

  本书第2~8页🛜,是武丁时期的四版大牛胛骨正反两面的照片,其中两版拓本曾发表在罗福成编《传古别录》第二册中。第9~11页是六十版小片甲骨,大多为第一期和第五期,少量第二👞、三期🤦🏻💂‍♀️,因字体较小👸🏽,不少照片字迹模糊不清。

  书中所载四版大的牛胛骨,大字涂朱👇🏻,内容很重要,是甲骨卜辞的珍品。其中有两版,记载武丁时殷王朝与舌方、土方的关系🟤,是研究殷代方国关系的重要史料。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21 | 只看该作者

  4、铁云藏龟之余

  罗振玉编著。1915(民国四年)1月出版,珂罗版影印💁🏼‍♂️,线装,一册。1927年(民国十六年)再版👨🏼‍🏫。

  全书包括序🤖、拓本图版,收录甲骨四十片。

  罗振玉序云:“予之知有贞卜文字也🧽,因亡友刘铁云。刘君所藏,予既为之编辑为《铁云藏龟》,逾十年🫶🏼,予始考订其文字为《殷商贞卜文字考》,时君则以事流西陲死矣。……欲揭君流传之功以告当世,乃搜箧,得君曩日诒予之墨本🦬,选《藏龟》所未载者,得数十纸为《铁云藏龟之余》🍝,以旌君之绩,以慰君于九泉。”

  本书的甲骨均属小片,多数是卜甲🦹🏼‍♀️,少量卜骨🏔。其时代绝大多数为第一期,少量为第二期或三期⚡️,不见第四🧑‍🤝‍🧑、五期的卜辞。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22 | 只看该作者

  5、殷虚书契后编

  罗振玉编著🕺🏼。1916年(民国五年)出版,《艺术丛编》第一集本,珂罗版影印,线装,一册🖕🏽。又,1970年10月台湾艺文印书馆重印。

  全书分上💢、下卷🖖。上卷有罗氏序😥,刊甲骨拓本三十二页;下卷刊拓本四十三页🌧。两卷共收录甲骨一千一百零四片,其时代包括第一期至第五期🧚‍♀️。

  罗氏在序中谓🤸🏽🔅:“尽出所藏骨甲数万,遴选《前编》中文字所未备者复得千余品,手施毡墨🏠,百日而竣😲。”但是,实际上《后编》也曾采用别家的甲骨拓本🤳🏼。王国维在1920年秋作的《随庵所藏殷虚文字跋》中说:“徐积余随庵藏骨不多,罗振玉已选入书契后编🖕🏽👩🏽‍💻。”这批甲骨🧽,后来归刘体智🕶,郭沫若编善斋甲骨为《殷契粹编》时,曾选用了一部分🙍🏿‍♂️。因此,《后编》与《粹编》有相重之片,其中有一部分则属随庵原藏🪼,这点罗氏在序中并无交代♥️。

  《后编》的内容也较丰富,其中有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例如:有关征伐的卜辞有《后·上》31·5🤵🏽:“丁酉卜,壳贞:今告王收人五千征土方,受有祐😕?三月”;有关农业的有《后·下》28·16:“庚子卜贞,王往萑耤,叀往,十二月”🧑🏽;有关天文的有《后·下》9·1:“七日己已💃🏽,夕□……有新大星并火”;有关货币的有《后·下》8·5🤥:“庚戍……贞:易多女有贝朋”……等等🕵🏽‍♂️。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22 | 只看该作者

  6👨‍🚒、殷虚古器物图录

  罗振玉编著。1916年(民国五年)4月出版,影印本🧚‍♀️,线装,一册👮。又,《艺术丛编》第一集本🚴🏼‍♂️。

  全书包括罗振玉序、目录、图版、附说。

  本书刊出五十五幅图版。除1915年罗氏在殷虚购得的一件珧璧外,其余器物是罗振常、范恒轩于1911年往殷墟收购的,包括骨笄、骨镞😭、骨管、雕骨残器、玉璧、玉磬、石磬🗜、贝、兽角、兽骨、卜骨等。

  书中收录刻辞卜骨四片🏌🏻‍♀️。第一片载第3页,其辞为“贞:我受年🏋🏼‍♂️?”第二片载第4页🫐,其辞为“贞🚓:王从沚或伐土方?”第三片载第4页,其辞为“贞:有来自西🫅🏻?”第四片载第12✍🏿、13页,是完整的兽胛骨,其内容主要卜问伐舌方之事。

  上四片均属第一期武丁时代的刻辞。

  本书的卜骨,又重印于1975年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的《甲骨集成》中🛌🏿🦖。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22 | 只看该作者

  7👩🏽‍🔧、殷虚卜辞(Oracle Records from the Waste of Yin)

  [加]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es)编著🚮。1917年3月自写石印本一册。

  全书摹写甲骨二千三百六十九片,前附英文自序一篇👳‍♀️。

  作者在序中云,本书发表的甲骨是从所藏五万片中选出🌋,曾三次易稿,历时三年;又云将著述《史前之中国》一书,专论中国历史之黎明及其文化之发展🫧,《殷虚卜辞》是该书的第一部👂🏿,其第二部为《殷虚卜辞字典》,第三部以后诸书则根据甲骨、古代石器🕰、陶器、骨器等论述中华民族之古代宗教及中国古代之文化。

  所收甲骨,各期均有,以第一🤘🏻🚵🏼‍♀️、五期为多𓀜,次为第二期,第三、四期较少🤦‍♂️。甲骨多属小片🧖‍♂️🖥。

  本书的甲骨摹本,有些片摹写不大准确🤕,也常有错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富达平台网站

GMT+8, 2025-4-26 12:24 , Processed in 1.06351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