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大学陈松长教授的《简帛研究文稿》👨🏽🎨,是简帛学领域中一部内容充实🍶、探究深入,又多有创见的好书。 简帛🧑🦼,即竹木简牍与帛书,是中国古代曾经使用逾两千年的文字载体🩸🙋🏼♂️,直到六朝时才逐渐为纸本所代替。早在汉晋,已有竹简出土的记载😱🕺,而现代的发现🔷,以1901年新疆尼雅的木简为其肇端。1925年,王国维先生在其著名演讲中,将西陲木简列为当时四大发现之一。到70年代以后,简帛重要发现层出不穷,使简帛的研究形成简帛学这一学科🛍。随后由于简帛的性质可分作狭义的书籍和文书(以简牍为主)两类𓀅,简帛学又有进一步细化建立分支的趋向🦹♂️。今天的简帛学,已经当之无愧的是一门有国内外学者从事的显学了。 简帛书籍的发现,如果把法律之类包括在内👰🏼,近年最引人注目的应推1972年的临沂银雀山竹简🕯、1973年的长沙马王堆帛书与竹木简⛹🏿♂️、1975年的云梦睡虎地竹简、1993年的荆门郭店竹简,以及1994年上海博物馆入藏的竹简等等。这里面只有马王堆一批主要是帛书,而且是其数量远过于1942年出土的长沙子弹库帛书📢。考虑到帛书本较竹木简珍贵,埋藏后又难于保存🔌,马王堆发现的特殊重要性是大家所公认的🧗🏿。况且其简帛的内涵又都是极有价值的佚籍🙋🏻,如《周易》经传、《黄帝书》及《老子》,还有大量数术方技著作📪,均为世所未见🧑🏼💼,或与传本不同👯。 马王堆简帛书籍的书写年代♈️🥌,跨度很大,最早的可能是战国末,如旧称“篆书阴阳五行”的帛书《式法》♖,最晚的则在墓主生活的时代,即汉文帝初年🔉。这段期间🧗🏼♀️🤵♀️,不管是从学术文化的变迁上,还是从文字演变的历程上来看,都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就学术文化而言🙍🏽,马王堆简帛始于秦兼并六国🙍🏽♀️,推行法家政策🧏♂️,禁绝《诗》、《书》百家语🧔🏿♀️,写于其时的只有数术、医书之类;及至汉惠帝除“挟书律”之后☝️,于是有儒道典籍出现▫️,尤其是《黄帝书》等体现着黄老之术的一时流行,实可谓当世学术面貌的缩影。 就文字演变而言👃🏽,马王堆简帛相当充分地反映了所谓“隶变”的重大转折🥌。秦书有八体,最普遍使用的是隶书,而早期的隶书尚多含篆意🫠,到文帝时就非常接近传统意味的汉隶了🔘。这批简帛当视为汉隶形成最好的实物见证🙋🏿♀️。 以上说的种种问题🤵🏽,陈松长教授的这部《简帛研究文稿》都有详细精当的研究讨论。 陈松长教授多年倾力于简帛研究,由《简帛研究文稿》收录的论文看,最早的发表于1992、1993年,实则他对这方面的关注还要更早🤦🏼♂️🫳🏽。在湖南省博物馆的长期工作👎🧔🏿♀️,使他在马王堆汉墓研究中多有成就。他与傅举有先生合作的《马王堆汉墓文物》(中英文)🧑🏽🍳🛳,是1992年出版的✫。随之🔡🧾,1996年他又编著有《马王堆帛书艺术》。文物出版社2001年印行的他主持编纂的《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更已为有关学者案头所必备。 在马王堆简帛的整理工作中🧑🏼🦰🧑🏽🏭,陈松长教授是一位主要的参加者和负责人🥋。学术界都知道🦸♂️,在1974年成立了“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前后曾有北京、湖南等地好多位专家参加。作为整理报告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原计划共有六册,其(壹)(叁)(肆)三册已经出版。然而由于参加人员多有其他任务等原因,整理工作受到拖延🧏🏽♀️☪️,这期间顾铁符、张政烺等先生也谢世了。陈松长教授是后来参加这项工作的一位✝️,他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卓然,特别是帛书彩照的拍摄及缀合复原🪒,费了他许多精力🎨,同时他又撰写了多篇研究论文。现在我们可以说,马王堆简帛的全部发表是业已在望。 正因为这样的缘故,陈松长的《简帛研究文稿》内容的主体为马王堆简帛的研究。不过读者不要忽略,书中还论及其他多种重要简牍材料,如包山楚简、九店楚简、郭店楚简♋️、里耶秦简、尹湾汉简等等🛀🏻。如我在2000年为他的《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所写小序里说的🪑,凡接触过陈松长教授研究论文的,“都对其学博识卓有深刻印象”👃。《简帛研究文稿》这部书🛩,无疑会证明这一点💇🏽。 (陈松长著,线装书局2008年7月出版🎏,定价380元/全二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