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青铜鼎👩✈️、夜明珠🧑🏼💻、青花瓷、唐三彩……从1楼至6楼,不仅房间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古董🙋🏻♂️,就连上楼的楼道都摆满了宝贝。在摆放得满满当当的房间里,主人特地提醒🕳:“不能带包进入。”他担心的不仅仅是物品会被顺走💵,更重要的是怕进屋的人一不留神,身上的背包会带倒满地摆放的古代瓷器。
这就是出现在我市江宁某小区一户家中的景象💇🏽,这家主人住着一栋6层的楼里🧑🔧。主人介绍,楼内古董有2万多件,是花费了他家5代人心血收集来的,他粗略估计总价值应该在2000亿元。他的愿望是将这些古董捐献给国家,但唯一的要求是能建独立的博物馆单独展出。
单门独院6层楼,藏着2万多件宝贝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江宁区这户号称南京最大的民间收藏家吴先生家中。吴先生家是栋单门独院的6层楼👨🏽,总面积900多平方米。从外观看楼房并不起眼,但楼道门一打开🤝,记者立刻被沿着楼梯道摆放的大型瓷瓶🏌️♀️、半人高的铜质佛像所吸引。在楼梯转弯处👩🏼🦳,还有整箱整箱尚未拆封的纸箱。吴先生说,这不是为了摆阔,是因为家中确实没有地方摆放了📔。
在随后进入的几个楼层中,记者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楼内不管是大厅🙋🏿♀️,还是墙壁上的吊柜❎,以及定做的展示柜和地面上♔,都摆满了各式古董,有大型瓷器、青铜器、玉器、铜质佛像、唐三彩等。房间里只留下一条供人勉强通过的小道👍🏼。
吴先生说,楼里收藏的古董有2万多件,他估计价值应该有2000多亿元🙍🏽♂️✔️。
古董来自祖籍沂蒙山,藏在地窖里躲过战火
据吴先生说🙇🏼,他在南京工作🔙,但他的祖籍在山东沂蒙山地区☎️。这些古董是他们家5代人收藏的积累。他的祖辈中出现过不少官员,他的父亲曾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少将旅长🏍。祖辈将购置来的古董🪠,一直收藏在老家的4个大地窖中,正因如此才得以躲过多次战火🖨🤵🏻♂️。7年前,因当地开发拆迁,他将这些古董运回了南京👰🏻🐗。当时运输这些古董历时一个月,用了几十辆次大卡车。
吴先生介绍🫃🏻,他家的藏品从夏朝起,历朝历代都有📚,其中元朝青花瓷多达3600余件🏹,明朝大型铜质佛像100多尊,青铜方鼎200多件……其中几座唐三彩马竟然高达1.5米🕵🏻。
怕露富不敢请保姆🔳,想捐给国家建博物馆
“这些古董怎么能鉴定为是真品🚘?”面对记者的疑问,吴先生说,这些古董他没有特意去鉴定过,但在去年,他家曾失窃过一次,被偷走了一套6件瓷器中的3件🧜🏽♀️。他报案后♕,公安部门指定他将其他3件送往北京一家鉴定公司⚾️,经过特别的仪器鉴定,确定了被盗货物价值。记者看到吴先生出示的一份鉴定证书上写着:宋代汝窑生产:“孔雀开屏双耳尊”参考价格180万人民币;“鸡缸杯”参考价格580万人民币👘👨🏽🚀。
“这么多古玩在家💁♂️😐,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既怕小偷,又怕失火。我已是70多岁的人了,平时也不和外人打交道😝,连保姆都不敢请。哪怕保姆不会偷拿古董,就是出去宣传一下🕵🏻♂️,我的安全就很难保证🈴🤾🏽♂️。”吴先生说✍🏼,这些古董不属于他个人🚴🏻👨🏽⚕️,只是吴氏家族在特定的环境下,暂时替国家保管🚱。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将这些古董捐献给国家🚴🏻♀️🥅,希望建造一个单独博物馆展出。如果不成🔙,他将对部分古董进行拍卖,来建一个博物馆🧎🏻♂️。
本报记者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