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贺山:刻划符号是怎样演变成文字的🎻🧚🏻‍♂️?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2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马贺山:刻划符号是怎样演变成文字的?

    马贺山:刻划符号是怎样演变成文字的🥾?

     

     【一】刻划符号的由来:

    最早的刻划符号,见于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书中的一段话🥛:“  卜骨城子崖遗址发见十六块卜骨🧉🫴,都带钻痕🆗。推想当时可能有一种叫做巫的人,脱离生产劳动,从事祭祀与文化事务🍯。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转移到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帜🙏🏼,城子崖遗址发见了文字🧎🏻‍♀️‍➡️,虽然还不能肯定它是夏朝文字,按照殷墟文字已经达到的程度,上推夏朝已有原始的文字,似乎也是有理由的🚙。”在这里范先生强调了文字对文明的产生的重要性,肯定了夏朝有文字,肯定了城子崖遗址的刻划符号是文字,并提出了原始文字一词。

    1959年和1960年郭沫若先生两次到半坡遗址参观考察,在第二次去的时候,曾写下一首诗🤧🏵,“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诗中表达了郭沫若对半坡遗址彩陶文化🦉🚏,由衷的赞美和感叹,唯一遗憾的是独不见文书🍖,不见文书就是不见文字。可见当时的他头脑是冷静的⛹🏻‍♀️🔐,判断是准确的🧑‍🎄,没有私心🤷🏼‍♂️。12年后,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时,1972年🧕,他在考古杂志上发表了【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首先提出了半坡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是原始文字的孑遗,汉字起源于半坡遗址的刻划符号🤦🏽,距今有6000年的时间,并提出文字非一人一时所造,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今天看来,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是对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场空前的扫荡和毁灭,而郭沫若先生却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为四人帮的极左思潮,摇旗呐喊🐓,占脚助威💅🏼。文化大革命中发表的文章,都是配合政治形势🏗,符合四人帮的政治路线🤜🏼,否则决不会出炉👷🏻‍♀️。郭沫若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当着江青的面,读给她,歌颂她,赞美她🕵🏼,向她表忠心💊,一副媚骨。1973年,著名的古文字专家于省吾先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半坡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进行了破译,拉开了把刻划符号当原始文字研究的序幕。于省吾先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对刻划符号的解读🌹,无疑是很权威的,他拿刻划符号与甲骨文比对,本身就不科学🤏🏻,刻划符号不是小蝌蚪,而文字也不是青蛙,显然两者之间无任何关系。将无任何关系的两种工具,生说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体系,于省吾先生算是开了一个先河。

     

    【二】刻划符号是怎样变成文字的🚣🏿‍♀️©️?

    最著名的论断🧘🏽,莫过于鲁迅先生的{门外文谈}中所说:“......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在这里,鲁迅先生说的不是刻划符号🧎🏻‍♂️‍➡️,而是图画,刀柄上的图,门户上的画,经过心心相印,口口相传,就变成了文字。在这里🙎🏼,鲁迅先生象一个魔术师🧘‍♀️,只用了八个字,图画就变成了文字👨‍👩‍👧‍👦。说句实在话👨🏻‍🦱,鲁迅先生并不知道文字是怎么产生的,也未做过深入研究,只凭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富达平台网站

    GMT+8, 2025-4-30 08:03 , Processed in 1.0596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