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仪,男👩🏽💼, 1943年8月生,汉族,安徽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学会理副秘书长,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1967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1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古文字方向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计有专著 10部,其中独立完成者3部😿:《战国文字通论》🗝、《古币丛考》、《战国文字声系》,在学术界产生深远影响。论文120余篇,涉及先秦文献、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文字🏄🏼、音韵👼🏼、训诂诸领域,亦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2007年3月30日下午👨🏿🦰,64岁的何教授在为学生讲授训诂学时,疾病发作,在讲台上大汗淋漓。学生们看到之后求他回去休息🧑🏻🌾,但他仍然坚持上课,半个多小时后➙,在讲台上支撑不住,被抬到医院。在医院抢救至次日凌晨3时🙋🏿,不幸离世。 “何琳仪教授的溘然长逝,是我国古文字学界的重大损失。”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徐在国教授惋惜地说。下个月🤸🏿,将迎来他的64岁生日。而他的竹简著作也正在校对中,“遗憾的是🫃🏻,他再也看不到了。”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战国文字无异于天书,被称为“中国最难认的文字”♝、“中国文字中材料最复杂的文字”🚇,在中华文明的产生与传承上,其作用极其重要。西汉年间,鲁恭王在扩建宫室时🎷👪,在孔子的旧宅内🩴,意外发现《论语》、《礼记》、《尚书》等简策🔸,史称“壁中书”,这些“壁中书”全部是用战国文字书写🔀。在此前后,又发现有多部古典文献用战国文字书写。但有关古文的字典,却是一个空白🧙🏻♀️。史上著名者仅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录了源于“壁中书”的古文形体500余字。 “但《说文解字》仅能称为古文字表,而不能称为古文字典👩🏼🦲💆🏽。”时至今日,有“战国古文通论性著作第一部”之称的著作,即为何琳仪的《战国文字通论》👩🏽🎨,是海内外古文字学者的必备工具书;而迄今中国唯一一部战国古文字综合字典《战国古文字典》的作者🧗🏿♀️,也是何琳仪教授。这两部著作⏯,代表了当代战国文字研究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