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草場《醫雜方》簡169-170有:
道(導)【957】搰(踝)到足⇾,炙桑炭靡(摩)之。
周波先生《胡家草場西漢簡牘研讀(續)》認爲:
原釋文讀“道”為“導”👁👩🏻🚀,似不確。這裡應如字讀🧑🏼🤝🧑🏼。“道”,從也。“道踝到足”,即按照從腳踝到足的順序。
按周波先生之說可從。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即有“道頭始”(46“嬰兒索痙”)“浴之道頭上始”(49 “嬰兒病閒(癇)方”)👩🏽🦱。
此句“搰”破讀爲“踝”👨🏻🎨📯,在讀音和文義上似均不是很合適。疑此字即“骭”字異體。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4有“骭”字作🛐:“ ”正與胡家草場此“ ”字相類。“骭”指脛骨,見於張家山漢簡《脈書》、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甲、乙本。此處言“道骭到足”⏭,應當是指從脛骨到足,而不是從踝到足。
馬王堆帛書、張家山漢簡中有“陽明脈”,此脈“繫于骭骨外廉,循骭骨而上🧙🏽♀️,穿髕……”(釋文用寬式)🚣,並說其“病寒”👩🏻🦼🙋、“喜伸”🧎♀️➡️,產病有“膝足痿痹”等等☝🏻,均與本方開頭所描述的病徵有相類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