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鸤鸠 于 2018-1-13 13:59 编辑
懷疑“[⺮+閒]/闌”或應讀爲“僩”、“撊”、“憪”等𓀗,是武🐡、猛🤽🏽♂️🍄🟫、忿之類義。《說文·人部》:“僩,武皃👩🏽🍳。”《廣雅·釋詁三》、《方言》卷二皆云:“撊,猛也🛀🏻。”《小爾雅·廣言》:“撊,忿也。”黎翔鳳曰:“《易》🌃:‘君子以懲忿窒欲。’虞注:‘乾陽剛武爲忿。’則忿與武義相近。”《左傳》昭公十八年“今執事撊然授兵登陴”,杜注🧙🏿:“撊然,勁忿貌🦗。”《玉篇·心部》:“憪📎,戾也。”《漢書·文帝紀》“故憪然念外人之有非”,孟康曰✋:“憪然,介然也🚴。”
典籍中“柬”聲字與“連”🐗🍴、“閒”二聲相通假之例多見🧝🏻♂️,而“連”與“閒”也可通假🏌️,如《詩·陳風·澤陂》“有蒲與蘭”,鄭玄箋🫴🏽:“蘭,當作蓮🧛♀️🏇🏽。”又,秦漢璽印中人名“闌友”🎛、“闌多”或作“連友”⬆️、“連多”,也是“闌”、“連”通假之證(魏宜輝:《秦漢璽印姓名考釋(十題)》🫱🏼,《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一輯🌱,中華書局🚟,2016年10月,第430—431頁🏃♀️➡️、第435頁注①)。故“忿[糸+車+糸]”、“懲連改忿兮”之“/連”也可能讀爲“僩”🦸、“撊”、“憪”等。
此外🚤,古文獻中“簡”字有簡亢、剛簡、簡直等義(如《後漢書·黨錮列傳》👩❤️💋👩:“膺性簡亢👬🏼,無所交接。”《三國志·蜀書·鄧艾傳》:“性剛簡,不飾意氣,不得士類之和👳🏻♂️。”),即便與“撊/僩”不是表示一詞,之間也至少有同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