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頭的凡物流形正在紅火,咱插個話,不過咱先說好,這可不是火上加油啊
千千萬萬別誤會
那邊有提到加個口在帛書是[無義]只是作繁體,這個想法其實也並不是這樣
其實古時候字少,懂得書寫的人也不多,如果不是貴族官吏,大概也不會懂寫字
所以呢,就像一上兄認為的字詞有別, 而且很多字都是表音的記音符號
比方[宀]這個字吧,當然一般是指房屋或是窩穴,(我覺得不是屋頂,古人是半穴居的,穴是坑的意思)
坑是今字,古音大概像[孔],kong 或是[洞]dong, kang...whatever,當寫字的人想要寫個kang音的詞,要找字總不能只寫宀
這樣會產生混淆,於是古人就在宀下加個口,這樣咱們就因此有了[向]這個字hang, hiong
可是這個向字也拿去當人名地名啦,碰到又需要時啥辦?
這時就在向的上頭加個八(別),這就成了尚,xiong
尚還不夠,(現代漢語只有460多個語綴,加上聲調,能辨異的只有1200多個語音)
這時就出現常當黨棠堂賞裳這些字,再要不夠,就硬是搞出檔這種五合一的字
加口表音增繁辨異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啊
像剛剛的凡同之爭,加不加口,我是覺得其實也沒差呀
喔,另外還有筆劃,甲骨文金文好像沒有筆劃這回事,甲骨文單字由下往上,全句由上往下
金文單字全句一律由上到下,也應該沒有筆劃順序,否則也不會有天二子二唸成天子天子,
子二孫二唸成子子孫孫這怪現象,字也不會忽大忽小,您說是嗎?
(好吧,以上是我胡說八道的,各位良幣看了笑笑就好了啦,千萬別離網)
[此主题已被 marc 在 2009-2-2 21:19:33 编辑过]
所以啦,您就好端端的坐著唄,打不准走啊
老兄貼的在加拿大館藏那片骨頭
看得我心癢難耐,我一直想找幾片上頭有骨側刻辭不玄黾的甲骨照片
這上頭居然有
只是我不明白,為何這字會夾在主辭邊,很不清楚,也看不到其他不玄字,只有一個黾字
啥眼神啊你🚣🏻♂️🚓,这片大骨头相片是nyknight朋友提供的。
山寨
鉴别完毕
根据俺这文盲的看法,古文字里头的“口”字其实根本不是口✹。
甲骨文字典里对于口字的解释👨🏼🏫:
1🚵🏽♀️,说话吃饭的器官。证据👸🏼:卜辞--贞疒口
2,人名
3,疑为灾祸之意🤪。
其中第一点🔳,我并不觉得那是证据。甲骨文里的“疒”字本义我也觉得并不是生病的意思。
至于口字拿来当偏旁的众多例子里,究竟有几个是可以明确看出它是嘴巴之意的?
哈哈哈哈哈,今天ryknight朋友被鉴定为劣币,marc朋友被鉴定为山寨。
只有俺,形象依然高大。。
楼上别当真↙️,逗人开心而已
山寨兄說山寨沒錯呀,說骨頭上頭的字山寨又不是說我山寨,你,你, 你這啥耳朵呀?
瞧你聽的高興的咧
其實我不好意思講
我的確有些懷疑那片骨頭真假
怕是左邊小字是真的,中間大字是假的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