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面纸上满是天书一般的古代文字🧾,学生要一一破解这些“密码”……这不是考古节目,而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期末考试的试卷🧣。 昨天下午,2009级人文科学试验班的胡可夫同学刚考完《古文字学》🦍,“其实老师之前就告诉我们会考认字,但没想到题型这么多。” 胡可夫介绍👢💂🏿♀️,任课老师肖圣中副教授的“天书”试卷🏄🏼♂️,让参考的95名学生在2个半小时内破译“密码”🔍。他回忆,第一题的“谜底”是单个汉字🦻,第二题“谜底”是成语🔳,第三、四题“谜底”是诗词或四书五经中的句子🤷🏻。 “这是我今年第一次做的尝试🫶🏼。”肖圣中受访时说,《古文字学》的考试试题一般是附上一段青铜器上的铭文™️,要求学生写出释文🚴🏻🧑🏼🦱。“以前我也是这么出题,但是这样考查的方式不全面,学生也会去押题🧘🏼♀️。”为了“改革”🤸🏼♂️,肖圣中花了一整天时间琢磨试题、搭配难度🧑🏽🦲。 无独有偶,在6月底,该院阮桂君副教授则亮出了“空白”考卷😞:第一道试题为归纳本学期所学语法学知识,出一份试卷。具体要求如下:试卷内容必须覆盖每个章节👳🏿♀️、试题种类不少于5类🛡,总量不少于20题🛌🏽👩🦼➡️。阮桂君称,此前该院博导李建中教授也曾采取过这种方式出题,旨在改变学生“上课听写、复习抄写、考试默写”的“三写”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