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转帖]姜广辉:《保训》十疑(鄙视之) [打印本页]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4 18:50
标题:

这姜广辉是谁啊,很多所谓“内容”明显是从这里的讨论帖里抄去的啊,脸皮又厚,学问又烂,怎么在学术圈混的啊?

 

 

 

[此主题已被 子居 在 2009-5-4 11:18:30 编辑过]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4 19:37
标题:
好像不止是抄俺啊👩🏿‍🦰,这样的人不砸,砸什么样的啊🔉,哈哈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4 19:41
标题:
子居先生不妨辛苦一下,弄個對照表,注明出處。
作者: 云间    时间: 2009-5-4 19:44
标题:

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gyzxdtdhffdgjhjs.htm

揭块旧疤

[此主题已被 云间 在 2009-5-4 11:51:25 编辑过]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4 19:47
标题:
已经去信问啦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4 20:00
标题:

姜广辉👨🏿‍🔬,中国黑龙江省安达县人,1948年5月生。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学习,师从侯外庐先生修中国思想史。1981年9月至2006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思想史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兼任《中国哲学》主编💃🏿👒、《朱子学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自2007年起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近三十年,涉及研究领域🛞:中国文化史、简帛学、中国经学思想史、宋明理学史、清代思想史等💪🏿。

主要著作有:《颜李学派》(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中国文化传统简论》(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理学与中国文化》(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走出理学――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专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二卷已于2003年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近年多次赴海外作简帛学方面的学术报告(2001年赴日本,2004年赴美国、法国、2005年赴台湾等)。

通讯地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邮政编码:410082


作者: 云间    时间: 2009-5-4 20:00
标题:

姜博士兼教授曰:因为我不知高正先生是在哪里学的历史,他还没有学会尊重别人,也不懂学问之道

 

 

 

 

[此主题已被 一上示三王 在 2009-5-4 12:06:26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云间 在 2009-5-4 12:40:48 编辑过]


作者: 藏简    时间: 2009-5-4 20:27
标题:
慟弔
作者: 贫寒之士    时间: 2009-5-4 20:51
标题:
某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7️⃣🏖。恭喜楼上诸君🏃🏻‍♀️:))
作者: wenyin2222    时间: 2009-5-4 20:51
标题:
我的天,有點不可思議
作者: 贫寒之士    时间: 2009-5-4 20:53
标题:
最好把这事弄大。俺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的?哈哈哈
作者: 贫寒之士    时间: 2009-5-4 20:58
标题:
……网文引发的血案🟥,子居兄🧑🏽‍🎓、一上兄……也得反思反思咯。呵呵呵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4 21:12
标题:

多谢贫寒先生🧑🏻‍🦯‍➡️🚮。

一上只是想弄个比较学术的网站嘛,俺觉得这想法满好🙌,支持一下而已。

没想的社科院里竟有这样的角色👰‍♂️☂️,拿别人的面不红心不跳👷🏽‍♂️,他难道看见子居脸上有写着“厚道”两个字么?

觉得子居不够霸气?哈👳🏿,任他是谁,也一样要他好看😯。


作者: 贫寒之士    时间: 2009-5-4 21:20
标题:

俺看到了“厚道”二字🧑🏽‍💻。哈哈哈

 


作者: 贫寒之士    时间: 2009-5-4 21:25
标题:
在网上吗,宁可被人当做不学无术,也不要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关键处🕵🏽。哈哈哈哈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4 22:16
标题:

有几个“坏主意”👇🏻:

1、自2007年起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致信其供职单位🍤。

2、写一篇正式论文👷🏼‍♀️,发到网站富达平台,并说明缘由🕗,以正视听。

3📜、联系媒体🍵,让“出古富达”再火一把(这回是网站)。

 

[此主题已被 某在斯 在 2009-5-4 14:18:16 编辑过]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4 22:18
标题:

也谢谢某在斯先生。

姜广辉这样的所谓“学者”,绝不能放过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4 22:20
标题:

在此网看一些学者的文章🤽‍♀️,经常连网友的跟帖都加以注明🍤,这是遵循学术规范的严谨作风。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作者: 藏简    时间: 2009-5-4 22:21
标题:

贫寒之士:
在网上吗,宁可被人当做不学无术,也不要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关键处。哈哈哈哈


老狼這席話語重心長✋🏿,藏簡銘記在心。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4 22:31
标题:

前一阵有个新闻是副教授抄本科生论文,这回是教授+博导涉嫌抄袭网友跟帖,这新闻必火🤾🏽‍♂️。

[此主题已被 某在斯 在 2009-5-4 14:34:29 编辑过]


作者: zjdds    时间: 2009-5-4 22:46
标题:
鄙视之🕍,也不为后学做个好榜样!不过此君出考博题够狠,十几个报考的仅有以二人及格!
作者: 遊客    时间: 2009-5-4 23:03
标题:
考他的人,水平估計也不咋滴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4 23:24
标题:

姜广辉“《保训》十疑”与富达平台“清华简研究初见成果:解读周文王遗言zz”帖的对照表

姜文
(一)关于《保训》篇名♿。整理者为什么称此篇为《保训》,现有这五篇研究文章均未作交代📺。“保”固有“保而弗失”之意,但单看篇名容易被误解为“太保训王 ”之辞。李学勤先生文章中引文作“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鬲(历),恐坠宝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王即位五十年之时,病重不治。文王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日之多鬲),担心前人传下来的宝贵训诫会失传。原文写作“宝训”,“宝”是“宝贵”的意思,“训”在这里是“训诫”🤷🏿、“准则”的意思。“宝训”,就是“宝贵的准则”,联系下文是指关于“中”的原则🧘🏼‍♂️。因此此篇以题为“宝训”为宜🧏🏿‍♂️。似不应题为“保训”。不过,为了论述方便,下文姑且称之为“保训”。”

一上示三王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62楼跟帖提到过🐑,并猜测原字的可能字形。
第162楼  一上示三王    在 2009-4-24 16:52:56 发布说:
[角色👩🏻‍🏭:超级组长/等级💐:上大夫/发帖数👨🏻‍⚖️:1705/金钱👵🏻:3564/经验值✡︎🤾:4361]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ls这个猜不着……
再猜一个。李锐先生说:
今天听说恐坠宝训的“宝”就作“保”🍇。
————————————————————————————————————————
————————————————————————————————————————
姜文
(二)关于“惟王五十年”的解释。刘国忠教授文章提出,《保训》“证实了周文王在位期间曾自称为王”,而且“怀疑周文王在即位之初即已称王”,并引用《礼记·大传》称:“牧之野既事而退,遂柴于上帝,追王太王🙋🏿、王季🕳、文王。”实际上这条材料并不支持文王在位期间称王之说,它是说武王推翻商朝后,追封太王🐈‍⬛、王季、文王为“王”。《保训》篇竹书下葬年代定为战国中晚期🧝‍♂️。作为出土文献看,它的创作时间有两种可能:一是文王临终前的实录,二是后人的追述或假托🎞。刘国忠教授显然将此篇看做了文王临终前的实录,所以作出了上述的判断。一代国君将崩,是极其重大的事情🔤。国君要向臣子交代紧要之事,臣子肃穆以听,并做好一切必要的紧急安排。《尚书》中的《顾命》与《康王之诰》记周成王驾崩前后事情便是如此🙋🏿‍♂️。而《保训》篇记文王将崩,竟似闲庭信步,讲那些久远的故事🙆💽。还有此篇记年、记日,而不记月。以干支记日,文中有“戊子,自靧。己丑,昧爽”之句,“戊子”🧑🏼‍🤝‍🧑🏼、“己丑”两个日子,己丑为戊子之后一日。一年中会有六个或七个戊子、己丑日🤽🏼‍♂️。只记日,而不记月,且戊子一日,只记自己洗脸一事,无关轻重。史官记述必不如此粗略🧅。所以在我看来,此篇必不是当时史官所记的实录,是后人追述或假托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是后人的追述或假托,那便不能据此篇判定“周文王在位期间曾自称为王”或“即位之初即已称王”。

子居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及“2300年前竹简首次曝光周文王遗言”等帖中已多次质疑,并说明认为该文大致属于春秋中期⏭。
————————————————————————————————————————
————————————————————————————————————————

姜文
(三)关于“昔前夗传宝,必受之以詷”的解释🧑🏿‍💼。此处“传宝”意谓最高统治者传“大宝之位”🔑。赵平安教授将“前夗”二字视作通假字,解释为“轩辕”。按:如果将“前夗”解释为“轩辕”黄帝一个人,文理有些欠通。因为后面有一个“必”字,此处之“必”含有“皆”的意思,传“宝”者是多人,或一人传“宝”多次 (轩辕黄帝似不可能多次传“大宝之位”),才用此“必”字。以笔者意见,“前夗”二字当释读为“前贤”。方以智《通雅》卷十八“扼腕”条讲到“腕”字可以写作“上夗下手”,也可写作“上臤下手”,说明“夗”与“臤”可以互代,所以“前夗”即“前臤”,亦即“前贤”☝🏻💁🏿。

lht网友及苦行僧网友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9楼💁🏻‍♀️、20楼跟帖
第19楼  lht    在 2009-4-13 21:02:57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中大夫/发帖数🖕🏻🤷🏼:87/金钱🧝🏽:632/经验值:102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昔前夗传宝,必受之以詷
用了一個“必”字,則“受之以詷”似是規律性事件🦝,不大可能“軒轅”一個人干。
第20楼  苦行僧    在 2009-4-13 23:21:05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士/发帖数♣︎🙅🏻‍♂️:13/金钱🟤:217/经验值:217]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赞同刘兄的说法👈🏼,“前夗”或可读为“前贤”🚟?

第24楼  苦行僧    在 2009-4-13 23:51:37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士/发帖数:13/金钱:217/经验值:217]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子居先生请看《古字通假会典》87页【掔与捥】👩🏼‍🚀、【掔与腕】条。
———————————————————————————————————————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4 23:24
标题:

姜文
(四)关于救(求)中✡️🙁、得中;矵中、追(歸)中的解释🥳🧝🏼‍♀️。《保训》篇四次提到“中”字,“中”可以说是《保训》篇的一个核心观念,但问题是:“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李学勤先生将“中”理解为“一个思想观念”,“也就是后来说的中道”,并认为上甲微先向河伯借“中”,用它向有易氏复仇,取得胜利后,又将“中”归还给了河伯。一个“思想观念”或“中道”观念,并不是一件实物,怎么能借来还去呢?赵平安教授将“中”理解为“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并认为上甲微先将“中”寄放在河伯那里,随后他去向有易氏复仇,取得胜利后,又从河伯那里索回了“中”。同样,一个“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又怎么能“寄放”在什么地方又“索回”呢?两种解释显然都是说不通的🧗🏼‍♂️。李均明教授将“中”理解为“与诉讼相关的文书”,他在《周文王遗嘱之中道观》一文中说:“此‘中’指与诉讼相关的文书,史籍所见通常是最终的判决书,由于它是经过反复审议与衡量形成的,被认为是公正的,所以称做‘中’。”上甲微之时,尚是夏代,那时有这样的法律文书吗?即使有,有易氏未经审判,便被定罪,而有易氏见此判决书便俯首认罪,上古时代,会有这样的事吗?这种解释虽然较前两种解释稍胜一筹,但并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我以为,如果我们不是像宋明理学家那样将“中”做深奥玄妙的解释,而做一种朴素的理解,反而能将《保训》解释得更通顺。元代儒者王充耘(耕野)曾经批评宋代理学家的所谓“圣贤传授心法”,他说:中土呼事之当其可者谓之“中”,其不可者谓之“不中”,于物之好恶、人之贤不肖皆以“中” 与“不中”目之✮🥇。……其所谓“中”、“不中”,犹南方人言“可”与“不可”,“好”与“不好”耳🐷。盖其常言俗语,虽小夫贱隶皆能言之,初无所谓深玄高妙也。传者不察其“中”为一方言,遂以为此圣贤传授心法也矣🪯。
那么,《保训》篇的“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我看来,“中”就是处理事情时要把握分寸,要将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
  《保训》篇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舜的故事,舜最初是一个普通的小民,但他生活在一个恶劣的家庭环境中,“父顽,母嚣,弟傲”,父亲冥顽不明事理,继母和异母弟费尽心机谋害他。所以舜“恐,求中”,就是在恐惧中思考如何将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得最好。他反省自己的内心追求(“自稽厥志”), 发现了一个道理:自己也同其他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追求(“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这是说舜能“将心比心”地看问题。他把这种把握分寸处理事情的方法,即“中”的方法,用于处理“上下远迩”各种人际关系,并且作换位思考,近距离观察(“迺易位迩稽”),用以尝试解决各种矛盾对立的事物(“测阴阳之物”),结果是各种矛盾皆迎刃而解,“咸顺不扰”🧑🏼🛞。这是舜“求中”、“得中”的过程。这样解释,第一个故事就基本解释通了🧬。
  第二个是关于商汤之前六世祖上甲微的故事🍛。上甲微之父王亥与有易氏争,被杀🤽🏻⛹🏽‍♀️。上甲微为父报了仇。上甲微是位贤君,在为父复仇之前, 去见了河伯,他不是向河伯借“中”,也不是将“中”寄放在河伯那里,而是去“矵中”,意思是与河伯切磋讨论“中”。“矵”,从石从刀,字书讲是“砌”的俗字。按一般古文字的通用原理,“矵”🫀、“砌”、“切”都是可以通用的🙅🏽‍♂️。古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语,切磋琢磨是古代玉石加工的方法,引申而为反复讨论问题。所以“昔微矵中于河”,意思是上甲微曾向河伯讨教,并同他反复商讨最佳的复仇方案。结果怎样呢?“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故事的后半段是:“迺追中于河,传贻子孙,至于成汤🍔。”这里“追”不应理解为“索回”,也不应释读为“归”,理解为“归还”,而应理解为“慎终追远”的“追”,即“追溯”🧏🏿。殷人的把握分寸的“中”的方法,可以追溯于河伯,而由上甲微首先掌握之后,“传贻子孙,至於成汤”📐。这样解释,第二个故事也基本解释通了。

东山兄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1楼跟帖
第11楼  东山铎在 2009-4-13 19:36:46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大夫/发帖数:614/金钱:2102/经验值:268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有理,顶一个~~~李先生读为“假”(借)💂🏻‍♀️,又把标示后来的动作的那个字释为“归”💨,能向人假借又归还的东东肯定不是一个“概念”性的虚无飘渺的东西啦😮,而是一件具体的东东~~~ 
 
子居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03楼
第103楼  子居    在 2009-4-20 13:16:42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大夫/发帖数🥪:1822/金钱:4108/经验值🦇:471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由发表的文章而言,此“中”是《保训》记载中文王对太子发讲的主要内容,自然要始终一贯。所以,可以各行其解的假设,应该可以排除🏙。
由具体内容而言,此“中”可求、可得🖍、可假🦂🧚🏽‍♀️、可归。而且舜不是得自尧🗓,上甲微则是从河伯那里借来的,那么,是抽象概念的假设🧑‍💼,也就无疑存在非常大的解释困难。

东山铎兄、云间兄等多位网友皆就这个中发表过若干帖看法

又🎡🤦,ryknight在武汉大学简帛论坛“也谈楚简当中“从石从刀”的字”帖(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4 23:25
标题:

姜文
(五)《保训》篇之文句,与现存古代文献有许多雷同之处,如《保训》“戊子,自靧;己丑,昧爽”句,《尚书·顾命》有“甲子,王乃洮颒水”之文,“靧”与 “颒”同读“会”音,皆为洗脸之意。《汉书·律历志》则载《武成》篇有“甲子,昧爽”之文。又如《保训》“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句,《尚书·无逸》称祖甲“旧为小人”,《淮南子·原道训》称“昔舜耕于历山”。又如《保训》“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句,《逸周书》则称“庶百姓”。又如《保训》“帝尧嘉之,用受厥绪”句,现存世文献中“厥绪”一词,出自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又如《保训》结语“曰不足惟宿不羕”句,与《逸周书·大开解》结语“惟宿不悉日不足”应该也有关联,从以上举例来看,《保训》篇似乎不无蹈袭套用之嫌。五可疑👩‍👦。

“曰不足惟宿不羕”在任何一篇网上发表的文章上都没有🧙🏽‍♀️,这句是海天先生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18楼根据发表的文章推测出的
第118楼  海天    在 2009-4-21 21:58:25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中大夫/发帖数:51/金钱🤺:778/经验值:1284]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子居整理得很好, 補充二個:
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用受大命。
曰🪩🤿:不足,惟宿不羕
 
然后子居跟帖说
第121楼  子居    在 2009-4-21 22:23:28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大夫/发帖数:1822/金钱:4108/经验值:471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曰不足”是不是应该一起读啊,好像周书啦、六韬啦,有“日不足”的说法,俺去查查看🫲🏻。
第122楼  子居    在 2009-4-21 22:27:34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大夫/发帖数:1822/金钱:4108/经验值:471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逸周书·大开》维宿不悉,日不足。
《逸周书·小开》后戒后戒,宿不悉💾,日不足
《银雀山汉简·六韬·葆启》吾闻宿善者不□且🧊,日不足……沇才!日不足🗄。
《诗经·天保》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淮南子·缪称训》文王闻善如不及,宿不善如不祥👨🏻‍🦰,非为日不足也
 
第142楼  子居    在 2009-4-23 13:12:44 发布说:
[角色👨‍❤️‍💋‍👨:注册用户/等级👨🏻‍💼🧙🏼‍♀️:上大夫/发帖数:1822/金钱:4108/经验值:4719]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汗😮,这个也不大会有具体的标尺,只能说是俺读时的一种感觉。
一定要具体说的话,可以挑一些词来比较一下
不瘳(鲁昭公与楚灵王之时)
《诗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逸周书·祭公》谋父疾维不瘳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疥,遂痁,期而不瘳
《国语·楚语上》昔殷武丁能耸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河,自河徂亳,于是乎三年,默以思道。卿士患之,曰:“王言以出令也,若不言🖊,是无所稟令也💂。”武丁于是作书🫃🏼,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如是而又使以象梦旁求四方之贤🤹🏽,得傅说以来,升以为公,而使朝夕规谏,曰🛜:“若金,用女作砺。若津水🦸🏿,用女作舟。若天旱,用女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若跣不视地,厥足用伤。”
《孟子·縢文公上》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戊子🦹🏼‍♂️,自靧🤸🏻‍♂️。己丑🧸🧘🏻,昧爽……必受之以詷(可见当在《顾命》之后)
《尚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颒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
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可见当在《墨子》之前)
《墨子·尚贤下》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
《上博简·容成氏》简13:昔舜耕于历丘👩🏽‍🦳,陶于河滨,渔于雷泽,孝养父母,以善其亲🗿,乃及邦子🤸🏼。
《韩诗外传·卷七》故虞舜耕于历山之阳,立为天子💔👷🏽,其遇尧也🎄。
厥志
《尚书·盘庚中》予若吁怀兹新邑🍠,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
《大戴礼记·用兵》诗云:‘鱼在在藻,厥志在饵。鲜民之生矣🙏🏽,不如死之久矣。校德不塞,嗣武孙子。
《孟子·梁惠王下》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ℹ️?
万姓
《尚书·立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𓀔,奄甸万姓。
《说苑·至公》推之于此🪸,刑之于彼,万姓之所戴,后世之所则也。
《贾谊新书·修政语上》帝尧曰:吾存心于先古📀,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𓀗,忧众生之不遂也。……故道以数取之为明,以数行之为章,以数施之万姓为藏🗿。
《韩诗外传·卷五》是则兼制天下,定海内⛄️,臣万姓之要法也
有施
《逸周书·官人》有知而言弗发🧳,有施而心弗德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虽无大德,而有施于民🏂🏻。
《国语·晋语三》君有施于晋君🚵🏿‍♂️,晋君无施于其众🥌。
《尹文子》富贵者有施与己
阴阳之物
《礼记·祭统》水草之菹⚙️,陆产之醢,小物备矣🧘🏿;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昆虫之异,草


作者: 东山铎    时间: 2009-5-5 00:12
标题:
“曰不足惟宿不羕”在任何一篇网上发表的文章上都没有🤦🏽‍♀️,这句是海天先生在“解读解读周文王遗言”118楼根据发表的文章推测出的
——这点应该着重强调一下~~~(不足前是否是“曰”字还有待证实哦~)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5 00:30
标题:
我觉得子居先生的这个对照表可以按照重合程度的高低分成几类,比如“曰不足惟宿不羕”就可以列在”第一等级“👨🏼‍🦳。并且在必要的地方加上按语。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09-5-5 03:05
标题:

顶顶顶,把这个帖子顶到天上去🦐。。🤲🏽。👥。。

帖子我也看不懂🐩🚵🏼‍♂️。

不过大家都能想到的东西,人家也是能想到的。

楼上说的有道理,需要认真鉴别,分类说明。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03:15
标题:
考古人:

顶顶顶,把这个帖子顶到天上去。🏌🏻‍♀️。。。。

帖子我也看不懂🚣。

不过大家都能想到的东西🚵🏻,人家也是能想到的🙇🏿‍♀️。

楼上说的有道理👮🏼‍♀️,需要认真鉴别🚴‍♀️🤽‍♀️,分类说明。

 


这话说得好啊👊,考古人先生是不是也是这么起家啊?

既然啥都是大家都能想到的,那抄袭行为在现实中无疑是不存在的😧,对吧?

顺便问一下🙆🏿,考古人先生您的真实姓名是什么,该不是姜广辉吧🏧😋?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5 03:18
标题:
考古人莫误解我的话,我说的分类是指将涉嫌抄袭的部分按照程度不同分成几类,以使眉目清晰👨🏽‍🔬,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说鉴别是否重合👶🏻。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5 03:42
标题:

有些觀點不能排除是閉門造車出門合轍🚕,這樣的內容可以作為旁證,而非直接證據。直接證據是“曰不足惟宿不羕”這樣的,別人不可能這么巧一起想出來🫸🏽👱🏿,然後論證過程又如此相似的東西。把這樣的觀點放在前面👼🏿,把其它證據放在後面,有主有次,是否抄襲👨🏽‍🎨,不言自明🤵🏼‍♂️🚚。

——————

这就是俺的想法,楼上说得更清楚🫗。如果考古人也是这么想的,那么得握手一下。


作者: 作册梦    时间: 2009-5-5 03:43
标题:

而既然只秘传姬发一人,后人又如何知道?四可疑🧏🏻‍♂️。

——————————————————

凭他文章中这句话,我就觉得他的水平太低了。

堂堂博导加教授🧑🏿‍🔧,居然不知道史官记言的制度🏝?!

文王发表言论的时候🧜🏽‍♂️,旁边是有秘书一类的史官做记录的📰!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09-5-5 03:47
标题:
<DIV></DIV>一上示三王    在 2009-5-4 19:39:28 发布说:
[角色:超级组长/等级:上大夫/发帖数:1706/金钱:3565/经验值:4362] [ 加为好友 | 发送信息 ]
<DIV class=ForumPostBodyArea><DIV class=ForumPostContentText id=postcontent12420>

子居您錯怪考古人兄弟啦。

考古人的意思是🔀:有些觀點不能排除是閉門造車出門合轍,這樣的內容可以作為旁證👨🏼‍🍼,而非直接證據。直接證據是“曰不足惟宿不羕”這樣的🧚🏼‍♂️,別人不可能這么巧一起想出來⚒,然後論證過程又如此相似的東西。把這樣的觀點放在前面,把其它證據放在後面🔻👊,有主有次,是否抄襲🏄🏼‍♀️🪭,不言自明🙆‍♀️。

</DIV><DIV class=ForumPostSignature>签名:
日夜顛倒
苦不堪言</DIV></DIV>

 

谢谢🤧。🧓。。。。知己。


作者: 作册梦    时间: 2009-5-5 03:50
标题:

这年头诚心做学问实在太难了⚉。本来研究上古史的人就很少,好不容易打听到几个做这方面学问的人,诚心向他们请教呢,又不理不睬🕺🏿,生怕我是来骗观点和材料的🈲。

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小心翼翼地,害怕不一不小心就被“借鉴”了。

还好,还好,我已经想开了🫲🏿,我以后不拿学术做职业,单纯把学术作为兴趣爱好🕶,这样的话,别人就不怕我了🤜🏼,我也不用这担心那担心了。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09-5-5 03:50
标题:

一上先生啊,子居到底是谁啊?如果连你也不知道,我怀疑他就是姜广辉。。💆🏼‍♂️🧅。🚣‍♀️。

这里面有个问题是👷‍♂️,姜广辉对考古可能没有多大兴趣,倒是子居先生上传了不少考古书籍。。。


作者: 作册梦    时间: 2009-5-5 04:05
标题:

对于姜广辉这种做法🏄,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我不接受)。

凡是在体制内的学者🍒,往往都是疲于奔命🧑🏼‍🎄🐩,很多时候要写一些自己根本就不愿意写的东西,为了达标👪,只好硬挤出来👈。观点没有🏦,材料没有🏜🌘,怎么办?“借鉴”呗。

估计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应付交差而做的吧。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09-5-5 04:15
标题:
扯淡🧘。
作者: 贫寒之士    时间: 2009-5-5 04:19
标题:

切忌炝火💆。子居兄也一样。嘿嘿嘿

考古人兄🏠:子居先生是我们那旮旯的,离京城很近。我们都属于大农村之人。和姜广辉先生没有任何瓜葛🧑🏻‍🦲。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09-5-5 04:23
标题:

如果真是抄袭🦹🏿🐎,对这种行为要坚决打击🧏🏽。。。🤽🏽。

最起码也要用网络向他开炮⏰。🧑🏿‍🚒。。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让咱们闹吧。。。。

子居你把对比的部分做的认真些,要找几个大牛鉴定、签字,把事情坐实。。

和光明日报联络。看他们的版块是怎么负责的。。⛱。再有要和他所在的学校联系,看看他们学校是否纵容这样的行为📋。

总之📅,闹🚸。⛱。🤞🏼。没有结果不罢休。。👩‍🦽‍➡️🪑。。🚺。


作者: 业余老王    时间: 2009-5-5 04:39
标题:

晕 ,原来古史学界也有这种肮脏事情


作者: xinqiji    时间: 2009-5-5 08:00
标题:
学术奇观。
作者: 藏简    时间: 2009-5-5 08:00
标题:

子居:.
“考古人”应该不是姜先生🧸,可参
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1208 6楼

考古人:
要是残简可以先发表一册的话🔷,周原甲骨其实也应该先发一册,让大家看看。

周原甲骨和周公庙甲骨不分𓀉。
当然,不排除姜先生真的分不清周原和周公庙。


作者: 文化走原    时间: 2009-5-5 08:00
标题:

恩啊💍,大家别内耗噶。先在要做的是:团结一致,一起调戏姜老爷爷。嗷嗚~~~~

 


作者: wenlong    时间: 2009-5-5 08:00
标题:
他好好的岳麓简不搞,瞎掺和啥
作者: wei    时间: 2009-5-5 08:00
标题:

呵呵,老人家不一定搞得动岳麓简

唉,虽然可能是以偏盖全🥸,但这两年看到的事情不得不对某所另眼视之。

走人的走人,丑闻的丑闻,阶级斗争的阶级斗争🧿,垃圾的垃圾。🧝🏿‍♂️。🏫。

[此主题已被 wei 在 2009-5-5 9:50:32 编辑过]


作者: 思古    时间: 2009-5-5 19:05
标题:

五点声明

<DIV class=t_msgfont>
  拙作《保训十疑》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因属质疑之作👩🏿‍🏭,遂上网浏览🧑‍🤝‍🧑,看有无正面回应,但看到的却是来自后面的“炮轰”🪖,在武汉大学《简帛网》转帖拙作的后面👻,帖有“此文章观点多与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网站学术讨论区子居等网友的观点雷同”字样,本人多次点击此此网址,却总是出现“MSSQL数据库连接出错”🤹,而打不开🧺,于是搜索到《中国先秦史网》“子居超级版主”的网页,该版主则说拙作“文中很多所谓‘内容’都是直接从富达注册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的讨论帖中抄袭来的”👂🚶‍♀️‍➡️,“鄙视之”云云,继有嘲骂之语。这真是“无妄之灾”!

  后来终于打开了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的网页🧑‍🎄,参加讨论的各位网友的真名实姓本人不知,据讨论内容看应该是先秦史或文字音韵学的学者圈中人。网上讨论的内容很多很细😱,与拙文观点和使用材料确有雷同之处。如果本人确实抄袭了网友的讨论材料🦞,而不加注明,那是应该受到“鄙视”和嘲骂的👙。不过,这里本人必须郑重做以下声明🫥:

  一、 本人虽然学问做得不好,但从来不敢掠人之美👇🏻,不仅是观点,虽采用他人一字之考释,必注明出处。此点若搜索2003年拙作《古诗序复原方案》等若干论文🪀,即可证明👼🏼。其中无论引用他人论文或网上文章皆一一详细注明出处。即使论文中未引用,只要参考了他人文章也一一列出。

  二、 本世纪初本人一度热中于简帛学研究🗾➖,写过多篇论文(其中几篇被海外译成英文或法文发表)🔅,并主编《中国哲学》的郭店简、上博简的专题研究🚵‍♂️。近些年主要精力集中于编著《中国经学思想史》,没有继续做简帛学的研究🍛,对此方面最新进展未予关注,甚至孤陋寡闻👊🏽👨‍🎤,并不知道复旦富达平台网站的存在🔋,当然更谈不上从中抄袭。</DIV><DIV class=t_msgfont>
  三、 更为重要的是,复旦富达平台网站的网友关于《保训》的讨论🔇,皆在今年4月13日《光明日报》国学版发表解读清华简文章之后👨‍🦯。而本人早在此之前就已接受《光明日报》国学版委托,帮助审看清华简研究小组这批稿件,看后两次复函提出了若干质疑意见,本文的观点和内容所反映的也正是当时复函中的质疑意见。

  四、 本人研读了网友们的讨论👨‍👧‍👦,所谓“雷同”之处,约有三点🧶:一、本人从李学勤等先生的引文中辑出一个《保训》文本,网友子居也辑出一个文本🤲,但比本人辑的多出四句,如若抄袭,应该把这个更全的基本文本抄上才是。二😗、网友们讨论猜测到“前夗”可能读为“前臤”🍞,我想这一点相当多的学者也都猜到了,关键是本人唯一作为证据的方以智《通雅》的材料👨🏿‍🔧,网友们并未提到。三、网友们讨论“曰不足惟宿不羕”句时对比了《逸周书•大开》“维宿不悉日不足”的材料,本文恰好也做了这样的对比。其实研究清华简,主要使用的材料就是《尚书》和《逸周书》💃🏽。本人这十几年专做经学史研究,近几年发表了多篇关于《古文尚书》考辨方面的文章,并点校完了梅鷟的《尚书考异》和《尚书谱》🧑🏿,上述对比方法正是梅鷟惯用的。某虽不才,不至于看了网友的讨论,才想到做这样的对比🧚🏼。况且现在大家都已普遍使用搜索引擎的办法搜索同类材料,而只要用同样的方法,所得到的材料应不会相差太多🧑‍🏫。

  五、 原以为拙作观点比较“异类”,既然有这样的“雷同”🫲🏽🚮,亦可谓“德不孤,必有邻”🤾🏼。

</DIV>

姜广辉  


二〇〇九年五月五日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19:15
标题:
果然是很厚颜啊,就看那《保训十疑》里把窃用大家的讨论内容去掉后剩下的那些不知所谓,竟然还号称一度热衷于简帛学研究、经学研究🧪🦹‍♀️。

就凭这样的狡辩,以为能蒙混过关么🤘?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19:15
标题:
思古:

五点声明

<DIV class=t_msgfont>
  拙作《保训十疑》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因属质疑之作👷🏽‍♂️,遂上网浏览💍,看有无正面回应,但看到的却是来自后面的“炮轰”🏃,在武汉大学《简帛网》转帖拙作的后面,帖有“此文章观点多与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网站学术讨论区子居等网友的观点雷同”字样,本人多次点击此此网址,却总是出现“MSSQL数据库连接出错”,而打不开,于是搜索到《中国先秦史网》“子居超级版主”的网页,该版主则说拙作“文中很多所谓‘内容’都是直接从富达注册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的讨论帖中抄袭来的”👨🏼‍⚕️,“鄙视之”云云🐍,继有嘲骂之语。这真是“无妄之灾”!

  后来终于打开了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的网页,参加讨论的各位网友的真名实姓本人不知,据讨论内容看应该是先秦史或文字音韵学的学者圈中人🚵‍♀️🚴🏼。网上讨论的内容很多很细🧑🏽‍🍼,与拙文观点和使用材料确有雷同之处。如果本人确实抄袭了网友的讨论材料,而不加注明,那是应该受到“鄙视”和嘲骂的👩‍👦。不过,这里本人必须郑重做以下声明:

  一、 本人虽然学问做得不好,但从来不敢掠人之美,不仅是观点,虽采用他人一字之考释🥐,必注明出处。此点若搜索2003年拙作《古诗序复原方案》等若干论文🍻,即可证明。其中无论引用他人论文或网上文章皆一一详细注明出处。即使论文中未引用🫸🏿,只要参考了他人文章也一一列出👰🏼‍♀️。

  二🖖、 本世纪初本人一度热中于简帛学研究✋🏿,写过多篇论文(其中几篇被海外译成英文或法文发表),并主编《中国哲学》的郭店简、上博简的专题研究。近些年主要精力集中于编著《中国经学思想史》,没有继续做简帛学的研究,对此方面最新进展未予关注,甚至孤陋寡闻,并不知道复旦富达平台网站的存在,当然更谈不上从中抄袭🛖。</DIV><DIV class=t_msgfont>
  三、 更为重要的是,复旦富达平台网站的网友关于《保训》的讨论🔘,皆在今年4月13日《光明日报》国学版发表解读清华简文章之后。而本人早在此之前就已接受《光明日报》国学版委托,帮助审看清华简研究小组这批稿件,看后两次复函提出了若干质疑意见,本文的观点和内容所反映的也正是当时复函中的质疑意见。

  四、 本人研读了网友们的讨论,所谓“雷同”之处,约有三点🍦:一、本人从李学勤等先生的引文中辑出一个《保训》文本,网友子居也辑出一个文本♛,但比本人辑的多出四句👱🏿‍♂️,如若抄袭,应该把这个更全的基本文本抄上才是。二、网友们讨论猜测到“前夗”可能读为“前臤”,我想这一点相当多的学者也都猜到了,关键是本人唯一作为证据的方以智《通雅》的材料,网友们并未提到🧒🏿🆒。三、网友们讨论“曰不足惟宿不羕”句时对比了《逸周书•大开》“维宿不悉日不足”的材料,本文恰好也做了这样的对比👧🏽。其实研究清华简,主要使用的材料就是《尚书》和《逸周书》。本人这十几年专做经学史研究,近几年发表了多篇关于《古文尚书》考辨方面的文章🖐🏼,并点校完了梅鷟的《尚书考异》和《尚书谱》,上述对比方法正是梅鷟惯用的。某虽不才,不至于看了网友的讨论,才想到做这样的对比👨🏼‍🦱。况且现在大家都已普遍使用搜索引擎的办法搜索同类材料,而只要用同样的方法,所得到的材料应不会相差太多。

  五、 原以为拙作观点比较“异类”,既然有这样的“雷同”,亦可谓“德不孤,必有邻”。

</DIV>

姜广辉  


二〇〇九年五月五日


引用一下,保留证据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19:21
标题:

下面开始来砸

本人从李学勤等先生的引文中辑出一个《保训》文本

就凭这一句,就不难知道这姜广辉根本就没辑过《保训》文本,以为那些文本是仅凭李学勤等先生的文章就可以都辑到的么?“曰不足惟宿不羕”句是从李学勤等先生文章中的哪部分辑到的?指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把大家的意见抄成自己的🤸🏽🧗‍♂️,很强啊⛽️,若这么多人的意见,姜广辉一个人就都能想出来🏕,岂不是天下一等一的天才,这样的天才,俺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哦。

如此明显的抄袭,还有脸写什么声明,当古文字学界没人么?

[此主题已被 子居 在 2009-5-5 11:32:08 编辑过]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19:24
标题:

再来看点儿高见

姜文
(六)《保训》的核心思想与后世的“道统”论🔫。《论语·尧曰》篇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舜亦命禹。”而相传为子思所作的《中庸》则宣传“中道”思想👮🏼🏌️‍♀️。虽然有这些材料,但并不能说明上古帝王传位必传“中道”思想。我们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也看不到有这样的观念。然而唐代韩愈作《原道》提出一种“道统”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至宋代朱熹那里,则把所传之“道”坐实为所谓“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可以说是宋明理学的一个核心观念😨。然而🧑🏽‍🔬,明中叶以后的考据学家却不相信这一套,把它看做韩愈与宋儒的杜撰🐦。如果《保训》是真的先秦文献,那不仅印证了韩愈和宋儒的“道统”说,而且还补上了文王向武王传授“中道”的道统论的实证环节,其文献价值当然极为珍贵🫢🚏。不过,从逻辑上说。“道统”说也有一个致命性的漏洞🏋️‍♀️。韩愈说:“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周文王时,尚是商王朝的天下,商王朝的统治者为什么不传“中道”给他们的子孙,而要传给只是许多小邦之一的周人呢?这在道理上也说不通⛈。六可疑。

李学勤先生的文章
谈到这里,自然难免牵涉到宋儒的“道统”论。朱子撰《中庸章句》,序的开首即讲“道统”,他说:“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朱子说的舜授禹之言,见于东晋以下流传的《尚书·大禹谟》,号称“十六字心传”,阎若璩等已经明辨其伪。现在看《保训》篇文,似乎尧舜以来确有“中”的传授,相信会引起各方面的兴趣🤽。《保训》简的图片和释文,不久也会公布,供大家研究。

对比一下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19:40
标题:

三、 更为重要的是,复旦富达平台网站的网友关于《保训》的讨论,皆在今年4月13日《光明日报》国学版发表解读清华简文章之后。而本人早在此之前就已接受《光明日报》国学版委托™️,帮助审看清华简研究小组这批稿件🤘🏼,看后两次复函提出了若干质疑意见,本文的观点和内容所反映的也正是当时复函中的质疑意见。


网友的发言都在网站上,有系统时间显示🧑‍🦳,无从造伪🧗🏻‍♂️。

这姜广辉的两次复函,第一🍖,没有说真实的复函时间🩸;第二,没有给出复函内容🔗。仅凭自己一说,就想让大家取信么🌲?

本文的观点和内容所反映的也正是当时复函中的质疑意见

是“反映”的吧↗️?俺没看错这词吧⛹🏿‍♀️?也就是说𓀁,实际上即便把复函拿出来,里面的内容也跟《保训十疑》不见得一致👨🏼‍✈️,对吧?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19:42
标题:

要求姜广辉和《光明日报》方各自给出这两封复函,并附加时间方面的真实性证明。

既然只是学术意见㊙️,公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对吧?


作者: steven_8945    时间: 2009-5-5 19:48
标题:

支持子居

http://blog.sina.com.cn/jiangguanghui他的博客

[此主题已被 steven_8945 在 2009-5-5 11:51:31 编辑过]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0:02
标题:

既然“思古”已经在网站出现了,那么🐶,不是和姜广辉有关,就是和《光明日报》方有关🐕‍🦺。

俺在此声明,请姜广辉与《光明日报》方将其两次复函在今日十三点之前分别电邮到俺的邮箱和复旦富达平台的系统邮箱,以便核对验证🧚🏼‍♂️。

限制时间是为了杜绝造伪现象,请理解。

若十三点之前俺们未收到电邮,是非立判。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09-5-5 20:05
标题:

支持子居的要求😦🧑🏼‍🤝‍🧑🏼。。💫。🏋🏿‍♀️。

 


作者: 作册梦    时间: 2009-5-5 20:06
标题:
他的反应还挺快的嘛!说明他对网络是多么地熟悉啊👨🏿‍💼🏷!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0:15
标题:

为了杜绝“没找到邮箱地址”等借口

贴一下邮箱地址♛,虽然俺已经给《光明日报》去过电邮了

俺的电邮地址☘️:zi-ju@126.com

复旦两古富达电邮地址🚫:fudanguwenzi@sina.com

复制粘贴转发一下就可以🍕,用不了几分钟🔂🧔‍♀️。

这足以表明俺们的诚意了吧?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09-5-5 20:23
标题:

姜广辉先生,您不能就这样让这些小辈猖狂🍕。

赶紧把那两次复函亮出来🧑🏽。。

快点啊🏐。。🙆🏻。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09-5-5 20:27
标题:

《光明日报》的负责人𓀎🍼,你们也贴出来💁🏽‍♀️。

他们气焰这么嚣张🧎🏻,说的就像真的一样。这不是毁《光明日报》的清誉么?不能再等了啊。🤛。。。。贴吧  ⤵️。🫲🏽。。。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0:35
标题:

抓了一下在线浏览和时间图,这足以说明“思古”已经看到俺的声明了

俺在线等候


作者: 考古人    时间: 2009-5-5 20:38
标题:

子居这个证据不成立的。

在线不一定非看这个帖子。还有人还可以不再电脑前面。。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0:39
标题:
考古人:

姜广辉先生🧖🏻‍♀️,您不能就这样让这些小辈猖狂🐭。

赶紧把那两次复函亮出来🫸🏼🗜。🏊。

快点啊。🛗。。

说到小辈,嘿嘿,他姜广辉肯定没想到,在这里讨论的大都是古文字学界的大腕,谁是小辈还说不定呢🕓。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5 20:40
标题:

坚定不移地支持打假!🙎🏿‍♀️!💝!


作者: ibuffalo    时间: 2009-5-5 21:12
标题:
子居兄👹,姜广辉先生早离开社科院了🧛🏿‍♀️,现在岳麓书院工作🦞。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1:14
标题:

ibuffalo:
子居兄🧽,姜广辉先生早离开社科院了,现在岳麓书院工作。

多谢水牛兄指出


作者: ibuffalo    时间: 2009-5-5 21:16
标题:

看来主要证据有二:

一是🧜🏻‍♂️,《保训》结语“曰不足惟宿不羕”与《逸周书· 大开解》结语“惟宿不悉日不足”。

二是,夗释为臤。

其他还有吗🛄💂🏿‍♂️?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1:19
标题:

作册梦:
他的反应还挺快的嘛!说明他对网络是多么地熟悉啊👩‍🎤!

拙作《保训十疑》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因属质疑之作,遂上网浏览👩🏿‍🎨,看有无正面回应,但看到的却是来自后面的“炮轰”,在武汉大学《简帛网》转帖拙作的后面,帖有“此文章观点多与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网站学术讨论区子居等网友的观点雷同”字样👨🏼‍🎨,本人多次点击此此网址😟,却总是出现“MSSQL数据库连接出错”,而打不开,于是搜索到《中国先秦史网》“子居超级版主”的网页,该版主则说拙作“文中很多所谓‘内容’都是直接从富达注册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的讨论帖中抄袭来的”

是呢,看这圈子绕的👆🏽,俺向《光明日报》反映问题时只提到了富达平台。

他姜广辉既然表示对网络不熟悉,干嘛大费周章地解释先绕去武大简帛网👫🏻?此地无银么?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1:22
标题:
考古人:

子居这个证据不成立的。

在线不一定非看这个帖子。还有人还可以不再电脑前面。👩‍🦯‍➡️🧘🏿‍♀️。

俺不可能站在“思古”跟前监督他有没有在看这个帖子吧🦵🏼?

按照法学的标准👨🏽‍🏫,这符合举证倒置原则范畴,所以是“思古”有责任举证他有没在看帖子👨🏼‍✈️。

俺只需要按网络一般情况推断他看到了🧜🏽‍♀️,就可以了。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1:24
标题:
ibuffalo:

看来主要证据有二:

一是,《保训》结语“曰不足惟宿不羕”与《逸周书· 大开解》结语“惟宿不悉日不足”。

二是,夗释为臤。

其他还有吗?

他引用的文献也大多是网友已经指出的,文中很多内容也是概括网友的意见👍🏼。

如果改换一下字句就可以说不是抄袭了的话,这世界上啥还能定为抄袭啊👩🏼‍🦰?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1:32
标题:

现在已经是十三点半了,俺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复函的电邮。

这说明什么?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5 21:33
标题:
这都13:30了。大概姜教授忙里偷闲👩‍⚖️,睡午觉去了。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1:35
标题:

也说不定正跟智囊团磋商对策呢。

这世界上,撒谎容易🐗,圆谎可不容易啊,哈哈


作者: wenlong    时间: 2009-5-5 22:18
标题:
有这事顶着,子居的经验值很快就可以冲5000了
作者: wenlong    时间: 2009-5-5 22:31
标题:

思古:

  拙作《保训十疑》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因属质疑之作👩‍🦯‍➡️,遂上网浏览,看有无正面回应,但看到的却是来自后面的“炮轰”,在武汉大学《简帛网》转帖拙作的后面,帖有“此文章观点多与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网站学术讨论区子居等网友的观点雷同”字样♙,本人多次点击此此网址,却总是出现“MSSQL数据库连接出错”🤚,而打不开,于是搜索到《中国先秦史网》“子居超级版主”的网页,该版主则说拙作“文中很多所谓‘内容’都是直接从富达注册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的讨论帖中抄袭来的”,“鄙视之”云云🚷,继有嘲骂之语。这真是“无妄之灾”!

有点问题,只要是经常在网上讨论出土简帛的都知道,复旦研究富达是讨论的最多的⚠️,武汉大学的《简帛网》很少有人在那里讨论,不仅是清华简,上博简也是如此🚣🏿‍♀️,既然姜先生要看网上回应,为何要去《简帛网》看?先生难道不知道有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网站这个对外人来说的非著名网站?难道先生之前不上网🧔🏼‍♀️,如果不上网又怎会突发奇想上网查看反应?

不解中


作者: 思古    时间: 2009-5-5 22:34
标题:

我只是受姜广辉先生委托🤸‍♀️,发一下他的声明。


我本来劝姜先生无须理会那些嘈杂的声音,清者自清。再者他们在暗,你在明,他们可以随意嘲骂,怎么折腾得清☮️。但姜先生视学术声誉如生命🤣,坚持要发声明,只好看他趟这趟混水了。果不出意料,姜先生一做回应,有些人就更来劲了🏃🏻。

经与姜先生联系,他愿意请子居先生查看他邮箱里邮件记录,但希望子居能保持一个应有的学术态度🧛,问题可以提🚴🏻‍♀️,但不要随意嘲骂🚵🏼,尤其在事情没弄明白之前🆖。还有请子居不要躲在暗处,能现出真实身份与姜先生联系(联系方式已经站内短信给子居)。最后,子居还应承诺♡,在弄清原委之后,在所有对姜先生声誉造成影响的地方消除影响𓀜,赔礼道歉🔡。

[此主题已被 思古 在 2009-5-5 14:37:19 编辑过]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5 22:39
标题:

“清者自清”后面还有一句🫶🏼,叫做“浊者自浊”,请思古先生务要引全。

想起那个关于“古之良臣”的笑话来。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5 22:41
标题:
我就不理解了,怎么看邮箱记录🕵🏿?难道把姜广辉邮箱的户名和密码告诉子居🔸。万一出现什么问题,比如根本没有那封信件,子居可就说不清了。个人建议还是截图公开的好。
作者: wenlong    时间: 2009-5-5 22:45
标题:
嘈杂的声音✌🏿?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2:46
标题:
思古:

我只是受姜广辉先生委托🫲🏽,发一下他的声明。


我本来劝姜先生无须理会那些嘈杂的声音,清者自清。再者他们在暗,你在明👩🏼‍🦱,他们可以随意嘲骂,怎么折腾得清🧚🏽。但姜先生视学术声誉如生命,坚持要发声明,只好看他趟这趟混水了。果不出意料,姜先生一做回应,有些人就更来劲了🔉。

经与姜先生联系↪️,他愿意请子居先生查看他邮箱里邮件记录,但希望子居能保持一个应有的学术态度,问题可以提👨🏼‍🦱,但不要随意嘲骂☢️,尤其在事情没弄明白之前🥟。还有请子居不要躲在暗处👩🏼‍🚀,能现出真实身份与姜先生联系(联系方式已经站内短信给子居)👨‍🎓。最后🈸,子居还应承诺🤴🏽,在弄清原委之后,在所有对姜先生声誉造成影响的地方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此主题已被 思古 在 2009-5-5 14:37:19 编辑过]

谁是有些人啊🤯?阁下不习惯指名道姓么👨🏿?

抄了别人的东西👝🕳,还振振有词,是姜广辉抄别人🤵‍♀️,他姜广辉要坚持说自己没抄,现在就站出来,给出真实的证据让俺们看看𓀂。

俺真实身份你知道了想干什么👨🏿‍⚖️?准备打击报复么,哈🧔🏿🥟,这辈子你没机会了啊🛑。

留个联系方式算怎么回事?俺去看站内短信,只给了个邮箱地址🙅🏽。搞清楚了🧏🏻‍♀️,这不是私下交易🍇,是公开事件,俺干什么要私底下跟姜广辉联系,玩暗箱操作啥的俺最反感了🧑🏼‍⚕️,趁早死了这条心🫖。


作者: 遊客    时间: 2009-5-5 22:46
标题:
搬張板凳,坐看結果👨‍🦼‍➡️。
作者: wenlong    时间: 2009-5-5 22:48
标题:

随意嘲骂❎?

怎么看着,这里好像都是网络暴民似得?

思古真是先见呀

[此主题已被 wenlong 在 2009-5-5 15:10:40 编辑过]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5 22:48
标题:

搞清楚了🧚🏻‍♂️🐡,这不是私下交易,是公开事件,俺干什么要私底下跟姜广辉联系,玩暗箱操作啥的俺最反感了,趁早死了这条心。

————————

好🧔‍♀️!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作者: 思古    时间: 2009-5-5 22:51
标题:

希望在弄清事实之前,不要随意嘲骂。

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因为学术派别和学术观点的问题👨🏻‍🎓,在某网站被谩骂☺️,他非要发帖回应🫀🫳🏼,希望回归学术,不要骂人,结果招来更多的骂🕵🏽。因为那些人全是匿名,说什么都不负责的。所以姜先生打电话给我,让我帮着发声明,我当然先劝他别掺乎。

希望这里是学术园地。


作者: wenlong    时间: 2009-5-5 22:54
标题:
这件事确实不能私底下解决🦹🏼‍♀️,这些观点是网站上大家的🧘🏽,要解决,也要和大家解决,私底下找子居一个人干什么✳️?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5 22:55
标题:
wenlong言之有理,姜涉嫌抄袭的不仅仅是子居一人的观点。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5 22:55
标题:
思古:

希望在弄清事实之前🙁,不要随意嘲骂。

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因为学术派别和学术观点的问题,在某网站被谩骂🪟,他非要发帖回应,希望回归学术💆🏽,不要骂人,结果招来更多的骂🦄。因为那些人全是匿名,说什么都不负责的🧋。所以姜先生打电话给我,让我帮着发声明,我当然先劝他别掺乎。

希望这里是学术园地。

这里不是学术园地?这里随便拉出一个🤦🏽‍♀️,都是姜广辉比不了的👼🏼。

真要论学术,有本事自己写啊,抄别人的算学术?

谁家的学术是这么定义的啊


作者: wenlong    时间: 2009-5-5 22:55
标题:
请问 思古 什么叫 随意嘲骂
作者: 遊客    时间: 2009-5-5 22:57
标题:
思古: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因为学术派别和学术观点的问题💨,在某网站被谩骂

 

很可惜✒️,在這裏討論的,並不是學術派別和觀點的問題,而是學術道德的問題


作者: wenlong    时间: 2009-5-5 22:59
标题:
现在的问题不是观点不同🫃🏿👩🏻‍🏫,而是雷同,网站的东西都在明面上◾️🦸🏿‍♀️,倒是姜先生在暗➕,要想证明清白就请拿出证据,这要求不过分吧
作者: 云间    时间: 2009-5-6 00:06
标题:

这两天网站比较爆,

类似事件要反思,以后则么办?

网站的学术讨论😕,是否可以被视作学术观点?

网站的观点文字,是否是学术研究的必要搜集材料𓀑🥻?

网站对于关乎学术问题的讨论,是否要加以区别🚷👱🏼‍♀️,类似加精与审定或按语(要有富达老师轮值点评)👳🏽‍♂️,使其在古文献学术界成为一种不成文的惯例⛳️,可以而且必须引用♌️?

如非加精🫖,则文字虽与发贴类似或雷同,亦不得声讨?

是否可行,是否富达网站可先行一步?请定夺。

子居兄,没有法律法规条文可以规范的事🧑🏼‍🏫,不好执法啊🧑🏿‍🔬!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6 00:10
标题:

不需要法规条文啊💀,有网络在,谁以为抄袭了别人可以不付代价👕,就在网上把他炒个底掉🕘。

《光明日报》若没有个明确的态度,那就顺便也给《光明日报》做做广告👨🏼‍🍼。


作者: 遊客    时间: 2009-5-6 00:21
标题:
云间:

 

网站的学术讨论,是否可以被视作学术观点?

 

網上的學術討論當然要算學術觀點的☢️。就是平常談話談到重要的觀點,就算沒有見諸文字,總還是要在引用時講“某某曾說”一類話的,何況網絡上已經形成文字的了。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6 01:41
标题:

已经一下午了啊,据说存在的那两份复函,在什么地方啊?

难道是灵异事件么🙌🏼?

这么长时间💛,编也编出来了吧。


作者: 某在斯    时间: 2009-5-6 02:02
标题:
要编🧲,得邀请《光明日报》唱双簧呢💡,那可不容易。
作者: 重耳    时间: 2009-5-6 03:18
标题:
忙里偷閑,湊個熱鬧

姜广辉先生的声明
五点声明
甚至孤陋寡闻,并不知道复旦富达平台网站的存在,当然更谈不上从中抄袭🙎🏼‍♀️。
遂上网浏览🙎🏿,……在武汉大学《简帛网》……



嘿嘿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6 03:32
标题:
所以说谎是编不圆的嘛🤢,呵呵
作者: 思古    时间: 2009-5-6 04:13
标题:

各位既然想公开处理这件事情,那最好不过了。我倒有个好建议🚏,不如司法解决🏌🏻‍♀️,既公开又公平🩼,也符合有的网友“把事情闹大”的心理✬🛣。

请子居先生,去起诉姜先生侵犯著作权🤵‍♀️;

或者子居先生公开身份,姜先生来起诉你侵犯名誉权。

这里指责姜先生的人也都可以去起诉。

案子一审🍶,是非皆明🧑🏻‍🦱。输者公开赔礼道歉,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和诉讼费用🧑🏼‍⚕️。

如若不敢司法介入,敬请各位不要再说不负责任的话,躲在背地里毁人清誉🏄🏼,图一时之口快。

我相信子居先生言之凿凿,是一定敢告的,也是一定要告的,也是不怕被告的。


作者: 子居    时间: 2009-5-6 04:22
标题:

切🧏‍♀️,怕你啊

想知道俺名字🤹?跟《光明日报》问一下就知道了

俺跟《光明日报》反映问题时,已经附上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了🫗。当俺是匿名的么?

想告俺就来告。


作者: 贫寒之士    时间: 2009-5-6 04:34
标题:

呵呵。好像俺又被扯进去了。

我可以说说我的真实想法。

本人并不关心谁抄了谁的问题,这个自有公断。本人所谓的“把事情弄大”,其实是想让大家关注一下现在的学术环境问题⚰️、学术氛围问题。网文究竟算什么💂‍♀️?“首发”现象正不正常🤷🏻‍♂️?为什么有些大的学术刊物拒绝网文。所以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子居兄🏢、一上兄……也得反思反思了”🙍。我说这样的话,或许会得罪网上的这些朋友。不过这个问题迟早会引起争议的👊🏻。


作者: 贫寒之士    时间: 2009-5-6 04:40
标题:

当然这里面还有体制内体制外的问题🏋🏽。但现在尚在求学的朋友,迟早是会遇到体制内的问题的🤝。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4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