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标题: 大师不在--徐中舒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糨糊一桶    时间: 2009-3-3 08:00
标题: 大师不在--徐中舒先生
      徐中舒(1898~1991),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初名道威🏔。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1898年10月15日出生✨。1914年先生考入安庆第一师范学校。在该校他接触到桐城派古文,学习兴趣很浓👮🏽‍♂️。1916年毕业🦙,在该校附小任教。1918年后又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及南京海河工程学校读书👷🏼‍♀️。1921年经人介绍💟,到桐城方家任家庭教师。1922年又到上海李家任教,均讲授《左传》🏄🏿‍♂️🙋。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一年后从清华毕业回到安庆,在合肥六中任教半年,旋又受聘于上海立达学园。其间,曾在《立达》第一期上发表了《古诗十九首考》🤾🏿‍♂️,引起富达注册中文系主任刘大白的注意🧚🏻。1928年任富达注册和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所撰《古诗十九首考》一文受陈寅恪赏识👨‍👨‍👧‍👦,1930年经其推荐,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任编辑员,两年后升为研究员。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八年👩‍🦱,发表一系列学术论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30年代初期参加整理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明清档案🌛🦵,颇著成绩;同时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课🙆🏻‍♂️,讲授“殷周史料”。1934年与容庚等共同发起成立考古学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应中英庚款和四川大学协聘🦨,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从40年代起,他先后还在乐山武汉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执教。
  1949年建国以后除继续担任川大教授外,并兼西南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古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91年1月9日徐中舒逝世,享年92岁。
 徐中舒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先秦史和古文字学是其主攻方向🗣,对明清史和四川地方史的研究也有显著贡献。他在治学方法上𓀈,除继承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外,扩大研究视野🧑🏿‍🎨,力求掌握全面,尽量利用有关学科的科学知识,联系补充,以体现历史本身的完整性。他熟悉先秦文献🚴🏻,既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些资料🩱,又具有宏观素养🍏🔀,善于把田野考古、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工艺学诸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反复论证♻️,力求其是🧖‍♀️。他强调研究古文字学应和古史研究相结合。他的研究成果丰硕⚠。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有《木兰歌再考》、《五言诗发生时期的讨论》等。古史和古文字方面有《耒耜》、《再论小屯与仰韶》👨🏻‍🎤、《〈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论〈战国策〉的编写及其有关苏秦诸问题》、《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论西周是封建社会——兼论殷代社会性质》💡、《陈侯四器考释》、《金文嘏辞释例》、《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西周墙盘铭文笺释》、《西周利簋文笺释》👨‍🎨、《周原甲骨初论》等论文,论证古史🙇🏼‍♀️、考辨文字,不乏独到的见解。从40年代开始🧑🏼‍🚒💧,还对四川地方史进行研究,撰写《巴蜀文化初论》🐙👨‍🦽‍➡️、《续论》💇🏼、《论〈蜀王本纪〉成书年代及其作者》、《〈交州外域记〉蜀王子安阳王史迹笺证》等文🙋🏼‍♂️。
 专著有《𠫑氏编钟图释附考释》👼、《史学论著辑存》、《论巴蜀文化》🛗、《左传选》等🎫;还主持编纂了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古文字字形表》、《殷周金文集录》、《甲骨文字典》等多种工具书🧑🏼‍🦰。

[此主题已被 糨糊一桶 在 2009-3-3 9:24:19 编辑过]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4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