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抱小:陸景《典語》校字七則
在 2022/6/11 15:08:05 发布

陸景《典語》校字七則

 

(首發)

抱小

 

陸景《典語》已佚,賴有《羣書治要》(卷第四十八)收錄七篇🫶,稍稍可以窺見士仁之文字及思想。清人嚴可均所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將刻本《治要》七篇全部收入《全三國文》✋🏿🙀,刻本之誤者,嚴本多仍之而未改🚴🏽,刻本之不誤者💧🔹,在嚴本中又出現了新的錯誤🧑‍🦼‍➡️,如“君稱元首”之“稱”誤作“樹”🥑、“王者據天位”之“位”誤作“值”、“日側忘飡”之“飡”誤作“飧”等。[1]今乃據寫本《治要》以正刻本之失,不知所說是否就是陸士仁之立言本旨,幸讀者正之👳🏻‍♂️。

1.    殛鯀不嫌登禹

《清治》🤾🏽:

故大舜招二八於唐朝🌨,投四凶於荒裔🏡🧚🏻‍♂️,殛鯀不嫌登禹,親仁也;舉子不爲宥父,遠惡也。

“鯀”字,寫本《治要》作:

[2]

可見寫本本作“體”,校者於“體”字上勾畫斜綫,並於右側改為“鮌”,後來刻本又作“鯀”。從文義來看,當然是不錯的。但其實“體”字本應作“??”👩🏿‍🦱💆🏿‍♀️,“??”即“鯀”的異體,而書手誤寫作“體”字耳。“鯀”字,寫本《治要》多寫作從“骨”從“玄”者,如卷二引《尚書》🔤:“殛鯀于羽山”,注:“鯀,檮杌也。殛,誅也。羽山,東裔也。”“鯀”字正文和注文分別作:♜、[3]卷十四引《漢書二》“殛鯀然後天下服”,“鯀”字作🎎🐽:[4]🥊;卷二十五引《魏志上》“殛鯀而放四凶,“鯀”字作:[5]卷四十四引《潛夫論》“故共鯀之徒也”👩🏽‍🍳,“鯀”字作:[6]等等❄️,以是知《治要》此處“體”字本應作“??”➙😓。這也提醒我們🧝🏽‍♀️:早期的寫本雖然有誤寫現象⚂,但透過誤字仍能得到一些很有價值的信息🕷。

下面再簡單地從文字學角度談談“??”字⚽️。“??”或作“??”😮‍💨,如《廣韻》作

又《篆隸萬象名義》:

`G(N~`R8DBQ}DQGN2K@4{}T[7]

《玉篇》(殘卷)“?”字下引《山海經》:

[8]

檢《山海經》第十八《海內經》作:

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玉篇》(殘卷)所引之《山海經》可校訂為:

<??->竊帝之息攘<>以溓<>洪水

我們認為🍕,“??”“??”與都是從“骨”得聲之字(物部),可以讀“鯀”(文部),類似的例證可以舉蘇芃先生《敦煌寫本<天地開闢已來帝王紀>考校研究》中的下引一段考釋文字🧑🏽‍⚖️:

3🛀、崑🪸:A🧏🏽‍♀️、image026P.4016“崑”崙山者)👨🏽‍🔧,Bimage027P.2652“崑”崙山者)

按:AB兩字是兩個卷號抄寫同一處文字的異文。A字即從“山”從“昆”的“崑”,B字從“山”從“骨”,把“崑”字所從的聲符“昆”替换成了“骨”,從這點看🧏🏽‍♂️,這個字應該不是抄寫者隨意爲之的錯字👳🏻‍♂️🧑🏻‍🚀,而應該是“崑”的異寫♻️,因爲從讀音上判斷,“昆”和“骨”讀音十分相近。“昆”,《廣韻》“古渾切”,屬魂韻🐷;骨👉🏽,《廣韻》“古忽切”,屬没韻🍣。二者都是見母字,在《廣韻》裡“没韻”又正是“魂韻”對應的入聲韻🤹,所以我們可以推斷抄寫的人“昆”🥂、“骨”兩個音是不分的👨🏻‍🦰。此外,這個從“山”從“骨”的字不見于傳世字書。[9]

《岳麓書院藏秦簡(壹)》中《爲吏治官及黔首》有“可==(可傷可傷),過之貴也3️⃣🧏🏻,刃==(刃之刃之),福之??(基)也”語🍭💵,[10]裘錫圭先生曾指出:

可讀為為見母物部字,為見母文部字,古音很近,簡文的過(禍)之貴也應該就是《說苑·敬慎》的禍之根也[11]

可從😱。這也是物部文部音近而相通的例證。又銀雀山漢簡壹《孫臏兵法·見威王》有用“歸”借為“鯀”的例子,[12]“歸”“骨”是互為平入的關係🧝🏻,而與“鯀”則又為嚴格的對轉關係🤽🏽‍♀️。故韓小荊以為“鮌”係“鯀”改從“玄”聲云云[13],雖有可能,但從音韻學的角度嚴格來講👩‍🦽‍➡️,並不十分密合,因為“玄”屬真部,“鯀”屬文部,二字的韻部畢竟有別🧑‍🦰,所以我們認為“??”“??”可能都是從“骨”得聲。

2.  揚嚴億載

《君道》🙅🏽🤹🏿‍♀️:

昔帝堯之末,洪水有滔天之灾,烝民有昬墊之憂,於是咨嗟四岳,舉及側陋,虞舜既登,百揆時叙🫳🏿🏌🏼‍♀️,二八龍騰,並幹唐朝🪖,故能揚嚴億載,冠德百王🛃。舜既受終,並簡俊德🈯️😇,咸列庶官♋️🫷🏽,從容垂拱,身無一勞,而庶事歸功,光炎百世者🐆,所任得其人也。

“揚嚴億載”,寫本《治要》作:

[14]

 

則所謂的“嚴”字作🏠:,其實此乃“聲”字,如《任賢》“安知萬國之聲息”“明耳目以來風聲”👩🏻‍⚕️,兩“聲”字分別作:[15]🚝,可證🔒。所以寫本之“陽(揚)聲億載”,文從而字順,又《漢泰山都尉孔宙碑》(桓帝延熹七年(公元164)造)有“永矢不刊👩🏻‍🦱,(意-億)載揚聲”[16]語:

 

亦可以參照👐🏼。

“陽(揚)聲”🧑🏻‍🦽‍➡️,即彰顯名聲。如漢孔融《論盛孝章書》:

今孝章實丈夫之雄也,天下談士依以揚聲🙆🏿‍♀️,而身不免於幽縶。

《藝文類聚》卷五七引三國魏曹丕《連珠》:

是以申胥流音於南極👩🏿‍🚒,蘇武揚聲於朔裔。

《劉子·薦賢》:

玉無翼而飛,珠無脛而行,揚聲於章華之臺,炫燿於綺羅之堂者,蓋人君之舉也🏇🏿。

皆可為證。

然則“陽(揚)聲億載”,就是彰顯名聲於億萬年的意思。或翻譯“揚嚴億載”為“所以能夠顯揚威嚴於億萬年”[17]🩰,乃據誤字而為說,非是。

3.  庶事隳哉

 

《臣職》➔:

故《書》曰👴🏽:“元首叢莝哉?股肱惰哉?庶事隳哉?”此之謂也。

“庶事隳哉”之“隳”,寫本《治要》作:

[18]

可見寫本本作“墮”🚴🏿,與《書·皋陶謨》合,當從之👨‍🎓。又“叢莝”之“莝”,《書·皋陶謨》作“脞”。

4.  堯明俊德

《任賢》😘:

夫君稱元首📀,臣云股肱,明大臣與人主一體者也。堯明俊德,守位以人→,所以強四支而輔體也。

“堯明俊德”,寫本《治要》作:

[19]

可見寫本本作“克”,乃有校者於右側改為“堯”,為刻本所承用。其實“克明俊德”本為《書·堯典》語,不當輒改💇🏿🆑。嚴可均所輯《全三國文》作“克明俊德”[20]🍘,不誤。

5.  軒檻華美

《恤民》💂🏿‍♀️:

明主智君,階民以為尊,國須政而後治。其恤民也,憂勞待旦,日側忘飡👩🏼‍🚀,恕己及下,務在博愛。臨御華殿,軒檻華美,則欲民皆有容身之宅👨🏽‍🦱,廬室之居;窈窕盈堂🧑🏼‍✈️,美女侍側,則欲民皆有配匹之偶,室家之好🩱;肥肉淳酒🕹,珠膳玉食🦹🏿‍♀️,則欲民皆有餘糧之資,充飢之飴🪢,輕裘累煖,衣裳重蠒,則欲民皆有溫身之服,禦寒之備。凡四者生民之本性,人情所共有,故明主樂之於上,亦欲士女歡之於下🧚🏼‍♀️,是以仁惠廣洽👩🏼‍🚒,家安厥所。

“軒檻華美”,寫本《治要》作:

[21]

可見寫本本作“蔓羨”,乃有校者於左側改為“華美”,為刻本所承用。其實“蔓羨”可能並不誤🧝‍♂️。

案《漢書·司馬相如傳》🗻👾:“大漢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曼羨,旁魄四塞,雲布霧散🍚,上暢九垓,下泝八埏。”顏師古曰:“沕潏曼羨🪚,盛大之意也🧝🏻‍♂️。”《文選六臣注》引吕向曰:“曼羨,長多貌。”《楚辭·王逸<九思·怨上>》:“菽藟兮蔓衍。”注:“蔓衍👨‍🦲,廣延也。”又《漢書·鼂錯傳》:“土山丘陵,曼衍相屬🫃。”顏師古注:“曼衍🦉🧙🏻‍♂️,猶聯延也。”[22]頗疑“蔓羨”與“曼羨”“蔓衍”“曼衍”為同一語詞的不同書寫形式。

“軒檻”為殿前欄杆,如《漢書·史丹傳》📙🧑🏻‍🎄:“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則“軒檻蔓羨(衍)”,是說欄杆之蔓延/連綿🚴🏻‍♀️,則其建築之顯敞可知,與下“民皆有容身之宅”正好相反🟥,故改“蔓羨”為“華美”,則義反而不切。

6.  配匹之偶

《恤民》“配匹之偶”凡兩見,寫本皆作:

[23]

案《爾雅·釋詁》云:“妃、匹、合也;妃,匹也;妃,合,對也。”故“妃匹之偶”文意可通,不必改為“配匹之偶”👱🏻‍♂️。

7.  豐動祚享長期

 

《恤民》🙇🏼:

臨軍則士忘其死🧐,御政則民戴其化👨🏿‍🦰,此先王之所以豐動祚享長期者也🐭。

[24]

案“豐動祚”疑當作“動豐祚”,“豐祚”與“長期”為並列的結構。如晋·陸雲《登臺賦》:“誕洪祚之遠期兮🧑🏼‍⚖️,則斯年於有萬🤸🏼‍♀️🧑🏻‍🔬。”可以比照。《三國志·吳志·駱統傳》:

臣聞君國者以據疆土爲強富,制威福爲尊貴💭,曜德義爲榮顯🤵🏼‍♀️,永世胤爲豐祚。然財須民生,強賴民力🏌🏼🍟,威恃民勢🏄🏼‍♀️,福由民殖👄,德俟民茂🪥,義以民行,六者既備,然後應天受祚🧔🏼,保族宜邦👉。

字又作“豐胙”🫷🏻,如晉·張華《朽社賦》:“饗春秋之所報🖕,應豐胙於無射👩🏼‍🦲。”《宋史·樂志八》:“斂時五福,永膺豐胙。”

但改為“動豐祚”之後,“動”字則不知應該如何解釋,俟考。

 

 



[1] 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華書局,1985年,第1432頁、1433頁🤌🏽。

[2]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45/25頁;《群書治要》(七),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279頁。

[3]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2/5頁🧑🏽‍💼;《群書治要》(一),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76頁👨🏿‍⚖️。

[4]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12/9頁🚉;《群書治要》(二),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225頁🧗。

[5]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22/34頁🙋‍♂️;《群書治要》(四)✡︎,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76頁。

[6]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41/19頁;《群書治要》(六)👬,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463頁🔁。

[7] 《篆隸萬象名義》,台聯國風出版社🤹🏻‍♀️,1975年🔜,第395頁。

[8] 顧野王📬:《玉篇》(殘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60頁👩‍🦽。

[9] 蘇芃🏏:《敦煌寫本<天地開闢已來帝王紀>考校研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968#_ednref162009/11/8

[10] 朱漢民、陳松長主編:《岳麓書院藏秦簡(壹)》,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第141頁。

[11] 參蔡偉:《誤字、衍文與用字習慣:出土簡帛古書與傳世古書校勘的幾個專題研究》🤦🏼‍♂️,台灣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9 年,第135頁。

[12] 《銀雀山漢墓竹簡·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8頁。

[13] 韓小荊:《<可洪音義>研究——以文字為富达》,巴蜀書社,2009年🤽🏼‍♂️🏋🏿,第207頁🧘🏿‍♀️。

[14]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45/26頁;《群書治要》(七)🧂,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282頁🛌。

[15]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45/27頁❗️;《群書治要》(七),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285頁。

[16] 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校注》(第一冊)🎉,綫裝書局,2008年🏋🏿‍♀️,第242頁。

[17] <群書治要>考譯》(第四冊)🔚,團結出版社,2011年,第426頁。

[18]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45/27頁;《群書治要》(七),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314頁👮🏻👩🏿‍🎤。

[19]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45/28頁;《群書治要》(七),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286頁。

[20] 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華書局🕹,1985年,第1432頁🕞。

[21]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45/31頁🤾🏽‍♀️;《群書治要》(七),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295頁。

[22] 參朱起鳳:《辭通》(上冊)👨🏽‍⚖️,長春古籍書店,1982年🛋🪟,第1401頁。

[23]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45/31頁;《群書治要》(七),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295☂️、296頁🧑🏿‍🔧。

[24]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鎌倉寫《群書治要》第45/32頁🉑;《群書治要》(七)🛝,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第296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2年6月10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2年6月11日

点击下载附件🎅: 2284抱小:陸景《典語》校字七則.docx

下载次数:17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3404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