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文音:學契劄記四則
在 2009/9/20 13:36:55 发布

學契劄記四則

(首發)

文音

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所

 

在學習甲骨文的過程中,偶有想法👶🏿,今以劄記的形式整理出其中的四則。不當之處,懇請師友指正。

一🌀、“上甲”與“田”辨析一例

花東卜辭中有下述兩辭,茲列於下(依原釋文)🚑:

1己巳卜🤦‍♀️:子燕田叉👰🏽。用。23.2

2)甲辰卜😝:子往宜上甲,叉用👬。338.4

1)辭“叉”前一字🚶‍➡️,花東原釋文釋為“田”,所以也就把本辭中“叉”視為地名;(2)辭“叉”前一字💆🏽,花東原釋文釋為“上甲”〰️,但是這裏的“叉”作何講,原釋文卻並沒有給出🖊。

對比兩辭後🦨👨🏼‍🌾,我們認為這兩辭當改讀為:1己巳卜:子燕(?)上甲,叉用🫎。2)甲辰卜:子往宜上甲,叉用。

也就是說(1)辭所謂的“田”當為“上甲”之誤🧖🏻。“用”應該讀入命辭,並與“叉”連讀;(2)辭之“”當讀為用辭(或驗辭)。

子燕上甲”結構上同於“子往宜上甲”#️⃣,“”與“往宜”均祭名🚼。“叉”與“”似均為祭名。(2)辭大意是🏨,子往宜祭上甲🌲🐍,要用“叉”這種祭法嗎?從用辭(或驗辭)來看🫲🏼,是使用了“”這種祭法。

此外,合集1996222091🙄🧎🏻‍♀️‍➡️、30997命辭部分有“鼎用”一語,用法可能與花東中的上述例子一致。舊有卜辭中另一些“鼎”字,其用法亦與花東一致✌🏽,如合集1826“曰勿卯鼎”、3171正甲“呼子祼于,鼎,㞢𣎆”等🏭。

 

二、“宗”訓釋

1)其小乙宗👨🏿‍🚀🈯️。(屯南287

2)王其又妣庚宗,王[]祐。(合集30324

3大乙📜。(合集27110

4于宗。(合集30337

5)辛酉卜👰🏿‍♀️:其且乙🏇🏼🧑🏻‍🦯,王受祐/,王受祐。(合集27217

6小乙,王受祐。(屯南822

7辛酉卜:其祖乙,王受祐。(合集27217

卜辭中的“”可以位於神名的前面,也可以位於神名的後面🧩。我們注意到當位於神名後面時🔈,“”字後都有一個“宗”字,如上述(1)(2)例🐢;當位於神名前時🧊,其後卻都沒有“宗”字,如上述(5)-(7)例。

1)(2)兩辭之“宗”🈴,學界或認為即“新宗”💇🏼‍♂️。疑誤。如果我們把(3)辭與(1)辭⏫,把(4)辭與(1)(2)辭作比較,可以發現這些辭例中的“”其實極有可能都應該理解為祭祀動詞🖐🏻。例(3)中的“大乙”與例(6)中的“小乙”以及例(1)中的“小乙”可能只是祭祀動詞與神名位置順序的不同🏄🏼‍♂️。例(1)(2)在辭未加上個“宗”字💴,是表示祭祀的場所👬🏼。

此外,卜辭中有“勿于新宗酒”(合集13547)、“于新室奏”(合集31022)等辭,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明“新”字確實是用作定語修飾“宗”的。相反,我們在“宗”前還沒有發現有用“于”字的🛒👉🏿。

1)其禱年于河,⏯,受年👩‍❤️‍💋‍👩。 (合集28161

2)丁未卜:其禱年于河,惠辛亥酒🤴🏻。(合集28262

3)其禱年于河,惠今辛亥酒,受年。(合集30688

例(1)中的“”除像本文標點外,還有兩種可能的標點方式🏏:“”字前讀而為“其禱年于河🤼‍♀️,受年”。如上文所述,當“”位於牲名後時,一般其後都有“宗”字🏙,理解為“宗”字缺刻也是不妥,因為還沒有發現確鑿無疑的“宗”前帶有介詞“于”的用例;“”字後讀🛳,理解為“”地受年🚣,也是比較勉強。對比(2)(3)兩辭,我們認為“”字最好如本文標點的這樣單獨讀開。殷人向河神祈禱好年成🐦,(1)辭貞問,舉行焚柴之祭🏫,會收獲好年成嗎?(2)(3)辭貞問🧕🏼🧖🏻,在這一旬的辛亥日舉行酒祭☂️,會收獲好年成嗎💇🏿‍♀️?

 

婦好六”釋義

花東卜辭中“”字用法有二:[1]

可以用為名詞,例見871)辭“子益”,可以與同版(2)辭“子益商”以及合集30032“惠奏”😝、“惠商奏”等語作對比。此“”🫄🏼、“商”用法相當🎀,姚萱先生認為“商”當為某種樂舞的名稱5️⃣。[2]此說可從😐。如果這樣,這裏的“”也是用為名詞應無異議💁🏿,只是其具體含義還不得而知。

用為動詞👩‍🦳,可能有“獻”📱、“貢納”之類的意思。例見下述諸辭:

1)乙酉卜:婦好六,若🌌,侃。用🦼。288.2

2)乙酉卜✒️:……[]婦好…… 288.3

3)甲戌卜:子呼婦好⚉。用。480.5

盡管姚萱先生從原釋文之說,把(1)辭之“”釋為“人”𓀝,但是她已經正確指出“婦好六人”是個雙賓語結構。陳佩君博士後來指出,所謂的“人”為“”之誤識。[3]陳說可從。

我們認為🧒🏻,“”,當隸釋作“”🍀🦹‍♀️。裘錫圭先生指出🍐,“”古音與“彤沙”之“沙”相近。[4]沙,是古代系在兵戈上的紅色纓子,在銅器銘文中常常作為賞賜物出現。花東卜辭中的“”也應該可以讀為“沙”🐺。與銅器銘文不同的是,這裏是作為貢納物出現的。因此(1)辭貞卜大意是,獻給婦好六束彤沙,順利嗎,她會喜樂嗎🔚?

2)辭“婦好”後應無他字🚸。參照(3)辭,“”前所缺之字疑為“子呼”三字。[5]“子呼婦好”中的“”是一個兼語,它既作“子呼”的賓語,又作“婦好”的主語。

 

四、英國1149辨偽

(英國1149

 

(合集21494

英國1149在“丁酉……奏……今……”上面有三個字🍨,如果讀為一辭似作“取石”🧗🏿‍♂️。“ ”字特別奇怪。合集21494有辭曰“取保石”,其中“保”字作“”𓀝。兩相對照,很容易發現🩰🙎🏽,英國1149那條卜辭應該是據合集21494而作偽。

 



[1]卜辭中的“”張世超先生有新說🏄🏻,參見張世超🚾:《釋“”》,載《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9月👨‍👩‍👧。

[2]參見姚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北京:線裝書局8️⃣,200611月。

[3]參見朱岐祥:《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校釋》🪕,20067月。

[4]參見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載《古文字論集》第154189頁,中華書局,1992年。

[5]如此,則花東288版(3)、(4)辭“”🙍🏿‍♀️、“ ”二人同時出現🤲🏼,這與2269)🤡🧜🏿‍♀️、(10)兩辭中二人在同一條卜辭出現相一致。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920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920

点击下载附件🍸:

0500學契劄記四則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wenyin2222 在 2009/9/21 22:29:54 评价道:第1楼

    “我們認為📧,“”,當隸釋作“”。裘錫圭先生指出,“”古音與“彤沙”之“沙”相近。”

    對不起,這一段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是亂碼啦。“”這個字為上從“尸”下從“少”的那個字之誤!!

  • wenyin2222 在 2009/9/21 22:31:52 评价道:第2楼

    “(3)甲戌卜:子呼婦好👩🏿‍🔬。用🫖。480.5”

    第一個“”為“”之誤⏳。

  • wenyin2222 在 2009/9/21 22:33:20 评价道🧑🏻‍⚖️:第3楼

    真是怪了,下載后是對的呀

  • admin 在 2009/9/22 10:27:04 评价道:第4楼

    抱歉🔙!已修正🪿。谢谢提醒。

  • 新手上路 在 2009/9/22 15:55:40 评价道👩🏼‍🦱🚘:第5楼

    文音兄,您的意思是說英藏那篇部分是假的🏋🏽?部分是真的?沒有見到你說“丁酉……”那一條是假的

  • wenyin2222 在 2009/9/22 16:29:08 评价道:第6楼

    admin:

    抱歉!已修正。谢谢提醒。

    呵呵……我也是后來才發現的🤟🏼💂🏽‍♂️。沒有什么,可能亂碼啦

  • wenyin2222 在 2009/9/22 16:33:26 评价道:第7楼

    新手上路:
    文音兄👨🏿‍💼,您的意思是說英藏那篇部分是假的?部分是真的?沒有見到你說“丁酉……”那一條是假的
    有位網友發紙條提醒我說,英國那篇是否偽刻要慎重。他說得很對🧝🏿‍♂️🫦,我們對甲骨辨偽不能說太死7️⃣,好多時候最好抱有懷疑的態度來對待,具體引用的時候格外小心些就是了🌚。

  • wenyin2222 在 2009/9/23 2:38:10 评价道🧙🏼‍♂️:第8楼

    上條提到的發紙條好友是“云間”兄,今天有收到wuwen兄的紙條,他詳細地解釋了他的看法,仔細看了之后🐿,我都有改變看法的念頭了。

    下面是我他的原話:

    我覺得這片不可能是假的,把我的想法簡述如下:
    《英藏》那片即《金》461。這份摹本是1939年紐約在出版的,但甲骨卻是金璋早年從方法斂處購得的,庫、方收藏甲骨,時間都較早😯,印象中大概是在20世紀第一個十年吧。兄舉到的有可能是作偽藍本的那一片,即《合》21494也就是《後•下》14.8。該書是1916年出版,所收也都是羅振玉等早期收藏的甲骨。所以《英》1149如果是作偽,必然是根據實物作偽🙇🏻‍♀️,而不是像1930年代以後根據拓本或摹本專門作偽。這就容易讓人懷疑,第一就是當時作偽者有沒有見到兄所舉那片的原骨(即後來收入《後》者),就值得懷疑;另外🧖🏽‍♀️,20世紀頭二十年的作偽水平相當低,仿刻者不至於把《英》1149全版都做得如此逼真👩‍🎤,刀法如此嫻熟,且字體風格完全一致,而僅留下“保”字之一處破綻🌟。所以本版不可能是全偽。
    當然兄的大作并沒有說是全版皆偽👩🏻‍🎨👩‍🎓,而只是明確說到“取保石”一辭為偽刻🪇🚮。但這一辭也不是不可以再論。第一,先說整版的辭例。統觀整版⛹🏽‍♀️,大概是通過祭祀來問下不下雨的,所以版上出現了我們常見的“舞”、“取”、“奏”等祈雨(或祛雨)常見的儀式,還有常見的“岳”、“河”等祭禱對象,並且還出現了“雨”字📚。這一類卜辭中🏇🏻,有時會出現“取某石”的辭例,如9552有“取岳石🥬,有從雨”、“取𦍎*石,有從雨”之例(另參14426、英1846、28180🧑🏽‍🎨、33916等),所以本版上中上一辭,無疑也是“取□石”的辭例🎥;而右上的殘辭,補全很可能也是“取岳石”。根據這種分析,疑偽的那一辭作“取保石”,倒是跟全版十分洽切相合的🗯。試想🫂,即便當時作偽者見到了《後》之原骨,原骨上只有一條“取保石”,他有那麼高的水平,能準確地知道“取保石”跟禱雨有關👨🏽‍⚖️,從而把這一條夾雜在其他若干條卜辭之間,從而使全版所占卜的事項若合符節嗎🩶?呵呵👨🏼‍🦳。
    當然💞,大家最容易懷疑的是“保”字,大作正是由此入手的🦟。但看這個字,雖然跟一般的保字尤其是兄找到的重要的《合》21494的“保”字有一些差別,但也不是不可以解釋的。第一種解釋就是缺刻——當然這顯得是迴避問題,但如果刻手先刻了人背後兩斜畫🧑🏼‍🎓,剩下的不好刻就略過了,也不是不可能;另外我還有一種開玩笑式的解釋,“保”就象大人保負幼子之象嘛👂🏼,小孩子被裝在繈褓裏,只露出頭來🍹,身子在裏面,所以象身子的一豎筆就不用刻了💁🏼,哈哈哈!這個字形肯定是可以得到解釋的👩‍🌾📳,也許是我們現在認識不夠,所以才有疑問👩🏻‍💻。但是這樣渾然一體的一版,而且“取保石”還有兄找到的同文例,恐怕不只當時的人作偽做不來,就是現在讓安陽的仿刻家自己去構思,也不見得做成這樣🚣🏼‍♀️。

  • wenyin2222 在 2009/9/23 2:41:10 评价道🧕🏽:第9楼

    在和師友交流后,文音了反思一下,自己在對待甲骨真偽時存在的問題是🪓:

    1、對甲骨片的流傳情況重視不夠,誠實地說,是以前壓根沒有注意這些。2、過分強調了字形🖖🏿。想想花東甲骨中出現了四邊出頭的“癸”字,我這樣的做法真的很危險了♛。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4966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