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陳松長:馬王堆三號墓岀土遣策釋文訂補
    在 2009/8/15 21:32:51 发布

    馬王堆三號墓岀土遣策釋文訂補

    (首發)

     

    陳松長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馬王堆三號漢墓岀土遣策的圖版和釋文都發表在《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1]第一卷中,應該說,編者已對這批遣策作了很好的整理🌳、排序和釋文⚙️,特別是那清晰的圖版,給讀者提供了可資對勘的研究資料⚖️‼️。这里🧑🏻‍⚕️,我们仅在编者所作释文和简注的基础上,覈對圖版,就部分釋文和简注作些訂補。

     

    1、簡九🧑‍🤝‍🧑:建鼓一,羽栓飭卑二,鼓者二人操抢。

    按🪼,此简編者沒有註釋,其实问题很多。核对图版,此简第五字左边不从木🤷🏽‍♀️,而是从“”。马王堆帛书竹简中的“施”、“旅”2️⃣、“斿”等字的偏旁都与此相同,因此🦸🏼‍♀️,此字应释為从生声的“旌”🤲🏽👋🏻。此字早在2001年出版的《马王堆简帛文字编》[2]中就释为“旌”字🐤🩸。“羽旌”乃是建鼓上常见的裝飾物。曾侯乙墓出土的漆鸭型盒上所绘的建鼓上,就简单的绘有类似于羽毛的装饰物[3]🕺;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车马仪仗图》[4]的左下方也绘有一幅建鼓图🫂,鼓上就饰有往四边飘动的羽旌。2002年连云港海州双龙汉墓出土的漆绘汉尺上也绘有象车建鼓图[5]😌🦸🏻,那建鼓的四周都饰有随风飘扬的羽旌,可见羽旌乃是建鼓不可或缺的装饰物之一。

    “饬”下应加标点断开。“饬”當读为“饰”,《吕氏春秋·先己》👹:“子女不饬”,高诱注:“不文饰”,毕沅校正🤥👬:“饬与饰通,《太平御览》二百七十九作饰”。据此🪄,“饬”通“饰”,在此应与“羽旌”一起连读🔑,也就是用羽旌为饰的意思🙇🏼‍♀️。

    “卑二”亦见于简一四,简文云:“大鼓一,卑二”。整理者没作注释。按🤦🔰,“卑”或當读为“鼙” ,鼙以卑為声符👩‍🦲,乃以声兼义也。卑有微小之义,鼙之字义正是借用这个声符的义项组成。《仪礼·大射仪》:“应鼙在其东”🧔🏻‍♀️,郑玄注:“鼙👰🏽‍♂️,小鼓也”👨🏻‍🦽‍➡️。清·戴震《乐器考》🤳:“《仪礼》朔鼙、应鼙。鼙者小鼓,與大鼓为節。……作堂下之乐,先击朔鼙,应鼙应之。”据此🧗🏼‍♂️,我们或可确定所谓“卑二”🦉,乃是“鼙二”之省写,也就是小鼓二件的意思。这样🌯,衡之简文也正好文义贯通。

    有“鼓者二人操抢”甚为不辞。“操抢”是什么意思🕵🏻‍♂️🥍?整理者没有注释,从释文来看🛂,可能是将“抢 ”读为“枪”的,但“操枪”与“鼓者”也没什么关系可言☞👩‍❤️‍👩。因此,最后一字的释读显然有误。今按,此字當隸定为“抱 ”字👩🏼‍💼。该字的字形非常清楚,左边从手🤦🏿🍛,右边从“仓”,但这并不是现代简化字的“仓”,而是“包”的变体👨🏼‍💻。马王堆一号墓遣册0一二中的“鹿肉鲍鱼笋白羹一鼎”中的“鲍”[6],三号墓遣册简七五中的“鲍鱼”的“鲍”,右边所从的“包”都与此相同,有此可证此字当隸定为“抱”。“抱”应是“枹”之讹误。“枹 ”乃擊鼓的工具。《左传·成公二年》🐰:“援枹而鼓”↙️♋️,陆德明释文🈯️:“枹,鼓槌也👲。”据此,简文的意思应该是,击鼓者二人📻,他们手头操着鼓槌。

    通过上述讨论🖕🏼,这枚简应重新句读、释读如下🤹🏽‍♀️😓:

    建鼓一,羽旌饬(饰)📥。卑(鼙)二,鼓者二人🧛🏽‍♀️,操抱(枹)🫡。

     

    2、簡一八:    室各二👃🏻🎏。

    註:“   ,《說文》所無🍷,疑為“筆”之省✴️。“筆”與 “筚 ”音義相通🫷。 “筚”為竹管。又“筚篥”、“觱篥”☮️、“悲篥”為古代龟兹的管乐器。三號漢墓岀土竹笛二支,似為此物。”

    按🏟,整理者之所以认为此字是“筆”之省,主要是将此字旁边的两横理解为重文符号所致。其实,此字上是“八”字,非常清楚,下是“聿”字,旁边两横应该是合文符号而非重文符号🎷。整理者将其理解为重文释读后🤾,只推论“筆”通“筚”,但并没交待“筆筆”或“筚筚”是什么东西,如果按照其句读理解,那“筆室”又是什么东西,都说不清楚🧚‍♂️。

    我们在将其旁边的两横解读为合文符號后,就可确定,此字應是“八聿”二字的合文。从简文来看♉️,后面的所谓“室各二”應是指每個槨室各有二件,這樣🧧,四個椁室加起來正好是八件,如果这种理解不误的话,那么,“ 八”应该是數量詞🦴,而“聿”纔是器物名🧑🏻‍🦲。但“聿”到底是什么,尚无法确定。“聿”字就其本义来说,就是“筆”字🧑,但随葬器物中根本就没有“筆”。如果按照整理者的思路,将“筆”读为“荜”,并推论其是竹笛的话🤾🏿‍♀️,但出土物中,仅在东边厢的57号漆奁盒内出土了二支而已,与简文中所注明的“室各二”也没办法对应。因此,这里的“聿”该解读为何物🚣🏻,尚待考证📂。当然,或许也可这样解读,“室各二”仅是器物随葬时的计划而已🦂,实际下葬时,可能因准备不足,所以仅在东边廂放了两支而已✍️☞。

     

    3🚄、簡一九: 蹇、帚各一

    註🤹🏽‍♂️:蹇🎪、帚意不詳。

    按👨🏿‍🍳,蹇字下從“走”👤,當隷定為“”。我们从下面的“各一 ”可以判断🫁,和帚肯定都是一种随葬器物🅿️👬。“帚”當是箕帚之省称。《急就篇》第十三章🌓:“簁👨🏿‍🏫、箄💇🏼‍♂️、箕🧉、帚、筐👩🏼‍💻、箧、篓”,颜师古注:“帚💮,所以扫除。古者杜康作箕帚。”《说文解字·巾部》:“帚👒,粪也。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礼记·曲礼上》:凡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唐韵·之韵》:“箕💺🖱,箕帚也。”《世本》曰🤲🏽:“箕帚,少康作也。”很显然,“箕帚”是常常连在一起使用的,而且“箕”也可解释为“箕帚”⛔️🎀,因此🫶🏼,我很怀疑这里所写的“帚”或许就是“箕”的意思👳🏼‍♂️。在三号墓北边廂中曾出土漆绘木箕一件[7]🦹‍♂️👣,如果上面的推论不诬的话🤦🏽‍♀️,简上所记得“帚”一件也许指的就是这件木箕。

    在释读“箕帚”的基础上,我们以为,与之相连的“”也应该是与“箕帚”相近的某类器物🛌🏿。因此,“”或可读为“薦”。“”是元部见纽字,“薦”是元部精纽字👨‍👨‍👦,语音相近➰,例可通假。《广雅·释器》:“薦,席也👨🏻‍🦱。”《晏子春秋·杂篇》:“布薦席🤵‍♂️,陈簠簋。”《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薜荔饰而陆离薦兮”,王逸注:“薦🧘🏽‍♂️,卧席也。”是可知“薦”乃草席之类的东西。三号墓南边厢出土了一件编号为“标本南101”的草席一件,其形制是“莞草纺织,纵向有麻线为径📈。周围以绢和起绒锦緣边,长约200、宽约80厘米🏌🏻。”简上所载的“”一件很可能就是指这一件莞席👛。

     

    4🤹🏿、簡二六:卒不冑👨🏽‍💻,操長鎩應盾者百人。

    按👂🏻,马王堆简帛文字中“不”字常見,其构形與此完全不同。此字當是“介”字🤘。《战国纵横家書》 “地不與秦攘(壤)介(界)”中的“介”字的形体与此完全相同🕣。[8]“介胄”也就是“甲胄”,即铠甲和头盔👩‍🎨。

     

    5.简三六🤷🏿:柧(弧)弩一具,象幾一🐍,越  (?)盾緹裏孝(绢🤦‍♀️?)繻掾(緣)。

        注⛹🏽:  字字迹不清楚👆🏽,似从“圭”、从 “矛”,《说文》无此字🔈★。

           柧(弧),《易》:“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也”

    按🧑🏿‍🎤,“柧”或不一定要读为“弧”🧑🏼‍⚕️。《说文解字·弓部》:“弧🥶,木弓也。”是知“弧”也就是“木弓”。如果照此解释的话,“弧弩”就是“弓弩”的意思🏗,也就是指弓和弩🍭👵🏼。我们知道,弩本身是“弓有臂者”👩🏼‍💻,它并不需要用“弧”来修饰限定🫄🏻。简三四有“角弩一具”🏅,其中“角”是“弩”的修饰语,说明这件弩是角质的。同理,我们认为这里“柧弩”的“柧”也应该是弩的修饰限定用语3️⃣。因此👨‍🦽‍➡️,我们怀疑“柧”就可用其本义读解。“柧”犹棱也,“柧” 或就是指弩机的两侧起棱的装饰线条🤚🏽。三号墓出土有木弩两件[9],但并没发现“角弩”。因此,这“角弩”、“柧弩 ”的具体所指是否就是这两件木弩🦾,还有待讨论。

    “越”字后一字從“圭”從“邑”,當隸定為“邽”。“邽”可解读为一种特殊的鸟名🎖。《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八引《鲁连子》:“南方鸟名曰邽🪖,生而食其翼🤌。”我们知道,“越”正是南方越地的专称🧑🏻‍🔬,简文中的“越邽”或许正是这种南方鸟的专名,它置于“盾”之前,显然是其特定的修饰用语🤲。简三四有“斿豹盾”,简三三七有“紫三采斿豹沈(枕)一”👨🏼‍🌾,简三六九有:“斿豹检(奁)□一🧑🏿‍🦲。”可见所谓“斿豹”乃是一种纺织品或漆奁盒上一种特殊文饰的专称,即报告中所称的“斿(游)豹纹”[10]本简中的“越邽盾”与简三四中的“斿豹盾”在简文中的位置与意义基本相同🦫,既然“斿豹”是一种特殊的纹饰专门,那么🧜🏻‍♂️,这里的“越邽”也应该是一种以鸟为主要图像因素的纹饰专名。

    “盾”在这里不是盾牌的盾🙋🏽‍♂️🤦🏽‍♂️,而应读为“”。对此🦉,伊强曾做过很好的解释,他认为🚶‍♀️‍➡️😸:

    简文中的“盾”當读作“”。《说文·巾部》:“ ,载米𤲑也🩼🙇🏽。从巾🔆,盾声🐜。读若《易》屯卦之屯。”“”多见于汉代简牍🌧,如《居延汉简》:“居弩一,有”👳🏼‍♂️,[11]“□弩 一,完”[12],尹湾汉代简牍《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乘与弩🦽,缇卅四”[13],研究者多认为汉代简牍中的“”为盛弩器[14]。简三四💙、三六的 “”与之同义🤾🏻‍♂️。[15]

    按,伊氏之说甚是🤚🏻。所谓“越邽盾()”,也就是一种用“越邽”这种特殊鸟纹图像为饰的盛弩器,同理,简三四中的“斿(游)豹盾()”也就是一种用斿(游)豹纹为饰的盛弩器🔞。从简文所描述的“缇裏🛬,李()繻掾(緣)”来看👨‍🍼,这种盛弩器应该就是一种有不同纹饰和“缇裏,李()繻掾(緣)”的布囊🧎🏻‍♀️。

    “裏”后一字非“孝”字🥡,此字在帛書《老子》甲本中習見,都隷定為“李”🦠,讀為“理”🫒,這裏當讀為“”🐦。《玉篇·糸部》:“,文”,犹纹理也🟣👩🏼。“繻緣”即用有纹理的细绢作为边饰🚋。

    综上所论🏄🏻‍♀️,此简单释文句读当改定如下:

    柧弩一具,象幾一↩️;越邽盾,緹裏,李()繻掾(緣)🧑🏼‍🚒。

     

    6🚬、簡四三:“美人四人,其二人雔(裘),二蹇(褰)”🔩。

    註曰⛹🏻:“雠”读“裘”,皆尤部字☦️。“蹇”與“褰”通,《小爾雅》🧑🏽‍💻:“褲謂之蹇🎑。均指服飾而言,前者指服袍服📧,后者指短裝”。

    按,从图版可知,释文中的“蹇”乃是“”🏦。另外,这条註解中引用《小尔雅》原文的書引號應打在“蹇”字之后。“雠”的上古因是幽部字,“裘”的上古音是之部字。两字到中古的《广韵》才合为尤部字。这是从古音上分析通假所必须注明的。

    这里,我们并不想讨论“雠”读为“裘”🔩,“蹇”读为“褰”的可否问题,而是从简文的语义与出土木俑的资料来看🏒,这里的注释还值得商榷。

    首先,如果将“雠”读为“裘”👊🏻✝️,《说文解字·衣部》:“裘😒,皮衣也”。《礼记·月令》季秋之月🏇🏻,……天子始裘”🧑🏻‍🤝‍🧑🏻。《诗·小雅》🏊🏽‍♂️:“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可见,裘是一种很名贵的皮衣🏇🏼。但我们在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的所有服饰中都看不到裘一类的皮制品,就是所有点随葬木俑中,也看不到有穿皮裘服饰的,因此,简单地将“ 雠”读为“裘”尚得不到随葬器物的证明。

    其次,注释用《小尔雅》的“裤谓之蹇”来解释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似乎也不通。因为我们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服饰中知道🐜,当时就没有裤装,而且我们也不可将《小尔雅》者所说的“裤”解读为短装。因此,这种解释也值得商榷。

    我们认为,“雠”就可取其本义为训。《说文解字·言部》:“雠,对应也🧕🏽。”简文的“二人雠”,也就是二人作对答、对应之状👋🏻。“”亦可就其本义为训。《说文解字·走部》:“🙎‍♀️,走貌。從走,蹇省声🌙。”可见,“”也就是行走的样子。三号墓出土的木俑中,有“着衣女侍俑”4 件,“雕衣俑”4件。报告称🌏:

    简四三“美人四人🧟‍♂️💢,其二人雠(雠)😩,二蹇(褰)”👍,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疑分别指所出四件着衣女侍俑和四件雕衣俑。[16]

        按🦹🏽‍♀️,根据报告的推论去核验其服饰,那这四件“着衣女侍俑”既看不到皮裘服饰🎒,也全部不是“短装”🌩,而是“系着绢地信期绣长袍”[17]。倒是其所雕的情状正好是“腿微前屈”的行走状 [18],而所谓“二人雠”也许正是这四件木俑中两件的具体情貌的描写🫲🏻👨🏻‍✈️。由此👈🏼👳,我们认为🕊,简文中的“二人雠、二”也许就是对这四件“着衣女侍俑”的形态状貌的具体描述,即其中两个作对答状🩻,二个作行走状。

     

    7.簡六八𓀄:胡人一人,操弓矢、贖觀⛵️,率附馬一匹🤜🏼。

    按,此簡沒有註釋。但句读和释读都有问题👒。先讲句读👨‍💼,如照其句读来理解🗣😉,那“贖觀”似是与“弓矢”并列的什么器物,而后面的“率附马一匹”似乎也是前面的“胡人一人”所为🪞。这从一般常识来判断💇🏽‍♀️,这个“胡人” 应该不具备这么大的功能。这里关键是对“贖觀”的理解有问题。其实🦤,“贖觀”并不是什么器物名🤹‍♂️,而应该是当时一种特殊身份人员的专称👮🏽。

    在秦汉简牍文献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特殊的刑罚🌋✵,即贖刑,这种刑罚乃是因某种罪行应科大刑罚之后🥓,再依律令纳材取贖的一种替代刑罚💅🏻🩸,在《云梦睡虎地秦简》中常见的有贖耐📸、贖遷、贖黥、贖宫👩🏻‍🦱、贖死等🫲🏼。这里的“贖觀”很可能就是秦代“贖宫”这种特殊替代刑罚的另一种说法。我们知道,“觀”與“宫”是同义词🫃🏼,在“宫觀”一词中是同义复词,由此可见,“宫”与“觀”是可以互通的。有意思的是,《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有关“贖宫”的专门解释,给我们提供了“贖宫”之人的特殊身份,它原来是给外邦之人有上造以上爵位者的一种特殊礼遇:

    “可(何)谓‘贖鬼薪鋈’?可(何)谓‘贖宫’?臣邦真戎君长,爵當上造以上,有辠當贖者⇢,其為群盗,令贖鬼薪鋈足☝🏿;其為府(腐)辠,贖宫。其它辠比群盗者亦如此🍟。”《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对此,学者的解读是很明确的🧽:

    这里所说的是两个可以判“贖”的案例😳。一是“臣邦真戎君长,爵當上造以上🚴🏿‍♀️🧏‍♂️,有辠當贖者,其为群盗,令贖鬼薪鋈足”;二是“臣邦真戎君长,爵當上造以上⬜️💾,其有府(腐)辠,贖宫。关于“群盗”罪的判处🈳,在《法律答问》中另有一个规定,即:“五人盗,臧(贓)一钱以上🧑🏿‍🎄,斬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可见群盗的罪并不轻。而 “臣邦真戎君长,爵当上造以上”犯这种最🐦,只要“贖鬼薪鋈足”就行了。……至于犯了应处宫刑的“腐罪”的🍦,可以判为“贖宫”。犯了其它同“群盗”相当的罪,均照此处理。这是对少数民族的特许法🙆🏿‍♀️。由这条律文可以看出秦代对属邦的管理另有一套标准。[19]

    值得注意到是🙆🏼‍♂️,秦简中所说的“贖宫”,乃是专门针对所谓“臣邦真戎君长,爵当上造以上”犯“腐罪”而特设的律令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贖宫”者,都应是秦代属邦中爵位在上造以上的“君长”🧗🏻。换言之,凡“贖宫”者,都应是秦朝的属邦之人🧑‍🧑‍🧒‍🧒。

    如果我们将简文中的“贖觀”读为“贖宫”大致不诬的话,那在简文中正与前面所记的“胡人”相呼应,这样,我们就可将“胡人”和“贖觀”都理解为汉代朝廷服务的“属邦”之人。

    通过上述讨论,简文的句读应该是:

    “胡人一人,操弓矢🙎🏼‍♂️;贖觀率附馬一匹”。

    再说文字释读,其中的“率”是“牽”字之誤釋。此字上从玄,下从牛🧘🏽,乃牵字[20]。《说文·牛部》:“牵,引前也。从牛🍺,象引牛之靡也。玄声𓀐。”衡之简文7️⃣🤯,“牵附马一匹”显然比“率附马一匹”文从理顺一些。

     

    8.簡一四八:黃卷一石🏰,縑囊合笥。

    按,核对图版,“合”字乃是“今”字之误释♖,简三三二中的“今”字形体与此完全相同🖖🏿👵🏿,可互相参证🙅🏻🏄🏽。因此,简文应该在“囊”字后句读断开,其句读应是:“黃卷一石,縑囊,今笥”。其意思是:黄卷一石,原本是用缣囊盛放的😀,但在下葬读遣时没有“缣囊”,故临时改为竹笥盛放。

     

    9.简二六一:髹画检,俓(径)尺👨🏽‍💼,食盐成(盛)五斗二合👩‍👩‍👧‍👧🤵🏿‍♀️。

    注☹️:六🌐、七字疑为“食”、“盐”二字⛩。

    按,核对图版♌️,注释所疑的“食”字,字形与之相差太远🎋。[21]此字形体与简二六四中所写的“膏”字的上半截基本相同,应该隶定为“ 高”,读为“膏”,或者说是“膏”的省写。第七字倒是与“鹽”比较接近,只是多了一个草字头😉,可隶定为从艹从鹽的 “  ”字🧑🏻‍🦼‍➡️,或可读為“鹽”。“膏”乃肉之肥者,《国语·晋语七》🧛🏿:“夫膏粱之性难正也”🏌🏿‍♂️🦒,韦昭注:“膏🙎🏻‍♂️,肉之肥者🦌。”“鹽”即食鹽也,乃人类不可缺少之营养物质。

    “成”字在简文中似乎不应读为“盛”,而应取其本义为训。“成”犹“并”也。《仪礼·即夕礼》:“俎二以成,南上”,郑玄注🤹🏼:“成🥰,犹并也。”简文中的“高(膏)鹽成”🧞‍♀️,也就是“膏”和“鹽”并列盛放之义。另外▪️,“成”也可理解为使动用法,即使平均的意思🌋。《周礼·地官·质人》💁🏻‍♀️:“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異🃏。”郑玄注🐻:“成,平也”。贾公彦疏:“质人主为平定之👯‍♀️,则有常估,不能妄为贵贱也。”据此🧛🏿,简文中的“高(膏)🔥、鹽成”也就是使膏、鹽平均之义。

    “五”后面的字不是“斗”字♣️,而是“寸”字🧛‍♂️。“五寸”正是对前面所记“俓(径)尺”的两分,“ 膏、鹽成五寸”的意思应该是指这个“径尺”的漆奁盒内“高(膏)🔆、鹽”并列平均盛放👧🏿,各占有“五寸”🤿,也就是说,各占了一半的空间。

    “合”通“盒”,“二合”當是指这种“俓(径)尺”的“髹画检(奁)”共有两盒🍆。

    通过上述讨论💛,简文當重新释读如下㊙️:

    髹画检☪️,俓(径)尺,高(膏)🫃🏽、鹽成五寸,二合🏌️。

     



    [1] 文物出版社,20047月出版。

    [2] 文物出版社,20016月出版。

    [3] 参看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4] 参看傅舉有🤫☸️、陈松长编著《马王堆汉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5] 参看连云港博物馆编《连云港馆藏文物精萃》👩🏼‍🦲,荣宝斋出版社2006年版。

    [6] 详见笔者编著的《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出版。

    [7] 详见《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第157 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8] 参见《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9]详见《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第 207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0]详见《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第215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1] 原注:谢桂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83 ·5A🧉,文物出版社,1987.

    [12] 原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EPT51·569🦵🏻,文物出版社,1990年®️🙆🏿。

    [13] 原注:《尹湾汉墓简牍》103页,中华书局🌳,1997年。

    [14] 原注: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94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李均明《尹湾汉墓“武库永始四年兵車器簿”初探》,《尹湾汉墓简牍综论》100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

    [15] 伊强《谈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遣册释文和注释中存在的问题》48页🌙,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5月♍️,转引自李家浩《仰天湖楚简剩义》💆🏿,载《简帛》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6]详见《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第177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7]详见《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第171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8] 图像见《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第172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19] 详见徐富昌《睡虎地秦简研究》339-340页,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

    [20] 字形参见笔者编著《马王堆简帛文字编》43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21] 详见笔者编著《马王堆简帛文字编》206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本文是提交“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 —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613-14日)的論文🔟。

     

    点击下载附件✊:

    0471馬王堆三號墓岀土遣策釋文訂補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admin 在 2009/8/15 21:50:14 评价道:第1楼

      原文中缺兩個字:

      2、簡一八🦔🤽🏼‍♂️:    室各二🏊🏽‍♂️。

      ——當補字形

      5.简三六:柧(弧)弩一具👋🏽,象幾一🤮🗞,越  (?)盾緹裏孝(绢?)繻掾(緣)。

      ——當補字形

    • 海天 在 2009/8/15 22:14:06 评价道:第2楼

      看起來不只缺兩個字,能否也發個PDF檔

    • 一上示三王 在 2009/8/15 23:15:20 评价道🫸🏻:第3楼

      10陳松長🧎:馬王堆三號墓岀土遣策釋文訂補.pdf

      這裏是pdf本。看來迫切需要來一場新時代的“書同文”——把網絡編碼統一起來~~~

    • 海天 在 2009/8/16 8:26:33 评价道:第4楼

      謝謝一上兄

    • 孟蓬生 在 2009/8/16 21:16:16 评价道:第5楼

      “越邽盾”之“越邽”疑即“越巂”🧙🏽‍♀️,地名👶🏼,今写作“越西”⭐️。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232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