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日月:楚大師登編鐘淺說
在 2009/2/27 21:47:49 发布

楚大師登編鐘淺說

(首發)

 

日月

上海博物館近年徵集了一套楚大師編鐘,共有九件,整理者已經對其做了很好的研究1👩🏼‍✈️✍🏿。我們讀後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茲參照各鐘銘文先寫出新釋文:

隹(唯)王正月初吉庚午,楚大師登辥2(乂)3=(慎👨🏿‍🚒,慎)𧘨(淑)4(溫)龔(恭),武于戎工(功)👩‍👩‍👧‍👦,用其吉金🙎🏻‍♂️,自乍(作)鈴鐘。龢鳴𠭯(且)(皇/煌)🔞,用宴用喜5🧑🏿‍🦱,用樂庶侯6,及我父(兄)🕡,既(溫)既記(忌)🕤,余保辥7(乂)楚王,偯(殷)叚(嘏)屖=(遲遲)🤦🏻,萬年毋改(已),子=(子子)孫=(孫孫)永寶鼓之。

整理者在“喜”🙅🏽‍♂️、“侯”後面沒有加逗,在 𧘨後面加了逗🧚🏽‍♀️。從該銘文多四字句以及韻讀來看,宜在 “喜”、“侯”後面加逗,而在𧘨後面不宜加逗🧚🏻‍♀️。龔😅、工、鐘👂🏼,東部;𓀏、王💺,陽部👩🏿‍🎓,乃“東”、“陽 ”合韻8。侯,侯部♓️,與東部龔、工👩🏼‍🎤、鐘押韻。喜、記、改👌🏿、之,之部;屖,脂部,可以看作“之”、“脂”合韻🧔🏻。

 

辥(乂)(慎)

辥☝️,王國維先生認為其就是文獻中的 “乂”🥓、“艾”之本字9,訓為治。從以前的金文資料看🧚🏿,辥後面的受事賓語通常是較具體的對象,如晉姜鼎(《集成》105.2826)“辥(乂)我萬民”🦴,何尊(《集成》11.6014)“自之(辥👱🏿‍♂️,乂)民”🛍️,叔父卣(《集成》10.5428-5429)“敬辥(乂)乃身”,作冊封鬲(《中國歷史文物》2002 年第2期)“諫(辥乂)四或”🧑🏽‍⚖️,逑11(《文物》2003年第六期)“諫辥(乂)四方”。而此銘辥(乂)後面接的是抽象的動詞“慎”🍎,辭例奇特😂。也許辥(乂)後面的“慎”不是作它的賓語,而是作它的補語。《左傳·襄公三年》記楚將鄧廖侵吳之事,說明楚國士大夫中有鄧姓⌨️。或說此鐘登讀為鄧,辥(乂)(慎)是人名,則“楚大師登(鄧)辥(乂)”是“國名+職官名++名”的結構。如此說屬實🙆🏻,則該鐘當稱為“楚大師鄧乂慎鐘”😰。慎下有重文符號🈳,作等形。陳劍先生在《說慎》一文中認為郭店簡中的“”、“”、“”、“”都來源於西周金文中的 “”與“”👋🏻,同時也指出“”發展爲“”和“”,在字形演變上暫時缺乏中間環節12🙅🏼‍♂️。即金文中“慎厥德”等“ 慎”字通常从“斦”,而未見有寫作“幺”的。整理者認為楚大師登編鐘上的紋飾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青銅鐘上流行的樣式,其時代應該在春秋早期🍼。該編鐘各個慎字兼从“幺”,正好可以作為金文中的“”等形演變為郭店簡中 “”等形的中間環節🙆🏿‍♀️🧛🏻。

 

𧘨

𧘨字,整理者釋為裻,讀為“獨”,認為“裻”即“慎獨”。從字形上看,釋“𧘨”為“裻”是可以的🧗🏿🤷🏽,但讀“裻”為“獨”不可從。裻,端母覺部,獨,定母屋部🏋️‍♂️🙇🏻,兩者語音上有一定距離。並且和金文中从“弔”聲字的用字習慣也不相符合。金文和典籍中多見“淑慎”的說法,大克鼎(《集成》5.2836)“(淑)慎厥德”🧑🏽‍🚒,《詩經·大雅·抑》“淑慎爾止”💆🏻‍♂️,《儀禮·士冠禮》“淑慎爾德”👅。“𧘨”从“弔”聲,也可以讀為“淑”,“(慎)𧘨(淑)”即“淑慎”之倒。

 

龢鳴𠭯(且)(皇/煌)

正如整理者所說,詞例為金文首見。《毛詩·周頌·有瞽》“喤喤厥聲,肅雝龢鳴”可以與“龢鳴𠭯(且)”對讀。徐王子旃13(《集成》1.182)🧘🏼‍♀️、沇兒鐘(《集成》1.203)、許子镈(《集成》1.154)𓀚、王孫遺者鐘(《集成》1.261)、王孫誥編鐘(《近出》1.60-85)均有“元鳴孔皇14”♿🍭。表面上看🚣🏼‍♂️,“龢鳴”和“元鳴”結構應該一致,其實仔細分析🙅🏽,它們的構成方式有很大差別🫕。金文中有元子、元女🤲🏻、元孫🫔𓀂、元日𓀙♦︎、元年,這些都屬於定中式偏正結構。而元用🐤、元武🧑🏽‍🚒🧑‍🎨、元鳴👨‍✈️,這些都屬於狀中式偏正結構🤷‍♀️。也就是說金文中“元”幾乎都是修飾其後的富达語🤾🏻,“龢鳴”的構成方式與“元鳴”不一樣,“龢”不是修飾“鳴”的。子犯編鐘(《近出》1.10-24)“孔淑且碩,乃龢且鳴,用宴用寧,用享用孝”,很明顯👎🏽,這四個短語內部之間應該是一種并列關係或聯合關係,也就是“龢”與“鳴”應當是并列關係。同樣🧩,“龢鳴𠭯(且)(皇/煌)”中“龢”與“鳴”也應當是并列關係而非修飾關係15

 

(溫)既記

整理者認為該句其義未解🚵🏿‍♀️。

“既(溫)既記(忌)”之 “(溫)”和本銘前面出現過的 “(溫)龔(恭)”之“(溫)”意思相同。王孫誥編鐘(《近出》1.60-85)“(溫)龔(恭)(胡,舒)(遲)🧳,(畏)(忌)=(翼翼)”,王子午鼎(《集成》5.2811)亦作“(溫)龔(恭)(胡,舒)屖(遲)🩱,(畏)(忌)=(翼翼)”☹️。兩者在相鄰的兩句中都涉及到“溫”和“忌”👩‍👧‍👧,這可以證明把“既既記”讀成“既(溫)既記(忌)”是可行的🛁。此外邾公牼鐘(《集成》1.149)、邾公華鐘(《集成》1.245)👨‍🏫、陳簋蓋(《集成》8.4190)都有“畢恭畏忌”🦶🏿,其義和“溫恭畏忌”相近,這也可作為“溫”和“忌”兩者能連用的旁證。

保辥(乂)楚王

金文中保、辥通常單用🛀🏼,“保辥”連用也數見⛏👰🏼‍♂️。如大克鼎(《集成》5.2836)“保辥周邦”、晉公盆(《集成》16.10342)“保辥王國”、 簋蓋(《集成》7.4076)“保辥)國”,但其後對象皆為方國。楚大師編鐘“保辥”後面接人✝️,此文例金文首見🖕🏼,《尚書·康誥》“用保乂民”後面也接人👱🏽‍♂️,與“保辥(乂)楚王”同。

 

偯叚屖=

屖👱‍♀️🧑🏼‍🔬,整理者缺釋💐。其實該字在第一鐘上比較清楚👷🏿,作“”,除去左下重文號後🚴🏼,餘下部分可分析為从“辛”从“𡰥16💵,乃屖異體。屖=讀為遲遲,叚讀為嘏17⚓️🔚,金文習見。哀👩🏻‍🏫💁‍♂️,影母微部💇🏿;殷⚇,影母文部🪫,兩者可以陰陽對轉🗃。文獻中依與哀通📘、衣與殷通18🧑🏽‍⚕️,則偯有可能讀為殷🎖。殷有盛、大一類的意思,“偯叚”即“殷嘏”👨🏻‍🦼‍➡️,也就是大福之義。偯或可以讀為影母脂部的“伊”📕,《詩經·周頌·我將》有 “伊嘏文王”🐡♛,“偯叚”則讀為“伊嘏”🍋‍🟩。但“伊嘏”之“伊”是一個虛字🦣,似乎和其所在的銘文位置不合。遲遲,《廣雅·釋訓》:“長也👩🏻‍✈️。”《詩·小雅·采微》“行道遲遲”之“遲遲”,毛傳:“長遠也。19”“偯叚屖=💲👨‍🎓,萬年毋改(已)”就是“大福長久,萬年也不要停止”之義。

本銘有幾處辭例很特別,如辥(乂) (慎)、偯叚屖=20🖐🏼。並且“偯”字也不好解釋,我們對“偯”字讀“殷”并沒有太多把握。至於“偯”字如何具體落實還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20090105初稿

2009🧛🏿‍♀️、0223



1周亞:《楚大師登編鐘及相關問題的認識》,《上海博物館集刊》第11期🤒,第146頁—167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10月🌶。整理者指出除第五鐘外均鑄有銘文🧑🏼‍🏭,而第五鐘兩側鼓部及鉦部均有經過刮磨的痕跡,該鐘原先也應有銘文。各鐘銘文內容基本相同,只是大鐘內容完整,小鐘內容有所節選🧑🏿‍💼。下文引整理者之說均出自此文,不再注明。

2此字第四鐘銘文不从月,其它各鐘銘文从月🏃‍➡️。

3參看陳劍:《說慎》,《簡帛研究二00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又載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第39-53頁,綫裝書局,20074月。

4字,劉啓益先生以為是“溫”之本字👌。參氏著《釋》,1989年殷墟甲骨文發現90周年國際討論會論文(河南安陽),又《試說甲骨文中的字》,《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劉桓先生認為字應釋為“囚()”✌🏽。參氏著《釋》,《殷契新釋》174-180頁,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劉釗先生認為即“”所從之“囚”☃️,後分化出“ ”🧹。參氏著《釋慍》,《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專號)》479-480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又載氏著《古文字考釋叢稿》第 149-156頁,岳麓書社,20057月。

5“龢鳴(且)(皇/煌)”已經換用了主語🦹,承前句的賓語而省略。則 “用宴用喜”等句的主語承後“余”而省👰🏻。

6整理者說“庶侯”之“庶”和“諸”通假,“庶侯”即“諸侯”。我們認為“庶”和“諸” 通假不太符合用字習慣,但“庶”和“諸”音義相近,“庶侯”之義確實相當“諸侯”♊️。第六鐘“”字,整理者認為是“侯”衍文,不準確。應該是書寫者在寫“侯”字時涉前面的“”底部而形成的誤字👆,所以在 “”後面又寫了個正確的“侯” 加以更正。

7和“登”後面的辥比較🧑🏽‍💼,此字形有所省略🧎🏻‍♀️‍➡️🙆‍♂️,从月从“”之變體“辛”。

8朱德熙先生在《壽縣出土楚器銘文研究》之剛帀考一節中認為東陽二部通轉是古代楚方言的特徵。見氏著《朱德熙文集》第五卷第11頁🧑🏼‍🦰,商務印書館🫲🏻,1999年。關於東陽合韻是楚方言的特點,很多學者都提到過。可詳參劉釗🐡、葉玉英:《利用古文字資料的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述評》,《古漢語研究》第14頁⛹🏼‍♂️,2008年第2期🚨👨🏼‍🚒。也有學者認為“上古東陽合韻可能不限於楚方言”🧓。參孟蓬生🥼:《疑》👨🏼‍💼,簡帛網🐃,2007922日。

9王國維🌿:《觀堂集林》第279頁,中華書局,1959年。

10本文《集成》指《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指《近出殷周金文集錄》。

11此字之釋參看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富达集刊》第2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又載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第20-38頁,綫裝書局🕵🏿‍♀️,20074月🛑𓀙。

12同注釋3

13或認為从同🙋🏽✭。

14許子镈🎳、王孫遺者鐘兩者作皝,王孫誥編鐘作諻。

15但文獻中有些“龢鳴”是偏正關係。與金文“龢鳴”是并列關係不同。

16叔弓鐘(《集成》1.272-285)也有从“辛” 从“夷”字古文“𡰥”之“屖"字,舊多誤釋為“辟”👏🏻。參李家浩:《齊國文字中的“遂”》🧑🏽‍🎨,《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第49-50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月。

17《詩經》雖見“昭假遲遲”🧑🏿‍🏭,但與本銘語境不合💱,則叚似不能讀為“假” 。

18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486頁♍️,齊魯書社🛜,1997🫱🏿☔️。

19“行道遲遲”之“遲遲”主要指空間而言,本銘之“遲遲”主要指時間而言。

20蔡偉先生提示筆者“偯叚=”可能讀為“威儀遲遲”。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226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227

点击下载附件:

0365楚大師登編鐘淺說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一上示三王 在 2009/2/27 22:05:53 评价道:第1楼

    帮忙补个图🧒:

    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1039

  • 月下听泉 在 2009/3/3 14:06:31 评价道🧑‍🍳:第2楼

    周亚先生“改”如字读的意见似应考虑,“万年无改”似乎就是说楚太师长久地(即前文所说“迟迟”)保乂楚王永世不变的意思;这话跟【命素】鎛🥷🏽:“世万至於台孫子,勿或俞(渝)改”意思好像比较接近。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6692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