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張崇禮:釋燕兵器銘文中的“斫”
在 2009/2/12 14:35:21 发布

釋燕兵器銘文中的“斫”

(首發)

 

張崇禮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

 

燕昭王時代的戈戟類兵器中👍🏻,有一種董珊先生稱之為“內三面有刃”的類型👮🏻,在內的位置上有銘文“郾王職乍巨鋸”,或“郾王職乍鋸”🤹🏼‍♂️。[1]其中的“”👨‍🚀🔐,原字形一般作。于省吾先生釋為“扞”,[2]黃茂琳先生釋為“”,[3]李學勤先生釋為“”,[4]黃盛璋先生釋為“改”,[5]何琳儀先生以“”為“”之古文,讀為“捶”🥎,訓為“擊”,[6]董珊先生認為“‘乇’當讀為‘徒’🎊,指步兵。”

我們認為何琳儀先生對“”字意義的考釋頗具啓發性,節引如下:

“燕兵銘‘’,應據《說文》古文讀‘捶’🚇,音若‘朵’🚢。”“‘’的語根是‘度’(乇)或‘打’🌁。”“‘’、‘度’、‘打’均一音之轉。‘捶’,本訓‘以杖擊也’,與‘度’音義相涵,顯然亦屬一音之轉🧑🏿‍🦱。”

雖然我們並不同意何先生讀“”為“捶”的意見,但他把此字訓為“擊”[7]並指出和“度”之間的密切聯繫,還是非常正確的👂🏿。“乇”🙋🏻‍♂️,端母鐸部🚑;“度”,定母鐸部。二者古音十分接近。從傳世典籍通假關係來看,“宅”和“度”相通用🗾。如《尚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周禮·天官·縫人》鄭注引“宅”作“度”🎍。《尚書·舜典》👈🏼:“五流有宅🧑‍🍳。”《史記·五帝本紀》作“五流有度。”其例甚多🧕🏽,不贅舉。[8]從戰國文字來看🙎🏼,中山王大鼎“考宅唯刑”的“宅”讀為“度”🌺;郾王職壺“乇幾”的“乇”,董珊🤾🏽、陳劍先生亦讀為“度”。[9]楚系文字中二者相通的例子也很多,如上博六《天子建州》簡78的“恥乇”讀為“恥度”,上博七《凡物流形》簡3的“五乇”讀為“五度”🧘‍♂️。從字形上看🈴,“度”本亦从攵。

綜上所述🤳🏻,我們覺得把“”釋為“度”或“剫”,問題應該不大。“斫”🧔‍♀️、“度”音🚶🏻‍➡️、義皆近⛰🧑🏻‍🦽‍➡️,故“”可讀為“斫”🐅。《說文》:“斫,擊也。”

“鋸”,《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編寫組認為:“此字古音入魚部見紐,與戟為鐸部見紐音讀相近,應是戟的方音。”[10]李家浩先生為之申說😇,認為“戟”或作“鋸”,“是完全有可能的”。[11]董珊先生說❤️‍🔥:“據此來看📯,‘乇鋸(戟)’應該是有矛刺相配的🤵🏼。”又說:“我們認爲這些‘巨乇矛’或‘乇矛’原來是跟‘巨乇鋸’或‘乇鋸’一起組裝成戟👟,然後才使用的。”我們認為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意見💧,只是“巨乇矛”、“乇矛”的“”也應讀為“斫”。

最後談一下對董珊先生讀“”為“徒”的看法。我們覺得董先生的意見可能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徒”字習見,二是“巨徒鋸”似乎不合語法。如果把“徒”釋為“步兵”,就是名詞,這個名詞可以理解為是表領屬。漢語偏正結構的定語順序一般是表領屬的名詞在前,形容詞在後🪩。比如說“大刀”、“長矛”🧆,“步兵的長矛”🎥、“騎兵的大刀”等。象“巨徒鋸”這樣的語序,即使是古代漢語,有可能和現代漢語語序不同🙍🏻‍♀️,也明顯比較彆扭。而把“”讀為“斫”,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巨斫戟”和現代漢語如“大砍刀”等之類的語序正合。

另外,董先生把中山王鉞銘文“以敬(儆)乇眾”和左軍戈“乇僕”的“乇”都讀為“徒”🙆🏽,也似有可商。我們覺得,這兩例有可能讀為“度”。“以儆度眾”是用來警戒規範民眾的意思🤨。“度僕”可能是軍隊中的度支之官。《礼记·王制》🧛🏼‍♀️:“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郑玄注:“制國用,如今度支經用。”董珊先生說:“我們知道🤷🏻‍♀️🧛🏽‍♀️,先秦戰爭中有專門負責軍需的一類人,稱為‘僕’。”負責軍需的人稱為“度僕”🤍💴,是有可能的。當然,這兩例是否一定如此讀,我們自己也不敢十分肯定🙅,這裡提出來,僅供大家參考。

 

 

附記:本文寫作過程中曾向程少軒先生請教♍️,並蒙程先生提供資料,謹致謝忱。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212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212



[1] 參見《殷周金文集成》112321123011231🧝🏽‍♀️、1123311234🧖🏼‍♂️、11235🐺、11189🏄🏻、11188。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85-86頁。下引董先生的意見都見於該文🧑🏽‍🎄,不再重複出注🙇🏽‍♂️。

[2] 于省吾🦸🏽‍♂️⛓:《雙劍誃吉金圖錄》,卷下考釋4頁🪳。

[3] 黄茂琳👋🏿🤾🏿‍♂️:《新鄭出土戰國兵器中的一些問題》👮🏼‍♂️,《考古》1973年第6期,373頁。

[4] 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文物》1959年第7期,50頁。

[5] 黃盛璋:《燕🏋🏼👩🏽‍⚕️、齊兵器研究》,《古文字研究》19輯🕺🏿,中華書局,1992年,7頁➞🧑🏿‍🦱。

[6] 何琳儀先生:《戰國兵器銘文選釋》🧔🏽‍♂️⚉,《古文字研究》20輯🧅,中華書局,1999年,114-115頁。

[7] 據注6所引黃盛璋先生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六屆年會(煙臺)論文《試論燕國兵器及其相關問題》9頁✍🏼,黃先生根據辭例,也認為此字有“攻擊之意”,但我們沒有查到此文。

[8] 可參看高亨《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895-896頁🪱。

[9] 董珊👱🏼‍♂️🚬、陳劍🧑🏿‍🌾:《郾王職壺銘文研究》,《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富达集刊》第三輯🏊‍♂️。

[10] 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文物出版社,1990年🚛,566頁。

[11] 李家浩:《傳遽鷹節銘文考釋——戰國符節銘文研究之二》🧷,《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89頁,注🕵🏿👂🏽。

点击下载附件🟥:

0352釋燕兵器銘文中的“斫”字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张崇礼 在 2009/2/12 23:53:37 评价道:第1楼

    查徐在國先生《傳抄古文字編》289頁🪿,才發現“度”字下其實列有“”形,分別是《汗簡》4·51引碧落文和《古文四聲韻》4·11引義雲章🙅🏻‍♂️,此可為我們釋“”為“度”的補充證據。

  • 海天 在 2009/2/13 11:07:03 评价道:第2楼

    张崇礼:

    查徐在國先生《傳抄古文字編》289頁,才發現“度”字下其實列有“”形,分別是《漢簡》4·51引碧落文

    『漢』字打錯囉‧又《韓非子‧姦劫弒臣》:「賈舉射公,中其股,公墜,崔子之徒以戈斫公而死之,而立其弟景公🖥。」似可補充張先生之說。另外,處於相同語法位置的『萃』,不知張先生有何看法?

  • 张崇礼 在 2009/2/13 23:24:22 评价道🦹🏼‍♀️🙅🏿:第3楼

    錯字已經改正🧴👩🏽‍🚀,感謝海天先生🫱🏻!至於“萃”字,我們也正在思考👷🏽‍♂️,但還沒有一個確定的意見📻。

  • 张崇礼 在 2009/2/15 20:56:01 评价道:第4楼

    湯餘惠先生《戰國銘文選》64頁:

    🧘🏿‍♀️,通剫,砍擊。乇🏎、度古聲通,古書“託”亦作“度”(參高亨《古字通假會典》第896頁),故“”可讀為“剫”🧑🏼‍🎄。《左傳·隱公十一年》👨‍👨‍👧:“山有木,工則度之。”“度”即《爾雅·釋器》“木謂之剫”的“剫”🛠🧑🏽‍⚕️。

    總感覺好像還有人說過這個事,終於找到了!後背一直冒冷汗,實在慚愧的狠啊!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6552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