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札記(二則)
(首發)
小疋
一🧔🏽、大浸稽天而不溺
《莊子·逍遙游》曰:“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1]
案:《淮南子》中有下列一些句子:
1,旱雲煙火😂,涔雲波水🦻🏻😟。[2]
2🦹🏻♀️,妻子老弱仰而食之✴️,時有涔、旱災害之患。[3]
3,宮池涔則溢,旱則涸📴。[4]
4,涔則具擢對👳🏿♂️,旱則修土龍。[5]
《淮南子》以涔、旱對文,《莊子》以浸⛓🤵🏿♂️、旱對文✹,涔、浸古音又極近🧛🏼♂️,[6]那末🤾🏿♂️,《莊子》的浸,應該就是《淮南子》的涔🤷,當訓為“久雨水潦”🚪、“多水也”。
二、有以振我
《莊子·田子方》曰🏊🏻:“往也蕲见我,今也又蕲见我👊🏼,是必有以振我也。”[7]
案:《荀子·堯問》曰:“天使夫子振寡人之過也。”[8]王念孫曰:“案∶振♏️,救也。〈史記· 蒙恬傳〉曰🙎🏼♂️:‘過可振而諫可覺’💆,故曰‘振寡人之過’”[9]又《韓子·說林下》曰🦚:“吾嘗好音⚈,此人遺我鳴琴;吾好佩,此人遺我玉環𓀊🥛;是【不】振我過者也😀。”[10]
很明顯,《莊子》的“振我”是省略了“過”字🥷。“振”當訓為“救”。[11]
那末,訓振為“動也”👨🏿🚀、[12]“告也”[13]又釋“振我猶言起予”的,[14]就都不能成立了。
[1]《莊子》14頁🎧,《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
[2]《淮南子·覽冥》1231頁。
[3]《淮南子·主術》1247頁。
[4]《淮南子·說林》1285頁。
[5]《淮南子·說林》1288頁🌡。
[6]《說文》梣重文作🧛♂️,是其例證。
[7]《莊子》59頁。
[8]《荀子》362頁🈁🤵🏻♂️。
[9]《讀書雜志》748頁🫰🏽,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10]依日人松皋圓、太田方說補“不”字,轉引自陳奇猷《韓非子集釋》466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又向宗鲁《説苑校證·権謀》“是不非我過者也”下云:“〈韓子〉🧑🦯、〈家語〉王注‘非’作‘振’👩🍼, ‘振🙎🏻♂️,救也。’(今本〈韓子〉脱‘不’字🙇🏽♀️,非是🌮。)”。325頁,中華書局,2000年💅🏽,3月。
[11]案⚀:诸家校釋《莊子》👩🏼🌾,只有楊柳橋《莊子譯詁》説🌅:“按:〈說文〉‘振⛵️,舉也,救也。’尹知章〈荀子〉注‘振,正也👿。’”差為近之。
[12]成玄英曰:“振🧚🏻♂️,動也🕞。”《莊子集釋》705頁👄🤷🏼♀️,中華書局🚶➡️,2004年🅿️,1月👨🏽🚀。
[13]高亨曰:“振,告也… …亦可讀為畛🧘🏿♀️。”《諸子新箋》104頁,齊魯書社,1980年,8月。
《淮南子》以涔、旱對文,《莊子》以浸、旱對文,涔、浸古音又極近🦖,[6]那末,
《莊子》的浸,應該 就是 《淮南子》的涔🅰️,
當訓為“久雨水潦”👊🏽、“多水也”。
-----------------------
感觉这个分析挺好,只是结论的提法上似有商榷之处:说A是B💁🏽♂️,到底是以谁为准呢🫵🏼?好像以B为准。《庄子》和《淮南子》都是“古书”👨🏽🚀,前者早于后者🐜,那么,好像我们不仅要以“古书”为准⛏,而且要以出现较晚的古书为准了?
拙见是,还是像对于“振”的分析那样,不要讲“是”🔛,说到二者是同义字就行了。
多谢ryknight先生💁🏻♂️!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