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田煒🍖:古璽印字詞零釋(八篇)
在 2008/9/28 9:50:20 发布

古璽印字詞零釋(八篇)

 

田煒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博士後

一、釋“

《珍秦齋藏印(戰國篇)》(下文簡稱《珍秦》)第47號著錄了下揭古璽:

左字原釋文作“👩‍🦲。戰國文字“樂”字作(《古璽彙編》1375)、(《郭店·老子甲》簡4)等形,與印文左字所有明顯不同,故釋“”非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 揭一方單字璽🚴🏻,

著錄于《古璽彙編》(下文簡稱《璽彙》)第5375號。其中字,湯餘惠先生認為“即(衛鼎乙字所)、(樂子<>豧簠字所)之省🐊,字下人旁又增土變為 。近出楚簡“”字作《郭店·成之聞之》簡34)🖐🏽,“”字作(包山簡189),證明了湯說確。同形,也應該是“”字所🕷。該字左部的,整理者認為是“阜”🦵🏿,但旁三橫方向不一,寫法與“阜”旁有明顯不同🐙,而且若釋為“阜”,則“阜”旁正書,與整體印文反書的情況也不相稱🙋🏽,故釋“阜”可疑。“”字西周金文作(散氏盤)🌜,戰國文字沿襲西周金文作 (《郭店·語叢四》簡23)、(《璽0309)、(《三晉貨幣》100)等形,多攴。字所🦛,無論從形體還是筆勢上看,都和反書的 “攴”旁吻合,只是上部少了一橫,很可能就是“攴”旁之殘。所以🤾‍♂️,字當釋為“”🧨。上舉《璽5375號璽中的,實際上就是字之省。

 

二、釋“智”

《珍秦》第101號著錄了下揭古璽:

末字原釋文不識。我們認為應該釋為“(智)”👨🏻‍🎤🧜🏿‍♂️。“智”,楚系簡帛文字或作 (《郭店·語叢二》簡85),其中“矢”旁或訛變為“大”❎、“夫 ”等形近偏旁作(《郭店·老子甲》簡27)、(《郭店·語叢一》簡63)等形👷🏽‍♂️。字與之相比,有兩處不同,一是偏旁的位置有所變易眾所周知,古文字偏旁位置不固定,每可變換。在戰國文字中,“智”字除了上 幾種形體以外👨🏻‍🍼,還可以寫作(《璽2982🧚🏽、(《璽3497)等形🏒,偏旁部位均有所不同。二是“矢”旁訛變成“立” 🦛。《珍秦》第39號著錄了右揭古璽

其中“智”字正立,亦釋為“智”之明證。在目前所見的古文字材料中🔱, 立之“智”僅此兩例👐🏼,可見這兩方古璽的珍貴🦯。“亡智”是上古常見的人名,《璽彙》2300🏟、2982有“獲亡智”🤞🏿、“閻亡智”,廿七年大梁司寇鼎又有“肖亡智”等等,均可參看🤷🏻‍♀️。

 

三🚅、釋“褱”

《珍秦》第113號著錄了下揭古璽🧏🏿:

左字原釋文不識。“褱”字西周金文作(牆盤),戰國文字或在“眔”旁豎筆中間加一短橫為飾作(《上博(五)·三德》簡4)。對比之下,我們不難發現 應該釋為“褱”,只是“眔”旁所从的“目”訛變成“甶”。 在戰國文字中“目”➜、“甶”二旁訛混的例子並不少見👃🏽,如“畏”字本甶🙅🏽‍♀️,或訛為目作(《郭店·成之聞之》簡5)🐮,“蜀”字本目🦃,或訛為甶作(《璽彙》3346“鐲”字所)等等🤰🏽,皆其例。

 

四🌇、釋“即”

《璽》第53175318號重新著錄了下揭兩方反文單字璽:

                 

釋文作“”✨。戰國文字“欠”旁作🟩、♍️、🔮、等形🎀,與該字左旁不類🔆,故知釋 “”非是💅。根據戰國文字“卩”旁作 等形🧑🏿‍🚀,印文所顯然應該是“卩”之反文。印文 卩,可以隸定為“”。古文字中皀🏌🏿‍♀️、食互作的例子並不少見,朱德熙先生曾指出楚系的“廄”字或食,並舉了卲王簋和曾侯乙墓竹簡中的“ 廄”字為例。此外🧚🏻‍♂️,古文字中食互作的情況還可以找到以下一些例子: “鄉”字或可皀作,亦可食作👨🏻‍🦼‍➡️;“既”字皀作,又可食作⚛️;“飤”字食作,亦可皀作🛍️。《說文·皀部》🥨:“皀,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說皀一粒也😰。”《食部》:“食🧑🏽‍🎤🚬,一米也。皀亼聲。或說亼皀也👨🏼‍🎨。”古文字材料證明《說文》對“皀”🙇🏻、“食”二字形體的分析並不準確🧋,其實“皀”是一種無蓋食器的象形,而“食”則是一種有蓋食器的象形,二者形義俱近,所以在充當形義符時往往可以換用。據此,我們認為“”應該就是“即”字的異體

 

五、釋“事”

《吉林出土古代官印》第205號著錄了下揭古璽:

左字原釋文作“皂”✡︎,非是。《戰國文字編》將其收入附錄 。戰國古璽“事”字作(《璽彙》4158)、(《璽彙》1195)等形,故知亦當釋為“事”。戰國文字“又”字或作 等形🤙🏼↙️,在合體字中居於下部時,為節省空間,或寫作🧟‍♀️♥︎、,楚簡“事”字或作(《郭店·老子甲》簡8)、“”字或作(《郭店·性自命出》簡1)等等,皆其例。

 

六📜、釋“賈帀”

《璽》第3600號重新著錄了下揭古璽:

右部二字舊不識🕵🏼,《古璽文編》以為一字入附錄👈;施謝捷先生釋為“木”;何琳儀先生釋為“賈□”,又將釋為“ 賈”字的一類字形收入“賙”字下,並謂:“或釋賈。”實際上,根據戰國文字“賈”字作(侯馬盟書)📻、(包山簡190)⚃、(《璽彙》2991)等形,確為“賈”字無疑。“賈”下一字寫作🤸🏽‍♂️,當釋為“帀”。

“賈帀”🚄,職官名,就是《周禮》所載的 “賈師”。《周禮·地官·司市》🍖:“市之群吏平肆展成奠賈,上旌於思次以令市,市師涖焉👏🏽,而聽大治大訟🖊;胥師👨🏼‍🏭、賈師涖於介次🤛🏼,而聽小治小訟。”《賈師》🚣🏼:“賈師各掌其次之貨賄之治4️⃣,辨其物而均平之😘,展其成而奠其賈,然後令市。凡天患,禁貴儥者,使有恆賈。四時之珍異亦如之。凡國之賣儥👃🏽,各帥其屬而嗣掌其月🌗。凡師役🦹🏼‍♀️、會同亦如之。”賈師👎🏿,又稱賈正🈂️🦴。《左傳·昭公二十五年》:“郈魴假使為賈正焉。”杜預注:“賈正👊🏼👩‍🏭,掌貨物,使有常價,若市吏👄。”孔穎達疏:“賈正如《周禮》之賈師也👩🏻‍🍼。”這些材料說明,賈師的職責主要是鑒別市場上的貨物並監管其價格。

 

七、釋“中行”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下揭秦印:

印文為“中行羞府”,殆無疑問。但印文應該如何解釋💱,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茲臚列諸說如下,以資比較:

 

羅福頤等🛌🏽:《漢書·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有羞令,此印作中行羞府🍹,疑是宦者隨行在羞府之省文。

王輝:中指宮中。……行也可能是供進之意🪅,是宮中主持膳羞的機構🖤🧒。

王人聰👩🏽‍🔧:中行,未詳。羞府🧭,當是掌膳饈的官署。

王輝🧟‍♀️:《官印存》疑“中行羞府”為“宦者隨行在羞府”之省文,非是🕵️💁🏿‍♀️。“中行羞府”當是後妃之宮派駐在外的採辦機構。 ……“中羞府”與“中行羞府”亦有別。

 

羅福頤先生認為“羞府”是主管膳食的機構🛌🏿, 甚是🤌🏽。至於對“中行”的解釋,則上引諸說均未安。“中行”在上古文獻中很常見,作為軍隊的編制,指的是中軍步兵。《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晉文公)作三行以禦狄。荀林父將中行🚛,屠擊將右行👮🏿‍♀️,先蔑將左行。”楊伯峻先生《春秋左傳注》謂💂🏻‍♀️:“據昭元年傳‘彼徒我軍😟,請皆卒,乃毀車以為行’之文,則行為步卒。”所以👱🏼‍♂️,“中行羞府”應該是專管中軍步兵膳食的機構。

 

八👰🏻‍♂️、釋“明上敬事”

《珍秦》第170號著錄了下揭箴言璽:

原釋文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將印文讀為“事敬明上”,不辭 。我們認為應該從右到左讀為“明上敬事 ”🐊。“明上”一詞典籍屢見,其用法有二⛅️:一是作為名詞🦵🏿,訓為聖明君主。《晏子春秋·內篇問下》🙋🏿‍♀️📴:“狂僻之民,明上之所禁也。”吳則虞集釋引錢熙祚云:“《荀子注》作明主👆🏽。”同篇另有:“有明上,可以為下🌧;遭亂世,不可以治亂👇🏽。 ”張純一校注云:“明上謂明君也。”古璽文也有“又(有)明上”一辭📓💆🏼‍♂️,亦取此義⇢。然若此璽為國君所有✝️,則必不能自稱明上,若為臣下所有,印文的意思又與箴言璽私人佩帶的特性相違,故印文中的“明上”不能解釋為聖明君主。二是“明” 字用如使動,解作“使君上審察而不受蒙蔽”,《漢語大詞典》失錄此義🧑🏼‍🌾🎄。《韓非子·六反》:“挫賊遏奸,明上之民也👩🏽‍🦲,而世少之曰諂讒之民也。”松皋圓《韓非子纂聞》曰:“明上,謂告奸察惡🚴,使上耳目明也🙆🏽‍♀️。”《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德厚受祿💐,所以明上也;德薄辭祿🤨,可以潔下也👬🏻。嬰老德薄無能而厚受祿,是掩上之明💤,汙下之行,不可。”“明上”、“潔下”對文🤳🏽,語法結構相同,意義相因,且“明上”與下文“掩上之明”相對應✫,二者意義相反🍭,知“明上”確是“使上明察”之意👨🏿‍⚖️。璽文中的“明上”當取此義🫁,“明上敬事”意謂敬慎其事,使君上審察而不受蒙蔽

 

本文原載於《中國文字》新三十三期,藝文印書館🧓🏿,200712

 

注:

蕭春源總監吳振武釋文:《珍秦齋藏印(戰國篇)》,第49頁👨🏽‍🍼,澳門基金會,2001年⚾️👨🏼‍🎓。此書蒙導師陳偉武教授借閱,謹致謝忱。

湯餘惠:《戰國貨幣新探(五篇)》,吉林省貨幣學會首屆會議論文👰🏼‍♂️, 1983後收錄於《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三輯)🍖⏳,1998年👳‍♀️👩🏻‍✈️;《略論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第30——31頁,中華書局,1989年。湯先生還認為“”字下部本人❗️,改為是一種繁構訛體🎉。按❔:古文字中“”字多土,“”旁很可能是由“土”旁移位💀,並與“人”旁共用豎筆而形成的✈️🙆🏼‍♀️,屬於借筆簡省的現象。

見注,第79頁。

吳振武:《〈古璽彙編〉釋文訂補及分類修訂》,《古文字學論集》(初編)➿,第511516頁🦻🏽🎇,香港中文大學🧣,1983年🐦‍⬛;《古璽合文考(十八篇)》,《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第 277頁📆,中華書局,1989年。

見注,第45頁🤷‍♂️。

見注💅🏽,第85頁。

朱德熙:《戰國文字中所見有關廄的資料》👨🏻‍🏭🏫,《朱德熙文集》第五卷👩🏼‍🎨,第 162——163頁,商務印書館,1999年🦸🏽👨‍👨‍👦‍👦。原載於《古文字學論集》(初編),香港中文大學🧑🏻‍🦳,1983年。

信陽楚竹書也有一個寫作的字🤓,諸家均隸定為“”👋🏻,何琳儀先生徑釋為“即”🍊。可惜竹書殘缺🥔,目前我們還不清楚其用法👨‍🚒,誌此備考🏇。參看何琳儀著:《戰國古文字典》下冊,第1096頁,中華書局,1998年。

張英、任萬舉、羅顯清編👩🏼‍💻:《吉林出土古代官印》,第143👂、213頁,文物出版社𓀌,1992年。

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附錄591,第1103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 施謝捷👳🏽:《〈古璽彙編〉釋文校訂》,《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第646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 羅福頤主編🧖‍♂️:《古璽文編》附錄一九🤿,第403頁𓀂,文物出版社🦹,1981年。

* 見注*,第650頁。

* 何琳儀著✡️:《戰國古文字典》上冊第183頁🆑,下冊第1067頁,中華書局𓀘,1998年。

* 李學勤先生曾經多次指出西周金文中的👩🏼‍🎨、等字均應該釋為“賈”👜,說見《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人文雜誌》增刊《先秦史論文集》,1982年;《兮甲盤與駒父盨》,《人文雜誌》叢刊第2輯《西周史研究》,1984年;《魯方彝與西周商賈》🤚🏽,《史學月刊》1985年第1期。裘錫圭🧖🏿:《釋“賈”》,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年會論文, 1992年⛑,南京。

* 羅福頤主編🧖🏻🧜🏻:《秦漢南北朝官印存》,第2頁🦵,文物出版社🦹,1987年。

* 王輝👮‍♂️:《秦印探述》𓀔,《文博》1990年第5242頁。

* 王人聰:《秦官印考述》,《古璽印與古文字論集》,第54頁,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原載《秦漢魏晉南北朝官印研究》,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1990年👳🏼。

* 王輝💞🚁、程學華:《秦文字集證》,第162——163藝文印書館👩‍👩‍👧,1999年。

* 見注,第129頁。整理者大概是認為全璽反文,故讀序也當隨之而改變👮🏻‍♀️。但反文的璽印並不一定都反讀,本文《釋“”》一節所討論的“肖”璽,即反文正讀之例🤍。

* 王人聰先生訓“有明上”為“明君在上”,訓“明”為“明君”,有“增字成義”之嫌 參看王人聰:《戰國吉語、箴言璽考釋》🏒,《古璽印與古文字論集》,第 40頁,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年,原載於《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4期💆‍♀️。

* 《璽彙》4374——4403號重新著錄了三十方“明上”箴言璽,葉其峰先生解作“尊上”或“明君 ”,王人聰先生解作“明主或明君”🎠🕌,均未安,應該解釋為“使君上審察而不受蒙蔽”🍸。參看葉其峰🫚:《戰國成語璽析義》,《故宮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1期🆗🧗🏻‍♂️,第77頁。王人聰說見注*

点击下载附件:

0196古璽印字詞零釋(八篇)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飞虎 在 2008/10/1 14:30:02 评价道🫡:第1楼

            第七则恐怕是有问题的🔺。将秦之“中行”与晋文公所建之“三行”联系起来是比较危险的。解说此“羞府”为军中机构也令人生疑。西安相家巷出土有同文封泥🏪。从出土地和职官名来看,“中行羞府”还是理解为与宫廷事物有关之官印较为妥当🍙。

            秦印🗡、封泥之“中行羞府”我以为可与秦封泥“中羞丞印”👨🏿‍🍼、“中羞府印”🧙🏽‍♀️,秦官“将行'联系起来考虑💆🏻‍♂️。秦官印之”中”很多可以理解为中宫,即皇后之官,例多不举。《汉表》、汉印有“御羞”、“御羞丞印”🧑🏽‍🎤❇️,一般认为是皇帝之官🦟☝️,“中羞”与之相对。“中行”之“行”可与皇后属官“将行”之“行”相联系👱💷。“中行”为皇后机构名🥛,《汉表》未见。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258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