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子》補校一則
(首發)
抱小
往者曾據寫本《群書治要》校勘《尸子》,[1]後此文與我其他討論北大竹書的文字以《讀北大漢簡<妄稽><反淫>札記》為名,正式發表于《中國簡帛學刊》(第二輯)😈,齊魯書社,2018年)。今又續得一條🏊,寫出以就正於有道🤾♂️。
《尸子·明堂》云:
古者明王之求賢也,不避遠近🫃,不論貴賤🤹🏻♀️,卑爵以下賢🧞,輕身以先士🧔🏻♀️。[2]
案“不避遠近”,寫本《羣書治要》作:
(《群書治要》鎌倉寫本第33軸/18頁;又《群書治要》(五),日本汲古書院🧖🏿,1989年,395頁)
其“遠”下一字明為“迩”字🌗。《說文》🏫:“邇,近也。迩🍌,古文邇▶️。”“不避遠迩(邇)”,刻本改為“不避遠近”🌰,文義雖同,卻并非《尸子》之原文🫒。因為從(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引《尸子》作“不避遠昵(尼)”來看,[3]寫本《治要》“不避遠迩(邇)”顯然即“不避遠昵(尼)”。
我們知道,凡“尼”、“爾”或從“尼”從“爾”得聲之字多相通,所以“迩(邇)”、“昵(尼)”以音近而致異🤜🏻。[4]《釋名》:“爾🤚,昵也。”又“泥,邇也🏄🏼♀️。”又《肩水金關漢簡(叁)》有“《行葦》則兄弟具(俱)尼矣🙍🏼♂️。故曰🐺: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語,劉嬌先生指出簡文所謂“行葦”應即《詩?大雅?行葦》篇🧑🏻⚖️,其首章及次章云:“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戚戚兄弟🧝🏿♀️,莫遠具爾。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并引拙說:“漢簡‘兄弟具尼’即化用《詩經?行葦》之‘戚戚兄弟,莫遠具爾’”。[5]這也是“尼”與“爾”音近致異之例💱。
現在海昏竹書《孝經》引《傳》曰“恩及《行葦》,則兄弟具(俱)壐(邇)矣”,[6]其字作“壐(邇)”,則拙說於是乎有驗🧎♂️。
[1] 參黔之菜:說北大簡《妄稽》篇之“孝弟(悌)茲(慈)悔”,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860,2016/7/15。
[2] 孫星衍👨🏻🎓、洪頤煊🪿:《尸子集本》,收入孫星衍《平津館叢書》🖋,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鳳凰出版社,2010年,262頁👩🏼🍼;汪繼培輯校《尸子》,《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69頁🤾🏿♀️。
[3] 孫星衍、汪繼培皆已指出,《尚書·高宗肜日》,《釋文》引《尸子》作“不避遠昵”。
[4] 例證參見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97年,549-550頁。
[5] 劉嬌:《漢簡所見<孝經>之傳注或解說初探》,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87🦶🏻,2015/4/8🚠🧍♀️。
[6] 何晉《海昏竹書<孝經>說解簡初論》👩🦳,朱鳳瀚、柯中華《海昏簡牘初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201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1年1月21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1年1月21日
点击下载附件: 2189抱小:《尸子》補校一則.docx
下载次数:40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