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孫剛先生《東周齊系題銘研究》出版(附劉釗先生序,作者後記)
在 2020/6/13 14:36:26 发布

孫剛先生《東周齊系題銘研究》出版(附劉釗先生序,作者後記)

 

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孫剛先生所著《東周齊系題銘研究》已於2019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書平裝32開,定價人民幣78元🤳🏻。

 

   

 


《東周齊系題銘研究》

作者🧝🏿‍♂️:孫剛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12

頁碼裝幀🧛🏻:550頁🧏🏿,32開,繁體橫排

定價:78

ISBN978-7-5325-9434-4

 

 

吳振武先生題簽

 

 

作者介紹

 

孫剛👩‍👦,男💇🏿‍♀️,1982年生💂🏻,黑龍江省綏化市人,畢業於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歷史文獻學專業(古文字學方向)🏂🏽,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後。現爲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教研室講師、古典文獻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員,主要從事出土戰國文獻研究工作🪶。曾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黑龍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等多項。現出版專著《齊文字編》一部💇🏽🥔,發表論文十餘篇

 

内容簡介

 

東周時期齊系題銘材料種類十分豐富,包括銅器銘文、兵器銘文9️⃣、璽印、貨幣、陶文等。時間上🤚🏻,從春秋早期至戰國晚期的文字材料都有發現;地域上,齊、魯🧾、邾🤶🏽、滕、薛、莒💁🏽‍♀️、郳等國的銘文皆有發現,尤其以齊國題銘最爲豐富。這些材料本身未經後人篡改🫰🏽,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承載着十分重要的歷史信息。本書即以齊系各種題銘為研究對象,對這些題銘内容進行整理,揭示這些題銘中所見的諸國史事及相關問題、軍政制度🎸、政治行政制度、手工業商品經濟🛷☂️、社會禮俗等,並在此基礎上揭示其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價值🤟🏿,以期對山東地區(尤其是齊國)東周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緒論

一👩🏻‍🦱、東周齊系題銘涵義界定001

二、東周齊系題銘的研究對象、内容與方法003

 

第一章 東周齊系題銘研究概況005

第一節 齊系銅器銘文研究概況006

一、宋至清末齊系銅器銘文的研究狀況007

二、現當代學者對齊系銅器銘文的研究014

第二節 齊系兵器銘文的研究概況018

第三節 齊系璽印研究概況023

第四節 齊系貨幣研究概況030

第五節 齊系陶文研究概況035

 

第二章 齊系題銘與諸國史事及相關問題考論044

第一節 齊系銅器題銘的國别及時代考察044

一👨🏽‍💼、齊國銅器及其時代044

二、魯國銅器及其時代066

三、滕國銅器及其時代068

四👱🏼、莒國銅器及其時代068

五☦️🐵、曹國銅器及其時代069

六、邾國銅器及其時代069

七👣、郳國銅器及其時代069

八、杞國銅器及其時代070

九、邿國銅器及其時代071

十、薛國銅器及其時代071

十一、鑄國銅器及其時代072

十二♍️、邳國銅器及其時代073

十三、國銅器及其時代073

第二節 齊系題銘與諸國🤳🏽🔁、世族東周世系考論074

一👨‍👧😆、齊系題銘與邾、滕等國東周世系考察074

二、齊系題銘所見世族世次考察101

第三節 齊系題銘與山東古國研究107

一、邳國107

二🦘、杞💃🏽、紀、國109

三、邿國115

四、狐駘國118

五❕、郳慶鬲與所謂山東秦國問題辯證120

第四節 齊系題銘與齊國史事存證123

一、庚壺銘文與齊軍圍萊🤽🏻‍♂️🌀、滅莒123

二、陳璋壺與璋子伐燕136

第五節 齊系題銘紀年、紀月方式考察147

一、齊系題銘紀年方式考察148

二、齊系題銘紀月方式考察166

第六節 齊系媵器題銘考察172

一🅰️🦐、齊系媵器題銘概説173

二⇢、齊系婚媵類題銘女性稱謂格式及其特點180

三🤚🏿、齊系婚媵類題銘的研究價值191

第七節 齊系題銘與古史傳説202

一🌨、叔夷鐘鎛銘文與遠古傳説202

二、陳侯因齊敦銘文紹紳高祖黄帝黄帝傳説的時代背景206

三🚴、陸終姓邾國210

 

第三章 齊系題銘所見軍政制度考論——以兵器題銘爲富达214

第一節 齊系兵器題銘概説214

一、兵器題銘分國概説214

二、齊戈形制及其時代223

第二節 齊系兵器鑄造制度與齊國軍事防禦格局237

一、兵器題銘與齊系兵器鑄造制度237

二、齊國武庫分布與齊國軍事防禦276

第三節 齊系題銘與齊國軍事制度280

一🕖、齊兵題銘與齊國軍制概説281

二👏🏽、齊系符節題銘考察285

三🏢、齊系題銘與軍功獎勵制度290

 

第四章 齊系題銘與相關政治、行政制度研究293

第一節 齊系題銘與官制研究293

一、齊系題銘所見諸國職官概説294

二、齊系題銘與齊國官制考察304

第二節 齊系題銘與齊國行政制度考察337

一、國鄙制與齊國行政層級劃分338

二🧝‍♂️、齊系題銘所見齊國行政層級劃分概説342

 

第五章 齊系題銘與戰國時期齊國手工業👩🏿‍🚀、商品經濟的發展388

第一節 齊系題銘與戰國時期齊國工官制度388

一💇🏼‍♀️、齊國題銘所見工官考察389

二、齊國陶器題銘與官私製陶業的經營狀況397

第二節 齊系題銘與戰國時期齊國經濟狀況考察411

一👨🏻‍💼👩🏿‍🌾、齊系題銘中的市與亭411

二、貨幣鑄造與貿易發展420

第三節 齊系題銘與戰國時期齊國量、衡制度考察439

一、齊系題銘與東周時期齊國量制439

二、齊系題銘與東周時期齊國衡制449

 

第六章 齊系題銘與社會禮俗研究451

第一節 齊系題銘中的及與宗法有關的問題451

一、齊系題銘中的451

二🫵、齊系題銘中與宗法有關的問題459

第二節 齊系題銘所見姓氏考察473

一、齊系題銘中的單姓474

二🌤、齊系題銘中的複姓483

第三節 洹子孟姜壺與齊地神祇496

參考文獻506

後記548

 

 

近些年隨着地下出土資料井噴式地面世和國家及領袖對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的重視,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與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相配合的是相關研究機構不斷建立,各級各類項目中“冷門絶學”項目所佔的比重不斷攀升,有關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的專業刊物不斷增加,年輕人中真心喜歡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的人越來越多。這一切都預示着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内,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都將是學術界的一個熱點💂🏿‍♀️,我們將迎來一個“冷門不冷”“絶學不絶”的新時代。

如何在新時代做出“新學問”,是所有學者必須考慮的問題。隨着數字化的推廣和提高,人們獲取資料👂🏿、檢索資料、編排對比資料的能力大大增强🌒,照相技術和印刷技術的改進以及新技術在發掘、整理、保護和研究上的應用,使得古人留下的信息得到更好的揭示🤵🏿‍♂️、保護和呈現📶🗒。大資料、雲平臺處理大批量出土文獻與古文字資料的手段正在探索中,三維掃描⛹🏽‍♂️、三D打印、人工智能參與出土文獻與古文字資料的提取✍🏽、拼合、考釋等相關應用,也已經或即將取得相當的成果或突破。新技術決定了新形勢下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一定是高新技術支撑下的立體研究👩🏽‍🌾,那種僅靠幾本書和一張紙👍🏻、一支筆的原始研究方法,已經被時代抛棄🧓🏿。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首先要解決字的問題,衹有字認對了🦻🏽,才能由形定音,由音定義🦹🏽。那種不重視文字考釋,以文字考釋爲“小道”⛺️,不吸收最新正確的考釋成果,還自詡研究“大問題”的文章,常常猶如沙中之塔👩🏼‍🍳,水中之萍,稍有風吹水動🕺🏻,就會一觸即潰😪,飄逝無蹤。但是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不能以“考字”爲“唯一”👨🏼‍🔬,爲“目的”☔️,最關鍵最重要的還是要讀懂古人的文本🔰,讀懂古人所要表達的字面意思和字面背後的意思。從這個角度說,讀懂文本又比“考字”更爲重要。出土文獻中大量的戰國簡和秦漢簡,其中有很多文本都有傳世文本流傳至今,有些即使没有傳世文本,但其中的思想觀點和詞句👼🏻,也能在傳世典籍中找到對應🩵。這種情況下“考字”已經變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對文本做出最爲合理的解釋📸。我們發現有很多成功的古文字學家💇🏽🙆🏽,考字固然是看家本領,但是真正能顯示其水平的👨🏻‍🏭,還是古書的熟悉程度或説語言學和古漢語知識的積累厚度。所以很顯然,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最科學合理的研究原則應該是:在科學考釋文字、正確解決字詞問題並讀懂文本的基礎上☣️,展開由内容闡發的各個學科、各種角度的研究。

説到在科學考釋文字、正確解決字詞問題並讀懂文本的基礎上展開的各個學科、各種角度的研究,孫剛博士的《東周齊系題銘研究》一書絶對可以稱得上夠這一標準。《東周齊系題銘研究》一書的主體來自孫剛博士的博士論文《東周齊系題銘研究》,原本分“研究”和“釋文校釋”兩部分💑。其中“釋文校釋”部分就是科學考釋文字🚴🏽🌺、正確解決字詞問題並讀懂文本的工作👂,“研究部分”是在正確的釋文和文本基礎上進行的研究。因爲有了正確的釋文和文本作支撑,才保證了研究基礎的堅實和牢固。這次出版因篇幅的原因“釋文校釋”部分没有收入🖕🏿,衹保留了“研究”部分🧌,但“釋文校釋”的成果在“研究”部分也有充分的體現🎛。

《東周齊系題銘研究》一改以往研究齊國題銘大都主要從文字角度着手的習慣,而是在正確的釋文和文本的基礎上🤞🏽,主要從歷史學角度對齊國題銘進行考察。這些考察包括以銅器題銘爲富达進行諸國東周世系🙆🏼、古國史、相關歷史事件🤷‍♂️、曆日制度、婚媵情況🦤、上古傳説等方面的研究🧩;以兵器題銘爲富达對兵器題銘所反映的兵器鑄造制度、軍事防禦格局、軍政制度等進行的研究;綜合銅器題銘、璽印題銘、陶器題銘對當時的官制、行政層級的劃分等問題進行的研究;綜合銅器題銘✹🧅、陶器題銘🥶、璽印題銘⬅️、貨幣題銘對工官制度、製陶手工業的發展、貨幣流通與貿易發展狀況、衡量制度等問題進行的研究👍🏿;綜合銅器題銘🫱🏻、璽印題銘👼、陶器題銘對當時的姓氏種類及與宗法、謚法有關的問題進行的研究等💟。

《東周齊系題銘研究》收集資料宏富🧓🏼👸🏼,對學術史的梳理全面細緻,對諸家意見的取捨公允平實。分析透徹,論述周密;邏輯嚴謹,語言曉暢。雖然書的内容研究的是出土文獻與古文字💑,讀起來却没有乾癟枯燥之感。尤其書中時不時會出現作者的精彩見解🪬,不覺讓人眼前一亮,大有心領神會之快🧑🏽‍🦱。如作者對齊楚系“達”字結構的討論,對山東秦國問題的分析🤶🏻,對庚壺銘文所反映的齊軍圍萊問題的闡釋,還有運用考古類型學對齊國兵器的分期和對“唐工師璽”中“唐”地的認定等等,都能充分體現出作者背後花費的巨大功夫和殫精竭慮後帶來的豐厚收穫。

孫剛博士師從馮勝君教授,後又與我合作做博士後,而馮勝君教授又曾是我的學生,如此算來,孫剛博士與我的關係可謂是親上加親。我常説學脈的延續正如血脈的繼承,師生如父子,父子即師生。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才能讓學脈代代相傳🙎🏿‍♀️🫅🏽,承續久遠。所以當孫剛博士的《東周齊系題銘研究》一書因即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而向我索序時👋🏿,我怎能不痛快地答應呢🏊🏽‍♀️?

孫剛博士2010年曾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齊文字編》一書🔪,出版後反響不錯,學界多有讚譽。這次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東周齊系題銘研究》一書🧿,可以説是踵事增華,錦上添花。聽説接下來還有着手利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資料重寫齊國史的計劃,可謂念兹在兹,鍥而不舍🧑🏽‍🎤。不知道這是否與他祖籍山東,想回饋家鄉🦸3️⃣、感恩桑梓有關。無論如何我都對他的研究計劃充滿信心,對其接下來的新作充滿期待。

是爲序。

劉釗        

2019年年末於上海書馨公寓索然居

 

   

 

這本小書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所以這本書的出版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馮勝君先生。20069月我考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入馮師門下攻讀碩士學位,至201212月博士畢業,在吉大學習轉眼已有六個春秋。記得剛入學那天,我報到時天色已晚,還下着秋雨👩🏽‍🍼,一個人扛着大學用過的行李走在吉大的校園裏📖,被褥已經淋濕👨🏼‍🦱。在最無助時是馮老師幫我聯繫劉傳賓師兄,讓我安頓下來,此事雖小至今銘記於心👷🏻。在讀書期間🤷,學習上老師答疑解惑🏄🏿,有求必應🏎。生活上,老師和師母張艷秋先生也關懷備至🎒,每每施以援手👰。老師道德文章🧏🏽‍♂️,對我影響至深,此次小書出版也多蒙老師的推薦。吴振武老師工作十分繁忙👨‍⚕️,有時自己連午餐都來不及吃🕐,對學生卻體貼入微😦。在我貧病交加之時👷🏼‍♀️🕙,吴老師對我的關心與鼓勵,永遠難忘🌠。此次慨允爲拙作題寫書名,更是對後學的鼓勵🥂。林澐📣、吴良寶✸、何景成、李守奎幾位老師🤶🏼,在學業上對我亦多有教誨。師恩難忘!

博士入學不久👷🏿‍♂️,吴振武老師和馮老師針對我在碩士階段對齊系文字已有一定基礎的實際情況,想讓我從史料角度入手🧘🏼‍♂️,對齊系題銘進行系統的考察🪬。當時雖勉强應承,但深恐學力有所不逮🔼。在論文寫作過程中,跟馮老師又進行了多次討論,博士討論課上諸位老師和同門也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論文完成後外審專家劉釗、白於藍、董蓮池、陳偉武🚊🍎、徐在國、張世超幾位先生都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見。論文答辯委員會主席張世超先生,以及林澐先生、吴振武先生🏬🤶、吴良寶先生、李守奎先生🆖、徐正考先生等各位委員對論文亦多有匡正🎭,本次修改大多意見已經吸收,限於體例未能一一説明,特此致歉。以上諸位專家學者的教誨,在此一併感謝。

在此🚧,還要感謝我的妻子李瑶🗄,感謝她多年來的陪伴和不離不棄。去年冬天我的女兒降生🎅🏼,孕育生命過程中母親所承受的艱辛,相信爲人父母者自有體會,也感謝我已逾花甲之年的岳父岳母幫着照看稚子👺。寒門學子,求學之路格外艱辛🧛🏽‍♀️👩🏻‍🚀,我父母之不易更可想而知⛹🏻。如今雖已成家立業🧗🏻‍♂️🦔,但對生身父母的回饋卻不及萬一,每念及此不禁愧疚難當。希望這本小書的出版🤵🏼,能在精神上給他們一些無用的慰藉。2012年我來到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工作,中文系徐廣才、張秀華伉儷多年來在生活和工作上對我們夫婦多有關照🤵🏼‍♀️,于茀🪯、侯敏兩位院長對我們在工作上也給予了很多便利,已退休的李連元先生是我走上學術道路的領路人,在此一併致謝。

2014年我來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古文字研究富达,得以親炙劉釗先生門下從事博士後工作。先生博雅風度➗🪑、淵深學識🙅🏼、幽默睿智令我印象深刻👨🏽‍🦱,如今又欣然賜序,使拙作陡然生輝。拙作出版過程中🙅🏽‍♂️,責任編輯顧莉丹女史甚爲勞苦💚,特此表示感謝👨🏼‍🏫。

拙作即將付梓,灾梨禍棗之虞在所難免。錯謬之處希望讀者諸君多多指正🐞。

                                                      

 作者  

20165月於哈爾濱

201911月補記


感謝上海古籍出版社提供書訊🤾🏼‍♂️!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469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