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誤綴復旦大學博物館所藏甲骨三組
(首發)
葛 亮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
在整理復旦大學博物館所藏甲骨的過程中,我們對藏品進行了綴合🫕🏗,共依舊著錄拼合了16組,新綴2組🔅,同時發現了 3組前人的誤綴🤹🏼♂️🛜。茲將 3組誤綴臚列如下👩🏻🎤,以供參考:
一👝、《綴續》373:《合集》 37362(復旦 001)+《合集》 37455
《綴續》373拓本
《綴續》373摹本(局部)
《合集》37362另有以下幾種著錄:《續存》上2374(為《合集》所採用)、《續補》5.291(反)、《掇三》 582🚣🏿♂️。其中《掇三》 582比其他拓本都要清晰許多🉑,尤其是左下角的綴合處💆🏻♂️。《合集》37455本身較《綴續》翻印的效果也要好一些。所以將兩者一並列在下面:
《掇三》582
《合集》37455
這組綴合的問題有:
1、《合集》37455左上角“𦊁”字之上有一個“二” 字🙉,“二”上應當是一個表示動物名稱的字🦹🏽。而《掇三》582左下角是 “狐九”兩個字。按《綴續》 373的綴合, “狐九”和“二”之間並不存在容納一個字的空間,《合集》37455上也看不到這個字的殘筆🚴🏽♂️,綴合後就成了“狐九二”,顯然有誤🙎🏿♂️。 而《綴續》373的摹本恰恰漏摹了這個關鍵的“二”字🐎。《綴續》將綴合處的這一條卜辭釋作🫴🏿:“壬辰卜貞,王田,往來亡災。王
曰︰吉。茲厄(果),獲虎一👔,狐九、𦊁二,雉二。一”, “𦊁”字之上也沒有“二” 字。
2、《合集》37362下端第一條卜辭的字體屬無名黃間類(按黃天樹分法。這一條是無名黃間類中時代較晚者,即彭裕商、李學勤的無名黃間二類)🛁🧓🏿,而《合集》37455的字體屬黃類👨🏻🦲,不應綴合。《合集》37362上無名黃間類特徵明顯的
(災)字, 在《綴續》373摹本
中被摹寫得與黃類的
近似🍡,以致混淆。
3、綴合處第二👶🏽、第三列的行款不夠整齊。
另外,在《合集》37362的實物上🧇,最外 側的一列字刻在與骨面幾乎成90度 角的骨邊外緣上🆑👨❤️💋👨,而 《合集》37455是否屬同樣的情況則很難確定🦸🏻♂️。
二🧝🏼、《合集》 37745:《續存》上 2368(復旦 097)+《前》 2.40.4
《續存》 上2368 復旦097 《前》2.40.4
《合集》37745
這組綴合的問題有♒️:
1、按照《合集》37745的綴合👨🦽,第五條卜辭(即綴合處)應讀為“辛丑王卜貞🤱🏽:田□,往來亡災。王[曰]:吉。”第三列的首字是“來”,則第二列末字必然是“往”🎊,然而處在這個位置上的
恐怕不是“往”字。 細審實物🧏🏽,
字右上角有明顯的折筆,當從“止”🔷。下端伸出的兩小筆并非泐痕,也不是“止”字筆畫的延長,而且恰好處在一道由字的左上角延伸到底部的裂縫邊😱🚒,很難看清。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小筆的旁遍絕對沒有橫畫👧🏽。
撇開與《前》2.40.4的綴合🫶🏽,既不是“往”字🤧,也不是“來”字🎒,從辭例看只可能地名🧚🏽,但字形和常見的從“止”的地名都不貼合👨🚀,待考。
2、綴合處的行款不很整齊。
3、從拓本看,《前》2.40.4似乎未拓全,可能不是骨邊,而 《續存》上2368是明顯的骨邊。
三、《掇三》 628🧑🏼🎓:復旦 102+《合集》 30293
《合集》30293 復旦102
《掇三》628
這組綴合的問題有🗒:
1、復旦102下端“不”字下方應該有字⏸,而《合集》30293上端並沒有字 。
2👩🏼🔬、上下兩片的形狀、行款都不相合🛅。
引用資料簡稱表
《合集》 |
《甲骨文合集》 |
《前》 |
《殷虛書契》 |
《續存》 |
《甲骨續存》 |
《續補》 |
《甲骨續存補編》 |
《掇三》 |
《殷契拾掇三編》 |
《綴續》 |
《甲骨綴合續集》 |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8年4月30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8年5月1日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