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园墓主考
王恩田
轰动海内外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于2011年开始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古调查,发现了紫金城城址👏🏼、海昏侯墓园、贵族和贫民墓地等重要遗存。2012~2013年🌹,对海昏侯墓园进行发掘👩❤️💋👩,2014~2016年初,完成主墓(M1)的发掘。发表了发掘简报[1]👩🦽。并发表了海昏侯墓园平面图(图一)🩱💄,这对于讨论墓园内各墓墓主的身份至关重要。
海昏侯墓园呈梯形⚔️,东边长,西边短💘。园墙周长868米,墙宽约2米👯♂️,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分别在北墙和东墙上开门🍃。门外有阙⚗️。
墓园内共有9座墓葬,分为前后两排。前排有5座,自西而东分别是M1、M2、M7、M9和M8。后排4墓🙋🏼,自西而东分别是M6、M5、M4和M3🤹♀️。9座墓葬都有一条墓道,被称为甲字形墓。除M7的墓道朝西外,其他8座墓的墓道均朝南。
墓道是身份的标志☦️。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和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墓是诸侯身份的标志。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墓是王的身份标志。墓园内9座墓都有一条墓道⛹🏿♂️,其墓主都应具有诸侯身份⚪️。可以断言,海昏侯墓园以外的花骨墩🧑🏻🦼、祠堂岗、苏家山等西汉墓地,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不会再有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
![]() |
前排的M1,即海昏侯墓🫸🏽。坐北朝南,平面呈甲字形🌛。墓室口南北长约17.2米,东西宽约17.1米,深约8米。墓道长15.65~16.17米,宽5.92~7.22米。
椁室具有复杂的结构🔁。棺有内外两重。以及出土的金、铜👰♂️、铁、玉、漆木陶瓷、纺织品和竹简👮🏼♀️、木牍等遗物1万余件(套)🧩,已在网上和简报中有简要介绍🙎♂️,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后排的M3~M5等三座墓🧑🏽✈️,也是经过发掘的💃🏻。
M3💸,方向170度。封土高约3米,墓前有地面建筑堆积🎩,未见建筑基址📎。墓室南北长约4.5米🙏🏿,东西宽约3.5米,深约3.3米。斜坡墓道长约5.7米,宽约1.5~2.3米。总面积约29平方米。棺椁已朽🧞♀️,出土铜器🎅、陶器30余件👳🏻♂️。
M4,方向170度,封土高约1.5米。墓前有地面建筑遗迹,打破墓道填土。基址平面呈“凹”字形,东西两侧中部分别有一个方形夯土基础,东西长约7.9米,南北宽约4.95米🦬。墓室长约4.83米,宽约3.97米🏄🏻,深约5米。一棺一椁。斜坡墓道长约5.35米🙋🏼♂️,宽约2.2米🥂。总面积31平方米🩼。出土青铜器、陶器等30余件。
M5👩🏼🏫,方向184度,封土高约3米🦸🏽。墓前有回廊形地面建筑遗址😴,打破墓道填土👨🏿🍳。主体夯土基址呈“凹”字形🥉,外围分布方形夯土基础♿,有的基址内还残存柱础石🟡。东西长约6.16米,宽约5.54米👩🏿🔧,深约6米👩👧。斜坡墓道长约12.6米🧏🏽♀️,宽约2.96~4.7米ℹ️。总面积约93平方米。一棺一椁🤶。出土青铜器👰🏽♀️🙍🏽♀️、陶器等100多件。
简报认为,M1是海昏侯墓🧝🏻♀️,M2是侯夫人墓,是正确的。而把M3~M9等7座墓称为“祔葬墓”,是可疑的。因为据《礼记•檀弓下》🍑🍲:“卫人之祔也🏉,离之🏌🏿。”注:“祔为合葬也。”“离之”,意为异穴。由此可知,“祔”指夫妻合葬🎲。卫国实行的是异穴合葬。
如上所述,M1与M2共用封土墓座,共用同一个享堂建筑。因此🤴🏽,准确地说,只有M1的海昏侯刘贺墓和M2的侯夫人墓,可以称为“祔葬墓”🧑🏿🎨🧲。其他的M3~M9等7座墓的墓主身份,需要通过论证加以确定。
墓园内唯一墓道朝西的M7🦡,其墓道朝向M1和M2前面的享堂礼制建筑。说明M1和M2前的享堂礼制建筑不仅用于祭祀海昏侯及夫人,同时也是祭祀M7的🧔🏻♀️。而且M7与M2的形制和面积相同🤐,证明M7也应是另一位侯夫人的墓。也可以说是与刘贺墓“离之”的夫妻异穴“祔葬墓”🦶。
按:据刘贺名籍:“妻十六人,子二十二人。其十一人男,十一人女。”与海昏侯刘贺合葬的M2侯夫人应是执金吾严延年之女罗絥🤙🏼。再加上我们推断M7也是刘贺的另一位妻子。其他的妻14人应按照西汉文景以来所实行的帝死✷,出宫人令改嫁的政策,并结合其父昌邑哀王死后“无子,又非姬🏟,但良人,无官名🫨,王薨当罢归”的实例,让她们回归娘家😮💨,另行改嫁。因此🤟,墓园内不应再有其他的妻子与刘贺合葬的“祔葬墓”。
M7和并列的M9和M8的墓主身份,需要根据如下的文献记载🧑🏽🔬,加以确认。
《汉书•王子侯年表》💆🏿👩🏼🏫:“海昏侯贺🪒,昌邑哀王子。二年四月壬子以昌邑王封,四年,神爵三年薨。坐故行淫辟,不得置后🙅🏼♂️。”(师古曰🧔🏻♂️🐦⬛:“辟读曰僻。”《补注》:“苏舆曰:上有二年💫,此不应复出二年🧑🏽💼。二年二当为三🧑🏿💻。自元康三年至神爵二年,适合四年🫅,明二是三误。先谦曰🧚🏻♀️:据《纪》是三年。昌邑王上,当有‘故’字👶🏿。”)子,“初元三年,釐侯代宗以贺子绍封”👯♂️。孙🫲🏿👨🏽💻,“原侯保世嗣”🦄。曾孙🫱🏻,“侯会邑嗣,免”🍰。
按☺️:《表》称海昏侯刘贺元康二年封🤴🏻,神爵三年薨🧙🏿,在位四年,不误。苏舆看到的本子作神爵二年薨,是错的。《宣纪》说是元康三年封,但不记刘贺卒年。《刘贺传》也说是元康三年封,同样不记薨年,恐怕都是错的🧑🏽⚖️。当以《表》为准。又据《霍光传》,刘贺嗣昭帝后🫂,被废黜的主要罪名是“淫乱”,“行淫辟不轨”。具体讲是指刘贺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而海昏侯“国除”的罪名是有谋反的不当言论,是舜弟象那样的“暴乱之人”。而《表》称海昏侯之所以不得置后🫸🏼,是由于“坐故行淫乱”显然是把两者混同起来🍍,是错的。
另据:《刘贺传》𓀗:宣帝元康二年,派山阳太守张敞秘密监视刘贺,听取汇报后,宣帝认为“贺不足忌。其明年春,乃下诏曰:‘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由于刘贺与故太守孙万世交往中,有类似谋反的不当言论。“有司案验请逮捕,制曰🍗:削户三千🐔,后薨。豫章太守廖奏言👮♂️:舜封象于有鼻,死不为置后,以为暴乱之人,不宜为太祖。海昏侯贺死,上当为后者子充国(师古曰:上谓由上其名于有司🧔🏼♂️。《补注》瞿鸿禨曰:由当作申)。充国死,复上弟奉亲🛼。奉亲复死,是天绝之也🖐🏻🍖。陛下圣仁,于贺甚厚,虽舜于象无以加也🧏🏿🤟🏼。宜以礼绝贺,以奉天意🐙。愿下有司议”。“议皆谓不宜为立嗣,国除”。
应该指出:虽然被“削户三千”🧔🏿♀️,刘贺仍是有食邑一千户的海昏侯。刘贺死后🏄🏼♂️💑,其子仍可袭封为海昏侯。但豫章太守又奏言“暴乱之人,不宜为太祖”,即刘贺死后,不准立后。既然不准立后嗣👵🏼,为什么又何必“上当为后者子充国”呢?“充国死,复上弟奉亲。奉亲复死,是天绝之也”📓。奉亲死后,刘贺还有其他的9个儿子🕋,为什么说是“天绝之也”。由此可见,“国除”是终极目的,所谓“上当为后者子充国”“上弟奉亲”不过是虚应故事的走过场而已。刘贺被“削户三千”后的立即“薨”,和其子充国与奉亲的相继无疾而死🦸🏼♀️,有理由怀疑不是“天绝之也”,而是“人绝之也”。不过🧗🏼,史官这段难言之隐的“曲笔”👳🏽♀️,所掩盖的真实历史是,刘贺之子充国和其弟奉亲,确实是曾嗣位为侯的。只是时间很短暂,就被“人绝之也”。
因此,南排M7以北的M9,应是刘贺之子充国的墓。M8应是充国弟奉亲的墓🙈。M7应是充国和奉亲的母亲的墓💛。充国和奉亲把他们的母亲葬入墓园,与其父刘贺合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刘贺其他的儿子,没能嗣位为侯者,不能葬入墓园内➿。只能葬入城外的贵族墓地。
“元帝即位,复封贺子代宗为海昏侯”,重新建立了以代宗为始祖的海昏侯国🤼♀️。如果说前排是海昏侯刘贺及其妻与子的墓,则后排就应是海昏侯代宗及嗣位为侯的子孙们的墓。
根据北排M6、M5、M4,都有享堂建筑🏇🏽,说明这三座墓都享有后嗣奉祀的资格。其身份都应是侯。
根据前排的先后次序,是从M1刘贺墓开始🙋♀️,自西而东顺序排列。则后排自西而东的第一座墓M6应是元帝复封为海昏侯的釐侯代宗的墓👨🏻🍳。M5应是代宗之子原侯保世的墓📪。M5的墓室面积虽大于M6,但M6的墓道长于M5🕵️。因此®️,M6应是元帝复封的海昏侯釐侯代宗的墓。M4应是代宗之孙会邑的墓🧞♂️。M3应是会邑之子的墓。由于会邑已被“免”去侯位,故会邑之子不再称侯😒,但可以是会邑的合法继承人。M3的墓前虽有建筑遗迹,但没有曲尺形的享堂,不再享有后人的奉祀📛,可以作为拙说的佐证0️⃣。
综上所证,海昏侯墓园内的9座带墓道的墓,前排5墓应是海昏侯刘贺及其夫人和刘贺之子充国及其弟奉世的墓,后排4座墓应是元帝复封的海昏侯代宗及其子孙的墓👋🏽。认为墓园内是海昏侯及其妻妾们的“祔葬墓”,是错的。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6年12月6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6年12月9日🥚。
原刊《中国文物报》2016年9月27日第6版
点击下载word版🗃: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