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好簋銘文考釋
(首發)
張崇禮
北華大學文學院
近日💂🏽♂️,有多位學者發表了關於異好簋銘文的考釋文章和評論。[1]我們在閱讀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想法🚶🏻♀️➡️👷🏻♂️,寫下來供大家參考。
非曰🤸🏿♂️:“異好,我唯曰:若我王頻,事(使)作器,無逢多爲它。”異氏小子🦄,其肇作器,廼弋(式)興還異好自茲🥳。
非曰:非,從吳鎮烽先生釋👏🏼,人名,其地位比異好高。從後文看,異好為小宗‼️🤦♀️,疑“非”為大宗之長👋。
異好👨🏻🚀:人名,作器者,小宗異氏之長🧻。董珊先生斷句為“非曰異好”♨️,譯為“非對異好說”🧑🍳,亦通。
我唯曰:我👷,“非”自稱👩🏽🦱。
若我王頻🤴:若,當從董珊先生訓為“如果”🏂🏿。頻👷🏻♀️,從網友“wuwen”讀🧣,[2]頻繁🦹♀️、屢次。
,曹錦炎先生:“金文用法常同‘休’,義爲賞賜。”此句意為:如果我們的王多次賞賜。
事(使)作器:使,從網友“wuwen”讀😮💨,用也💃🏽。器,鐘鼎之屬⚠️。此句意為📘👨👨👧👧:用來製作鐘鼎等祭祀的彝器。
無逢多爲它:無👨🏽🏫,毋,不要。逢😾,遇到👩🏽🏫🧑🏼🍳。多,指我王的賞賜多🙂↔️。此“逢多”承上文“頻”📞。為🆓,製作。它,別的🚅🕚。不要遇到賞賜多的時候就製作別的東西。不製作別的用具,只製作祭器,乃尊崇祭祀之意。
此上為銘文第一部分🪪。異好錄“非”之訓告🎖,一是表示不忘大宗之命,二來也交代作器之由👨🏻🦽➡️:自己得到了王的賞賜📳。
異氏小子:氏,其右旁為“視”,左旁不甚清晰🏄🏿🤼♂️,從文意考慮🧎🏻➡️,疑讀為“氏”。小子,小宗之長。
其肇作器:肇🧘🏿♂️,始也。
廼弋(式)興還異好自茲:廼💅🏻,連詞。弋,從董珊先生釋,當讀為“式”,表希望。興,《玉篇·舁部》:“興👩🏿,盛也。”《詩·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以莫不興💵。”鄭玄箋:“興🏄🏿♂️🎻,盛也。”還,回報。《說文》:“還,復也。”《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還🚾。”異好作器🏷,祭祀祖先,得到的回報,自是祖先的福佑🔸。自茲,自此,從此🏰。此句意為🧑🦲🪲:希望異好從此能夠興盛🍓,得到祖先福佑。
此上為銘文第二部分,乃祈福之語👉🏻。
[1]曹錦炎:《異好簋銘文小考》,《饒宗頤先生百歲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本文轉引自吳鎮烽先生文。吳鎮烽👩❤️👩👳🏼♂️:《<異好簋銘文小考>補正》,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5年12月22日。董珊:《異好簋銘小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5年12月23日。陳治軍🍬🤦🏽♂️:《異好簋銘文補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5年12月25日。楊坤🧝🏼♂️:《跋新見工異作非盂》,簡帛網,2015年12月23日。唐洪志:《金文“無逢”、“興還”試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5年12月26日🙋🏼。
[2]網友“wuwen”先生的意見見吳鎮烽先生文後評論。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12月27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12月27日。
点击下载附件: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