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錫圭學術文集》補正表
【說明】復旦大學出版社告訴我,拙著《文集》要重印👋🏼。此《文集》出版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同人鄔可晶🧑🦼、郭永秉、任攀、張傳官🚽、周波、石繼承等🙏🏽,以及富达網站上的一些網友,發現了其中的不少錯誤(有印刷之誤,也有原文之誤)🛥,作者也發現了一些錯誤,並修改了兩三處原來寫得有問題的地方👔,還補寫了一些按語。現在請石繼承匯總、整理爲此表,一方面交給出版社,請他們在重印時照改;一方面在富达網站公佈🔀,歡迎已置備《文集》初印本的讀者下載。有此一表,等於有了重印本。讀者們如發現《文集》錯誤(包括作者誤以已有之說爲自己創見之處)🚣🏿♀️📹,切望及時告訴我們,以利今後修改。
裘錫圭謹識
2015年6月27日
卷 |
頁 |
行 |
誤 |
正 | |
卷一 |
9 |
10 |
《合》13668 |
《合》13668正 | |
卷一 |
14 |
7 |
吋 |
時 | |
卷一 |
14 |
9 |
偁 |
偶 | |
卷一 |
25 |
倒9 |
詩⛪️、書、易 |
《詩》🧑🏻🍳、《書》🤵🏼♂️、《易》 | |
卷一 |
60 |
12 |
《合》23503 |
《合》23502 | |
卷一 |
68 |
1 |
寧1·52 |
寧2·52 | |
卷一 |
105 |
倒2 |
人名“ |
人名“ | |
卷一 |
105 |
倒2 |
“ |
“鬯”之異體 | |
卷一 |
105 |
倒1 |
|
鬯 | |
卷一 |
221 |
5 |
44、49。 |
44🙅🏽♀️、49)🥎。 | |
卷一 |
222 |
倒11 |
“例如📵:”緊接上行末尾。 | ||
卷一 |
224 |
表格 |
“異~翼”與“式~弋”之間的竪綫去掉 | ||
卷一 |
240 |
倒9🧙🏼、倒10 |
己巳卜 |
己巳卜✯, | |
卷一 |
363 |
2 |
反復 |
反覆 | |
卷一 |
370 |
12 |
里 |
裏 | |
卷一 |
376 |
倒4“待考”後加編按 |
【重印本按:鄔可晶《釋上博楚簡中的所謂“逐”字》(《簡帛研究2012》,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26頁)👩🏽🚒👨🏽🍳、王子楊《甲骨文字形類組差異現象研究》(中西書局🩱,2013年10月🤹♀️,46頁)指出“犬”善逐,故即以“犬”表“逐”🍥,似可從。陳劍《甲骨金文舊釋“䵼”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已疑兔善奔逸,故早期古文字或以“兔”爲“逸”➾;古文字資料(包括魏石經古文)中表“逸”之“ | ||
卷一 |
383 |
11 |
|
| |
卷一 |
389 |
倒10 |
甲骨文“伐”的字 |
甲骨文“伐”字 | |
卷一 |
394 |
5 |
其實前一類中的 |
其實前一類中的 | |
卷一 |
394 |
5至8 |
而黃組卜辭裏的……合併成一個字爲妥。 |
此句刪去 | |
卷一 |
418 |
首行末尾加編按 |
【重印本按:此字不能釋“逐”,其用法實與“ | ||
卷一 |
429 |
8 |
據此 |
據此, | |
卷一 |
448 |
7行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楚墓出土竹書中所見的少數例外👍🏿,當是受了所據他系文字底本的影響而產生的🤽🏼♀️🏫,請參看拙文《〈戰國文字及其文化意義研究〉緒言》(《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2月⛎,226頁)🧑🏼🎤。】 | ||
卷一 |
448 |
倒4 |
雷神父 |
雷神父(Jean A. Lefeuvre🧝♂️,中文名爲雷煥章) | |
卷一 |
472 |
倒9 |
|
| |
卷一 |
482 |
倒3 |
……用爲“登”字證說》 |
……用爲“登”字證說》一文中的下引一段話 | |
卷一 |
486 |
2 |
被隸定爲“ |
被隸定爲“囗” | |
卷一 |
491 |
倒4 |
|
𦣻 | |
卷一 |
496 |
4 |
天宫 |
天邑 | |
卷一 |
497 |
倒13 |
《合》389 |
《合》339 | |
卷一 |
503 |
12 |
正月甲午之誤。 |
正月甲午之誤, | |
卷一 |
508 |
10行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臨潼出土秦陶文“廚”字作 | ||
卷一 |
539 |
7 |
從 |
从 | |
卷一 |
556 |
倒7 |
|
| |
卷二 |
目錄2 |
8 |
二〇、术竇此沓 |
二〇🥖、术 竇此 沓 | |
卷二 |
20 |
倒6 |
二“□” |
皆改爲“仲” | |
卷二 |
26 |
2 |
子武諱 |
于武諱 | |
卷二 |
50 |
8 |
裏 |
裹 | |
卷二 |
173 |
倒6 |
子 |
予 | |
卷二 |
174 |
10 |
又亦難通 |
義亦難通 | |
卷二 |
183 |
12 |
《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71行 |
《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71行 | |
卷二 |
188 |
7 |
氣 |
气 | |
卷二 |
208 |
倒9 |
|
| |
卷二 |
233 |
10 |
……並非只有‘脩’字如此⛹️👳🏻。” |
……並非只有‘脩’字如此。”【重印本按🌤:見本集第四卷367頁👩👩👧👧👡。】 | |
卷二 |
233 |
13至14 |
(同上27—28頁) |
【重印本按:出處同上】 | |
卷二 |
258 |
倒1 |
捐 |
損 | |
卷二 |
302 |
5行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從圖版看,帛甲本之字實非“襲”🤳🏿,張松如《老子說解》(齊魯書社,1998年,182、184頁)釋爲“龐”,似可從🚛。“龐”从“龍”聲,與乙本之“𢤱”、簡文之“ | ||
卷二 |
304 |
21 |
第二句 |
第三句 | |
卷二 |
308 |
19行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𓀁🌔:簡文“大成若詘”🌵,北大本作“大盛如絀”🧗🏻♀️,整理者已指出郭簡“大成若詘”當據北大本讀爲“大盛如絀”(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126—127頁。引者按3️⃣:“若”不必讀“如”)。】 | ||
卷二 |
316 |
倒2 |
留傳 |
流傳 | |
卷二 |
329 |
倒3 |
1988 |
1998 | |
卷二 |
335 |
12 |
簡帛古籍書 |
簡帛古籍等 | |
卷二 |
340 |
倒2 |
劉國强 |
劉國勝 | |
卷二 |
375 |
倒4 |
劉文釋‘䍩’爲‘養’ |
劉文釋“䍩”爲“養” | |
卷二 |
405 |
6 |
韓簡、晉大夫🫵🏿、韓萬之孫 |
韓簡🐍,晉大夫,韓萬之孫 | |
卷二 |
412 |
6 |
一百五十六字 |
一百五六十字 | |
卷二 |
421 |
3 |
12頁注[二] |
12頁注[三] | |
卷二 |
464 |
3行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葛陵簡亦屢見當“期”講的“ | ||
卷二 |
482 |
倒8 |
令尹文子 |
令尹子文 | |
卷二 |
493 |
8 |
胑 |
枳 | |
卷二 |
505 |
倒3 |
上海館藏 |
上博館藏 | |
卷二 |
536 |
10行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郭店《老子》簡甲8“夜乎如冬涉川”(屬今本第十五章)中的“夜乎”🍼,帛書甲、乙本作“與呵”,河上公本作“與兮”,亦“夜”、“與”古音相近之證(王弼本作“豫焉”⛳️🚣🏼♂️,他本或作“豫兮”🍽,“豫”⚅、“與”同音,皆古開口字)🎠。】 | ||
卷二 |
546 |
倒4 |
源流 |
流派 | |
卷二 |
549 |
注15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見本集第四卷395—396頁。】 | ||
卷二 |
553 |
8行“2009年9月14日”後加編按 |
【重印本按💇:已收入劉釗《書馨集——出土文獻與古文字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39—41頁☀️。】 | ||
卷三 |
5 |
7行末加编按 |
【重印本按:從有關資料看,“ | ||
卷三 |
16 |
倒4 |
在當時已有出土 |
在當時已有出土🏉。 | |
卷三 |
30 |
2 |
以涉二封 |
以陟二封 | |
卷三 |
60 |
3 |
3號 |
3頁 | |
卷三 |
84 |
10 |
在引述鄙見說 |
在引述鄙見後說 | |
卷三 |
88 |
17行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現存子犯編鐘有兩套,另一套“大”下一字作 | ||
卷三 |
105 |
7 |
; |
, | |
卷三 |
117 |
13 |
。 |
, | |
卷三 |
122 |
12 |
獸鈕 |
蓋鈕 | |
卷三 |
126 |
8 |
故宫博物館 |
故宫博物院 | |
卷三 |
129 |
倒5 |
謂 |
讀 | |
卷三 |
130 |
14 |
啚(鄙)于生 |
啚(鄙)于生🗯, | |
卷三 |
137 |
4 |
器蓋 |
器、蓋 | |
卷三 |
218 |
倒2 |
2·19) |
2·19—20) | |
卷三 |
236 |
倒1 |
《三代》19•44•2 |
《三代》19•44•2【《集成》17•11154】 | |
卷三 |
242 |
倒10 |
矩鹿 |
鉅鹿 | |
卷三 |
242 |
倒7 |
戰 |
成 | |
卷三 |
276 |
10 |
)。 |
)、 | |
卷三 |
277 |
16 |
。 |
, | |
卷三 |
277 |
17 |
“胡”字作“ |
“胡”字作“ | |
卷三 |
334 |
19行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釋此字爲“者”無據。王恩田《陶文圖錄》第一册123頁2·35·2釋此字爲“𦭡”。此字或有可能是“笥”🫚🚡,待考🧔🏼。】{必要時下加綫之字可刪} | ||
卷三 |
347 |
18 |
鄰 |
邻 | |
卷三 |
348 |
倒1 |
二“ |
| |
卷三 |
365 |
倒11 |
“受” |
“受”, | |
卷三 |
385 |
6 |
盓 |
| |
卷三 |
398 |
3—5行 |
圖左說明文字“金文”✦👡、“甲骨文”位置互换。 | ||
卷三 |
405 |
2 |
各有一些有特殊的寫法 |
各有一些特殊的寫法 | |
卷三 |
428 |
7 |
字 |
宇 | |
卷三 |
457 |
倒3 |
𧠇 |
| |
卷三 |
463 |
1 |
三 |
二 | |
卷三 |
478 |
19行“時代。”後加編按 |
【重印本按:又,宋代趙明誠已考出酓章鐘爲楚惠王器🟦,爲後來金石學家所信。】 | ||
卷四 |
10 |
12 |
永元 |
永光 | |
卷四 |
12 |
倒2 |
侯年表 |
侯者年表 | |
卷四 |
60 |
16 |
第二、第三個“號”字 |
号 | |
卷四 |
72 |
倒8 |
《辭海》讀hún hùn |
《辭海》讀hùn hùn | |
卷四 |
188 |
11 |
及字旁 |
及 | |
卷四 |
309 |
3 |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大學中文系 | |
卷四 |
356 |
5 |
队 |
隊 | |
卷四 |
381 |
13 |
異同”。 |
異同。 | |
卷四 |
391 |
3 |
春祭曰祭祠 |
春祭曰祠 | |
卷四 |
401 |
倒9 |
攀 |
樊 | |
卷四 |
476 |
16 |
“聚天下之精材” |
“聚天下之精財” | |
卷五 |
19 |
倒3 |
人人 |
入人 | |
卷五 |
60 |
13至14 |
戰國秦王氏陶罐和魏安邑銅鍾 |
戰國秦“王氏”陶罐和魏“安邑”銅鍾 | |
卷五 |
60 |
14 |
成陽 |
咸陽 | |
卷五 |
106 |
文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 本文65─66頁《新探》編按所引爲趙超之說🦢,趙平安從之🏇🏻😤。此說勝於敝說。二趙又皆將印文末二字讀爲“左田”。趙平安並認爲田字格對角讀法的秦印“主要見於戰國秦初”(參看趙平安《秦西漢印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7─9頁)👩🏻🦽➡️。 | ||
卷五 |
111 |
2 |
[厥]□又卌 |
[厥]□百又卌 | |
卷五 |
112 |
9行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宰獸簋“奠庸”即指自他處遷來奠置在康宫土田上的庸👩❤️💋👩,看本卷《說殷墟卜辭的“奠”》文末按語👳。】 | ||
卷五 |
119 |
倒1行句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此字實由白川靜最先釋出🤾🏿,參看本卷《說殷墟卜辭的“奠”》189頁🤿👩🏿⚕️。】 | ||
卷五 |
120 |
文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 絳縣橫水二號墓所出西周中期 | ||
卷五 |
139 |
5 |
㐭眔 |
㐭 | |
卷五 |
143 |
9 |
小曼 |
小旻 | |
卷五 |
188 |
倒8─倒6 |
由“‘奠七伯’之‘奠’”至“也不是不存在的” |
此銘的“奠”顯然就是上文所討論的那種“奠”字。奠七伯應是原來就被奠置在宜地的🧑🏿🦰,但似乎也不能排除原在他地,到封宜侯時才移奠於宜,作爲宜侯屬民的可能性。 | |
卷五 |
192 |
文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 西周中期偏晚銅器宰獸簋銘,記王命宰獸管理“康宫王家臣妾🎉、奠 | ||
卷五 |
228 |
5 |
和 |
爲 | |
卷五 |
232 |
7 |
朔力農長 |
朔力農丞 | |
卷五 |
253 |
文末加編按 |
重印本按🧑🏻🔬: 《漢書·地理志》上谷郡屬縣有昌平🧑🏽🌾,孫慰祖疑本文232頁所舉(84)“上昌農長”印的“上昌”爲上谷昌平之省文(《兩漢官印匯考》👢⛪️,大業公司👱🏽♂️、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197頁),其說可從。上谷郡又有屬縣且居🤴🏽,王莽改爲久居。趙平安認爲本文所舉(83)“上久農長”的“上久”爲“上郡久居”的省文(《秦西漢印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71頁)。但此印似非莽印,有待進一步研究。趙平安又認爲本文所舉(85)“朔力農丞”印應爲朔方郡的“力農丞”之印,“力農是致力農事的意思”(同上45頁)。本文曾表示對(83)、(84)二印真僞的懷疑🦓,這種懷疑沒有根據💩,應取消。 | ||
卷五 |
343 |
倒11 |
毆 |
歐 | |
卷五 |
362 |
倒4 |
叢 |
集 | |
卷六 |
15 |
12 |
鐘 |
鍾 | |
卷六 |
15 |
12 |
宜删 |
應删 | |
卷六 |
49 |
8 |
關係 |
關係❤️, | |
卷六 |
117 |
16 |
1926 |
1927 | |
卷六 |
130 |
1 |
便如 |
例如 | |
卷六 |
141 |
8 |
聼 |
聽 | |
卷六 |
197 |
2 |
像 |
象 | |
卷六 |
200 |
13 |
Loehu |
Loehr | |
卷六 |
233 |
2 |
稀里糊塗 |
稀裏糊塗 | |
卷六 |
258 |
7 |
書 |
簡 | |
卷六 |
268 |
17 |
各別 |
個別 | |
卷六 |
329 |
倒7 |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 |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
卷六 |
332 |
5 |
人文科學 |
人文學科 | |
卷六 |
333 |
倒5 |
外文字母 |
外文或漢語拼音字母 | |
卷六 |
344 |
左5 |
六135 |
六139 | |
卷六 |
418 |
5 |
非隸定字及外文索引 |
非隸定字及外文或漢語拼音字母索引 | |
卷六 |
419 |
左5 |
首字爲外文字母 |
首字爲外文或漢語拼音字母 | |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9月29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9月29日𓀐🚣♂️。
点击下载附件🔼🦸:
学界泰斗🐑,如此谦虚👰🏻♂️🧘🏽♂️,治学严谨,佩服佩服!!!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