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霉
(首发)
王恩田
山东省博物馆
甲骨文有🈚️,隶为
🧘🏼♀️,《甲骨文编》入附录723页。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入存疑4481,又入待考4602👨🔬,应是一个难释的字🧏🏿♀️。其难释之处在于:第一🧧,在于字形“所会意不明”(《甲骨文字典》369页)。第二,字义则有“
人”“
牛(羊)”🗼、族名🈲、地名等多个义项🫱。已有的各家说法🙆🏼♀️,只能解释某一两个义项,而不能兼顾其他。如陈邦怀释“视”🫱🏻,分析字形为“从示在目上”✳️,而此字并不从示,而是从雨省。饶宗颐释“馘”🏄♂️♻,认为卜辞
牛或即
牛之省。
即馘字。《尔雅·释诂》训馘为获,《说文》训获为刈。《广雅·释诂》:“刈,断也,杀也”,“故
牛即杀牛”。丁山谓“从雨从目🤌🏿,象雨点迷目形。《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是其本谊”🍻。郭沫若云:“
,霧字。从雨目声,以双声为声也”📉。按🍠:释省🥸、释视字形不合。饶说并未分析字形👩🏼🍼,释
牛为杀牛,虽可通,但无法通读“
人”辞例。因为上述辞例中的“人”、“射”🙍🏽♀️🐝、“戍”都是殷人🌌,而非敌人。而且古代“杀牛”不用刀宰,而用槌击,称为“椎牛”(说详下)🙇🏻♀️。丁、郭二家分析字形较各家为长。读蒙、读霧在读音方面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对“
牛”🤳🏿,“
人”的辞例则无法通读😠。叶玉森释省也有问题👁🗨。一是与卜辞中常见的“省(
)牛”相重叠,不能说明两者有何区别。二是省牛或单言、或其后加地名,如“省牛于敦”(合集11171正)。“省牛于多奠”(合集11177)从不说省牛若干♖🤸🏼♀️。丁山释蒙,郭沫若释霧,都是释地名,并未能通读全部辞例[1]。
按:字从雨🧑🦯,从目🌲👨👩👦。雨用作偏旁时可以不加点[2]。是一个从雨从眉省声的形声字。即霉字初文。经籍作黴。《说文》:“黴,中久雨青黑。从黑🏄🏿♀️,微省声。”双声旁转🧑🏻🔧,黴读作湄🕙。
1.贞:勿湄人三千乎望吕…… 合集6185
2.贞:湄三千人伐…… 合集7345
3.贞:湄人三百……归 合集7348反
4.……贞:湄三百射,乎…… 合集5777
5.王其湄戍 合集19946正
湄,明母支部,派,邦母支部。湄、派准双声叠韵,湄读作派。1~4条辞例卜问“派人三千”🈚️,“派三千人”,“派人三百”♕,“派三百射”参加某项军事行动的吉凶。5辞卜问王派人到地戍守的吉凶😩💆。湄后省略宾语😑。
6.贞:湄牛百 合集11178
7.贞🧑🏽🎨:湄牛五十 合集6000反
8.戊午卜争贞:湄羊于蜻 合集11198
9.贞:湄勿牛 合集11181
湄与椎都是微部字🕉,湄牛读作椎牛💁🏻♀️。古代杀牛不用刀宰而用槌击🧔🏽,谓之椎牛🧑🏿🦲。《史记·张释之·冯唐传》:“五日一椎牛”,索隐♣️:“椎😹,击也”🧜🏽🛖。汉画像石庖厨图中有不少以槌击牛的场景👨🦯➡️。6、7两辞卜问“椎牛百”、椎牛五十”的吉凶。8辞“湄羊”即以槌击羊。汉画像石中宰羊用刀,与此不同🕧。蜻👊🏿,唐兰谓象蜥蜴形。丁山谓象蜻蛉形,可从,应是蜻字,蜻💅,地名🚴♀️。9辞勿通物🧱。杂色为物。物牛即有黑花、白花的牛。9辞卜问是否椎杀黑白花的牛🚾。
10.贞🧗🏿♀️:勿乎呜比戉史湄 合集4722
11.……卜贞🈂️:以多湄…… 合集6313
12.多湄 合集12675
13.壬申卜🤸🏼♀️,多湄舞不其从雨 合集14116
14.壬午卜🐵,贞🌒:王命多湄御方…… 合集20450
15.庚午贞🏕:王湄亡咎🖤,在南土 合集19946
16.惟戍马👨🏿🦰🦌,湄乎允🧵,王受有佑 粹1115
17.贞乎取湄 合集7064
18.湄入 合集9294反
湄还用作族名或人名。10辞史通侍🦻🏻。卜问是否命令鸣和戉二人一同去服侍湄,或作为湄的侍从。多湄👼,多即众多,湄族名,多湄是集合称谓,即众多的湄族。相当于后世的诸姬、诸姜、诸任🫃🏽。多湄💂,相当于人类学的部落,可称为湄部落📺。卜辞中的多子族🚣♂️、多羌🧑🦼➡️🟢、多宰、多宁🚵🏼♂️、多箙、多任即可称为子部落💺、羌部落、宰部落、宁部落🚢、箙部落、任部落等等🍚。
13辞🤘🏼。舞🔄🐴,是祈雨的一种仪式🏌️♂️。《尔雅·释训》👯♂️:“舞号🟫,雩也”。注:“雩之祭,舞者吁嗟而请雨。”《释文》📹:孙炎云:“雩之祭,有舞有号”。其🧖🏻♀️,副词💞,表示疑问。从,介词,意为自从。13辞卜问自从湄部落舞祭祈雨后不会下雨吗?
14辞卜问王命令湄部落抵御方于某地的吉凶。
15辞“王湄🌨。王指王族“多王”(合集29550)即王部落🏆。王湄🤔,说明湄族是属于王部落的,犹如“王朿”(合集4978)即朿族是属于王部落的。又由于殷王也是子姓。王部落是称王后从子部落中分化出来的。故“王朿”也称为“子朿”(合集13726)🙆🏻♀️🙆🏻。15辞卜问王部落的湄族在南土不会有灾祸吧?
16辞。惟,语气副词,意为果然。戍,戍守🫄🏿。马👊🏽,地名。16辞为倒装句💆🏽♀️,意为果然命令湄族去马地戍守。王受到了保佑,是验辞。
17辞🤲🏼🌃。取,征取。,从父,弗声。即斧字异体。斧即资斧🧝🏼🔽。《易·旅》“得其资斧”🦙,(宋)程颐《易传》训资斧为资财器用。斧也可读为赙👨🏿✈️💁♂️,指助丧葬用的财货布帛📀。17辞卜问王命令向湄族征取财货器用的吉凶。
18辞是甲桥记事刻辞, 说明这版卜甲是湄族入贡的。
19.戍湄,弗王众 鄴3.38.2
20.辛卯卜🦶🏻,在湄贞:王今夕亡祸。 合集36553
19辞。从至声,通致,意为征召会聚[3]。《周礼·小司寇》“以致万民而询焉”👰🏻,郑众曰:“致万民,聚万民也”。《周礼·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郑众曰🥒:“国有大事,当征召会聚百姓”。“致王众”即征召会聚王族的民众。19辞卜问到湄地去戍守,不要征召王族的民众吗😿?
20辞▪️。在湄地,卜问王今晚不会有灾祸吗。湄是帝辛十祀征夷方途径的地点🧏🏼♂️🙋🏼♂️。是春秋时期齐国边境的城邑🌚,也就是《水经注》中的湄湖。
《左传·定公九年》:“齐侯致禚、媚🔵、杏於卫”。杜注:“三邑皆齐西界。”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引《汇纂》🈷️👨❤️👨:“媚当在济南禹城县👋。”其说非是🐽。按《左传·哀公十五年》🎁:“昔晋人伐卫……丧车五百。因与卫地,自济以西:禚✪、媚🥔、杏以南🎹,书社五百。”晋国伐卫🏸,卫侯丧失了战车五百辆,齐国送给卫国济水以西禚、媚🔠、杏等三个邑以南的五百个书社的土地以为补偿。古济水(今黄河)长清以南由西南往东北流,至济南后折而向东流。齐国送给卫国的这三个邑在“济西”⚾️,即济水以西。而禹城在济水以北🐐。媚不可能在禹城☝️。《左传》又说🍓:“禚、媚、杏以南书社五百”🚔,卫国初封在今河南淇县朝歌,文公迁楚丘,今滑县东,成公又迁帝丘,今濮阳西南之颛顼城✍🏻。“三邑以南”,恰好临近卫都🥨,便于卫国领有🪵。如果媚在禹城,与卫都相去甚远🤯,卫国难以管辖。而且齐送给卫国的只是三个邑以南的部分领土🤦🏻,只有五百个书社的面积。这五百书社很可能是连成一片的👩👩👦👦,或是相互邻近的😵,不会其中的一部分书社位于今禹城境内是可以断言的。
《水经注》:“济水右迤,遏为湄湖。方四十余里。”杨守敬疏:“《元和志》:湄湖泊(《寰宇记》误作湄沟泊)在长清县西南五里。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五里💊,水族生焉,数州取给🧑✈️🧲。”会贞按:“在今县西南,已湮🧎🏻♂️。《左传·定公九年》:‘齐侯致禚👫、媚、杏于卫🈳。’(杜注👳🏻♂️🫰🏽:三邑皆齐西界。)余疑此湄湖即《左传》媚邑地”[4]。熊会贞的意见是正确的🏊🏻♂️。所谓“水族”不外乎鱼🏌🏽♀️、龟、虾、蟹之类。这个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五里面积的湄湖,出产的“水族”🌷,可供“数州取给”👂🏿,数量必然是很可观的。这与上述18辞湄族入贡龟甲,若合符节👨🍳🥔。因此,湄🙃,即春秋西部边境的媚,也就是《水经注》中湄湖所在地的湄。应无疑问。
根据我们重新编排的帝辛十祀征夷方日程表👇🏿🍆,帝辛于第56日己丑到达乐,58日辛卯到达湄(《合集》37856)🏝,第64日丙申以后离开,在湄停留6天🤜🏻。乐通泺,今济南。湄在长清,湄距乐2日程✩💆🏼♀️。济南距长清70里,平均日行35里,符合古代行军30里为一舍的规律🛀🏽。证明湄地的考证是正确的。
[1] 以上各家解释参见《甲骨文字诂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5月版,第578~581页🏋️。
[2] 参见《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9月版,第453~455页。
[3] 屈万里《殷墟文字甲编考释》325页。王恩田《释🧔🏼♀️、
——兼论客馆与戍守制度》,《考古学研究》(六),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4]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𓀊⚱️,1989年6月版,第736页。
本文收稿日期爲2015年6月30日💔。
本文發佈日期爲2015年7月2日。
点击下载附件:
王老先生退休多年🚉👱🏽♀️,仍然具有旺盛研究热情,对古文字进行另辟蹊径、超脱语法规则的联想思考🙈,亦令後学惊佩无已👩🏿🌾。
瑕不掩瑜,下面几处辞例似可商榷,兹罗列於下供王老先生卓参👮🏽♂️。(所谓"湄"字以△代替)
1.贞🥷🏼:勿湄人三千乎望吕…… 合集6185
"吕"或是"工"之误释🤘🏽?
2.贞🏰🆗:湄三千人伐…… 合集7345
"贞"上有前辞👗,据例应补。
3.贞:湄人三百……归 合集7348反
"归"上有一"呼"字🏊🏻♂️,刚派出去就要叫回来,似乎太过费事🫎?
5.王其湄戍 合集19946正
所释甚怪,本版即甲2907,此辞应释"庚午卜🕵🏿♂️,貞:王△亡忧,才南土🪣。",类似事件亦见合20576 反💘,不过这里的卜辞是"己未卜,貞:多△亡忧,才南土🧛♀️🤽🏿♂️。"🕦、"庚申卜👩🏿🔧,貞🏌️:雀亡忧,南土"🏃🏻➡️。由於所释差距甚大,笔者怀疑号码误植⛹🏽。
6.贞🟪:湄牛百 合集11178
应释"贞…省牛"🧝🏻↔️,疑号码误植。
8.戊午卜争贞:湄羊于蜻 合集11198
号码应为合11199,辞末氏族字释蜻可疑。
1.呂字有两种写法🟤🦻🏼,一种写作,唐兰先生释
🧑🏽🎄。另一种写作
,我隶作呂🕵🏻♂️。已有未刊小文《呂方考》予以讨论😈。
2.合集7348是反面,而且是残辞。残缺内容不详🏍。“归”字是不是只能当归来讲,均不能定。
3.蜻字唐兰先生说是像蜥蜴形,丁山说像蜻蛉形,今从丁说隶为蜻。详见拙稿《根津三盉与中、蜻族徽》(复旦网)。
4.抱歉,号码确有误植。第5辞片号应是合集28026之误。戌后漏掉臿字。第6辞合集11178应是合集11176之误。第8辞合集11198应是11199之误。多谢指正📃。粗枝大叶,应该检讨👲🏽。
5.诚如所言,第15辞合集19946即甲编2907,片号、释文无误。把长清的湄称为“王湄”🚣🏽,视为“南土”非常重要。顺便说说👱🏼♀️,长清小屯村👫🏼,又称新平村,也称兴复河。历年来出土大量有铭文的殷商铜器,应该就是“王湄”和“南土”了。
承蒙过誉💖👳🏽♀️,实不敢当🗾。“另辟蹊径”者间或有之,但却不敢妄自“超脱语法规则的联想思考”。
,
在下初学,有些疑问👩💻,如果先生所释“霉”字形成立,那么“霉”字形与甲骨文从水从眉会意的“湄”字形是什么关系🧑🏿🔧?怎么解释所谓湄地,不用本字却使用“霉”字的合理性👨🏫?
“”象帘幕遮目形,當是幕覆之“幕”的本字;古文字中從戈與從力可互作(如“勇”從力📮,亦或從戈)🌸,則從戈的“
”當是招募、募集之“募”🏊🏽♀️。此二字在卜辭中除用為人名📯💒、地名者外👈🏽,均當用為“募”,《說文》🧖🏼♀️:“募,廣求也”➾,段本作“廣求之也。”“募人”即招募人,“募牛”、“募羊”乃募集牲畜。大約商王在人員或牲畜不足用的情況下會臨時從下屬的方國城邑招募人員、募集牲畜。招募來的人也可稱“募”,“多募”當是指諸多招募來的人,或者說是根據事情的不同臨時招募起來的不同身份的人🪡,比如“多募舞不其從雨”的“多募”可能是指招募來的巫覡之類的人;“王命多募御方”的“多募”則可能是招募來的兵卒🧃。
帘幕所从的巾🙍🏻,中间竖画特长而且出头,“雨”三竖画等长,中间一笔不出头🕵🏽。字形的“失之毫厘”💝,必然导致结论的“谬之千里”👳🏽♂️。
甲骨文雨,有从一从六(竖点)会意者🪄,这说明雨的整字构成🧑🏻⚖️,其直线线段笔画皆可分,所形成之不同构形🌡🧑🎓,皆未离其义🦹🏼♀️🤲🏻,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之左右丨”,形成“冂”的“遠界”来源🍽,也就能够进一步理解“冂”内下之“覆”意的存在。故主贴所论之甲骨文字形🏪,即从冃从目的冒字,所谓冒义有二🛗:一🛶,即蠻夷也⛽️;二🈶,冒者,旄也,类同于四楼王寧先生“招募”意义。(《周禮·春官·旄人註》旄,旄牛尾🗞,舞者所持以指麾。)
应该是从雨从目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