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丸
(首发)
王恩田
山东省博物馆
甲骨文有甲尾记事刻辞:
入 《合集》9368
是族名。记事刻辞注明这版龟甲是
族入贡的🧗🏻♂️。
还是子族、
族贞人♨️。
字《甲骨文字编》1035未释。金文作
👧🏿。以往诸家或释又、夬、叉、掔,“以二指夹物之形”等,与字形均不相符。这个字的释读,还有必要重新考虑😞。
字和
字形像手指按着一个圆形小球,应是丸字初文𓀗。《说文》:“丸😝🤚🏽,圜倾侧而转者,从反仄☂️。”张文虎《舒艺堂随笔》:“按倾仄而转者🙇🏼♂️,如今丸药者,旋转敧仄而成圜也🚝。”饶炯《说文解字部首订》🤸🏼♀️:“以圜说丸😊,通其名也。又以倾侧而转说圜🔭🔕,申其义也👨🏻🍳。盖丸之为物,上下左右皆圜🫸🏽,倾侧相转无面隅之制👨🏼💼。若仄,则单倾侧,而无圜转,义与丸相反🚴🏿♂️。”
按:《说文》“从反仄”者,是据小篆错误的字形立论,不足为据。丸字的正确说解当如张文虎所说“旋转敧仄而成圜者”。而古文字中的丸字正像手指按着一个球形物体旋转滚动而成丸形。
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的柞伯簋铭文中有丸字👮🏼♂️😶🌫️:
……王赤金十反(版),王曰:“小子,小臣👩👩👧👧,
敬又(有)丸隻(获),则取。柞伯十爯弓,无废矢,王则卑柞伯赤金十版。”
丸与完双声叠韵。《广雅·释诂四》👩🏻✈️:“丸🐟👨🏻🦳,完也☕️。”丸通完🧜🏽。《说文》:“完,全也💅🏼🧑🎓。”完,意为全部。“”,定母脂部💈。“出”,透母微部,声为旁钮🌀👌🏻,韵为旁转👨🏻⚖️。
,读作出🙇🏻♂️,即拿出。“又”通“有”,“敬”从苟得声,敬读作苟。苟,假设连词,意为假如。柞伯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王拿出十版铜块🩳,对小子、小臣的射者们说:假如能够全部射中,就可以把铜块拿走。柞伯十次举弓而射(全部射中)👳🏽♂️🦹🏿♂️,没有一支废箭,王于是赏给柞伯十块铜块🧛♀️。
丸字也见于郭店楚简《唐虞之道》:
古昔丸仁圣者如此🪔。 唐2
尧舜之行🖐🏻,爱亲尊丸。 唐6
爱亲忘丸,仁而未义也。 唐8
爱亲尊丸,虞舜其人也。 唐10
丸,群母元部。贤↙️,群母真部✖️。双声旁转。丸👡,读作贤,不得径释为贤。或释为臤的“省形”。按🔖:臤字所从的又,可以在食指上加圆点。但并不在中指上加圆点🧖🏼♀️,解为臤字“省形”,不妥。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6月25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6月26日。
点击下载附件👩🏿⚖️:
王文“丸(甲骨文)字和丸(金文)字形像手指按着一个圆形小球,应是丸字初文。”以下文,没有再进一步说明[手指按着一个圆形小球]之象,就是丸🏺。似乎此句前后的上下文两张皮。
因为此象,可以释读字“以往诸家或释又👨🦰、夬、叉👺🤵🏽♂️、掔😔,”👩❤️👨,没有见二重证据, 三重证据。
又及,甲骨文[手指按着一个圆形小球]用为族名🫶,典籍未见“丸”用为人名族名地名👩🏿✈️,又少一个旁证👳🏼♂️。《字典·丸》之今字或古字或异体之形,还有所例其金文和楚简之形👐🏼🗂,也未见从[手]或从[小圆]🌚,即甲骨文[丸]的字形与“丸”字形👨🏽🚒,未见王恩田联系上👃🏽。
以往诸家或释又、夬、叉、掔
………………
释“掔”应该是对的🔜。柞伯簋铭文里的该字当读若《礼记·投壶》“某贤於某若干纯”之“贤”,郑注:“以胜为贤。”“贤获”当谓射中次数多于他人🧝🏼♀️,则为胜。
古文字考释以分析字形为先导。原始字形大多保存在甲骨🙋♂️、金文之内。释又🛥、夬、叉🧑🏼⚕️,虽不中⛔️、不远矣👋🏽💕。而掔与丸属音近通假。不可本末倒置,释丸为掔,读作贤⚒。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