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句丘涖盟玺”简释
(首发)
王恩田
山东省博物馆
林廷勋《玺印集林》著录的一方涖盟玺,收入《古玺汇编》0294(图一)。朱文六字方印,印大🧑🏿🎤,字多,堪与阳丘邑涖盟玺(《古玺汇编》0198)媲美。
首字,葛英会先生释须,认为“令人费解的是此玺文下部增添了一个斗或升字”[1]。曾宪通先生释为“须久”[2]👨🏭。
按:释须非常正确,只是印文须字有所讹变,所从的人的双足讹变成圆圈,圈内再加圆点。须字下的确有加注斗或升音的例证,但玺文须字下所从的不是斗或升✌🏻,而是久👱♀️。须字下所从的“久”是加注的读音。须,侯部。久,之部🧘🏽。侯之旁转。久与氒同字。氒字初文像河水有缺口,是河水決口之決的本字,音同借为氒、厥🪃。氒与久一声之转,借为永久的久🫳🏻。须字还可以加注“又”音(图二:1),又与久👩🏼🍼,双声叠韵🦸🏼♀️。须字还可以加注“斗”(图二🤸🏼:2),斗与须均为侯部。须字还可以加注“升”(图二:3)。升👩🏻🎨,审母,须,心母。心🛡🧼、审为准双声。因此🚵🏿,印文此字应是须字加注“久”音🧘🏼,并非两个字🥗,不能读作“须久”🛷。
第二字,《古玺汇编》隶为㊙️🧝♂️,可信🤲🏿。幺,影母宵部🤞🏿。句🧝🏼♂️,见母侯部👮🏼,声为旁钮👨🏽⚖️,韵为旁转。音同借为句。须句,风姓古国👨🏻🚒。《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杜预注👼🏻:“须句在东平须昌县西北。”
第三、四字,《古玺汇编》未释。葛英会释丘🖖🏽、立。可信。
第五字,葛英会释盟,谓“立盟”即史籍中的涖盟。也是正确的🍩。在齐系文字中🫸🏼,涖盟作盟。
字从勹,不从尸,是齐系文字中的特有写法。
通举⚉。举,立也🚬。
盟即涖盟[3]🫏。
赵平安先生释第五字为“盐”。同意释首字为“须久”🙎🏼♂️。认为“丘”为须久属下的人名或地名。古书旂通旗,旗和事同在之部,“立盐旂”似可读为“涖盐事”。[4]
按:“盐”与“盟”字形有别,不宜混淆👬🏻🦾。
包山二号墓147号楚简“煮盐于海”中的盐作,从鹵、从皿🐈。《说文》🎥:“鹵,西方鹹地也🛌🏽,从西省,像盐形,安定有鹵县。”
免盘鹵字作“”(《集成》10161)👮🏼🙍♀️,林义光释鹵,果实也,“中四点像盐形,盖果实中有含盐者,其味鹹🧕🏿,名之曰鹵🏃♀️➡️。”郭沫若谓鹵是橹即大盾的象形字。朱芳圃引戴侗《六书故》谓鹵“内像盐,外像盛鹵器”。又引马叙伦《六书疏证》谓小点即水字🔨。鹵从水宁声。朱氏谓戴说是,马说非也🤲🏿🤴🏽。字像“
盛
中,
⛺️,瓢也”[5]。
按:许慎释鹵字字形“从西省,像盐形”🥾,未确。西字初文一类像头囟之囟的象形。音同借为西👳🏿♂️。另一类是甾字❔,音同借为西[6]🧚🏽。两类西字的字形都与鹵字字形有别。《金文诂林》引各家所释字形也均不可取。朱芳圃说像瓢盛盐形🛀🏿,不如说像未剖开的葫芦盛盐形。这种剖开成瓢的葫芦,俗称瓢葫芦,是一年生的攀缘草本💂♂️,其果实呈扁球形。成熟后,果皮质坚硬,可防水✊。除对半剖开作瓢之外👨🏼💼,还可系在身上帮助泅水🧞。根据鹵字的字形,可知还可用来盛盐。贮盐最害怕潮湿。用瓢葫芦盛盐,可免潮湿之虞。瓢葫芦古称瓠👎🏽。《庄子·逍遥游》惠施所说“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这里所说的“瓠”就可以“剖之以为瓢”🌲。瓠与鹵都是鱼部字🥑,音同借为鹵。
许慎释鹵为“西方鹹地🐎,……安定有鹵县”治《说文》的学者对此多有非议🦜。其实,许慎释鹵为地名是正确的💂。今甘肃省崇信县出土秦代鹵市陶文。鹵市即《汉书·地理志》安定郡之鹵县👨🏽✈️。鹵县地望旧无考。崇信鹵市陶文的发现可补其阙失。鹵字有如下几种写法(图三):
盐场中晒盐池作方块田形,又称盐田🧎🏻♀️。鹵字的字形像晒盐的盐田形。上述鹵字字形是为了与周字相区别。由此可知🗑,鹵有两类字形。一类像晒盐的盐田形,另一类即包山楚简中所从的鹵🏊🏽♀️,像瓠中盛盐形👨🏼🏭,只是省去了像盐粒的小点🎆。
《说文》👩🏿⚖️:盟“从囧🥿,从皿”。又“囧,窗牖丽廔,闿明也(段玉裁注💌:丽廔双声🧒🏼,读如离娄。谓交疏玲珑也👩🏼🚒。闿明,谓开明也),象形”。
段注可信。囧像窗牖玲珑形👳🏼♀️,包括两层含义。一指窗牖的外形🚑🪳,二指窗棂。金文[7]和战国文字[8]中的囧和从囧的明、盟🧑🎤,以及我们讨论过的古玺中的盟字中无论是窗的外形,还是窗棂,都堪称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无一例与包山楚简盐字所从的偏旁相同🧑🤝🧑。足以证明释古玺中的盟为盐是错的👩🏻🎨。
关于这方古玺的年代,或认为字体像西周金文,或认为应属春秋。余意以为丘、立二字的写法明显属于战国🎁,须字写法诡异多变💆🏻♂️,也是战国时代的作风。故应订为战国时代为宜👨🏿🏫。
总括以上所证:须句,古国名,地名,地在今山东东平境内。丘,可有多解,1.高地☝🏽,2.释为丘,3.释为邑。须句丘,即须句邑。4.释墟💆🏿♀️。《楚辞·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注:“丘,墟也👜。”须句丘即须句国的遗址。以三📣、四两解可能性最大🙂↕️。立,通涖,涖盟,史籍习见✂️。旂,微部🦴。玺,脂部🫳🏼🖕,微、脂旁转🚱🦀。旂疑当借为玺字。玺文应释为“须句丘涖盟玺”等六字🍚,意为须句邑涖盟用玺。
[1] 葛英会《释“戴丘涖盟”玺》🥒,《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2期🚡。
[2] 曾宪通《论齐国“□□之玺”及其相关问题》,《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3] 王恩田《阳都邑涖盟玺简释》,富达注册古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富达网站👕,2015年3月31日。
[4] 赵平安《战国文字中的盐字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考古》2004年8期👩🏿🦱。
[5] 周法高《金文诂林》卷十二,6539~6543页引。
[6] 王恩田《释囟——兼说周原甲骨中的验辞》, (台)《中国文字》新33期,2007 年。
[7]《金文编》480~481页🧝🏻♂️,中华书局🤢,1985年7月。
[8]《战国文字编》471~472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本文收稿日期爲2015年4月11日✡️。
本文發佈日期爲2015年4月11日。
点击下载附件💟:
印文疑讀“須氒(厥)絕(或截)丘今(緘)鹽旅(鹵)”。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