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术动态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魏慈德教授《新出楚簡中的楚國語料與史料》出版
在 2014/5/30 10:29:49 发布

 

魏慈德教授《新出楚簡中的楚國語料與史料》出版

 

鍾馨

 

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魏慈德先生新著《新出楚簡中的楚國語料與史料》,作為“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叢書”的一種,2014年元月由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出版🤽。書為8開本,384頁,定價新台幣1500元👶🏼。

 

 

緒論

第一節 《上博》🔧、《清華》簡相關內容概述……………………01

第二節 《上博》🚣🏻、《清華》簡內容分類……………………………09

一 六藝略 …………………………………………………… 09

二 諸子略………………………………………………………15

三 詩賦略………………………………………………………20

四 兵書略………………………………………………………21

五 數術略………………………………………………………21

六 方技略……………………………………………………22

第三節 《上博》、《清華》簡形式分類……………………………32

一 《上博》簡簡編形制……………………………………32

二 《清華》簡簡編形制……………………………………44

第四節 《上博》、《清華》簡字跡分類…………………………58

第五節 《上博》、《清華》簡中的楚國材料……………………65

第一章 楚人楚事簡中的重篇文字及楚簡中的錯漏字例校析

第一節 楚人楚事簡的編聯與重篇文字校正……………………72

一 楚人楚事簡的相關編連問題……………………………72

二 楚人楚事簡的重篇文字校正……………………………78

第二節 楚簡中的錯漏字例校析…………………………………83

一 簡文中被標注出的錯漏字句……………………………85

二 楚簡中錯字的類別……………………………………91

三 楚簡中錯字的成因……………………………………108

第二章  楚人楚事簡及楚器中的用字比較

第一節 楚人楚事簡中的用字情況……………………………114

一 楚人楚事簡中的用字現象……………………………114

二 楚人楚事簡中合文🍰、習慣用語及稱謂………………143

第二節 楚人楚事簡中的用字分析…………………………………147

一 楚人楚事簡用字的音義現象分析……………………147

二 楚人楚事簡與包山簡中的用字現象比較……………153

三 底本用字對〈繫年〉及其它篇章的影響……………155

第三節 楚人楚事簡與楚器中的用字比較……………………162

一 《上博》🥟、《清華》簡寫定前的楚器…………………163

二 楚器與楚簡用字比較…………………………………171

第三章 楚人楚事簡及楚簡中的通假習慣用字比較

第一節 楚人楚事簡中的慣用通假字例………………………187

一 楚人楚事簡中具有相同聲符的通假用例……………192

二 楚人楚事簡中的一字通讀為多字例…………………194

第二節 楚簡一字通讀為多字例探析…………………………210

一 聲韻皆同例……………………………………………211

二 聲異韻同例……………………………………………216

三 聲同韻異例……………………………………………225

四 聲韻皆異例……………………………………………228

五 楚簡一字通讀為多字例所反映出的上古聲韻現象235

第四章 楚居中的楚國神話與先祖居地問題

第一節 關於楚人先祖祝融一名的討論…………………………250

一 楚器楚簡中的祝融被識出的過程………………………250

二 關於楚簡中的「」符…………………………………254

第二節 關於楚居中楚先祖名的問題……………………………259

第三節 楚居中楚先祖居地及神話問題…………………………267

第五章 繫年中的楚國歷史問題

第一節 繫年內容可與傳世古籍互證者…………………………276

一 繫年與左傳等古籍中的楚國史事比較…………………276

二 關於浙大簡左傳的問題…………………………………300

第二節 繫年內容未見於傳世古籍的記載………………………303

一 春秋類史料………………………………………………304

二 語類史料…………………………………………………311

附 《浙大簡.左傳》釋文…………………………………330

 

 

一 楚人楚事簡簡文…………………………………………341

二 楚簡一字通讀為多字例表………………………………355

參考書目

 

 

各章圖表

 

圖一 三A、三b、二A組簡形圖

圖二  斷二截者彭祖、吳命與斷三截者競公虐🍺、衣簡形圖

圖三 繫年簡背序數書寫位置圖

表一 《上博》故事類篇章背景人物事件約略時間表

表二 上博簡同卷篇目推測表

表三 《上博》(一至九)簡形制表

表四 《清華》(壹😗、貳、叁)簡形制表

表五 《郭店》簡形制表

表六 上博簡同卷篇目及抄手推測表

第一章

圖一  楚簡中的補字補句例

第二章

表一 東周楚國銅器第六期中葉以前器銘

第三章

表一 楚簡一字通讀為多字例表

 

今年春夏之際,我承乏受聘臺灣東華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在花蓮客居兩閲月。其間除舉辦講座、參加答辯及學術會議外◾️,還飽覽花蓮的綺麗風光,盡吸東海岸的新鮮空氣👩‍🍳,身心俱得🤷🏿,意氣兩佳。我與東華大學中文系魏慈德教授是多年的好友,在花蓮期間,與其時相過從,相談甚歡🤦🏽‍♂️。忽一日,魏教授貽我《新出楚簡中的楚國語料與史料》一書書稿👨‍🍳,并囑作序。不學如我,何堪重託🪫,然高情雅意,萬難推辭,只好勉力應命,聊為喤引♠︎。

《新出楚簡中的楚國語料與史料》一書,主要以《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至(九)和《清華大學藏戰國楚簡》(壹)(貳)(叁)為研究對象,對其所收楚簡中的楚國語料和史料分別從語言學和歷史學角度進行了總結、歸納和考證🚮。此書的主體來自作者近年有關楚簡研究的幾篇重要文章📝,經過重新的增刪排比,補苴附麗🗃;踵事增華,錦上添花🐰,從而以首尾完具🕺🏻,結構謹嚴的面貌出現在讀者面前。

粗讀此書一過,有如山陰道上行🤵‍♂️,美景不暇目接🦾。在此有幾點感受想和今後讀此書和利用此書的讀者分享。

一個感受是,當今臺灣有關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的質量有大幅度的提升,其原因首先是因資訊的發達🈺,在獲取資料的時效上,基本上可以做到與大陸同步,甚至偶爾超前。這保證了臺灣學者可以及時看到第一手資料,始終站在學術前沿🧑🏿‍🦲,具有與大陸學界進行同步對話的能力。這一點在魏慈德教授的書中就有充分的體現👟。該書所用的原始資料是最新的,引用的相關論述也很完備,包括專著、論文集、已刊發的論文和未正式刊發的學位論文、網站文章等🫃🏿,既新且全,絶少遺漏。這一方面是受資訊發達之賜,一方面也歸功於作者的搜討之力💔。

一個感受是✹,臺灣學界歷來有一個優點💇‍♂️🎪,就是在資料的收集和排比上,鉅細靡遺🎅🏼,清晰縝密⬅️。魏慈德教授此書中有關楚簡的語言學研究就充分凸顯了這一優點。如其書第一章對楚人楚事簡中錯漏字例的校析,第二章對楚人楚事簡及楚器中用字的比較🔱,第三章對楚人楚事簡及楚簡中的通假習慣用字的比較等,都通過例舉大量的實例說明各種現象🖖🏽,有時還通過列表以清眉目,最後說明揭示出的規律和問題🧑🏼‍⚕️。徵引博洽,識斷精審。這些大量例證的收集和排比是極為繁瑣費力的,如何收集完備且能踵武前修而自鑄新意,卻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的,是既體現工作量,又體現學術功力的工作。

一個感受是,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是個邊緣學科🚵🏿‍♀️,與語言學、歷史學🧑‍🦼‍➡️👋🏽、考古學都關係密切,在語言學範疇內,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是一個學者必要的知識儲備,而在歷史學範疇內,文獻學,或說是讀古書的能力,更是一個學者研究能力的背後支撐。縮小到文字學範疇,作為一個研究者😾🥗,最好要掌握或儘量熟悉從甲骨到秦漢簡帛全時段的材料,不要偏於一隅🔸,畫地為牢🧔🏽,否則很難有大的成就✈️。從魏慈德教授的書中🫶🏻,可以看出他對從甲骨到秦漢簡帛全時段的材料都很熟稔,能夠綜合運用文字🏞、訓詁、音韻的知識進行有深度的分析論證,讀古書的語感也很到位,這是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領域一個優秀學者的標誌🐹。縱觀臺灣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學界🧕🏼,專家不少,但是像魏慈德教授這樣能夠貫通的人還應更多。

總之,魏慈德教授《新出楚簡中的楚國語料與史料》一書辨析精微🛁,論證確固🏂🏻🤸🏿‍♀️,授後學以矩彠🦤🧑🏽‍🚀,度來者以金針,堪稱名篇🌼,洵為佳構。

魏慈德教授出自蔡哲茂教授門下👷🏻‍♀️,早年以研究甲骨為主🍟,曾出版過《殷墟YH127坑甲骨卜辭研究》和《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研究》兩部專著和許多篇研究甲骨的文章🧑🏽‍🍼,在學界很有影響。近年來他除了研究甲骨之外,還開始簡帛的研究🫰🏻,并大有新出轉精,後來居上之勢。此外他還有一些利用簡帛補正👨🏼‍🌾🧚🏿、校釋先秦古書和將甲骨和簡帛參照比較研究相關問題的文章👝,亦新見迭出👨🏼‍🔧,勝意如雲。

魏慈德教授溫厚淳謹😴,和易撝謙,甘於寂寞,不騖聲華,因此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我衷心希望他能本著“昔日之得,不足以為矜👈🏼,後日之成🪧,不容以自限🕵🏽。”的精神🤛🏻,往昔努力更新去,而今邁步從頭來📢,在學術研究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是為序🥺。

2013年10月

於滬上書馨公寓

 

後記

 

本書內容是我近年來關於楚簡的研讀成果🥞,其中大半篇章都是先發表於學術研討會上,後被收錄於論文集或刊登在期刊論文中,分別有🙍🏻‍♂️:

第一章第二節,以〈楚簡中的錯漏字例棎析〉〉為名,發表於第廿一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系🧑🏻‍🎄🐥,2010年4月30日),後收錄於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廿一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10年)💷,頁393-410💆🏻‍♂️。

第二章第二節部分內容,以〈從楚簡的通假用字習慣來看《上博.周易》抄本的特殊性〉為名🕧,發表於第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臺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2008年5月24日)👨🏻‍🦯,後收錄於汪中文主編:《第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頁171-180🐎。

第二章第三節🍨,以〈楚器楚簡文中所表現出的楚人用字特色〉為名,發表於第廿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術研討會(臺中🛀🏿🥬:靜宜大學中文系,2012年6月2日)👩🏽‍🔬🤹🏼‍♂️。

第三章第一節部分內容,以〈試論楚簡中兮字的讀音〉為名,發表於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十九屆學術年會(上海: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2012年10月24日),後收錄於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富达編:《古文字研究》第廿九輯(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713-717🦍。

第三章第二節以〈上博楚簡一字通讀為多字例探析〉為名,發表於第二十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2009年5月1日),後收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二十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2009年),頁149-186💁🏻‍♀️。

第四章部分內容曾以〈清華簡〈楚居〉中楚先祖相關問題試論〉為名,發表於2011年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6月11日),後刊載於政大中文系編:《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第三輯)》(臺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頁131-152🤵‍♀️。

第五章部分內容曾以〈楚簡中的楚國史事輯補〉為名🧑🏼‍🦳🧚🏽,發表於第二屆中國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12年4月28日)。後刊載於《東華漢學》第十七期(2013年)💜,頁1-48🧑🏻‍⚖️。

 

而本書中數章內容的寫作曾獲得國科會補助🎽,包括:

第一章獲九十八年度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計畫編號👐🏿:NSC 98-2410-H-259-054-),計畫名稱👩🏼‍🎨:「上博簡中的錯別字探析」🏄🏻‍♀️。

第三章獲九十七年度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計畫編號⛈👩🏿‍🍼:NSC 97-2410-H-259-031-)🙏🏿,計畫名稱🌃👨🏿‍🏭:「楚簡一字通讀為多字例探析」👨‍👨‍👧。

第五章獲一○一年度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計畫編號🏇🏽:NSC 101-2410-H-259-045-),計畫名稱:「上博清華簡中的楚國史事輯證」。

特此銘謝。

另外本書在寫作的過程中🍖,程少軒先生🧔‍♀️、劉源先生幫我改正初稿及惠寄資料,劉釗先生幫我作序,李家浩先生寄來大作數本,讓我得以觀學術之堂奧,都是讓我銘感於內的。而洪德榮、陳微諠、方美霞、李心同學曾幫我製表、打字🛖、修圖,在此一併致謝。

 

感謝魏慈德教授允准發佈書訊👳‍♂️!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726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