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吳祺🫑:讀嚴一萍《甲骨綴合新編》札記
在 2014/4/3 20:07:22 发布

 

读严一萍《甲骨缀合新编》札记

(首发)

吴祺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

 

浙江嘉兴严一萍先生是著名的甲骨学家👩🏽‍🚀,一生发表甲骨文论著甚多🪙,贡献很大🏃‍♂️。严氏于1975年出版的《甲骨缀合新编》则是其甲骨缀合方面的大作,为甲骨学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即以此书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严氏的摹本进行校订。其次根据严氏的缀合版及《甲骨缀合订讹》篇,考察严氏甲骨缀合的方法。最后从《甲骨缀合新编》所收录的甲骨缀合版探讨甲骨缀合的重要性。

一、严一萍先生与《甲骨缀合新编》

严一萍先生是著名的甲骨学家🫲🏿👨‍🦰,原名严城,字大钧,号一萍🔕,晚年号萍庐🧑🏼‍🍳。浙江嘉兴新塍人。生于1911年🥬,卒于1987年。1935年♦︎,严一萍先生赴南京求学♠️,抗战开始后♥︎,便回家自学,后于新塍任教。1939年🚵🏿‍♀️,严氏被举荐为新塍区区长,后调任嘉兴县政府主任秘书👨🏿‍🚀。其后于1950年来到台湾🧝🏻,持自己的甲骨学作品《殷契征医》拜见董作宾,深得董氏赏识。从此严一萍便师从董作宾先生治甲骨文。1952年🟧,严氏在台北创办艺文印书馆,任总经理兼编辑。后又创办《中国文字》杂志,为有志于研究包括甲骨文在内的中国古文字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阵地。

严一萍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专治甲骨文,用力颇深🧗🏻‍♂️,一生发表甲骨文论著颇多。如严氏拜见董作宾所持的《殷契征医》便有很高的价值🔃。胡锦权、程斯惠评价此书说🛞:“将甲骨文字中卜病之辞考释了四百余片,溯中医渊源早及殷商😨,此可谓难能可贵💾。”[1]于此,严氏具有开创之功👨‍⚕️。严氏《续殷历谱》一书是对其师董作宾《殷历谱》的补充与论证,价值颇高☝🏿。此外🦕,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严氏著有《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考释》、《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等,另外著有《甲骨古文字研究》三编,收录其考释甲骨文的论文共八十四篇,成就很高。严氏另著《甲骨学》一书,分上下两册,共九章,是一部甲骨学综述与甲骨学研究的巨著。严氏在该书序中说:“甲骨学的书💡,前人已经写了不少,但都是一般的叙述🏃🏻‍♂️,没有一个人谈到甲骨应该怎样研究的🙍🏻,我这一本《甲骨学》,主要的就是告诉读者,甲骨是这样研究的。”[2]严氏晚年又编著了《商州甲骨文总集》👮🏿‍♂️,共十六册🍌,收录了41956片甲骨🙆‍♀️🔆,是《甲骨文合集》之后又一部大型甲骨著录书,为甲骨学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975年台北艺文印书馆出版的《甲骨缀合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是严一萍先生积二十余年之功力编纂而成,共十册🦻🏽。又于1976年出版《甲骨缀合新编补编》(以下简称《补编》)一册。《新编》的前九册加上《补编》一册,严氏共收录了708片甲骨缀合版。足见严氏甲骨缀合功力之深。该书也为甲骨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资料💒。王宇信先生评价说:“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严一萍《甲骨缀合新编》和自一九七八年开始出版至一九八三年全部出齐的《甲骨文合集》所收缀合版🛰,是八十多年出土甲骨缀合的总结。”[3]然而其后出版的《甲骨文合集》却并未采用严氏的缀合成果,严氏也在《商州甲骨文总集》序中说到🎽:“胡厚宣先生在编者序言中提到我的缀合新编即缀合新编补◀️,可是并没有采用我所缀合的成果,这是非常遗憾的。”[4]《新编》第十册为订讹篇,陈炜湛先生说:“严一萍《甲骨缀合新编》第十册即为‘甲骨缀合订讹’🧗🏻👸🏻,指出前人缀合之误者近百版,足见其用力之勤🤟,鉴别之精👉🏽。”[5]陈先生对严氏的评价是相当中肯的。

二、《甲骨缀合新编》摹本校订

[零零五]据拓片可知,严氏在“子”字下少摹一“卜”字。完整卜辞应为🤶🏼:“囗子卜,囗贞👮🏼‍♂️:王宾上甲2️⃣,亡尤。”

[零七七]“王”字之后为“循”字🛗,作。严氏摹为💁🏼‍♂️,即“延”字,不确👨‍🏭。正确卜辞应为💇:“王循入。”

[一一二]据拓片可知,“午”字之前有“甲”字🧔🏽‍♂️,严氏为摹出此字。完整卜辞为:“甲午卜🧑🏻‍🎨,壴贞🌿:🥅。”

[一一三]“征”之前的字写作,即“方”字。而严摹为,即“亥”字,与拓片不符✡️。正确卜辞应为👨‍✈️🧑🏽‍✈️:“方征商。”记载方国侵扰商地之事🦣🫅。

[一三四]在“于岳”二字之前尚有“匄雨”二字🤶🏼,分别作🙋🏽‍♂️,严氏为摹出此二字🐴。完整卜辞应为:“匄雨于岳👨‍👩‍👦‍👦。”此类向岳神祈求降雨的卜辞习见。此外🍈🫷🏿,拓片中令有一“匄”字,也写作,而严摹成,不确👮🏽‍♀️。

[一五三]“庚申婦”之后尚有“示十”二字,严未摹出。此为甲桥记事刻辞,记载婦示龟甲之事🩹,卜辞习见。

[一九三]“犬”前尚有“一”字𓀋,严未摹。完整卜辞应为:“乙丑……贞👮🏻‍♀️:王其衣一犬💂🏼‍♀️。”此衣用为祭名🏎👨🏽‍🏭,卜辞谓用一犬进行衣祭🐦‍🔥。

[二一三]“癸”后有“未”,严未摹出此字⇨。今参照拓片补充“未”字🧑🏼‍💼,得出贞卜时间“癸未”👩🏼‍💼,与其之前卜辞中的时间“癸卯”、“癸亥”、“癸酉”刚好能相承接。

[二五三]“子”前有一字,应作🎻,上不封口🧝🏼‍♀️。而严将其摹为,与“中”字无异,不确。

[三零九]拓片中“其于西宗”之“西”写作👮🏼,而严摹为,即“白”字,不确。“西宗”当指西部土地神之宗庙🏂🏿,为祭祀之所。

[三一九]“在定贞”之“定”,拓片作,为地名,卜辞习见。而严摹为🔆,不确。

[三二一]该拓片中“癸巳……贞”之“贞”作,应为“贞”字无疑。而严摹为🍳🧙🏻,即字,不确。

[三七一]“其伐”之后的字拓片作,虽不可识,但根据此条完整卜辞“其伐利🚯。”以及此卜辞之前后卜辞“甲寅王卜🏕🦹🏿,贞:余其伐囗方白旅利。王曰:弘吉🚑。”“其伐利。”可知为方国名。而严摹为,即“又”字,不确。

[三九八]“丁卯卜💲,贞:望多方示乍大”之“多”字,拓片写作,为“多”字无疑。严摹为,即“吕”字🤌🏿,不确🌷。

[四零五]审拓片可知,“牛”之前有“一”字,严未摹。完整卜辞应为:“其一羌🤞、一牛。”

[四一三]“雨”前应为👦🏼,即“大”字。而严摹为𓀕,即“”字👨🏻‍🦯‍➡️,不确。

[四二八]“壬寅”之“寅”,拓片作🦸🏿‍♀️,而严摹为➗,缺💅🏽。

[四五九]拓片中“贞👷🏼‍♀️:乎取弓。”之“弓”字作,为“弓”字无疑👨🏼‍⚖️。而严摹为,即“勿”字🍣,不确。且卜辞中有“取弓”的记载,未见“取勿”之记载👩🏻‍🔬。

[四六三]“辟臣”之“臣”🧜,拓片写作。而严摹为🧆🦥,其下部多出“人”字,不确💁🏻。

[四七四]“勿鬯”之“鬯”字,拓片作⛅️。而严摹为👨🏿‍✈️,缺下部,不确。

[五零一]“贞:于母肇📂⛵️。”之“母”,拓片作,为“女”字,在此用为“母”🗺。严摹为,与拓片不符。

[五三一]审拓片可知,“月”字左边有“十”字,严未摹出来。补足后可知此卜辞月份为十一月,与[五三二]([五三一]之背面)所载的十一月相符。

[六一五]拓片中“”字作🧏🏻💁🏻,而严摹为🪬,缺下部之🐉。

[六七四]“戊戌婦示一屯,岳。”之“示”,拓片作,而严摹为,不确。此为骨臼记事刻辞,记载婦示屯之事。

[六八九]“戊寅”之“戊”,拓片作。严摹为,即“丙”字,不确。

三、严氏缀合方法探讨

(一)从严氏所缀甲骨看正确的甲骨缀合应具备的条件

1、残字相接成字。

如果两块甲骨在拼合出均有残字存在☂️,且此两块甲骨的残字刚好能相接并补足一个完整的甲骨文字🤙,并且能使卜辞辞句通顺💅,那么这样的缀合则是正确的😨。

[零六零]此缀合版为牛胛骨,由两块碎骨上下拼合而成🦢。上块碎骨的下端边缘存有“舊”字的上部残画🌇;下块胛骨的上部边缘存有“舊”的下部残画🧑🏿‍🚀。二者相拼合🏇🧛🏿‍♂️,刚好补足一个“舊”字,且构成一条完整的卜辞:“己未卜,何贞:祝叀舊各用。”刘钊先生认为此“各”读为“格”,义为法式,并谓:“卜辞言‘舊格’,大概就是指在祝祭时用舊的法式而言🎃。”[6]其说可从👨🏼‍🚀。

[七零四]此缀合版为牛胛骨👩🏻‍🍼🦸🏽,由两块碎骨上下拼合而成🕵️‍♂️。上块碎骨的下部边缘存有“”字的上部残画📨;下块碎骨的上部边缘存有“”的下部残画。二骨相拼合,刚好补足一个“”字,且组成一条完整卜辞:“王曰:光其。”叶正渤师说:“‘来’所指的对象👩🏼‍💼,主要是来自四面八方反叛方国的侵扰掠杀🏂。”[7]

2、事类、兆序、时间等相吻合。

事类指甲骨卜辞所占卜的事情👌🏽,或是卜旬🪆,或是卜行,或是卜气象🧏🏻‍♂️,或是卜农事等👩🏼‍🦱。兆序指根据占卜次序而刻于卜辞旁的序数字🐽。时间指的是贞卜时间与卜辞所提供的月份、年份等时间记载。

[零三二]此缀合版为龟腹甲,由两块残甲缀合而成。拼合后,构成两条卜辞🧞‍♀️💪:“癸巳卜🏄🏿‍♂️,争贞🧥:旬亡。三/癸囗[卜,争]贞👨🏿‍🏫:[旬]亡[]。三”二者事类相同,均为卜旬卜辞,且兆序均为三❤️‍🔥,可为正确缀合之凭证🏋🏽‍♀️🧑🏻‍🦼。

[零三七]此为龟腹甲,由首左甲与首右甲拼合而成,构成两条卜辞👷🏽‍♂️:“甲寅卜🤽🏻‍♂️,宾贞:王隹有。六月。一/甲寅[卜],宾贞🙆🏼‍♀️:王亡。六月。一”此两条卜辞为正反对贞👈🏼,贞问商王有无灾咎,事类相同。贞卜时间均为甲寅日,且月份均为六月。兆序均为一。可知此缀合正确无误。

3、所缀合的甲骨部位相合🧬🛰,接缝、碴口均能密合。

[零二三]此缀合版为龟腹甲🧒🏿,由三块残甲上下缀合而成。上块残甲为前右甲,中间残甲为后右甲的上部,下块残甲为后右甲的下部📟。三块残甲部位上下一致🥽👎🏻,构成了龟腹甲右甲的大部分🍛,且接缝密合无间👶🏽,可知缀合无误♓️。

[零三四]此缀合版为龟腹甲👨🏻‍🦯,由两块残甲左右拼合而成。左边残甲为前左甲的一部分,右边残甲为前右甲的一部分。二者以千里路为轴折成两半,部位能相接🥟,且碴口密合🧓🏻,故可缀。

[零四三]此缀合版为牛胛骨,由两块残骨上下缀合而成。上块残骨位于骨颈部位,且其下部边缘呈圆弧形,向外伸展🕊;下块残骨位于骨面部位,且其上部边缘也呈圆弧形🙍‍♀️,向内收敛。二者部位上下相合,且接缝刚好密合♨️,故此缀合正确无误。

4、遥缀的甲骨,其事类、部位🕵🏻‍♂️、倾斜度等要相合。

[零七三]此缀合版由两块牛胛骨遥缀而成🟩。从二骨的左侧边缘可以看出👩‍🦱,二者倾斜度一致。二者所记载的卜辞:“戊不雨。/其雨🌘。/戊雨。/戊不雨🥺。”为正反对贞,贞问戊日下雨与否👰🏽‍♀️,当为一骨之折。

[二八八]此缀合版由两块残甲遥缀而成。左部残甲位于前左甲与左甲桥部位,右部残甲位于前右甲与右甲桥部位🩸,二者部位相对称。此外,二者所载卜辞:“己亥卜,永贞🏋🏼:循。/贞🧁:不其循🏢。”为正反对贞,事类相一致💲,故可遥缀⛑。

    以上从残字、事类💁‍♂️、兆序、时间🚵🏿‍♀️🫵🏽、甲骨部位、接缝🛴、碴口、甲骨倾斜度等方面论述了正确的甲骨缀合应具备的条件。查严氏缀合甲骨版,可知其缀合均能满足上述条件,也可以看出严氏缀合功力之深。陈炜湛先生认为严氏《甲骨缀合新编》[四二六]版缀合有误,说👩‍🍼:“严一萍把左下一小片也接起来了🤾🏽‍♀️,但从行款⚆、间隔看🧑🏽‍🚒,这样接合并不合适💁🏿‍♀️,且《龟》1·21·3左下端折断处尚有残字🗒👌🏿,证明不能闇然相合4️⃣。”[5]查此缀合版拓片,知此缀合版由三块牛胛骨残片拼合而成。然非如陈先生所说,《龟》1·21·3左下端折断处并没有残字🎦🍲。严氏所加缀的左下一小片残骨的上部边缘与《龟》1·21·3的下部边缘相拼👨‍👩‍👧👼🏼,接缝能够密合。且严氏加缀版所载卜辞“其自南来雨。”与另外两版所载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二/其自东来雨♟👩‍🎓。二/其自北来雨。”卜辞事类一致,均为卜问雨从哪个方向来🛫。严氏加缀后也补足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知严氏此版的缀合正确无误♑️。

(二)从严氏《甲骨缀合订讹》编考察误缀之表现

1💂🏻、残画、字体风格、文例、事类、时间、兆序等不合。

[《订讹》24]此版由两块牛胛骨上下拼合而成🌬🏄🏽。查拓片可知,上块胛骨所载甲骨文字体为早期字体,下块胛骨所载甲骨文字体为中期字体。字体不同,不能昧然相接🕠。

[《订讹》62]此版由两块牛胛骨上下拼合而成🖐🏻。下块骨版记录了“乙亥”、“丙戌”📧、“丁亥”三个贞卜日,为逐日连卜😜。而上块骨版记录了“壬辰”与“戊戌”二日⚄,相隔七天🌸,在时间上与下版不合。此外,下版上部边缘存有“”字的下部残画与“寜”字的下部残画,而上版的下部边缘没有此二字的上部残画🏋🏼‍♀️,故二骨不能相缀。

[《订讹》90]此版由两块牛胛骨上下遥缀而成。下块胛骨的兆序为一🐘,可知其为成套卜骨中的第一卜;上块胛骨的兆序为二,可知其为成套卜骨的第二卜。二者兆序不合🦮,非一骨所折。

2、不识龟甲或兽骨的形态🤾🏼‍♀️,将龟甲与兽骨相拼合🧝🏼‍♀️;不识龟甲与兽骨的部位,缀合后甲骨部位不合。

[《订讹》41]此版由两块甲骨上下拼合而成。审拓片可知,上版为牛胛骨🧚🏿‍♀️,下版为龟腹甲,二者自然不能相接⛓️‍💥。

[《订讹》63]此版由两块甲骨上下拼合而成。审拓片可知,上版为龟腹甲,为首左甲𓀜、前左甲与左甲桥部位,下版为牛甲骨,不能昧然相接。

[《订讹》16]此版由五块牛胛骨残片缀合而成🏃🏻‍♀️。根据其字体🐦‍🔥、事类、兆序、碴口等信息可知,五块残片应为一骨之折👧🏽。但是缀合者对其部位不甚了解,导致缀合有误。据拓片可知🫷🏿,左下骨当为牛胛骨的左侧边缘,而缀合者将其置于中间部位则不确。

3🉑、接缝🧓🏻、碴口不能密合。

《订讹》中所载严氏考察出的多数误缀版都是由于接缝、碴口不能密合⛹🏽。这是因为残甲和碎骨在印成拓片后,收录于多本甲骨著录书中🚴‍♀️。学者很少有机会能够对照甲骨实物进行缀合,而更多只能参照拓片进行缀合🫳。在比照书中拓片时👩🏿‍🍳,难免会在缀合上失之偏颇。此外👍,在早期的甲骨著录书中🏑,有的学者为了追求甲骨拓片的整齐美观,而对甲骨进行剪裁🙍,其后学者再对其进行缀合时,势必难以正确缀合。例如🦹🏻:

[《订讹》76]此版由两块牛胛骨上下缀合而成。上骨为《殷虚书契续编》4·27·3版👌🏿,下骨为《续编》1·22·8版。原缀者将二者均视为牛胛骨的左侧边缘部位。严一萍先生指出,《北京大学藏甲骨》3·18·1即为《续编》4·27·3未经剪裁的完整骨版,其右部尚有一大部分残骨。故可知原缀者所据修剪过的胛骨进行缀合实不确。笔者查2008年版《北京大学珍藏甲骨文字》[8]🉑,发现其第6版正如严氏所说,为《续编》4·27·3未经剪裁的原版胛骨,可证原缀之误。

    由此可知🐦,最为科学可靠的甲骨缀合方法应是利用甲骨实物进行缀合。陈炜湛先生也说:“甲骨缀合🧝🏽‍♀️,若光凭拓本,可靠程度究属有限,也容易出差错。应当尽量利用实物,进行缀合或覆核。”[5]其说极是🐾。

四💆🏼‍♀️、从《甲骨缀合新编》看甲骨缀合之重要性

关于甲骨缀合的重要性,学者多有论述👨🏿‍🎓。王宇信先生说🦺:“甲骨文进过缀合复原的处理🐎,才能找出各辞之间的相互关系🧛🏿‍♀️,恢复当时的卜法文例等等📺,从而成为我们认识商代社会的重要史料。”[3]但白玉峥先生也说♏️:“甲骨缀合固然重要,但自其内容言,却非尽然。”[9]其说极是。《新编》中有的缀合版只是对残甲碎骨原状的复原🪦,但于内容则重要性较低,如[零五四]、[零五五]、[五一四]等,有的缀合后并无卜辞🏘,有的缀合后仅是简单的卜王卜辞的记载。但《新编》中更多的缀合版则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现简述于下:

1、补充订正旧说🌗。

[零三一]此缀合版由两块龟腹甲残甲拼合而成🙇🏿‍♂️,二者分别是《殷虚文字甲编》(以下简称《甲》)958版与960版。屈万里先生在《殷虚文字甲编考释》中分别对两骨卜辞进行隶定𓀄🦸🏻‍♀️:《甲》958“……且卅……卅牛👮🏼‍♂️。一”《甲》960“……乙廿豕……羊。”[10]二者均不能通读,对卜辞的理解不利。严氏将二者缀合后,得到卜辞:“……且乙卅牛💇🏽‍♂️🔷、卅羊、廿豕🧑🏻‍🔬👇🏻。一”卜辞之意明矣。

[零四九]此版为牛胛骨,由《甲》2526与《甲》2847上下拼合而成。其中《甲》2847记载一条卜辞:“癸酉卜,何贞:叀且雈。”屈万里认为此“雈”为地名,“且”读为“徂”,为往之义[10]🧻。而严氏将二骨缀合后,可知该骨版所载卜辞均为祭祀卜辞🎩,因此可知《甲》2847之“且”即“祖”🙀,“雈”当用为祭名,谓对祖先进行雈祭👨🏿‍🌾。姚孝遂先生也认为屈万里读“且”为“徂”非是[11]。这样理解,缀合后的卜辞前后方能通读🐼。

2、经缀合发现新的甲骨文字,或发现已知甲骨文字的新用法🤐。

[二零一]此缀合版由两块龟腹甲残片上下缀合而成👱🏼‍♀️。两块残片碴口密合🧑‍🎓,且上块残片的下部边缘存有“方”字的上部残画与“马”字的上部残画,下块残片的上部边缘存有“方”的下部残画与“马”的下部残画。二者相拼合,刚好补足“方”与“马”二字。故可知此缀合正确。缀合后得到卜辞:“……马……。”在卜辞中多用为先公名🫰🏼,而据此条卜辞可知🛻,也为方国之名,为商代方国研究的一个补充。

[二零二]此缀合版由两块龟腹甲残片上下缀合而成。上块位于后右甲部位♎️,下块位于尾右甲部位🙍🏽,接缝密合,缀合正确。缀合后得出卜辞:“辛酉卜,:今日辛弗每。”可知当为贞人名🔲🧑‍⚖️,前人罕有述及此贞人👱🏽,因此该缀合也为殷商贞人系统提供了补充👷‍♀️。

3、提供关于商代的重要史料📰。

为商朝先公、先王世系提供有力的证明。

[四四八]此缀合版由三块胛骨上下缀合而成。上版与中版甲骨由王国维在《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中所缀👈🏻,开甲骨缀合之先河☎️🏊🏿‍♀️。此缀合订正了《史记·殷本纪》中“报丁、报乙、报丙”的世系错误。后来董作宾又从善斋藏品中找到一片缀于二者之下🧚‍♂️,得出卜辞💞:“乙未品报甲十🙏🏿、报乙三、报丙三、报丁三🕙🤜🏼、示壬三、示癸三⚜️、大乙十、大丁十、大甲十、大庚七、小甲三……三💇‍♂️、且乙……”证明了示癸之下为大乙,大甲之下为大庚,大庚之下为小甲。三块残骨经缀合👩🏻‍⚕️,价值倍增👨🏿‍🚀,足见缀合之重要性。

[一零七]此缀合版由两块牛胛骨左右缀合而成🪧,缀合后得到卜辞⛹️:“囗未卜🤏🏼🚄,雨自报甲、大乙、大丁🙆、大甲、大庚、大戊、中丁、且乙、且辛🤾🏿‍♂️、且丁十示🆚,率🧏🏿。”缀合版记载了自报甲至祖丁十位直系先王之名🪞,与《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完全符合⏮。此缀合版也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

为商朝疆域或方国地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一零]此缀合版由三块胛骨上下缀合而成🦸‍♂️,缀合后得到卜辞👩🏻‍⚖️:“己卯卜,在囗贞:王其……灾💐。/辛巳卜👩‍🦽‍➡️。/癸未卜,在贞:王步于,亡灾。/乙酉卜,在立贞🏊‍♀️:王步于淮,亡灾👩🏽‍💼。/丙戌卜,在淮贞:王步于囗🔇,亡灾。/庚寅卜,在贞♣︎:王林方👨🏽‍🔬,亡灾👨‍🦽。/壬辰卜,在贞:王其至于雚🤲🏻,亡灾🙏🏿🤷🏼‍♀️。/甲午卜在贞✅:今日王步于,亡灾。”由每条卜辞所记载的贞卜时间与贞卜所在地💂‍♀️,对商王朝的疆域划分大有裨益🧛‍♂️。又如[三一二]缀合版提供了征人方所经过的地望与路程天数,缀合后价值较高。

ƒ为殷历谱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零零一]此缀合版由五块龟腹甲残片最合而成📻,缀合后得到卜辞:“癸亥卜👩🏿‍✈️,争贞:旬亡👩🏻‍⚖️。一月。三/癸未卜🍧,争贞:旬亡。二月。三/[癸]未卜🥃,[争贞]:旬[亡]。三/癸卯卜,[争贞]:旬亡🧙🏼‍♀️。二月。/[癸]卯[卜]😶,[争]贞🤝:[旬]亡[]。五月🧭。/癸未卜,争贞:旬亡。三日乙酉夕↘️,月食,闻🧍‍♂️。八月。”董作宾先生据此缀合版推算此次月食发生在祖庚元年[12]🤌。为商代月食谱的制定提供重要参照。又如[零零八]缀合版记载了数旬卜旬卜辞,董作宾先生根据此类卜旬卜辞制定了商代的旬谱,缀合后的卜旬卜辞价值则更高。

    除了月食谱、旬谱之外,缀合版对商代的年历谱、祀谱🔉、闰谱、朔谱、日谱、月谱⚧、夕谱等历谱的制定均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其价值远远大于残甲碎骨的价值。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业师叶正渤教授悉心指导👨‍✈️,于此,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  胡锦权🧚🏿‍♂️、程斯惠主编.新塍镇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226.

[2]  严一萍.甲骨学[M].台北:艺文印书馆⛹🏻‍♀️,19911.

[3]  王宇信.甲骨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27-229.

[4]  严一萍主编.商州甲骨文总集[M].台北🥻:艺文印书馆,1985🫴🏿:1.

[5]  陈炜湛.甲骨文简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86-188.

[6]  刘钊.古文字构形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20.

[7]  叶正渤.卜辞“来”研究[J].殷都学刊🕵🏿,20041):17.

[8]  李钟淑🚴‍♂️、葛英会.北京大学珍藏甲骨文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

[9]  宋镇豪、段志洪主编.甲骨文献集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425.

[10]  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1𓀃:147367.

[11]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3557.

[12]  董作宾.董作宾先生全集乙编[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487.

[13]  严一萍.甲骨缀合新编[M].台北🤹🏼:艺文印书馆,1991.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4年4月3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4年4月3日🈯️。



点击下载附件:1311吴祺🫄🏼:读严一萍《甲骨缀合新编》札记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813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