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教授著《楚帛書研究》(十一種)出版
李零教授著《楚帛書研究》(十一種)於2014年2月由中西書局出版。全書精裝16開🫗🧛🏽♀️,定價90元🧟♀️。
附𓀛:書影、自序、目錄
自序
中國最早的書是“書於竹帛”🐡。甲骨文不是書🫳🏽,銅器銘文也不是書👨🏻🦽🏺。中國書史👆🏻🙅,早期是簡帛古書,晚期是紙本古書。早期古書🐵🧔🏻,寫在竹簡上的🦹🏽,截至目前👰🏼,數量相當驚人🧕,但寫在縑帛上的,却衹有兩次發現,一次是一九四二年湖南長沙子彈庫出土的戰國楚帛書,一次是一九七三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書🦶🏽。長沙自古出絲綢,中國最早的帛書和帛畫都是和長沙的名字連在一起。
一九四六年,子彈庫帛書流失海外,圍繞它的討論🧙🏻♂️,不但歷時長,而且參與討論者衆✯,具有真正的國際性🙎🏽♂️。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批帛書其實不止一件,還有不少殘片,但通常所說的楚帛書,在很長時間裏𓀇💖,都是指蔡季襄首次發表於《晚周繒書考證》一書中的那件比較完整的楚帛書🧓🏿。
二十世紀是中國簡帛發現的黃金時代🏌🏽。其中真正可以稱之為“書”的發現🪙☺️,最早一件就是通常所謂的楚帛書。竹簡的發現雖然比它早,但一九四九年以前💪🦹🏽♀️,主要出土物幾乎全部是漢代邊塞出土的檔案文書⛹️♀️,不但年代偏晚🍻,而且除了零章碎句,沒有像樣的書👨🏽🎨。研究簡帛古書也好,研究戰國文字也好🦯,在很長時間裏,它是唯一的長篇🥵。
子彈庫帛書非常難讀🏢,一是文字難認,二是內容陌生⛽️,正是因為難🤏,才吸引了很多學界高手🗑,一遍一遍🙇🏽♀️,反復研讀𓀝,即使最優秀的學者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我們必須承認,七十多年過去,直到今天🧑🏻✈️,這篇古書仍有不少讀不懂的地方。
我的學術生涯是發端於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學習的七年(一九七七-一九八三年)🐕。《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是我的處女作👆🏽,對我來說🧗🎵,有特殊的紀念意義🌘。
我讀楚帛書,集中閱讀🙈,主要有七次👮🏻♂️:一次是一九八〇年,一次是一九八八年,一次是一九八九-一九九〇年,一次是一九九三年,一次是二〇〇一年,一次是二〇〇七年🎤🙎🏿♂️,一次是二〇一〇年。前後長達三十年。本書是前四次研究的真實記錄🧲。
我一向認為,學術的基礎是讀書,學術的本質是求知🗄,寫書衹是把讀書心得系統化,總結給別人看💡,其實是幫助別人讀書。對我來說👮♂️,書衹是個副產品⛈。本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我的讀書筆記和認識過程。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九日寫於北京藍旗營寓所
目錄
自序………………………………………………………………………………………………一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一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補正……………………………………………………一一七
楚帛書目驗記………………………………………………………………………………一五一
The Chu Silk Manuscript and Shitu……………………………………………………一五五
楚帛書與“式圖”…………………………………………………………………………一六三
Reconsidering the Chu Silk Manuscripts……………………………………………一七一
楚帛書的再認識……………………………………………………………………………二〇五
Translation of the Chu Silk Manuscript……………………………………………二四四
熱氣寒氣,以爲其序………………………………………………………………………二五二
中國古代的墓主畫像——考古藝術史筆記………………………………………………二五六
楚帛書與日書🙍♂️:古日者之説………………………………………………………………二七三
感謝中西書局提供書訊🥜!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𓀏:69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