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蕭旭👩‍⚖️🤙🏿:“窮奇”名義考
    在 2014/2/15 11:56:39 发布

    “窮奇”名義考

    (首發)

     

    蕭旭

    靖江市廣播電視臺

    1.“窮奇”是上古神怪的名稱,所指大致有如下幾種:

    1.1.指惡獸,或云如虎,或云如牛🦥。

    1)《山海經·西山經》:“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獋狗,是食人。”郭璞注📻:“或云似虎,蝟毛,有翼。銘曰😉:‘窮奇之獸🤱,厥形甚醜🧏🏼‍♂️。馳逐妖邪🤦🏻‍♀️,莫不奔走⚙️。是以一名👃🏻𓀅,號曰神狗。’”《文選·上林賦》李善注引張揖曰🙎🏽:“窮奇,狀如牛而蝟毛👰,其音如嘷狗👩🏼‍🔬,食人者也🤽🏼‍♂️。”張說即本《山海經》👨‍👩‍👧。考《爾雅》🥫:“熊虎醜,其子狗。”郭璞注:“律曰🦇:捕虎一👇🏽,購錢三千🥅,其狗半之👩‍🍼。”《釋文》:“狗🏷🚜,本或作豿。”《左傳·昭公七年》孔疏引李巡曰🛳:“熊虎之類👨🏽‍🎓🦹🏽‍♂️,其子名狗。”是“神狗”即“神豿”,亦指虎🧑🏻‍🌾,而非犬也🧑‍🍳。

    2)《山海經·海内北經》👨🏻‍⚖️:“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所食被髮,在蜪犬北👰🏿‍♂️,一曰從足。”

    3)漢東方朔《神異經》👰🏽‍♀️:“窮其(奇)獸,似牛而色狸,尾長曳地,其聲似狗👉,狗頭,人形🔙,鈎爪鋸牙🧘🏿🙍🏼‍♀️,逢忠信之人嚙而食之,逢姦邪者則擒禽獸而飼之,迅疾,亦食諸禽獸也🍋。”“窮其”即“窮奇”🗺🏂🏻,《爾雅翼》卷21、《錦繡萬花谷》前集卷37引皆作“窮奇”。《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神異經》作🧝🏽:“西北有獸👩🏻‍💻🏠,其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勦食人,知人言語,聞人鬭輒食直者,聞人忠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二文不同,《説郛》卷66引《神異經》則并存之。《御覽》卷913引《神異記》:“西北有獸,狀如虎,有翼,名窮奇👩‍✈️。”此乃節引👏🏻。

    4)《廣韻》“窮”字條云🧑🏼‍🔧:“窮奇🙁,獸名,聞人鬬👁‍🗨,乃助不直者🧚‍♀️。”《酉陽雜俎》續集卷8:“獬豸見鬭🕥,不直者觸之;窮奇見鬭🕑,不直者煦(助)之。均是獸也,其好惡不同🟧,故君子以獬廌為冠,小人以窮奇為名。”《御覽》卷913引或說云🌳:“窮奇聞人闘,乃助不直者✅,文王出獵所獲。”

    5)《爾雅翼》卷21 ➕:“海上所謂窮奇者,千嵗聃耳虎👵🏽,一名神狗也⛔️。”

    音轉則為“窮曲”:

    6)《呂氏春秋·適威》:“周鼎有(著)竊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𓀌👩🏻‍🦼。”舊注🌞:“竊,一作窮”♥️。“窮”字是🚴🏽‍♀️,“奇”🙍🏼、“曲”一聲之轉[1]

    1.2.指惡人🎧。

    1)《左傳·文公十八年》🪼:“少皥氏有不才子🏌🏻,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搜慝,以誣盛德🧑‍🔬,天下之民,謂之窮奇👞。”杜預注🆚:“窮奇,謂共工,其行窮,其好奇。”孔疏:“行惡終必窮,故云其行窮也。好惡言🎽,好讒慝👋🏻,是所好奇異於人也。”

    2)《史記·五帝本紀》:“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集解》引服虔曰🐽:“窮奇,謂共工氏也,其行窮而好奇。”《正義》:“窮奇🌵,謂共工🩹。言毀敗信行🙏🏿,惡其忠直,有惡言語🙍,高粉飾之,故謂之窮奇😸。案:常行[]🏄‍♀️,終必窮極✍🏿↙️,好諂諛🧑🏻‍🔬,奇異於人也。”[2]杜說即本服氏。

    1.3.指惡神。

    1)《淮南子·墬形篇》:“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高誘注:“窮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雨(兩)龍🏊🏽‍♂️,其形如虎。”

    2)《古文苑》卷6漢黃香《九宮賦》🍗🩺:“乘根車而駕神馬,驂䮡駽而俠窮奇📣。”章樵註🏊🏽:“窮奇,神名。”

    3)《續漢書·禮儀志中》:“甲作食𣧑🔬,胇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強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隨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

    4)《抱朴子内篇·雜應》:“前道十二窮奇,後從三十六辟邪。”

     1.4.指惡地,《呂氏春秋·恃君》:“雁門之北👩🏼‍🔧,鷹隼所鷙🟦,須窺之國🩸,饕餮🏸、窮奇之地,叔逆之所,儋耳之居🏃‍♂️‍➡️,多無君。”

    2.關於“窮奇”的名義,上引服虔💆🏼、杜預所云“其行窮而好奇”,張守節所云“常行[],終必窮極,好諂諛奇異於人”🧜🏻‍♀️,又《路史》卷25:“窮奇,離奇之謂。”皆望文生義,无足辨者👨🏻‍💻🔫。余所知近人尚有四說:

    2.1.丁山曰:“‘窮’得名於䠶……窮奇,當即《海外西經》所謂‘奇肱之國’。窮之言弘也📒,弘之言弓也。”[3]

    2.2.丁山又曰🕯:“窮奇,吾得謂即‘窮曲’之聲轉……‘窮曲’即‘屈虹’🎆💁‍♀️。屈虹者,共工也。”[4]

    2.3.劉毓慶曰🧗🏻:“我懷疑‘窮奇’本應該作‘窮婍’,也就是《五帝本紀》所說的顓頊的那個寶貝兒子‘窮蟬’👵🏼。《方言》說:‘蟬……海岱之間謂之䗁。’……‘窮蟬’《系本》作‘窮系’,系、奇古同為牙音🙃,聲易互訛👨‍👧‍👦。這樣看來,‘窮奇’形象與蟬也應有些微妙的關係了。”[5]

    2.4.常耀華曰💒:“‘窮奇’與‘慶忌’💂、‘作器’🧑🏻,亦是一名的不同寫法🔽。”自注云➿:“‘竊曲’與‘窮奇’🪬、‘慶忌’音亦相近,三者性質可能相同🧜‍♀️。”[6]

    3.上舉四說,亦皆臆測,未為得實🫃🏻。睡虎地秦簡《日書》的出土,為我們探索“窮奇”的名義提供了新的語言學線索。

    1)《日書》甲種👩🏽‍🏭:“人有惡瞢(夢)🥭,䁷(覺),乃繹(釋)髮西北面坐,禱之曰:‘臯!敢告璽(爾)🔛,某有惡瞢(夢)🤦🏼,走歸之所,強飲強食,賜某大幅(富),非錢乃布,非繭乃絮。’則止矣👨🏽‍🍼。”[7]

    2)《日書》乙種🤹🏽‍♀️:“凡人有惡夢👨‍🦯‍➡️,覺而釋之,西北鄉(嚮)擇(釋)髮而駟(呬)🤷🏼‍♀️🔊,祝曰⛽️:‘(臯)!敢告璽(爾)宛奇,某有惡夢,老來囗之✖️,宛奇強飲食🤛🏽🐦‍🔥,賜某大畐(富),不錢則布,不璽(薾)則絮。”[8]

    對這二條材料🏊🏿‍♀️,有以下諸說:

    3.1.饒宗頤曰🤵‍♀️:“字書未見字,‘’當是‘伯奇’🏨,《續漢·禮儀志》云云[9],是食夢者為伯奇,食蠱者為窮奇。‘窮奇’見《山海經》🙏,為食人之獸……又疑‘’即‘窮奇’,逐疫除蠱,與伯奇食夢,皆神話人物,古或混合為一🦵🏼。秦簡以逐夢之神為,言其強飲強食➡️,則與窮奇之食人食禽獸最為相近。‘’又稱‘宛奇’,宛與窮形近。”[10]

    3.2.劉信芳曰:“宛與窮古字形近……‘’即‘窮奇’,為食夢之鬼😐。”[11]

    3.3.劉樂賢曰:“‘’在《續漢書·禮儀志》及敦煌本《白澤精怪圖》中作‘伯奇’🤽🏽‍♂️,而在《日書》乙種中😑🤷🏿,這位食夢之神又寫作‘宛奇’。更有甚者👨🏿‍🔬,饒宗頤、高國藩二氏認為還與文獻中的‘窮奇’有關。……‘’、‘宛奇’、‘伯奇’三者為一是毫無疑問的,然一物之名何以有此三種寫法,現在尚難解釋💛。至於他們與窮奇的關係,則更難說清楚。高國藩氏說窮奇神話是宛奇神話之衍化,其說似可從,但目前證據太少。”[12]

    4.據《續漢書》,“伯奇”、“窮奇”判然二神。“宛奇”是“窮奇”的誤寫。“窮奇”是“”音變🍊👳‍♂️,“窮”、“”雙聲,韻則冬侵相轉也💊。《詩·谷風》:“我躬不閱。”《禮記·表記》引“躬”作“今”。《易·蹇》🔣:“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上博戰國楚簡(三)《周易》🛞、馬王堆帛書《二三子問》“躬”作“今”🌄。皆是其證也。《左傳·昭公三年》、《韓子·說林下》“讒鼎”🤙🏻,《左傳正義》引服虔曰𓀊:“疾讒之鼎🤌,《明堂位》所云‘崇鼎’是也😵。”《呂氏春秋·審己》😶、《新序·節士》作“岑鼎”🎼,亦冬侵相轉之例。敦煌寫卷P.2682《白澤精怪圖》“”作“伯奇”,是誤混二神為一也📠。

    5.下面從同源詞的角度👎🏻,推求“”的含義🤳,並隨文辨正一些字書、韻書上的錯誤。這些錯誤,單獨考察不易發現,放在同源詞的系統中,就很明顯💃🏻。

    5.1.《玉篇》:“㪁👛,㪁敧也♞。”又“敧,㪁[]也🚵🏼‍♀️。”按釋文脫一“敧”字🏒。敦煌寫卷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廣韻》并云:“㪁🧖,㪁敧,不齊。”《集韻》🎄:“敧👨🏻‍🦳🦸🏻‍♀️,㪁敧,多少不齊皃。”又“敧👨🏽‍🦲,不平。”《廣韻》🙋‍♀️:“㪁,敧多也💀。”按“敧多”不辭,當作“㪁🐘,[]敧👩🏻‍🍳,多[少不齊]也”[13]

    5.2.音轉亦作“嶔崎”[14],《古文苑》卷6《王孫賦》🛂👿:“處嶄巖之嶔崎👨🏼。”章樵註🕤:“嶔崎👩🏿‍🍳,危峻之山。”考《文選·上林賦》🧚🏻‍♂️:“嶔巖倚傾。”李周翰注:“嶔巖倚傾🤳🏼,不齊貌。”“嶔崎”即“嶔巖倚傾”之省語。

    5.3.音轉亦作“嶔(𡼲)巇”🖖🏿、“廞𢋼,《集韻》🧚🏼‍♀️:“嶔,嶔巇👱🏽‍♂️,山險貌,通作廞。”又“𢋼🐩,廞𢋼🤷‍♂️,山險,或作巇、嶬。”《文選·南都賦》:“𡼲巇屹𡿖。”李善注👩🏼‍⚖️:“𡼲巇🦖,山相對而危險之貌也。”

    5.4.音轉亦作“崟崎”🧔🏼‍♀️,宋·姜特立《寄題時氏小飛來》🧑🏿‍✈️:“依約峯巒似竺乾🏠,崟崎岩洞老雲烟🙇🏼‍♂️。”

    5.5.又倒言音轉作“欹嵌”🤚🏻,唐·元結《右溪記》🕵🏻‍♂️:水底兩岸,悉皆怪石🧑🏼‍🚒🙇‍♂️,欹嵌盤屈,不可名狀🏄🏻‍♀️。

    5.6.音轉亦作“𢜩㥓”、“憾㥓”[15]🤎,《玉篇》:“𢜩🐋,不安貌。”又“㥓💑,𢜩㥓,儉急👩🏻💂,又儉意也🦑。”《廣韻》👩‍🏫:“㥓🙆‍♀️,𢜩㥓,儉急🙇🏿‍♂️。”按“儉”皆當作“險”🫅🏽,《御覽》卷300引《禰衡別傳》☄️:“劉景升天性險急🎡,不能容受✭💇🏻。”《慧琳音義》卷96引《考聲》:“𢜩恃(㥓),險意也。”“恃”為“㥓”誤,而“險”字不誤🕧➕。“險急”與“不安”義正相因,險峻不平,故引申指性情險急也。《集韻》👩🏻‍🦰:“㥓,𢜩㥓,偷意。”按“偷”為“儉(險)”誤,此一誤再誤。《龍龕手鏡》:“㥓,憾㥓,儉(險)意也。”

    5.7.字或作“忴㥍”,《玉篇》:“忴🩰,心急也。”“忴”、“𢜩”當為異體字⌨️。《集韻》: “忴,忴㥍,心急也。”“忴㥍”即“𢜩㥓”。《正字通》𓀌:“忴㥍,心急。按㥍與惎同,惎無急義,合忴㥍二字訓心急,故知其為俗譌也。”其說非也。

    5.8.字又作“扲掑”,《集韻》、《類篇》並云🧑‍🏫:“掑😻,扲掑,堅勇也,或書作𢮜。”

    6.“㪁敧”由不齊義🧙🏽‍♂️,引申為險峻🔜、險惡。山之險峻為嶔崎、崟崎、欹嵌,性之險急為𢜩㥓、忴㥍🦹🏻‍♀️,行之堅勇為扲掑,物之險惡為、窮奇⚖️🤹🏿‍♂️,其義一也☆。故惡神🖕🏼、惡人、惡獸🤲🏿、惡地皆得稱為“窮奇”👨‍💼🤚🏼,雖所指各異,而語源則同🎏。王國維曰💘:“蓋其流期於有別,而其源不妨相通💇,為文字變化之通例矣🦪🧰。”[16]此言最為會通👧🏽,得名物訓詁之真諦矣⚽️。

    7. 《楚辭·離騷》:“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王逸注:“顑頷,不飽貌🚶‍♀️‍➡️。”

    洪興祖《補注》👨🏼‍🎨:“顑,虎感切💁🏻‍♂️🔘。頷,户感切。又上古湛切🪅,下魚檢切💆🏽‍♂️。顑頷,食不飽面黄貌📇。”上博五《姑成家父》:“㠯至於含(今)才(哉)。”整理者李朝遠曰:“,從衣從咸。🤌🏽,從衣從含。此二字均不識,待考。”[17]“顑”、“頷”當是一字之變體🌽,音則稍變♠︎,而又組合成詞,“”的構詞理據相同[18]。故面惡貌為顑頷🤌🏻,運惡貌為,其義一也🥮。

    8.上文說過,“讒”、“崇”☄️、“岑”音相轉🕠,“”、“窮奇”為貪食之獸,故又製專字“饞”或“嚵”表示貪食之義。《玉篇》:“饞,食不嫌也🪅。”“嫌”為“廉”之誤[19]。《玄應音義》卷22、《慧琳音義》卷48、《廣韻》🤹、《龍龕手鏡》并云👨🏽‍🦲:“饞,不廉。”《集韻》:“饞🧖🏼‍♀️,饕也。”《增韻》:“饞,饕也🛼,亦作嚵。”後漢安世高譯《佛說㮈女祇域因緣經》卷1➛:“汝性常不廉🙎🏼‍♀️,貪於飲食,故名為烏。”“不廉”是無廉恥之義。音衍為雙音節詞🤷‍♂️,則為“饞𩞉”或“𩞉饞”👈,《廣韻》👲🏿:“𩞉,饞𩞉,貪食也👱。出《古今字音》🎪。”《集韻》:“𩞉🪥,𩞉饞🫵🍠,貪食。”字又作“嚵𩞉”👨🏻‍🦳,唐·段成式《送窮文》🙅🏼🤦🏻‍♀️:“予送非嚵𩞉🐕‍🦺,歷慼循陰索。”字亦作“饞𩞆𩞐)”,《廣韻》🏣:“𩞐,𩞐,愛食。”《集韻》:“𩞆,欲食也,或書作𩞐。”音轉又作“饞𩞋”,《玉篇》:“𩞋,饞𩞋也🚶🏻‍♂️。”《集韻》:“𩞋,饞𩞋🎤,不廉。”又作“饞慵”,敦煌寫卷S.617《俗務要名林》:“饞慵,嗜食而嬾也。上士銜反,下蜀容反🔃。”所釋望文生訓也👃🏿🥣。P.2478《開蒙要訓》:“貪婪費耗,饞慵乖嬾🔢。”又作“慵饞”、“慵嚵”♚、“慵讒”、“慵儳”🏃‍♂️‍➡️,P.2717《碎金》:“慵饞,石容反,士咸反。”[20]朱鳳玉引《玉篇》“慵,嬾也”以釋之[21]🖐🏻,亦非。P.2418《父母恩重經講經文》:“產業莊園折損盡,慵嚵惡紹豈成人。”P.2999《太子成道經》:“新婦莫慵讒,不擎卻回來。”S.2682作“慵儳”。《正统道藏·洞神部·威儀類·太上金櫃玉鏡延生洞玄燭幽懺》:“盜竊慵讒,闘舌鄰里。”蔣禮鴻曰𓀉:“慵讒、慵嚵👧:好吃懶做,懶惰。”[22]亦惑於《俗務要名林》之誤說🫵🏿。俗記音作“饞蟲”,遂失其語源,誤以為蟲物矣。《西遊記》第24回:“那八戒食腸大🈺,口又大🧘🏿‍♀️,一則是聽見童子吃時,便覺饞蟲拱動。”[23]

    9.附帶說一下👩🏻‍💻,《續漢書·禮儀志中》十二神名📤,當皆有義可考,下面試作推測,不知則闕如:

    9.1.“甲作”猶言“壓笮”🥷🏻,《說文》:“笮,迫也👩🏻‍🎤。”《廣韻》🫁:“壓,笮也🗼。”《玄應音義》卷4:“壓笮:笮猶𡑅也,今謂笮出汁也🌔。”又卷11🗾:“壓笮🌘:今作窄🤦🏿‍♂️,同🎭🈺。《說文》🏄‍♂️🧂:‘窄🧘🏿‍♂️,壓也🤜🏼。’謂笮出汁也。”亦作“壓迮”,《後漢書·陳忠傳》:“鄰舍比里,共相壓迮。”李賢注:“迮🤸🏽💜,迫也。”又作“庘㢒”,俗作“壓榨”,《玄應音義》卷9引《通俗文》:“物欲壞曰庘㢒🧙🏽‍♀️。”

    9.2.“強梁”亦作“強(彊)良”🔟、“強𨄈”、“彊倞”,強健之貌[24]

    9.3.胇胃👩‍🦰,《說郛》卷100引唐段安節《樂府雜錄》作“沸謂”,猶言“怫㥜”、“沸渭”😔,擾動不安貌。《玉篇》:“㥜𓀕,怫㥜💃🏻,不安貌。”《漢書·揚雄傳》《長楊賦》:“汾沄沸渭,雲合電發。”顏師古曰:“汾沄沸渭🤵🏼‍♂️,奮擊皃。”《亢倉子·政道》:“及夫凶邪流毒♏️♎️,沸渭不靖。”音轉則為“怫鬱”、“弗鬱”、“佛鬱”、“拂鬱”、“沸鬱”🏜🏋🏻‍♂️、“茀鬱”、“勃鬱”等形[25]🈴。

    9.4.委隨🏛🦒,猶言“委蛇”、“蜲蛇”、“逶虵”、“踒𧿶”、“𨖿迆”、“遺蛇”、“委移”🐥,下垂貌,肥腫不振貌🌂,累諈貌[26]

    9.5.攬諸,《大唐開元禮》卷90👴🏿、《通典》卷133、《樂府雜錄》作“覽諸”,猶言“厱諸”🙍🏿、“礛諸”、“礛䃴”🥣,磨礪之義🌞🙇‍♀️。

    9.6.食咎,諸書引同,《樂府雜錄》誤作“食名”🤚🏿。祖明,《樂府雜錄》作“祖盟”,疑取義於“詛盟”。雄伯🧑‍🔬,諸書引同,疑取義於“雄霸”[27],《唐六典》卷14引誤作“椎伯”。“騰簡”、“騰根”🏋🏽‍♂️、“伯奇”🛟、“錯斷”之義皆待考[28]

     

     

     

     



    [1]參見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244頁👊;何光嶽 《東夷源流史》,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16頁。陳奇猷🪰♕、王利器皆誤以“曲”字屬下句。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1頁。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巴蜀書社2002年版,第2373頁。

    [2]《史記》新版仍同舊版🤲🏼,誤以“案常行終必窮極”為句⏱🩸,句不可通,此據上引孔疏補“惡”字🙅🏽‍♀️。《史記》🌮,中華書局20139月版❗️,第44頁。

    [3]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238—240頁。

    [4]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244頁。

    [5]劉毓慶《圖騰神話與中國傳統人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頁。

    [6]常耀華《禓、儺🫶、方相、罔兩、彊良、窮奇及其他——上古出行禮俗研究之二》,收入《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頁👨🏻‍🦯‍➡️💸。

    [7]《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10頁。

    [8]《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47頁🟩。

    [9]引者按🚶🏻‍♀️👩🏿‍🦰:已見上引,此略。

    [10]饒宗頤、曾憲通《雲夢秦簡〈日書〉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28頁✧。

    [11]劉信芳《秦簡〈日書〉與〈楚辭〉類征》,《江漢考古》1990年第1期🧑🏻‍✈️,第63--64頁🫁。

    [12]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216--217頁🤾🏻‍♀️。

    [13]黄侃、沈兼士、趙少咸、周祖謨𓀉、余迺永、蔡夢麒皆未作校正。黄侃《黄侃手批廣韻》,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47頁⛹🏽‍♂️。沈兼士主編《廣韻聲系》💌,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版👨🏻‍🦼,第77頁。趙少咸《廣韻疏證》👨🏿‍🚀,巴蜀書社2010年版,第1449頁。周祖謨《廣韻校本》🛠,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225頁🏺。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廣韻》📉,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頁。蔡夢麒《廣韻校釋》🈚️🪞,岳麓書社2007年版🚦💆‍♂️,第479頁。

    [14]從今從金古字通轉,參見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7頁。

    [15]從咸與從今從金古字通轉,參見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1頁✍🏻。

     

    [16]王國維《〈爾雅〉草木蟲魚鳥獸名釋例下》,收入《觀堂集林》卷5⚱️,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頁。

    [17]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頁🎅🏿。

    [18]此例古籍甚多,俗語“做作”🤘、“等待”相同🦍。章太炎曰:“《說文》有‘焦僥’🚴🏿‍♀️,‘僥’本字也,‘焦’則借音字……大抵古文以一字兼二音🏩,既非常例🤶🏻,故後人旁駙本字,增注借音,久則遂以二字並書🏜✖️。亦猶‘越’稱‘于越’,‘邾’稱‘邾婁’,在彼以一字讀二音,自魯史書之,則自增注‘于’字🐼、‘婁’字於其上下也🔛👮🏿。”章氏舉例甚多🧑‍🌾,茲不具錄。章太炎《國故論衡》上卷《小學略說·一字重音說》,上海中西書局1924年版,第50—51頁🤘🏼。這裏補舉數例如下:(1)《玉篇殘卷》引《埤蒼》🚴‍♀️:“詜,䛬字。”又引《字書》:“詜䛬,往來言。”《玉篇》:“詜,詜䛬,言不節也🤜。”“詜䛬”是其例。(2)“褫夺”亦其例,參見蕭旭《〈說文〉“褫”字音義辨正》🤪,《中國語學研究·開篇》第31卷,201210月日本好文出版🙏🏼,第197--203頁。(3)“側塞”是重言形式“塞塞”的變音詞,亦作“𡍫塞”▶️、“惻塞”,又音轉作“閦塞”、“畟塞”、“仄塞”等形🗂。(4)“陸梁”👩🏻‍🦳、“陸量”為跳躍義,實亦一音之變。章太炎曰👶🏼:“今蘄州謂跳為梁,梁🦶🏿、陸雙聲,故梁音轉為陸。”章太炎《新方言》卷2,收入《章太炎全集(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頁👩🏿‍⚖️。(5)《集韻》🤜🏿:“泡,𠐋泡,盛也。”“泡”亦“𠐋”也🫅🏿,同音包👩🏼‍🦱。(6)“匍匐”、“跳躍”亦其例✌🏽🌵。

    [19]胡吉宣《玉篇校釋》已訂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989頁。

    [20]S.619VS.6204P.2058P.3906《碎金》皆脫“士咸反”三字。

    [21]朱鳳玉《敦煌寫本〈碎金〉研究》🃏🌌,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231頁。

    [22]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收入《蔣禮鴻集》卷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頁📲。

    [23]趙家棟《敦煌文獻疑難字詞研究》亦有考證,詳略與此稍有不同,南京師範大學2012年博士學位論文,第128--129頁。

    [24]參見蕭旭《古地“陸梁”名義考》。

    [25]例證參見朱起鳳《辭通》卷16⬜️、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733—17342361—2362頁😚。

    [26]參見蕭旭《〈說文〉“委🤾🏿‍♂️,委隨也”義疏》,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1年版🤌,第1413--1418頁🦸🏻‍♀️。

    [27]何新曰:“‘雄伯’乃獸名,應即《天問》中九首之巨蛇‘雄虺’也(伯從百音,與虺古音可通轉)🐘。又‘仲傀’古書中或書作‘仲虺’……亦即‘雄虺’也。傳說‘雄虺九首’🧔🏻🪥,按九首合文正為‘馗’字🐰。以是可知👉🏿,後世所謂鍾馗者,實乃仲傀--仲虺--雄虺之變名也。”其說“伯與虺古音可通轉”,不足信。何新《“鍾馗”考》✍🏿,收入《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1986 年版,第274頁;又收入《論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何新史學論著選集》,時事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頁。

    [28]何崝謂“騰根疑為窮奇之分化”✋🏿。錄以備考⚽️。何崝《古器中的虎食人造型及窮奇見於商代卜辭考》,收入《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巴蜀書社1998 年版,第93頁。

     

    附記:本文趙家棟博士提出過很好的修改建議👩‍🦽‍➡️,謹致謝忱。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4年2月12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4年2月15日。



    点击下载附件:1302蕭旭:“窮奇”名義考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949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