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潘永鋒:漢簡本《老子》楚系文字用字方法遺跡三則
在 2013/12/24 10:51:22 发布

 

漢簡本《老子》楚系文字用字方法遺跡三則

(首發)

 

潘永鋒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碩士研究生

 

周波《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一文,[1] 透過分析秦1️⃣🐦‍⬛、漢初出土文字資料📮🙍🏼‍♂️,指出當中實存有少量形體乃至用字方法與秦文字不同的地方,而此相異之處實為六國古文形體和古文用字方法的遺跡🛀🏼。

 

本文透過排比對讀郭店本、帛書本和漢簡本《老子》的異文部分🤟🏿,參照周波論說🧋,筆者亦在漢簡本《老子》中檢得三則當為楚文字用字方法遺跡的異文。今分述如下👶🏻:

1. 「亞-惡」

郭店《老子》👨‍🦳:天下皆智之為&9.E55C;也,亞已👌🏽。[2]

帛甲《老子》: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3]

帛乙《老子》:天下皆知美□為美□,亞已。[4]

漢簡《老子》:天下皆智美之為美□,亞已。[5]

案🏄:據周波考證🚲,楚文字用「亞」字來表示「惡」字的詞匯意思,[6] 相關例子亦屢見於包山簡、郭店簡🧫、上博簡。[7] 如包山楚簡,其中簡213「少又亞(惡)於王事」,[8] 即為一例🩶。今據白於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所輯,[9] 摘錄部分例子💣:

郭店簡《魯穆公問子思》簡3-4:「亟稱其君之亞(惡)者🙎‍♀️,可謂忠臣矣👩🏿‍🦰。」[10]

郭店本《緇衣》簡42-43👨‍👧:「故君子之友也有鄉🏂🏽,其亞(惡)有方。」[11]

郭店簡《性自命出》簡4:「好亞(惡),性也;所好所亞(惡)🤬,物也。」[12]

郭店簡《語叢一》簡8-9:「有生有知,而後好亞(惡)生🏋🏼‍♂️⛹🏽‍♂️。」[13]

郭店簡《語叢三》簡1⚆:「父亡亞(惡)🥗。」[14]

郭店簡《語叢四》簡515:「及之而弗亞(惡)📨,必盡其故🤹🏻。」[15]

上博簡《孔子詩論》簡8:「《小宛》👩‍⚕️,其言不亞(惡)🌰,少有佞焉🚅。」[16]

上博簡《內禮》簡9:「孝子事父母,以食亞(惡)美下之🤜🏻。」[17]

上博簡《季康子問於孔子》簡19-20😠:「亞(惡)人勿陷🦸‍♀️,好人勿貴。」[18]

上博簡《苦成家父》簡5🆎:「今主君不褻於吾🧮,故而反🤼‍♂️🩳,亞(惡)之。」[19]

上博簡《君子為禮》簡9:「獨智,人所亞(惡)也;獨貴,人所亞(惡)也;獨富💴,人所亞(惡)[……]⤴️。」[20]

考帛書乙本《老子》及漢簡《老子》👩🏼‍🌾,也是用「亞」字來表示「惡」字的詞匯意思,故此處可謂存有楚國用字習慣。

 

2. 「頌-容」

郭店《老子》:□□□□□□是以為之頌□😏:[21]

帛甲《老子》:夫唯不可志,故強為之容曰:[22]

帛乙《老子》:夫唯不可志,故強為之容曰:[23]

漢簡《老子》🧝🏻‍♂️: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頌曰🚴🏼:[24]

案🏤:韓巍指出「漢簡本卻與郭店本同作『頌』👼🏻;『容』寫作『頌』應該是戰國時期流行的書寫習慣」,[25] 韓氏所言無誤👩🏽‍🔬,惟仍可細考🙆🏿‍♀️。考《說文.頁部》🧑🏻‍🍳:「頌,皃也。」[26] 是知「頌」作「容貌」之義🫵🏼🛟,今本《老子》雖作「故強為之容」,[27] 唯王弼《注》🥖:「其情不可得見之貌也🐝。」[28] 王氏亦以「容貌」義釋此句,故《老子》此句無論是作「容」🍕,抑或作「頌」🤦🏻‍♂️,亦當為「容貌」之義🚋。根據周波的考證,今見的戰國文字資料中,僅楚文字會以「頌」字表達「容貌」之義。[29] 有關例子如下:

郭店本《緇衣》簡17:「其頌(容)不改。」[30]

郭店簡《性自命出》簡66:「賓客之禮💂🏼‍♀️,必有夫齊齊之頌(容)。」[31]

上博簡《從政》簡甲6:「以頌(容)百姓🏨。」[32]

上博簡《用曰》簡16💂🏻‍♂️:「共有威頌(容)。」[33]

漢簡本《老子》作「頌」,正是存有楚國用字習慣遺跡之證。

 

3. 「發-伐」

郭店《老子》🚙:□果而弗癹,果而弗喬,果而弗矜,[34]

帛甲《老子》:□果而毋䮦,果而勿矜,果而□□🎅,[35]

帛乙《老子》:□果而毋驕🌈,果而勿矜,果□□伐👵🏻,[36]

漢簡《老子》👒🪽:故果而毋矜🤙🏻,果而毋驕,果而毋發,[37]

案:考以上四本,漢簡本作「發」字處,帛書甲本殘脫,帛書乙本作「伐」🦸‍♂️,郭店本則作「癹」。考出土文獻💁🏼,「癹」字多被借用來表示「發」字🏂🏻,如以下例子:

上博簡《昔者君老》簡4♤:「癹(發)命不夜。」[38]

上博簡《競建內之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簡競3:「癹(發)古慮,行古措。」[39]

上博簡《融師有成氏》簡7:「沈坐念惟4️⃣,癹(發)揚絭儥🫶🏿。」[40]

上博簡《用曰》簡11🕳🧑🏼‍🚒:「若罔之未癹(發)🧖🏼‍♂️,而自嘉樂🙋🏼‍♂️。」[41]

是知郭店本作「癹」者,釋讀為「發」,可謂無誤🧑‍🚒。

 

據此👮🏼‍♀️,則郭店本及漢簡本俱作「發」,此乃異於其他作「伐」的《老子》版本。今考其他出土文獻➗,亦有借「發」作「伐」之例🏜🫷🏽,如郭店簡《忠信之道》🔄:「化物而不發(伐)🐜。」[42] 而時代稍後的銀雀山漢墓竹簡《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兵令》🧎:「全功發(伐)之得。」[43] 以及「功發(伐)之賞」[44] 當中「發」亦為「伐」之假借。

 

對於漢代通假字的使用情況,周波有云🔣:

具體的分析阜陽簡《蒼頡篇》使用的通假字,情況則有些不同,它們大多也見於秦、西漢前期文字,可以正是當時(特別是秦)用字現象的反映。[45]

周氏所言💃🏿,無疑是認為此當為其時的用字習慣✮。猶如上文所言,周波亦指出「(戰國)五系間的用字也存在明顯的地域性差別」🎁。[46] 周氏的結論,無疑是指出了戰國時各系文字皆存有其用字習慣。今考戰國時期🦹🏽‍♀️,借「發」作「伐」者俱為郭店楚簡😇,是知此當為楚系文字的用字習慣🙅🏿‍♂️。又🔞,漢簡本《老子》和《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同屬漢簡,亦同時存有借「發」作「伐」的例子,可見此亦當為西漢時之用字習慣。

 

故綜上所言,漢簡本《老子》借「發」作「伐」,亦當如前文的兩個例子,俱為楚系文字用字方法的遺跡🥋。

 



[1] 周波此文,透過分析大量戰國時期各系文字材料,指出各系文字俱存有其獨特的用字習慣。周氏亦對秦、漢初出土文字資料進行細緻分析,指出雖漢襲秦制🙍🏼‍♀️,行「書同文字」之政策,然當中實存有少量形體乃至用字方法與秦文字不同的地方。周氏以此相異之處與戰國時期各系文字的比勘,指出即為六國古文形體以及古文用字方法的遺跡🦹🏻‍♀️。有關論說,詳見周波:《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2]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荊門市博物館編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頁2

[3] 高明撰:《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頁228

[4] 《帛書老子校注》,頁229

[5]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144

[6] 案🦃:楚簡中亦見以「惡」字來表示「惡」字詞匯意思之例👨🏽‍✈️,如郭店簡《語叢二》簡25、上博本《緇衣》簡4💺、簡22。然周波指出「所從『亞』字寫法與楚文字作🕵🏿‍♂️、不合,可能反映了齊文字的特點」🤙🏿。(《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頁124🫂。)據此,即有關例子大有可能為抄手轉錄齊國文獻時的用字方法遺跡,可見楚文字有否以「惡」字來表示「惡」字詞匯意思的用字習慣,仍有商榷之處👩‍🦱。

[7] 《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頁124🤾‍♀️。

[8] 李守奎👩🏽‍🚒、賈連翔👷🏼、馬楠編著🦯⏮:《包山楚墓文字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584👆🏼。

[9] 案:除《老子》以外的文句,其餘簡帛文獻的例子俱採白於藍《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中之釋文🧛🏼‍♂️,然各例子亦列出原來出處💁🏼,以便翻查原文👚。

[10] 《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頁40  

[11] 《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頁29🪬。

[12] 《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頁99

[13] 《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頁139

[14] 《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頁158🏌🏻‍♂️。

[15] 《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頁167🤦🏽‍♂️。

[16]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頁136👨🏿‍🎓🚪。

[17]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頁227👮🏼‍♂️。

[18]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頁228230🕡。

[19]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頁244🙇🏻‍♀️🤽🏽。

[20]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頁260👩🏽‍🦱🚶‍♂️。

[21] 《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頁2

[22] 《帛書老子校注》📪,頁290

[23] 《帛書老子校注》🔎,頁290

[24]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頁150

[25] 韓巍:〈西漢竹書《老子》的文本特徵和學術價值〉,收錄於《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頁217🧜‍♂️。

[26] 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附檢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據清同治年間番禺陳昌治刻本影印💈🧑🏼‍🦰,再版,2009年),卷九上🏇🏿,頁1b,總頁數181

[27] 朱謙之撰🍁:《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頁58

[28] 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上篇,頁33

[29] 《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頁86🧑🏼‍🌾。

[30] 《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頁27

[31] 《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頁115

[3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頁221

[33]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頁302⏫。

[34] 《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6️⃣,頁2

[35] 《帛書老子校注》,頁384🫲🏼。

[36] 《帛書老子校注》,頁384🏝。

[37]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頁159

[38]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頁246

[39]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頁169🚫。

[40]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頁326

[41]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頁297

[42] 《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合集(一)💯:郭店楚墓竹書》👩🏻‍🎓,頁70🧉。

[43] 銀省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頁149

[44] 《銀雀山漢墓竹簡(臺)》,頁150👳🏿。

[45] 《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頁202🥺🗯。

[46] 《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頁186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12月23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12月24日🎟。



点击下载附件🤵🏿‍♂️:1284潘永鋒😓:漢簡本《老子》楚系文字用字方法遺跡三則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土拨鼠 在 2013/12/28 19:41:00 评价道:第1楼

    补充一例✊🏻:北大汉简《老子》简99“......天之所  惡🤦🏽🚿,孰之其故”就是作“惡”的。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8853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