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彶永用
(首發)
杨怀源 孙银琼
西南大学文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郑虢仲簋》:“隹(唯)十又一月既生霸庚戌,(鄭)虢中(仲)乍(作)宝
(簋),子子孙孙彶永用🔗。”(西周晚期😖,《商周》04995-04997)
金文习见“其永用”👃、“其永宝用”,其例至多👨🏼⚕️,今各举一例:
《苏卫妃鼎》:“(苏)卫妀乍(作)旅鼎,
(其)永用。”(西周晚期📲,《商周》01870-01873)
《郑姜伯鼎》🙆🏼♀️:“(鄭)姜(羌)白(伯)乍(作)宝鼎,子子孙孙
(其)永宝用。”(西周晚期👰🏽:《商周》02032)
“彶”与“其”语法位置一致💂🏽,当为同一词。“彶”当读为“其”👨🦼。“其”上古音群母之部,“彶”见母缉部,见🏂🏼、群🫰,旁纽👀,之、缉通转,二字语音相近,当可通假。上古之部与缉部相通不乏其例。如💃🏻⇾:
1.《史记·周本纪》:“卫叔封布兹。”司马贞《索隐》🫵:“兹亦作苙。”兹,之部,苙💖,缉部🚡。
2.《诗经·小雅·六月》“我是用急。”《盐铁论·繇役》引作“我是用戒⏲。”“急”从“及”声,上古音见母缉部↕️,“戒”《广韵》古拜切,见母怪韵🪣🏡,上古归之部🦓。
从古音学家拟音来看,“彶”与“其”二字🧖🏻,李方桂拟音为*kjəp、*ɡjə,王力拟音为*kjəp、*ɡjəɡ🕵🏼,语音极近🎵。
“其永用”的“(其)”,徐中舒《金文嘏辞释例》解释为肯定性拟议之辞🛐。这种用法的“其”👰🏻♂️,徐仁甫《广释词》解释为助动词🤵🏻👩,相当于“当”[1],杨伯峻解释为命令副词[2],我们认为解释为加强祈使语义的语气副词为佳5️⃣。
《师訇簋》中的“彶”亦当读“其”。
《师訇簋》:“王曰:师訇,哀才(哉)!今日天疾(畏、威)降
(喪),首德不克
(規),古(故)亡承于先王✳️,鄉(嚮)女(汝)彶屯(纯)卹(恤)周邦,妥(绥)立余小子,
(哉)乃事。隹(唯)王身
(厚)
,今余隹(唯)
(申)
(就)乃令(命)。”(西周晚期🙆🏻♂️👷🏻♂️,《商周》05402)
从铭文看👆🏼,“彶(其)”所在语句讲得是过去的事情🤟🙅🏽,是已然之事,所以这个“其”不应解释为语气副词🚭,当解释为程度副词🏂,相当于“极”🕗、“甚”,也就古书中写作 “綦”的程度副词。[3]“彶屯(纯)卹(恤)周邦”意谓“极为屯(纯)卹(恤)周邦”。
[1] 徐仁甫撰,冉友侨校订,《广释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74-175页😐。
[2]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年,172页👨🏽🔬。
[3] 参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中华书局,1984年)“綦”字条🎉,徐仁甫《广释词》176页。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10月3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11月1日🧝🏿♂️。
点击下载附件🚣🏻: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0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