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羅運環:隨大司馬戲有之行戈“戲”字考辨
在 2013/2/1 11:40:57 发布

 

隨大司馬戲有之行戈“戲”字考辨

(首發)

 

羅運環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隨大司馬有之行戈✫,新近(2013121日)在湖北隨州市城區東南端的文峰塔墓地M21號墓中出土👲🏻。這是首次發現有隨國“隨”字銘文的器物🖤,爲揭示“曾國之謎”,提供了新的資料🏂🏿,引起較大的反響。戈銘共有9個字,即:“隨大司馬有之行戈”(見下圖)。戈銘中僅有第5個字即 字(以下用“戈銘E字”代替)不見于已發現的古文字,且作爲人名🟠,沒有理解字義的語境因素🍍,不能準確釋讀👷,爭議頗大,有“獻”、“嘉”等釋讀。因爲考古界和新聞界的朋友與我討論此字的正確釋讀問題,故草成小文🧑‍🌾,企求同仁賜正🔈。

 

        

 

一 釋爲“獻”字的問題

《說文解字》“獻🙋‍♂️,宗廟犬名羹獻𓀃,犬肥者以獻之。從犬鬳聲。”[1]戈銘E左上部雖然從“虍”,與獻字同🧝🏻‍♀️,但其偏旁明显相异,主要問題有二👲🏻:第一,戈銘E左 邊“虍”下是否從貝的問題。甲骨文第三期獻字作(合集31812[2]者,右邊從犬,左邊象甗之形(上甑下鬲),當是原始形態的的傳承。左上增“虍”,組成偏旁“鬳”,作爲聲符🏀,這是“獻”字結構的一大變化。商周之際開始,獻字左邊“虍”下多以“鼎”取代“鬲”。同時👨‍👨‍👧,西周中後期獻字左邊“虍”下也出現少量由 “鼎”、“鬲”訛變爲 “貝”的情况🧘🏽,如:

(乖伯簋👧🏼,集成4331[3]仲伐父甗🧜‍♀️,集成931(六年琱生簋,集成4293

東周時期尤其是戰國時代,獻字左邊“虍”下所從的 “鼎”、“鬲”、“貝”🌄,除秦文字外在六國文字中訛變程度較大🦒。其中從“貝”者在戰國時代演變爲:🧚🏽‍♂️、等形⚓️,如:

(包山簡147[4](十四年陳侯集成4646

春秋時代雖尚未見到獻字左邊“虍”下從 “貝”的典型例字,但可從其他字中見到偏旁“貝”演變的一些信息👮🏼🛍️。如賓、買所從的偏旁貝:

 (王孫遺鐘🪁🧟‍♂️,集成261 (王孫誥鐘,近出80[5]  (許公簠,近出二475[6]

戈銘E左邊 “虍”下所從的下部有2小橫畫,與這些金文賓、買所從的“貝”完全不同🔁,也與 上引戰國時代獻字所從的“貝”等形態判然有別。

第二👎🏿,戈銘E是否可以不從旁的問題。獻字還有一個特點,從甲骨文到戰國文字,少數形體左邊可省去其上的“虍”🏄‍♀️,或省去“虍”下的鬲(鼎👩🏽‍🎤、貝)如:

 甗👩🏿‍🎨,近出二110)、(十四年陳侯集成4646

兩例分別屬西周早期和戰國中期,在獻字偏旁减省方面具有代表性🏄🏼‍♀️。從規律性來講🚣🏽‍♀️,獻字一般都不省去犬旁。戈銘E從力旁(關于力旁的分析詳見本文第4部分)不從犬旁。這兩大方面均說明將戈銘E釋爲“獻”字是錯誤的。

二 釋爲“嘉”或“”字的問題

戈銘E釋“嘉”或“”字的可能性問題🩹,本節將分別進行討論🎖。

(一)釋爲“嘉”字的問題

戈銘E與嘉字形近👨‍🎓,故有人主張釋嘉。爲了便于比較選,茲錄秋後期若干嘉字如下:

(王子申盞🫃🏽,集成4643(王孫遺者鐘,集成261(王孫誥鐘🧑🏽‍🏫,近出63(王孫誥鐘,近出73 (王孫誥鐘🖐🏽,近出80

細審這些字雖與戈銘E形近🎨,還是有明顯區別👬🏼,這些區別主要表現在個方面第一其下沒有偏旁”🕚,而嘉字從加聲戈銘E不從這是區別之一🎆。

第二🧗🏻‍♂️,戈銘E左上從“虍”還是從“屮”的問題🤹‍♂️。戈銘E字左上部從“虍”其形態與春秋晚期的“虍的寫法相近,如虘(且)字上部所從“虍”就大體如此:

(王孫遺者鐘,集成261))(包山簡202

《說文解字》💆🏿:“嘉📴,美也,從壴加聲🫲🏼。”又:“壴📯,陳樂立而上見也👎🏻,從屮從豆”。[7]嘉字上部的形體在古文字中或從屮、木、禾、來🧗🏼‍♀️,而决不從“虍”,上引諸(嘉)字上從“來”的形體雖與戈銘E上所從“虍”貌似🍭,但仔細一比較就區別開了,戈銘E上不從“來”,實從“虍”🦵🏼。故戈銘E釋爲“嘉”字與字形不合,是錯誤的。

(二)釋爲“”字的問題

如果釋爲“”字則此字左邊應隸定爲“膚”。《說文解字》:“膚,籀文臚🛅。”[8]“膚”從(肉)聲🐺,或從肉從盧省聲。“膚”字形體現在見到最早的是西周中期,如👳‍♀️:

🎗,集成5950九年集成2831

此後直到戰國時代除中間偏旁甾(楷定爲“”)的內面有些變化外🚬,總體上看其形體結構比較穩定如春秋晚期鋁字的偏旁“膚”就是如此🎅🏽:

曾伯🤳🌾,集成4631邾公華鐘💁🏽‍♂️,集成245

“膚”字或作爲偏旁的“膚”,一個重要的特點👂🏼,其下所從肉都斜向左邊🏃‍♂️‍➡️,而不見正中直立👼,本戈銘中的“有”所從的“肉”也是如此,這是由肉字的寫法所决定,詳拙作《論楚國金文月肉舟及之止出的演變規律》[9]戈銘E左邊“虍”下所從與“膚”字下部所從迥然不同,釋爲“”字的可能性應當排除。

三 釋爲“虜”或“”字 的可能性

戈銘E,釋爲“虜”或“”字都有的可能性,本節將探討二者可能性的理由。

(一)釋爲”字可能性

戈銘E若釋爲“”字,其左邊“虍”下應從“豆”,將二者合在一起隸定,應爲 “”旁。《說文解字》🌇:“,古陶器也,從豆虍聲。”[10]這可從古文字獨體字和作爲偏旁的“”得到證實🪸,如✍🏻:

尊彝甗🤲🏿,集成850 豆閉簋集成4276

璽匯2961[11] 楚帛書甲1.6

4個形體,前3者作爲戲字的偏旁,後者爲獨體“”字。分別屬西周早期、中期及戰國中期。其中古璽文戲字所從之豆與戈銘接近🤴🏻,這是春秋晚期和戰國早期字體偏長時的一種寫法,這還可從字體偏長的壴(從豆)字中得到瞭解如🔕:

(曾侯乙鐘,集成303(曾侯乙鐘😉,集成300

此二壴字在銘文中均用爲鼓字🦠,其所從之“豆”也與本戈銘相近🫳🏽。

至于戈銘E所從“豆”下邊少一橫畫🧏🏻‍♀️🉐,也可視爲借筆現象🦮,這可從春秋晚期類似戈銘的嘉字中得到證明,如:

(王子申盞,集成4643哀成叔鼎⚉,集成2782

 

2例嘉字所從偏旁豆下邊均少橫畫,但明顯是借用其所在字中偏旁“力”的筆劃來作爲橫畫的🧐🧑🏿‍🔬。戈銘E所從豆下邊缺少橫畫也當借用了其所在“力”旁的筆劃作爲橫畫。如此則戈銘釋“”是合理的🗓。

”字“力”旁所附“爪”符是贅增的,是一種飾符(詳見下說),故也可直接隸定爲“”字🖱👋。此字應從力聲,不見于字書,也無文義勘定,推測當爲戲字异體。力是耒的象形字,[12]作爲形旁有與戈通用之證,《說文解字》:“勇⛹🏿‍♂️,氣也,從力甬聲。,勇或從戈💂🏼‍♂️、用。”[13]先秦古文字也證實了這一點,如🧝🏿:

父簠集成4554句父鼎集成2520攻敔王光劍⛹️‍♂️🦴,集成11654中央集成11566(包山簡71(郭店楚簡·語叢四24

以上6個形體分別屬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和晚期💖、戰國早期和中期🧽,是形旁戈、力通用的實證,據些我們說“”爲戲字的异體字也是可以成立的👨‍👧‍👦。

(二)釋爲 “虜”字可能性

《說文解字》:“虜✯🧔‍♂️,獲也,從毌👴🏻、從力☮️,虍聲。[14]戈銘E左邊“虍”下如果從“毌”,此字當和右邊至左下的力字整體隸定爲一個字👇🏿,即虜字。2090年代初🦎🚵🏿‍♀️,與隨州相鄰的棗陽市博物館文物普查時徵集到一件發孫簠🦻🏻,[15]19966月見於香港古肆的一件發孫鼎(當出土于棗陽一帶)🕤🧑🏻‍🦼‍➡️。[16]兩件器物時代均爲春秋晚期💪,銘文字體相同🧿,器主叫發孫虜🚴🏽‍♂️,虜是其名,字形別作:

 (發孫虜簠,近出523(發孫虜鼎👨🏿‍🦳💿,近出二305(楚居12[17]

戈銘E字與這3個形體的構件大同小异㊗️,但也有相异之處:力旁多一“爪”符;“毌”的下部多二小橫畫。

其一,戈銘E字的力旁多一“爪”符問題💂‍♀️。考先秦古文字👁𓀛, “力”旁與“有時可以互作,如:

 伯嘉父簋,集成3679 伯嘉父簋,集成3680 (郭店楚簡·語叢三5

3個形體👩🏼‍⚕️,前二者是嘉字,屬西周晚期👩🏿‍🎓,嘉字力旁多附有“爪”符而這兩例沒有。後一個形體是加字🦡,屬戰國中期,獨體加字的力旁一般都不附 “爪”符,而此加字的力旁附有“爪”符。凡此,均表明“力”附“爪”符與否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通融的。戈銘E字“力”旁附有“爪”符當屬飾符,其不同于發孫虜器銘虜字的力旁不附“爪”符,可能與其力旁從右上至左下半包圍寫法有一定的關係🦹🏼‍♀️。

其二💵,戈銘E字“毌”的下部多2小橫畫問題💥。《說文解字》:“毌,穿物持之也,從一橫貫😡,象寶貨之形……讀若冠🧅。”又云🤳🏻:“貫,錢貝之貫,從毌、貝。”[18]《玉篇》👮🏼‍♀️👰‍♀️:“貫……穿也”。[19]毌與貫字義相通。先秦古文字有從二貝的毌字,如🛩:

中方鼎集成2751(中方鼎,集成2752集成2826

3毌字🧑🏽‍🚀,前兩者爲成語“貫行”之毌(貫),見于西周早期後段昭王之世,字形象穿兩貝之形🫅🏿;後者爲成語“貫通”之毌,見于春秋早期🧛🏽‍♀️,字形象穿兩貝之形的訛變。戈銘E左邊“虍”下所從當是象穿兩貝之形毌字更深程度的訛變。發孫虜器虜字“毌”旁之所以沒有2小橫畫可能是與其所從“力”的上端深入其間有關💆🏿🏃🏻‍♀️‍➡️。

春秋戰國時代“君”字有一種寫法,與發孫虜器虜字旁“毌”的寫法相近🚶🏻‍♀️‍➡️,如:

哀成叔鼎集成2782鼎甲💂🏼‍♀️,江漢考古20081期彩版11.2 令尹者旨荊爐🛀🏽,集成10391⚡️,集成11048坪夜集成2305中山王集成2840 仲蓋陝金1.458 縈簠🧂,集成4494

上面這8個形體分別屬春秋晚期⚃、戰國早期和中期,不僅發孫虜器虜字“毌”旁的寫法與此類似🍷,戈銘E字所從“毌”下部2竪斜畫的起筆不在兩旁的現象也從令尹者旨荊爐🛫、君戈、仲蓋君簠等器銘君字寫法中找到了旁證,尤其是君戈就出在曾侯乙墓中,表明曾隨人春秋戰國之際“毌”、“君”等類字有這種寫法的習慣。這再次證明戈銘E字偏旁“虍”下所從應爲“毌”,就此而言🥷🏿,戈銘E字當釋爲虜字🤤。

四 結 語

戈銘E字形體不見于已發現的古文字,作爲人名𓀓,沒有理解字義的語境因素,爲了準確讀,從偏旁比較入手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此字構字部件有3:虍👩🏼‍🦳👩🏽‍🔧、、力(附贅“爪”)。其一2️⃣🏦,釋獻,構字部件爲🐵:虍、貝🏡、犬。戈銘E字所從不是貝字旁(貝字下部無2小橫畫),同時從力不從犬(犬旁是獻字的穩定構字部件)🔼,釋獻與字形不合🧝🏿‍♂️。其二,釋嘉,構字部件爲🥡:壴🧑‍🦲、加。戈銘E字所從虍非屮(或木😚⛹️、禾、來)👸🏽,且又從力不從加,釋嘉也與字形不符♘。其三🧑🏼‍🦲,釋“” ,構字部件爲:虍、甾(楷定爲田)、(肉)‼️、力。戈銘E字所從字偏旁的下部與“肉”字旁區別明顯,不從肉,也沒有釋爲“”字的可能性🥥。凡此,客觀地揭示出了釋“獻”、“嘉”的錯誤,也排除了釋 “”字的可能性,最後鎖定到釋“”或“虜”字可能性上。

戈銘E字釋()釋虜都能圓通其說。第一,隸定爲(力上之爪爲贅增),構字部件爲🎽:虍、豆🧙🏼‍♂️、力📄。只是戈銘E字所從豆之形底下少一橫畫,但古文字同類字有借筆之例🎬,另外古文字還有力👩🏻‍🍼、戈通用之證,此字可隸定爲,是戲字的异體字↔️。第二💉,隸定爲虜🫥🎟,構字部件🙆‍♀️:虍、毌、力。戈銘E字與出自棗陽一帶發孫虜簠、鼎的“虜”字比較,大同小异。小异之處在戈銘E字所從毌之形的兩竪斜畫起筆不在兩旁🕦、兩竪斜畫間多出2小橫畫。從相類似的君字的一種寫法,特別是曾人有這種寫法🦸🏿‍♀️,證實戈銘E字偏旁毌兩竪斜畫起筆不在兩邊是一種訛變性的寫法;由從兩貝毌字論變的趨勢推斷兩竪斜畫間多出2小橫畫也是一種訛變的寫法,發孫虜器虜字偏旁“毌”之所以沒有2小橫畫可能是與其所從“力”的上端深入其間有關🩴🧑🏻‍🎄。戈銘E字釋虜也不無道理。

戈銘E字釋(戲字的异体)釋虜,由于沒有理解字義的語境因素🚾,難以斷定。關鍵點在戈銘E字是從豆還是從毌.兩者都有可能💋,但就現存左證的情况而言似乎從豆更具說服力💢,暫取釋(字的异体)🪩⛑。

 



[1] [漢]許慎:《說文解字》卷十上,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205頁👨‍🦯‍➡️。

[2] 合集,郭沫若、胡厚宣《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1982年)的簡稱。

[3] 集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中華書局📛,2007年)的簡稱🤳🏿。

[4] 包山簡,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的簡稱。

[5] 近出,劉雨😨😵、盧岩編著《近出殷周金文集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的簡稱。

[6] 近出二,劉雨📀、嚴志斌編著《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的簡稱。

[7] [漢]許慎👼🏿:《說文解字》卷五上💂‍♀️,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102頁。

[8] [漢]許慎:《說文解字》卷四下,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87頁🚘。

[9] 羅運環🛷:《論楚國金文月肉舟及之止出的演變規律》,《江漢考古》1989年第2期🧖‍♀️。

[10] [漢]許慎👧🏿:《說文解字》卷五上,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103頁🤌🏻。

[11] 璽匯✊🏻,羅福頤《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的簡稱💧。

[12] 《說文解字》“力,筋也,象人筋之形”的說法是錯誤的,力是耒的象形字。詳見徐中舒《耒耜考》,見《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13] [漢]許慎🙋🏿‍♂️:《說文解字》卷十三下💁🏼‍♀️,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292頁📏。

[14] [漢]許慎:《說文解字》卷七上,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142頁。

[15] 徐正國🪜:《湖北棗陽市博物館收藏的幾件青銅器》《文物》1994年第4期。

[16] 張光裕:《新見“發孫虜鼎”及“凡伯父鼎”小記》,載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主編:《徐仲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巴蜀書社🙈,1998年*️⃣。

[17] 楚居,指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楚居》(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

[18] [漢]許慎:《說文解字》卷七上,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142頁🎼。

[19] [南朝]顧野王:《宋本玉篇》卷29,北京:北京中國書店,第515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1月3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2月1日。



点击下载附件🤘🏽:1175羅運環:隨大司馬戲有之行戈“戲”字考辨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825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