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陳民鎮😣:清華簡《繫年》週年綜述
在 2012/12/19 12:08:40 发布

 

清華簡《繫年》週年綜述

(附🍤:《繫年》研究論著目錄)

(首發)

 

陳民鎮

煙臺大學中國學術研究所

 

20111219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卽清華簡《繫年》)發佈[1],倏忽已過一年的光景🤽‍♂️。自《繫年》公佈以來👩🏼‍🌾,相關討論文章陸續湧現🌍。本文試作簡單的總結。

附錄是目前爲止《繫年》研究論著目錄簡編🕓,材料截止時間爲20121218日🧜🏽‍♀️。關於《繫年》的討論,有較多論壇帖🧑🏿‍🏭,這也算是一個新現象。限於眼界,難免掛一漏萬,望大家能夠補充、更正。

一、《繫年》研究的三個階段

自《繫年》發佈之日起,學術界便對這篇先秦佚籍展開了熱烈討論。對《繫年》的研究🙆‍♂️,大抵可以分爲三個階段🚵🏿‍♀️:

首先是20111219日之前的階段。本階段《繫年》尚未正式公佈,但整理小組的成員對有關內容已開始作陸續披露。同時🍯🚵🏽‍♂️,學者已就披露的有關內容,如秦人始源問題🧑‍🔧,展開討論😷。其中李學勤先生《清華簡<繫年>及有關古史問題》[2]一文是本階段的重要論文,本階段的許多討論主要基於這篇論文的所揭露的信息⛹🏽‍♂️。

第二階段是20111219日至201219日(下限爲大致區分)🕵🏻‍♀️,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二輯的發佈爲標誌🦪,相關網站(主要是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兩大網站湧現出一批論文與討論帖。本階段的主要特徵是🕳💭,時間短,討論集中🧦,以討論文字釋讀爲主,爲下一步討論奠定基礎🥳。本階段尤其突出的現象是💶,兩大網站的論壇討論帖甚多🐄,且集中了一些重要觀點。

第三階段是2012110日至今。這一階段的討論不再集中,雖然有關文字釋讀的文章續有出現,但不再是主流🎯。對《繫年》的文本內容🛌,尤其是相關史事的討論逐漸增多,方興未艾。討論平臺也逐漸由網站向書刊轉移👮🏻‍♂️。本階段也將長期持續下去。

二、研究概況

以下試將有關討論分門別類🚞,予以簡介:

   (一)總體研究

清華簡的整理者對《繫年》作過總體的介紹🧕🏻,詳見李學勤先生《清華簡<繫年>及有關古史問題》[3]🏄‍♀️、《<繫年>出版的重要意義》[4]👲🏻、劉國忠先生《清華簡與古代文史研究》[5]等文章🧍🏻‍♀️。

“子居”對《繫年》進行過逐章討論🙏🏽,詳見其《清華簡<繫年>14解析》[6]🏊🏽‍♂️、《清华简<繫年>57章解析》[7]等文章。

   (二)《繫年》性質的爭議及史學史有關問題

關於《繫年》的性質,學術界存在較大爭議。早在《初識清華簡》一文中🦊👩🏿‍💻,李學勤先生便指出清華簡中有一項重要內容🍢,“是一種編年體的史書,所記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戰國前期,與《春秋》經傳🥗👨🏽‍⚕️、《史記》等對比⛳️,有許多新的內涵”[8]。在《繫年》正式發佈時,李先生強調這是一部周代的斷代史[9]🤽🏼‍♀️。這代表了整理者的看法🔳🤹🏿‍♂️。而20111219日《繫年》正式報告公佈當天☪️,陳偉先生便發文指出《繫年》或與《鐸氏微》有關[10]。馮時先生也提出過類似看法[11]

20111219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成果發布暨學術座談會上🦎,廖名春先生提出《繫年》這一標題並不妥當🧑🏿‍🌾,應該定名爲《古事繫年》或《故事繫年》🫴,並得到胡平生、王澤文等先生的支持[12]🪥。20111222日👨‍🏭,《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清華簡<繫年>或有助填補周代研究空白》一文,引述了多位著名學者對《繫年》性質的看法:“宋鎮豪認爲,《繫年》是楚國史官所作具有紀年大事意義的史書。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夏含夷認爲,中國上古時期主要有兩種紀年形式的史書,一種是單國的歷史編年;一種是多個國家綜合⚠、比較的編年體,《繫年》屬於後者[13]🧗🏼‍♂️。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胡平生認爲,《繫年》可能是一部相關史料的摘抄本,可能是楚國史官從周王室史官或從其他有紀年記錄的史官記錄中將有關楚國或者楚、晉關係的材料整理🧆✈️、編纂而成的🏙,並非獨立成篇的古書。”[14]沈建華先生指出🤹‍♂️,《繫年》屬於戰國民間流傳紀年類系的本子[15]。許兆昌等先生認爲🧘🏻,從體例看👩‍👩‍👦‍👦🔼,各章皆具因事成篇的特點🧖🏼‍♀️,應是一部具有紀事本末體性質的早期史著,而非編年體史書[16]此外,筆者曾從史學史的角度審視《繫年》的性質與文類,指出其非編年體,而很可能正是“志”類文獻至少是類似於“志”的文獻😼,可能還具有教材的品格[17]🍄‍🟫。劉建明先生則疑《繫年》和《楚居》(《繫年—楚居》)的結合體是孟子所說的先秦楚史《檮杌》[18]🚵🏻‍♂️。

《繫年》的史學史價值在於它提供了一種新的先秦史書文本形式🤜,也在於其可與其他先秦史籍相發明👬🏻。李學勤先生很早就指出《繫年》與《竹書紀年》存在諸多共同點🤴🏼,並續作討論[19]。筆者通過對二者的虛詞特點分析🍄,進一步說明了二者的共性[20]李學勤先生於《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成果發布暨學術座談會指出🏺,春秋時代的《繫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卽印證和補充《春秋》經傳🎂,特別是《左傳》、《國語》的記載,如果今天還有人懷疑《左傳》是後人僞作的話(像日本津田左吉)⛹🏿‍♂️,《繫年》簡有些話語都與《左傳》相同或相似;當然,也有不少地方可補正《左傳》以及《史記》,例如吳國伐楚入郢的經過等等💆🏼‍♂️,就和傳世之說明顯不同[21]🧜🏼‍♀️。沈建華先生《試說清華〈繫年〉楚簡與<春秋左傳>成書》則據《繫年》討論了《左傳》的成書[22]。值得注意的是《繫年》與《左傳》共見而其他先秦兩漢古籍所無的史料,有助於說明《左傳》的性質與年代。事實上,較之其他傳世文獻,《繫年》與《左傳》可相參照之處是最多的🧹。

   (三)對釋文的討論

對釋文的討論是《繫年》研究第二階段的主要任務🙎🏽☝️,這一任務已經基本完成。該冊整理報告釋文及注釋皆極爲精審💃🏼,爲《繫年》內容的進一步考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個中仍存若干疑啎,有待抉發。自《繫年》公佈之日起,古文字與出土文獻領域的學者各擅勝場🚻,提出了許多精當的觀點。諸如第三章的“屎伐”、第十一章的“犮”等🧑🏿‍🦰,學者均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看法🧖🏿‍♀️💂‍♀️。

   (四)利用《繫年》校讀古書

《繫年》的許多內容可與傳世文獻相參證,尤其是《左傳》、《國語》🖕🏿、《竹書紀年》諸書✊,多可相與發明👷🏼‍♂️。整理者釋文已經作了許多闡釋👱🏽,此外一些學者利用《繫年》的新材料👨‍👦‍👦,對傳世文獻進行了新的審視。袁金平先生《利用清華簡<繫年>校正<國語>韋注一例》一文據《繫年》的有關內容指出《國語·吳語》“罷弊楚國,以閒陳🖊、蔡”之“閒”應該讀作“縣”[23],便是著例👛👘。這方面的成果💡,往往與文字釋讀、史事理解分不開🦹‍♂️,不一一舉例🧤。

   (五)利用《繫年》審查舊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

《繫年》的出現,豐富了我們對楚文字乃至戰國文字的認識,一些學者利用這一新材料🧛🏽,對舊有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進行了重新審視。

李學勤先生據《繫年》所見人名“魏擊”的書寫形式進一步論證了清華簡《金縢》用作“穫”的字是“毄”字🏇🏻,並討論了上博簡《鮑叔牙與隰朋之諫》、《采風曲目》的相關字[24]

蘇建洲先生依據《繫年》第二章簡5所見“”字🍧,重新討論了曾仲大夫”字,認爲簋銘所見字也可能是“取”之誤,亦有可能讀作“[25]

黃傑先生據《繫年》的“犮”討論了上博簡《三德》、《天子建州》等所見楚簡文字,又據《繫年》簡124“魯侯羴”、120“魯侯侃”指出郭店簡《性自命出》👨🏼‍🔧、上博簡《性情論》的“羴如”應釋爲“侃如”[26]

曹方向先生依據《繫年》中用作“京師”之“京”⚙️,重新討論了上博簡《三德》、郭店簡《語叢》所見字[27]🧑‍💻。

其他如單育辰先生《由清華二考釋舊有文字一例》[28]🤌🙋🏻‍♂️、蘇建洲先生《由<繫年>重新認識幾個楚文字》[29]等文章均屬此類。

   (六)利用《繫年》討論先秦史事

由於《繫年》是一篇前所未見的先秦史籍🚶🏻‍♂️‍➡️,故其所載史事尤爲人所關注。尤其是《繫年》的戰國前期史料,可以填補傳世文獻的空白🏩。利用《繫年》討論先秦史事,可以說方興未艾👩🏼‍🎤,也將是將來《繫年》研究的主要任務。以下試分域予以簡介👩‍🚀:

1)西周

    劉國忠先生《從清華簡〈繫年〉看周平王東遷的相關史實》[30]朱鳳瀚先生《清華簡<繫年>所記西周史事考[31]🪙、鄧少平先生《清華簡<繫年>與兩周之際史事綜考》[32]、肖芸曉先生《<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之西周部分校釋及相關史事討論》[33]等文章便是討論西周史事,其他文章有零星論及🤪。其中👦,平王東遷史事與“周亡王九年”的年代學問題是討論的焦點。

2)秦國

《繫年》所見秦國史料是較早引起學術界關注的🙆。在《繫年》報告公佈之前,李學勤先生便發表了清華簡關於秦人始源的重要發現》一文[34],激發了學術界對秦人始源問題的重新關注。李學勤先生《清華簡<繫年>“奴之戎”試考》[35]《談秦人初居“邾”的地理位置》[36]🧜🏿、楊坤先生《竹書<繫年>所見秦人始源記載管見》[37]等文章對有關問題續作討論🉐。

3)晉國

    董珊先生《讀清華簡<繫年>[38]🦦、胡凱、陳民鎮《清華簡<繫年>所見晉國史料初探——從<繫年>看晉國的邦交》[39]🚡、劉麗《重耳流亡路線考》[40]陳民鎮《晉、吳門方城芻議》[41]等文對晉國史事有所探討。

4楚國

李守奎先生《清華簡〈繫年〉與吳人入郢新探[42]、陳穎飛先生《楚悼王初期的大戰與楚封君——清華簡<繫年>札記之一》[43]🙋🏿‍♀️、董珊先生《讀清華簡<繫年>[44]等文對楚國史事進行了討論🧏🏻‍♀️。

5)齊國

    劉國忠先生《從清華簡<繫年>看齊長城的修建》[45]等文涉及了齊國史事,關於齊長城的問題,筆者亦有文章討論[46]。代生師兄另有專文討論《繫年》所見齊國史事。

6)衛國

    李學勤先生《清華簡<繫年>解答封衛疑謎》董珊先生《清華簡<繫年>見的“衛叔封”與“悼折王”[48]陶金先生《由<繫年>談衛文公事跡》[49]等文論及衛國史事👬🏼。

7)吳國

    李守奎先生《清華簡〈繫年〉與吳人入郢新探[50]👨‍👩‍👦‍👦、《從清華簡看闔閭入郢》[51]、李均明先生《伍員與柏舉之戰——從清華戰國簡〈繫年〉談起》[52]等文涉及吳國史事🤾🏼。

8)越國

陳民鎮《清華簡〈繫年〉所見越國史新史料》[53]、陳民鎮《“越公殹”考略》[54]等文對《繫年》所見越國史事展開了初步討論。

應該說,由於《繫年》所敘史事往往涉及多國👩🏿‍🚀,而學者的研究成果也往往不是針對某一國家的歷史,故上述區分祗是就大略而言。

   (七)利用《繫年》研究先秦年代學問題

《繫年》也提供了先秦年代學的新線索👩🏿‍🔧。其中討論最多的是《繫年》第二章“周亡王九年”,劉國忠先生《從清華簡〈繫年〉看周平王東遷的相關史實》[55]、虞同先生《讀<繫年>劄記(一)》[56]、王寧先生《由<繫年><竹書紀年>的“二王並立”》[57]、王紅亮先生《也說<清華簡·繫年>的“周亡王九年”》[58]等文章均有討論。

此外🧔🏼‍♂️,李銳先生《讀<繫年>札記(修訂)》[59]、《讀<繫年>札記(二)》[60]、陶金先生《由清华簡<繫年>談洹子孟姜壺相關問題》[61]孫飛燕先生《試談〈繫年〉中厥貉之會與晉吳伐楚的紀年[62]🤟🏽、白光琦先生《由清華簡<繫年>訂正戰國楚年》[63]等文章對相關年代學問題均有所討論。

   (八)利用《繫年》研究先秦國際關係

對國際關系的關注,尤其是通過凝練扼要的語句進行總結🫵🏽,是《繫年》的一大特色🌐。如《繫年》以“楚以與晉固爲怨”🤳🏼、“秦、晉焉始會好”、“秦焉始與晉執亂”、“至今齊人以不服於晉”、“越人因襲吳之與晉爲好”、“至今晉、越以爲好”等語句簡要概括了晉國與他國的關系♈️,給人啓發。而《繫年》通過對春秋戰國國際大事進行精當簡明的梳理♟,使當時的國際風雲變幻呈現出清晰的脈絡。胡凱、陳民鎮《清華簡<繫年>所見晉國史料初探——從<繫年>看晉國的邦交》[64]等文卽是嘗試➝。

   (九)語言學研究

    利用《繫年》的新資料討論有關音韻問題的論述💆🏼‍♀️,散見於諸家考釋文章🕵️‍♀️,諸家對”的討論便是著例🫃🏼。筆者所作《清華簡〈繫年〉虛詞初探》將載《出土文獻語言研究》第二輯🫲🏿🤹🏻,屬於語法學的內容。

   (十)其他

其他方面🏊🏽‍♀️,諸如先秦列國世系🤣、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問題,雖有學者涉及🧑🏿‍⚖️,但仍有待深化🫅。

 

附:《繫年》研究論著目錄

    筆者將清華簡《繫年》的相關研究論著分爲學術期刊論文、論文集論文(不包括會議論文)、會議論文、報紙論文、網站論文、論壇論文、學位論文七類⚃,以下分別加以介紹🙎‍♀️。

1.學術期刊論文

李學勤:《清華簡<繫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2011年第3期。

李學勤:《清華簡<繫年>“奴之戎”試考》🌘,《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12期。

金平🧚🏼‍♀️:《利用清華簡<繫年>校正<國語>韋注一例》,《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12期。又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41🧦,20111221日。

李學勤:《<繫年>出版的重要意義》,《邯鄲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

牛鵬濤🤵🏼‍♀️🍚:《清華<繫年>與銅器銘文互證二則》,《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李學勤:《由清華<繫年><紀年>的體例》,《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程薇🏑🚵🏽‍♀️:《清華<繫年>與晉伐中山》,《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黃甜甜:《<繫年>第三章“成王屎伐商邑”之“屎”補論》🌘,《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孫飛燕:《釋<左傳>的“厲之役”》🤴🏿,《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劉麗:《重耳流亡路線考》,《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許兆昌、齊丹丹:《試論清華簡<繫年>的編纂特點》🫳🏿,《古代文明》2012年第2期🤟🏻⛳️。

陳民鎮:《<繫年>“故志”說——清華簡<繫年>性質及撰作背景芻議》,《邯鄲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胡凱🍩、陳民鎮:《清華簡<繫年>所見晉國史料初探——從<繫年>看晉國的邦交》,《邯鄲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劉國忠🟨:《清華簡與古代文史研究》👨‍👨‍👧‍👧,《文史知識》2012年第3期。

李學勤:《清華簡<繫年>解答封衛疑謎》🚶‍♀️✶,《文史知識》2012年第3期。

程薇⇢:《清華簡<繫年>與息媯事跡》,《文史知識》2012年第4期。

陳穎飛:《楚悼王初期的大戰與楚封君——清華簡<繫年>札記之一》,《文史知識》2012年第5期🎫。

廖名春🍆:《清華簡<繫年>管窺》,《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

梁立勇:《讀<繫年>札記》🏋🏽‍♀️,《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

鄧少平:《清華簡<繫年>與兩周之際史事綜考》🫲,《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

陳偉:《讀清華簡<繫年>札記》🚹,《江漢考古》2012年第3期。

羅恭:《從清華簡<繫年>看齊長城的修建》🤹🏼𓀕,《文史知識》2012年第7期🏌🏻。

程薇:《清華簡<繫年>與夏姬身份之謎》,《文史知識》2012年第7期。

陳民鎮:《孟子“詩亡然後<春秋>作”解詁——兼論中國早期史學的轉捩與清華簡<繫年>(上)》,臺灣《孔孟月刊》第50卷第1112期🍉,20128月。

陳民鎮:.《孟子“詩亡然後<春秋>作”解詁——兼論中國早期史學的轉捩與清華簡<繫年>(下)》🧑🏻‍🏭,臺灣《孔孟月刊》第51卷第12期,201210

2.論文集論文(不包括會議論文集論文)

李學勤🧛🏽‍♂️:《釋清華簡<金縢>通假為“穫”之字》,《出土文獻研究》第十輯🧏🏽‍♂️,中華書局20117月版。又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8201216日🦣❇️。

李學勤:《談秦人初居“邾”的地理位置》👨‍🦽‍➡️,《出土文獻》(第二輯),中西書局201111月版。

趙平安:《迄今所見最早的褒國青銅器》,《出土文獻》(第二輯),中西書局201111月版。

李學勤🫸🏿:《紂子武庚祿父與大保簋》,《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1月版。

浅野裕一👱🏿‍♂️:《史書としての清華簡『繋年』の性格》,《出土文献から見た古史と儒家経典 上製》,汲古書院20128月版。

3.會議論文

李學勤:《清華簡〈繫年〉及有關古史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古代史論壇:出土簡帛與地方社會”會議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667日🕳。

李均明:《伍員與柏舉之戰——從清華戰國簡〈繫年〉談起》🐢,《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先秦史學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武漢大學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所編),“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2011102931日🐢。

李守奎:《從清華簡看闔閭入郢》,《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先秦史學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武漢大學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所編),“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2011102931日🧜🏻。

董珊:《清華簡〈繫年〉所見的“衛叔封”與“悼折王”》👩‍🔧,《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先秦史學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武漢大學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所編),“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2011102931日。

袁金平🤦🏿:《清華簡〈繫年〉“徒林”考》,《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先秦史學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武漢大學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所編)🧑🏻‍🎤👩‍👩‍👦,“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2011102931日。

夏含夷💪🏻:《原史🩱:紀年形式與史書之起源》,“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香港浸會大學,20111130日~122日。

沈建華🕸:《試說清華〈繫年〉楚簡與<春秋左傳>成書》🙎🏼,“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香港浸會大學🏄🏽☁️,20111130122

劉國忠:《從清華簡〈繫年〉看周平王東遷的相關史實》,“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香港浸會大學🌅,20111130122🐎。

陳偉:《清華竹書<繫年>的文獻學考察》⤵️,“文本中國——慶祝錢存訓先生學術生涯及芝加哥麥思德圖書館開館”國際學術研討會,芝加哥大學👮🏽‍♀️、中國國家圖書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普雷斯頓大學圖書館聯合舉辦,201251113日。

《清華簡<繫年>所見春秋時期秦國史料》全国首届出土文献与秦文化研究高层论坛👶🏽,20126月。

朱鳳瀚:《清華簡<繫年>所記西周史事考》,“中央研究院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2012620日~622

李守奎:《清華簡<繫年>中的字與陳氏》,第十九屆古文字學年會👳🏽‍♀️,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20121023日~25日。

李天虹🤾‍♀️:小議清華簡<繫年>“先建”》,第十九屆古文字學年會,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20121023日~25日。

張世超🪪:清華簡<繫年>中的“”字說》🤸🏼‍♀️🏋🏽‍♀️,第十九屆古文字學年會,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20121023日~25日🥟。

周波:《清華簡<繫年>考釋兩篇》🏯,“簡牘與早期中國”學術研討會暨第一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富达、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2012102728日🥮🙁。

孫飛燕:《據清華簡〈繫年〉探討城濮之戰的參戰國家》🛢🎛,“簡牘與早期中國”學術研討會暨第一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富达、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2012102728日👱🏻‍♂️。

4.報紙論文

李學勤:《清華簡關於秦人始源的重要發現》🪺,《光明日報》201198🚶‍➡️。

李守奎:《清華簡〈繫年〉與吳人入郢新探》,《中國社會科學報》241期,20111124🧏🏼‍♀️。

張春海🫱:《清華簡<繫年>或有助填補周代研究空白》✵,《中國社會科學報》第249期,20111222日。

李學勤:《清華簡:學術史研究新貢獻》🤸🏼‍♂️,《中國社會科學報》254期➖,201219🧗🏼。

陳民鎮:《清華簡〈繫年〉所見越國史新史料》,《紹興文理學院報·越文化研究》2012225日。又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04💂🏼‍♂️,2012318日👩‍👧‍👦。

李學勤🦯:《從<繫年><紀年>》,《 光明日報 》2012227日。

5.網站論文

郭永秉:《清華簡<繫年> ”字別解》🍎,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4452011330日。

董珊:《清華簡<繫年>見的“衛叔封”與“悼折王”》,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448201141日🧑🏼‍🍳。

陳民鎮:《“越公殹”考略》🛁,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452🔠,201145日。

楊坤🧙🏼:《竹書<繫年>所見秦人始源記載管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45🥃,2011912日🐡。

袁金平:《利用清華簡<繫年>校正<國語>韋注一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41🍎,20111221日。原載《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12期。

陳偉:《不禁想起<鐸氏微>——讀清華簡<繫年>隨想》,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9420111219日👱🏽‍♀️🧎‍♂️。

偉☄️:《讀清華簡<繫年>札記(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9520111220日🖼。

何有祖🤝:《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札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9620111220日。

孟蓬生:《清華簡<繫年>初札(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4020111221日🙅🏼。

宋華强:《清華簡<繫年>奚齊之“奚”的字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97🔖📻,20111221日。

陳偉:《讀清華簡<繫年>札記(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98🗻,20111221日🍋。

宋華强:《清華簡<繫年>“纂伐”之“纂”》,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9920111221日🛒🚶‍♂️。

虞同:《讀<繫年>劄記(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42🤛🏽,20111222日👨🏻‍🦰。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43👩🏽‍⚖️🫳,20111222日𓀗。

魏宜輝🦜:《釋清華簡<繫年>93之“”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44🤾‍♀️,20111222日。

李銳:《讀<繫年>札記(修訂)》,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14720111222日🤛🏼。

宋華强💇‍♀️:《清華簡<繫年>93號讀爲“隨”之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0120111223日。

伊強:《清華簡<繫年>中的“復仇”考》,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0320111223日。

黃錫全🏛:《清華簡<繫年>“从門从戈”字簡議》,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0420111223日。

陳偉🟰:《讀清華簡<繫年>札記(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0620111223日😪。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讀書會:《<清華(貳)>討論記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4620111223日🤟。

李銳🤶🏿:《讀<繫年>札記(二)》,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20111225日🕧。

董珊:《讀清華簡<繫年>》,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220111226日。

董珊:《從出土文獻談曾分爲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1🎻👌🏽,20111226日。該文主要觀點曾以“說西曾與曾分为三”爲題🥘,在20111029日在武漢大學召開的“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講🧑‍🍳。

董珊:《清華簡<繫年>所見的“衛叔封”(修訂稿)》,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020111226日。該文由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141日所發佈的《清華簡<繫年>見的“衛叔封”與“悼折王”》一文修改而成,並20111029日在武漢大學召開的“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講☎。

陶金🎙:《由<繫年>談衛文公事跡》🚧,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3👨🏻‍🎨👝,20111227日。

黃傑:《據清華簡<繫年>釋讀楚簡二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08,2011年12月27日。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戰國簡讀書小組:《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書後(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0920111229日。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戰國簡讀書小組👩‍👧:《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書後(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120111230日。

王寧:《由楚簡說石經古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0🐊,20111230日🚶🏻。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研讀劄記(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6020111231日。

董珊👰🏻‍♀️:《讀清華簡<繫年>(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64201211日。

蘇建洲🙅🏼:《利用<清華簡(貳)>考釋金文一則》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62🕒🚴‍♂️,201211日🧑🏽‍🦰。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戰國簡讀書小組:《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書後(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3201211日。

曹方向♟:《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5201212日。

武家璧:《清華簡<繫年>“幝幕”》,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4✍🏿,201212日。

小狐🤽🏽‍♀️🗑:《讀<繫年>臆札》🧎🏻‍➡️,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66🕴🏻,201213日🙍🏿‍♂️。

顏世鉉👯:《說清華竹書<繫年>中的兩個“保”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7🤹🏿‍♀️,201214日🛴。

楊坤:《由清華竹書<繫年>反思子犯編鐘“西之六師”》🪁,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6💶,201214日。

李學勤:《釋清華簡<金縢>通假為“穫”之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8201216日。原載《出土文獻研究》第十輯👍,中華書局2011年版。

顏世鉉☸️:《清華竹書<繫年>“射于楚軍之門”試解》,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9201216日。

子居:《清華簡<繫年>14章解析》⛹🏼‍♂️,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182201216日。

王紅亮:《也說<清華簡·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732012112日👨🏻‍🦽。

陶金:《由清华簡<繫年>談洹子孟姜壺相關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852012214日🚣🏿。

楊坤:《清華竹書<繫年>“錄子”附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50201236日。

孫飛燕⛎:《讀<繫年>劄記三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01201239日。

子居🏊🏿‍♂️:《清华简<繫年>57章解析》,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2382012314日。

陳民鎮👶🏼:《略說清華簡<繫年>》,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532012317日👯‍♂️。

陳民鎮:《清華簡〈繫年〉所見越國史新史料》,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04🧑🏿‍🔧,2012318日🥼𓀓。原載《紹興文理學院報·越文化研究》2012225日。

郭濤🤶:《清華簡<繫年>读札之“息息侯”》,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052012322日。

白光琦:《由清華簡<繫年>訂正戰國楚年》,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592012326日。

孫飛燕:《試談〈繫年〉中厥貉之會與晉吳伐楚的紀年》🏋🏽‍♀️,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102012331日。

楊坤:《再議清華竹<繫年>“西遷商盍之民于邾圄》🏌🏼,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62201247日👩‍🦯‍➡️。

郭濤:《試說清華簡<繫年>之“中城”》,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64201249日。

張世超:《<繫年>中的“京”及相關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522012423日。

居爾汗:《清華簡<繫年>劄記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98👨‍🦯,2012519日。

李天虹:《小議<繫年>“先建”》,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10🦸🏻,2012614日。

子居:《清华简<繫年>811章解析》💂‍♂️,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𓀆,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3002012627日🧑🏽‍🚀。

魏棟:《清華簡<繫年> “周亡王九年”及相關問題新探》,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95201273日。

王連成👳🏽:《淺議清華簡<繫年>之編聯與“周亡王九年”的理解問題》🫵🏽,“簡帛研究”網站💆🏽‍♂️💂🏼,http://***********/uploadfile/20120708.doc👷🏿‍♂️。

子居➾:《清華簡<繫年>1215章解析》,《學燈》第二十四期🦆;又見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413👨🏽‍🦳,2012102日🧟;又見“簡帛研究”網站👱‍♂️🤸🏿,http://***********/uploadfile/2012100902.Doc🏥。

馬衛東、王政冬:《清華簡<繫年>三晉伐齊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942🎣🙌🏽,20121018日。

陳爻:《也談<繫年>的“厭年”》,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95520121029日。

黃錦前🤶🏼:《“許子佗”與“許公佗”——兼談清華簡<繫年>的可靠性》,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75620121121日。

蘇建洲:《讀<繫年>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972🪱⌛️,2012128日🪜。

劉建明👷🏽:《清華簡<繫年>第七章試解》,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49820121217日。

劉建明:《<繫年>的性質及各章標題試擬——<繫年>出版一周年劄記》👮🏿‍♀️🎅,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504🏃,20121218日⛰。

6.論壇文章

海天☣️:《關於<繫年>第四章的“秦異公”》,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256👨🏽‍🔬,2011124日。

海天:《關於<繫年>的‘賓’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3620111220日。

黃傑:《初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筆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36👬🏼🙋🏽‍♂️,20111220日。

魚游春水𓀃:《清華簡<繫年>的秦之先人》,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5020111220日🐭。

易泉:《楚簡舊釋補證(二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5120111220日。

溜達溜達💂🏿‍♀️🦻🏿:《讀陳偉教授——讀清華簡<繫年>札記(一)質疑》,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5420111221日。

易泉:《說<繫年>的“亡由”》👰🏼‍♂️,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5520111221日。

暮四郎:《清華簡(貳)簡46“我既得鄭之門管巳(矣)”》,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5620111221日®️🚼。

暮四郎:《清華簡(貳)簡56<左傳>“貉”字對應之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57⬆️⛹🏿‍♂️,20111221日。

theta922🩶:《補論宋先生關於奚齊之“奚”文章》,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58🏄🏽‍♂️,20111221日。

暮四郎:《簡61“莊王遂加鄭亂”的理解》💊,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59🕺🏽,20111221日。

袁莹:《清華簡<繫年>中的“爭”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52🔝,20111221日。

苦行僧:《說清華簡<繫年>中的“交”》,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5420111221日。

劉雲:《清華簡中的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5120111221日👨🏿‍🚀。

思齊:《清華簡<繫年>中的一個斷句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5320111221日。

思齊🐕:《清華簡<繫年>中的“逾”》,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6320111222日。

shibuwodai🦞:《清華簡<繫年>短札兩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64🚶🏻‍♂️‍➡️,20111222日▪️。

易泉:《<容成氏>的“民乃賽”考釋補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6020111222日。

暮四郎👩🏽‍🚀:《簡93:“齊莊公光率師以~ 欒盈”,~的釋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6320111222日💂🏻‍♂️。

暮四郎👙:《請教》🧍,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6420111222日。

小狐:《讀<繫年>臆札》,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70🐐,20111223日。

思齊:《對清華簡<繫年>釋文的一處疑惑》🦐,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71🧖🏿,20111223日。

劉雲:《釋清華簡<子儀>中的“肩”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7220111223日。

暮四郎🧝‍♂️:《<性自命出><性情論>的“羴如”》🥤,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67👮‍♀️,20111223日。

鳲鳩:《小小問題發一貼》🏄🏿‍♀️,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68🕟,2011年<, SPAN>1223日。

魚游春水✏️:《清華簡“賽賽侯”衍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6920111224日。

海天:《<六德>32的斷》,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7220111224日🥦。

海天:《<繫年>的“蔡”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7820111224日。

海天:《<繫年>53的“葬”》,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8320111225日。

飛虎:《釋清華簡<繫年>71的樂器玉毊》,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93♊️,20111227日👽。

王寧👏🏿:《由<繫年><竹書紀年>的“二王並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98🚧,20111229日。

海天🗻:《<繫年>129的人名》,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409🏂🏿,201214日。

一上示三王:《關於“保/爻”讀為“負”》,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76201215日。

陳嘉穎:《關於<繫年>簡中讀為“姒”之字的隸定》,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411201216日👩🏿‍🔬。

單育辰👩🏽‍💻:《由清華二考釋舊有文字一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415201216日。

海天🍾🏍:《<繫年>106的「縵」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413201216日。

郭永秉🫐☢️:《疑<繫年>64號簡的字實是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418201217日。

jiaguwen1899<繫年>的“屎”》🎟,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2878🏋🏻‍♀️,201218日。

海天:《由<繫年>重新認識幾個楚文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422201219日。

陳民鎮♛:《關於<繫年>的“屎”以及<繫年>中有較古來源的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547🥗🎼,2012324日。

陳民鎮:《劉徹邪👃🏿🧻?劉彘邪?》,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5792012414日🚴‍♂️。

陳民鎮:《晉、吳門方城芻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601🦜,2012424日🚵🏻‍♂️。

孟蓬生🐦‍⬛:《<清華簡《繫年》初札(二則)>第二則的一點補充》🕺🏽,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853🙇🏽‍♀️,2012105日📓🗺。

魚游春水:《<繫年>臆說兩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 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04📃,2012124日🏊🏿。

魚游春水:《<繫年>第十五章的“述”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 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052012124日。

暮四郎:《釋<繫年>71的“玉爵”》🦋,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簡帛論壇”,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011🧑🏻‍🎓,2012128日。

7.學位文章

肖芸曉🕝:《<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之西周部分校釋及相關史事討論》,武漢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26月。

 



[1] 20111219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成果發佈暨學術座談會在清華大學召開🍱,相關研究領域學者及有關部門領導近百人與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二輯正式發佈。

[2] 李學勤:《清華簡<繫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2011年第3期。

[3] 李學勤🧛⛸:《清華簡<繫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2011年第3期👮🏻‍♀️。

[4] 李學勤💂🏽‍♀️:《<繫年>出版的重要意義》🚶‍♂️🔉,《邯鄲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

[5] 劉國忠:《清華簡與古代文史研究》,《文史知識》2012年第3期🔕。

[6] 子居:《清華簡<繫年>14章解析》📣🎧,孔子2000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182🧑‍🦳,201216日❣️‼️。

[7] 子居:《清华简<繫年>57章解析》,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238👰,2012314日。

[8] 李學勤:《初識清華簡》🦕,《光明日報》2008121日。

[9] 李學勤🪥:《<繫年>出版的重要意義》,《邯鄲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

[10] 陳偉:《不禁想起<鐸氏微>——讀清華簡<繫年>隨想》🚧,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94🧜🏽,20111219日👨🏽‍🦳。

[11] 馮時🌅👩‍👦‍👦:《<鄭子家喪><鐸氏微>》🫨🎢,《考古》2012年第2期。

[12] 廖名春:《清華簡<繫年>管窺》,《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

[13] 參見夏含夷:《原史:紀年形式與史書之起源》,“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香港浸會大學,20111130日~122日🍚。

[14] 張春海𓀂:《清華簡<繫年>或有助填補周代研究空白》,《中國社會科學報》第249期🈸,20111222日。

[15] 沈建華🦜:《試說清華〈繫年〉楚簡與<春秋左傳>成書》,“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香港浸會大學,20111130日~122日。

[16] 許兆昌、齊丹丹👳:《試論清華簡<繫年>的編纂特點》,《古代文明》2012年第2期。

[17] 陳民鎮🕵🏽:《<繫年>“故志”說——清華簡<繫年>性質及撰作背景芻議》🆚,《邯鄲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陳民鎮:《孟子“詩亡然後<春秋>作”解詁——兼論中國早期史學的轉捩與清華簡<繫年>(上)》,臺灣《孔孟月刊》第50卷第1112期,2012年;陳民鎮🙂:《孟子“詩亡然後<春秋>作”解詁——兼論中國早期史學的轉捩與清華簡<繫年>(下)》,臺灣《孔孟月刊》第51卷第12期😐🧑‍🔬,2012年。

[19] 李學勤:《清華簡<繫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2011年第3期;李學勤:《從<繫年><紀年>》,《光明日報 》2012227日🧎🏻‍♂️‍➡️,第15版;李學勤:《由清華簡<繫年><紀年>的體例》,《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20] 參見拙作《古本<竹書紀年>佚文虛詞初探——兼與清華簡<繫年>虛詞比較》✝️,待刊。

[21] 李學勤:《<繫年>出版的重要意義》,《邯鄲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

[22] 沈建華👨‍🌾:《試說清華〈繫年〉楚簡與<春秋左傳>成書》,“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香港浸會大學,20111130日~122日🍵💫。

[23] 袁金平:《利用清華簡<繫年>校正<國語>韋注一例》,《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12期。又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41🤽🏽,20111221日。

[24] 李學勤:《釋清華簡<金縢>通假為“穫”之字》,《出土文獻研究》第十輯,中華書局2011年版👩‍🏭。又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8201216日。

[25] 蘇建洲👍🏿:《利用<清華簡(貳)>考釋金文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62201211日。

[26] 黃傑🌴🚶‍➡️:《據清華簡<繫年>釋讀楚簡二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08,2011年12月27日。

[27] 曹方向:《小議清華簡<繫年>及郭店簡中的“京”字》,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15🍝,201212日。

[28] 單育辰🎣:《由清華二考釋舊有文字一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4155️⃣♔,201216日。

[29] 海天:《由<繫年>重新認識幾個楚文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422🦩,201219日。

[30] 劉國忠:《從清華簡〈繫年〉看周平王東遷的相關史實》,“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香港浸會大學😪,20111130日~122日。

[31] 朱鳳瀚👩🏽‍🎨:《清華簡<繫年>所記西周史事考》🕍,“中央研究院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2012620日~622日。

[32] 鄧少平:《清華簡<繫年>與兩周之際史事綜考》🐇,《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

[33] 肖芸曉:《<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之西周部分校釋及相關史事討論》📏,武漢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26月。

[34] 李學勤:《清華簡關於秦人始源的重要發現》🧶,《光明日報》201198日💆🏻‍♂️。

[35] 李學勤:《清華簡<繫年>“奴之戎”試考》,《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12期。

[36] 李學勤🙌🏿:《談秦人初居“邾”的地理位置》🤵🏿,《出土文獻》(第二輯),中西書局2011年版😆。

[37] 楊坤🧎‍➡️:《竹書<繫年>所見秦人始源記載管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45🏬,2011912日🤷🏻‍♂️🕵🏻‍♀️。

[38] 董珊:《讀清華簡<繫年>》🦯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2𓀁🫰🏽,20111226日。

[39] 胡凱、陳民鎮:《清華簡<繫年>所見晉國史料初探——從<繫年>看晉國的邦交》,《邯鄲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40] 劉麗:《重耳流亡路線考》⏳,《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41] 陳民鎮:《晉、吳門方城芻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6012012424日5️⃣。

[42] 李守奎:《清華簡〈繫年〉與吳人入郢新探》,《中國社會科學報》第241期,20111124日🗡。

[43] 陳穎飛🔆:《楚悼王初期的大戰與楚封君——清華簡<繫年>札記之一》,《文史知識》2012年第5期🐳。

[44] 董珊🧍‍♀️:《讀清華簡<繫年>》,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2👨‍🦽‍➡️🔭,20111226日🧕🏽。

[45] 羅恭:《從清華簡<繫年>看齊長城的修建》,《文史知識》2012年第7期。

[46] 拙作《齊長城新研——從清華簡<繫年>看齊長城的若干問題》,待刊。

[47] 李學勤💅🏽:《清華簡<繫年>解答封衛疑謎》,《文史知識》2012年第3期。

董珊:《清華簡<繫年>見的“衛叔封”與“悼折王”》,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1448⛓️‍💥,201141日。

[49] 陶金:《由<繫年>談衛文公事跡》✷,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53📣,20111227日。

[50] 李守奎:《清華簡〈繫年〉與吳人入郢新探》🎲,《中國社會科學報》第241期,20111124日📮。

[51] 李守奎:《從清華簡看闔閭入郢》,《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先秦史學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武漢大學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所編),“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20111029日~31日😬。

[52] 李均明:《伍員與柏舉之戰——從清華戰國簡〈繫年〉談起》⛹🏼‍♂️,《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先秦史學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武漢大學中國地域文化研究所編),“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20111029日~31日👷🏻‍♀️。

[53] 陳民鎮:《清華簡〈繫年〉所見越國史新史料》,《紹興文理學院報·越文化研究》2012225日。又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042012318日🧑🏿‍⚖️。

[55] 劉國忠:《從清華簡〈繫年〉看周平王東遷的相關史實》,“簡帛·經典·古史”國際論壇🚶🏻‍♂️,香港浸會大學💆🏻‍♀️🎖,20111130日~122日。

[56] 虞同:《讀<繫年>劄記(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42👨🏻‍🌾,20111222日。

[57] 王寧🐌✯:《由<繫年><竹書紀年>的“二王並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學術討論”🪃,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9820111229日🛤。

[58] 王紅亮:《也說<清華簡·繫年>的“周亡王九年”》,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73🤵🏿‍♀️,2012112日。

[59] 李銳👩‍❤️‍💋‍👩🧜🏻‍♂️:《讀<繫年>札記(修訂)》🥿,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147👮🏼‍♂️,20111222日。

[60] 李銳:《讀<繫年>札記(二)》,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20111225日。

[61] 陶金:《由清华簡<繫年>談洹子孟姜壺相關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7852012214日。

[62] 孫飛燕:《試談〈繫年〉中厥貉之會與晉吳伐楚的紀年》,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102012331日🦢。

[63] 白光琦:《由清華簡<繫年>訂正戰國楚年》,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59📽,2012326日👧。

[64] 胡凱🚒、陳民鎮🍴:《清華簡<繫年>所見晉國史料初探——從<繫年>看晉國的邦交》,《邯鄲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12月18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12月19日。



点击下载附件:1152陳民鎮:清華簡《繫年》週年綜述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小狐 在 2012/12/20 12:19:05 评价道:第1楼

    劉建民🔵:《清華簡<繫年>第七章試解》,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498🤙🏿🧔🏿‍♂️,20121217日。

    劉建民:《<繫年>的性質及各章標題試擬——<繫年>出版一周年劄記》,孔子2000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50420121218日。

    两者皆“刘建明”也——

    我还以为又出了个重名的呢

     

  • 陈民镇 在 2012/12/20 20:03:01 评价道:第2楼

    勘誤👷🏻‍♂️:以“劉建明”爲準🛥,謝小狐先生!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𓀛:739450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