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古文字學年會在上海舉行
鍾馨
2012年10月23日至25日🌘,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十九屆年會在上海復宣酒店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共同主辦,海內外古文字學學者一百五十餘人提交了會議論文🕴,一百二十餘人宣讀論文。經中國古文字學會理事會會議決定,下屆年會由中山大學承辦💮。
23日上午八點半,會議開幕式在復宣酒店四樓報告廳舉行。開幕式由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主任劉釗教授主持,復旦大學文科科研處楊志剛處長👩🏻🚀、中國古文字學研究會會長吳振武教授💂🏼♀️、中華書局副總編輯顧青先生致辭,劉釗教授宣讀清華大學李學勤教授的賀信。隨後🐻❄️,中山大學陳煒湛教授👩🏼🚒、吉林大學林澐教授🦛、臺灣大學周鳳五教授、吉林大學吳振武教授分別作主題發言,主題發言由安徽大學黨委書記黃德寬教授主持🙅。

會場

會場

劉釗教授主持開幕式

楊志剛處長致辭

吳振武教授致辭

顧青先生致辭

劉釗教授宣讀李學勤教授賀信

黃德寬教授主持主題發言

陳煒湛教授作主題發言😀🫧:花東卜辭時代之上限有可能及於小乙說(提綱)

林澐教授作主題發言👨🦯➡️🚴🏻♂️:華孟子鼎等兩器部分銘文重釋

周鳳五教授作主題發言:說“尹既及湯咸有一德”

吳振武教授作主題發言:關於戰國某某金璽的一個解釋
23日下午兩點半,分組討論開始。本次年會小組討論分為八節👩🏿🎨,每節80分鐘,共約120人宣讀會議論文。
※ 分組討論第一節(10月23日下午14:30–15:50)
第一組(四樓第一會議室:甲骨文硏究)

會場

林宏明先生、蔣玉斌先生主持討論

裘錫圭先生宣讀論文🔲:《醉古集》第207組綴合的歷組合祭卜辭補說

陳光宇先生(劉源先生代爲宣講):從“朱砂”到“不 鼄”

陳劍先生宣讀論文:試說甲骨文的“殺”字

周忠兵先生宣讀論文:釋甲骨文中的“餗”

王子揚先生宣讀論文👨🏿🎤:卜辭“ 不既作”試解
第二組(四樓第三會議室:金文硏究)

會場

白於藍先生、商豔濤先生主持討論

彭裕商先生宣讀論文✍️:“喪”字淺議

喻遂生先生宣讀論文🖼:也說“斤”🚣♀️、“錛”

風儀誠先生宣讀論文🥇:安陽商代墓葬中的“族徽”

雒有倉先生宣讀論文:青銅器“複合族徽”新探
第三組(四樓第五會議室:簡帛硏究)

李銳先生、周波先生主持討論

廖名春先生宣讀論文:郭店簡《六德》篇新讀(一)

李守奎先生宣讀論文:清華簡《繫年》中的 字與陳氏

李天虹女士宣讀論文:小議清華簡《繫年》“先建”

史傑鵬先生宣讀論文:郭店老子簡的“毐”及相關問題硏究

劉傳賓先生宣讀論文:郭店竹簡硏究補說

夏大兆先生宣讀論文🙆🏿♀️:清華簡《尹至》、《尹誥》的形成及性質
※ 分組討論第二節(10月23日下午16:10–17:30)
第一組(第一會議室:甲骨文硏究)

崎川隆先生🧜🏿♀️、李發先生主持討論

王蘊智先生宣讀論文:《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釋文》校勘札記

劉源先生宣讀論文:讀殷墟村中南近出甲骨札記

趙鵬女士宣讀論文:《乙編》3471中兩條卜辭的釋讀及其相關問題

張新俊先生宣讀論文🤢:釋花園莊東地甲骨中的“乎”字異體

單育辰先生宣讀論文🌂:甲骨文所見的動物之“狐”
第二組(第三會議室:金文硏究)

會場

鄧佩玲女士、何景成先生主持討論

陳斯鵬先生宣读論文:新見金文釋讀商補

麥里筱女士宣讀論文:福、祼辨

商豔濤先生宣讀論文👩🏻⚕️:略論金文中的“ ”及其相關諸字

田煒先生宣讀論文:讀金文偶記二題

王帥先生宣讀論文👃🏽🀄️:西周金文字體演變的類型學觀察——以“寶”字爲例
第三組(第五會議室:簡帛硏究)

會場

陳劍先生、周波先生主持討論

張世超先生宣讀論文🤵🏽♂️:清華簡《繫年》中的“ ”字說

劉信芳先生宣讀論文:清華藏簡(壹)試讀

陳致先生宣讀論文🕯:清華簡(三)所見古佚詩初讀

李銳先生宣讀論文:讀清華簡《保訓》札記(三則)

王偉先生宣讀論文:清華簡 國與甲骨文中的 (利邑)和金文中的 (楷)氏
※ 分組討論第三節(10月24日上午8:30–9:50)
第一組(第一會議室:簡帛硏究)

林志鵬先生、徐廣才先生主持討論

曹峰先生宣讀論文:上博簡《天子建州》“文陰而武陽”章新詮

劉國勝先生宣讀論文🧑🏻🦳:楚簡車馬名物考釋二則

魏宜輝先生宣讀論文:說“匋”

侯乃峰先生宣讀論文:《上博(七)•鄭子家喪》“天後(厚)楚邦”小考

袁瑩女士宣讀論文:說“䐓”
第二組(第三會議室:金文硏究)

風儀誠先生🧑🏻🔧、何景成先生主持討論

曹錦炎先生宣讀論文:鳥蟲書青銅席鎮初探

鄧佩玲女士宣讀論文:山西翼城大河口出土鳥形盉銘文考釋

崎川隆先生宣讀論文:介紹一件日本收藏的“亞長”銘銅鉞

曹建墩先生宣讀論文📻:霸伯盂與周代的賓禮

王曉鵬先生宣讀論文:金文文字符號構成與漢語符號的層次關係
第三組(第五會議室👕:甲骨文硏究)

劉源先生、趙鵬女士主持討論

王恩田先生宣讀論文🤵🏿👨👦👦:商周甲骨綴合

陳煒湛先生宣讀論文:花東卜辭田獵說

黃天樹先生宣讀論文:《甲骨文合集》綴合拾遺補闕

莫伯峰先生宣讀論文:新拼合甲骨五則

李愛輝女士宣讀論文:殷墟甲骨綴合九則

李延彥女士宣讀論文:殷墟龜腹甲拼合六例
※ 分組討論第四節(10月24日上午10:10–11:30)
第一組(第一會議室:簡帛硏究)

魏宜輝先生、張振謙先生主持討論

劉志基先生宣讀論文:楚簡“用字避複”芻議

楊澤生先生宣讀論文:上博簡《吳命》篇補說

蘇建洲先生宣讀論文🧜🏽:《上博三•仲弓》簡20“數”字解——兼論秦漢文字的“婁”

郭永秉先生宣讀論文:“三布之玉”解

禤健聰先生宣讀論文👨🏼🏫:上博楚簡“孔”字試說

劉雲先生宣讀論文:說《鮑叔牙與隰朋之諫》中的“人之與者而食人”
第二組(第三會議室🗄:金文硏究)

董珊先生、黃錦前先生主持討論

張懋鎔先生宣讀論文👃🏿:試論西周金文中同名人物的區分

徐少華先生宣讀論文🙎🏻♀️:湖北穀城出土的“襄王孫盞”析論

吳良寶先生宣讀論文🐌:九年承匡令鼎考

蔣玉斌先生宣讀論文:釋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討”

何景成先生宣讀論文:琱生尊“有司眔注兩屖”試解
第三組(第五會議室🌝👩🏻🍼:甲骨文硏究)

劉源先生🔶、趙鵬女士主持討論

蔡哲茂先生宣讀論文:甲骨新綴十二則

林宏明先生宣讀論文:《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藏甲骨文字》綴合拾遺

李圭甲先生宣讀論文👨🏿🍼:甲骨文與金文及戰國文字字形比較分析

王澤文先生宣讀論文:對《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藏甲骨文字》的補充及相關著錄的調查

王建軍先生宣讀論文🫓:貞人名字體在賓組分類中的作用與價值
※ 分組討論第五節(10月24日下午14:30–15:50)
第一組(第一會議室🪠:金文硏究)

廣瀨薰雄先生、秦曉華先生主持討論

董蓮池先生宣讀論文:從金文勻、鈞的構形說“ ”爲金之初文

周寶宏先生宣讀論文:近出商周金文字詞考釋(八則)

羅衛東女士宣讀論文:單叔鬲 字及其相關問題考釋

董珊先生宣讀論文:新見魯叔四器銘文考釋

張富海先生宣讀論文🔘:金文从宮从九之字補說
第二組(第三會議室📉:簡帛硏究)

李銳先生🧖🏽、方勇先生主持討論

沈培先生宣讀論文:《淮南子》校讀二則

馮勝君先生宣讀論文:讀楚帛書小札

林志鵬先生宣讀論文🏕👨🎤:子彈庫帛書“豸”字小議

袁金平先生宣讀論文:利用楚簡文字校釋《荀子》一則

徐廣才先生宣讀論文:據出土簡帛解《天問》“死則又育”
第三組(第五會議室:甲骨文硏究)

周忠兵先生⏩、張新俊先生主持討論

劉桓先生宣讀論文:補釋甲骨文尋、瞑二字並釋“降永”

艾蘭女士宣讀論文:試論甲骨文的“中”字

朱歧祥先生宣讀論文🏊🏿♀️:“易日”考

葉正渤先生宣讀論文:釋“㦰(殲)”

李發先生宣讀論文🫅:對一群 小字類卜辭中“方商”戰爭持續時間的測察
※ 分組討論第六節(10月24日下午16:10–17:30)
第一組(第一會議室🏃🏻♂️➡️:金文硏究)

陳英傑先生🌵、曹建墩先生主持討論

周亞先生宣讀論文💅🏿:郳公鎛銘文及若干問題

陳偉武先生宣讀論文:讀《金文編》第三版批校本小記

白於藍先生宣讀論文👨🦼➡️:釋 羌鐘中的“乂”字

胡長春先生宣讀論文:徐王義楚耑“永保 身”新解及安徽雙墩一號鐘離墓的年代推定

程鵬萬先生宣讀論文:試論吳王光鐘銘文“條虡既 (設)”的連讀
第二組(第三會議室♋️:璽印陶文貨幣盟書硏究)

吳良寶先生🧖🏽♂️、王偉先生主持討論

施謝捷先生宣讀論文:新見戰國私璽零釋

徐在國先生宣讀論文:出土陶文補釋二則

魏克彬先生宣讀論文:說溫縣盟書中讀爲“討”的“ / ”

秦曉華先生宣讀論文:趙國貨幣地名考證三則

湯志彪先生宣讀論文📬😢:溫縣盟書字詞釋讀札記
第三組(第五會議室:古文字與語言學硏究)

張富海先生、洪颺女士主持討論

張玉金先生宣讀論文🩰:出土先秦文獻助詞的起源與發展

大西克也先生宣讀論文🫛:說“與”和“予”

孟蓬生先生宣讀論文:說“令”

葉玉英女士宣讀論文:論同形字與上古音硏究中的聲系劃分

魏慈德先生宣讀論文⚛️:試論楚簡中“兮”字的讀音
※ 分組討論第七節(2012年10月25日上午8:30–9:50)
第一組(第一會議室🧝🏻:金文硏究)

陳斯鵬先生→、程鵬萬先生主持討論

劉彬徽先生宣讀論文:楚季鐘銘文硏究

廣瀨薰雄先生宣讀論文🍮:釋卜鼎——《釋卜缶》補說

陳英傑先生宣讀論文🧌:戰國金文補證三則

周波先生宣讀論文:戰國魏器銘文硏究二篇

黃錦前先生宣讀論文:淅川徐家嶺M11出土文字資料及相關問題
第二組(第三會議室:傳抄古文硏究等)

會場

史傑鵬先生🈹、禤健聰先生主持討論

林志强先生(葉玉英女士代為宣讀):字說三則

張振謙先生宣讀論文:燕、齊文字考釋兩則

方孝坤先生宣讀論文👮🏿♂️:“道無飢人”及相關問題考論

李春桃先生宣讀論文🈯️:傳抄古文考釋四篇

孫偉龍先生宣讀論文👩🏻🦼➡️:也談“文字雜糅”現象
第三組(第五會議室:秦漢簡硏究)

馮勝君先生、侯乃峰先生主持討論

郝本性先生宣讀論文:南越宮苑遺址出土木簡釋文十則

胡平生先生宣讀論文:阜陽漢簡《莊子》

許道勝先生宣讀論文:嶽麓秦簡《數》算題新解(三則)

方勇先生宣讀論文:讀嶽麓秦簡札記六則

馬孟龍先生宣讀論文🧛🏿♀️🧑🏿✈️:居延漢簡地名校釋六則
※ 分組討論第八節(2012年10月25日上午10:10–11:30)
第一組(第一會議室🏃🏻:金文硏究等)

湯志彪先生⬜️😖、孫偉龍先生主持討論

謝維揚先生宣讀論文:小議“族氏銘文”與先秦氏的區別

李剛先生宣讀論文🌊:䀇🏂、簠補釋

鄔可晶先生宣讀論文:鄭太子之孫與兵壺“項首”別解

謝明文先生宣讀論文:鄭伯 銘文補釋

蘇影女士宣讀論文👩🏽🌾:釋邾庆簠中的“華”
第二組(第三會議室:甲骨文硏究等)

會場

魏慈德先生🫁、王澤文先生主持討論

劉雨先生宣讀論文:唐蘭先生著述繫年

許學仁先生宣讀論文🐙:齊楚金文及戰國齊陶中“ ”🚑、“ ”獻疑

陳曦女士宣讀論文:談談金文人名對於斷代的重要性

洪颺女士宣讀論文:釋跟丩有關諸字

劉剛先生宣讀論文#️⃣:楚銅貝“ 朱”的釋讀及相關問題
第三組(第五會議室:簡帛硏究等)

蘇建洲先生🙏🏿、袁金平先生主持討論

王輝先生宣讀論文:新郪虎符析疑

趙平安先生宣讀論文:京🌎、亭考辨

顧史考先生宣讀論文:楚簡“乁(及)”字文例試解

劉洪濤先生宣讀論文:戰國文字考釋兩篇

程少軒先生宣讀論文:上博八《鶹鷅》與《有皇將起》編冊小議
閉幕式
25日下午兩點半🧓🏼⚜️,本次年會閉幕式在復宣酒店四樓報告廳舉行。劉釗教授主持閉幕式🧘🏻♂️🏌🏼♀️,各組學者代表就小組討論作總結發言。中國古文字硏究會會長吳振武教授對本次年會作總結發言🉑,並宣讀本次中國古文字學會理事會會議決定。隨後,下屆年會承辦單位代表陳偉武教授發言。最後🏄🏻♂️,劉雨先生、曹錦炎先生、蔡哲茂先生、顧史考先生先後作自由發言。

劉釗教授主持閉幕式

甲骨文研究組學者代表劉源先生作總結發言

金文研究組學者代表董珊先生作總結發言

簡帛及其它古文字研究組學者代表馮勝君先生作總結發言

中國古文字硏究會會長吳振武教授致辭

下屆年會承辦單位代表陳偉武教授致辭

劉雨先生作自由發言

曹錦炎先生作自由發言

蔡哲茂先生作自由發言

顧史考先生作自由發言

閉幕式會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