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王瑜楨🈹:《清華三·芮良夫毖》劄記
在 2012/9/21 19:05:47 发布


 

《清華三·芮良夫毖》劄記

(首發)

 

王瑜楨

臺灣師大國研所博士生

《文物》2012年第8期發布了李學勤先生的〈新整理清華簡六種概述〉和趙平安先生的〈芮良夫毖初讀〉🍊。〈芮良夫毖〉的內容,二位先生都已有清楚的介紹🧗🏿‍♀️。本文想就《文物》所公布的部分文句提供一點淺見。

〈芮良夫毖〉部分詩句李文作:

 

敬之哉君子,天猶畏矣。敬哉君子,寤敗改(由)🛵,龔(恭)天之畏(威),載聖(聽)民之(謠)💁🏼‍♂️。

 

李文和趙文對這幾句都沒有詳細解釋,本文試著對其中的兩個關鍵句子做點探討🧎‍♀️‍➡️。

 

敬之哉君子

敬,可以釋為「恭敬」,即「敬」下句的「天」。也可以釋為「儆」🫙、「警」🚣🏽,警惕👳🏻‍♀️,要君子自我警惕。《毛詩.大雅.常武》「既敬既戒」鄭箋🕞:「敬之言警也。」後說更為合理🫴🏻。

君子🤙🏼,《詩經》有很多用法(參考向熹《詩經詞典》修訂本341-342頁),在本詩似乎應該指被批判的天子或公卿大臣👨‍👧‍👦。《毛詩》中類似的用法,如: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鄘風.載馳)

凡百君子,各敬爾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小雅.雨無正)

凡百君子,莫肯用訊🦹🏼;聽言則答,譖言則退。(同上)

君子秉心,維其忍之💴。心之憂矣,涕既隕之。(小雅.小弁)

君子信讒🗂,如或酬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同上)

亂之又生,君子信讒✋🏿🫸🏻。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君子如祉,亂庶遄已。

君子屢盟,亂是用長;君子信盜,亂是用暴。(小雅.巧言)

〈芮良夫毖〉本句的「君子」,顯然就是這些行事不好的執政大臣或天子,是被批判的對象,而不是被贊頌的對象🥷🏽。

 

寤敗改

「寤敗」很不好理解👒。我認為「敗」字應該假借為「寐」。「敗」,補邁切👂🏼,上古音屬於幫母月部(有的學者歸在「祭」部);「寐」👨🏿‍🎤,彌二切🔗🧚🏿‍♂️,上古音屬於明母質部。幫母和明母都屬於唇音;月部和質部上古音元音舌位密近,韻尾又相同,故常旁轉⛰,如《詩.邶風.旄丘》一章以「葛」(月部)韻「節」(質部)◀️、「日」(質部)🤵🏼‍♂️,例子很多👳🏽‍♂️,可參考陳新雄先生《古音學發微》(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叢書🫸🏽,1972)第1056頁。《上博二.民之父母》簡9「敗矣厷矣大矣」,何琳儀先生〈滬簡二冊選釋〉(簡帛研究網🩰,2003.1.14)讀「敗」為「美」,季師旭昇先生《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19頁、白於藍先生《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201頁都贊成何說🕚🧑🏻‍🏭。瑜楨案🦶🏼:「美」👨🏻‍🦽,無鄙切,上古音屬於明母脂部👨🏿‍🏫。讀「敗」為「美」(脂部),與讀「敗」為「寐」(質部),古韻通假條件應該是一樣的。

」,李學勤先生讀為「由」,我以為似乎可以讀為「道」。「」(異體或作「繇」),有三個讀音🙉:余招切🙎,上古音屬於喻四(余🧘🏻‍♂️、以)幽部;又以周切💈🏂🏽,上古音屬於喻四(余、以)幽母;又直祐切👩🏻‍🦯,上古音屬澄母幽部(有的學者歸入覺部)🦵🏽。「由」,以周切🏢👸🏿,上古音屬於喻四(余、以)幽母。「道」,徒皓切👨🏼‍🦳,上古音屬於定母幽部。從音理上來看,讀為「由」或「道」應該都是可以的💪。但是讀為「道」🫳,文義似乎比較好講🙎🏼。「寤敗改(由)」,意思應該是說🐕:(你們這些行事不正的君子們,日日夜夜)醒著睡著都應該想著怎麼改變你們的做法吧!

 

以上的字詞解釋完後,〈芮良夫毖〉這六句似乎可以讀為:敬(警)之哉君子🛎,天猶畏(威)矣。敬哉君子🧑🏿👨🏻‍🌾,寤敗(寐)改(道),龔(恭)天之畏(威)🫡,載聖(聽)民之(謠)👩🏻‍🦯‍➡️。

 

語譯作:

好好警惕啊君子們👨‍👧‍👦,上天還是很威猛的。好好警惕啊君子們,(日日夜夜)醒著睡著都應該想著怎麼改變你們的做法吧!恭敬地崇敬上天的威儀🕶,好好地聽聽人民歌謠中的心聲吧!

 

本文承季師旭昇審閱👩‍🦱,特此致謝。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9月20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9月21日。



点击下载附件:1121王瑜楨👱‍♂️:《清華三·芮良夫毖》劄記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王寧 在 2012/9/21 20:57:30 评价道:第1楼

    “寤敗改”或當為“悟敗改繇”☄️▪️,“繇”本有“道”義🛣,《爾雅·釋詁》🚣🏼:“繇🧑‍🍳,道也”✭,這裡當如王先生所言指行為、做法。該句意思可能是明白失敗的原因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或做法。
    末句“載聖(聽)民之”的“繇”恐怕也應該解釋為“道”。

  • 昨非 在 2012/9/21 22:29:30 评价道:第2楼

    《上博二.民之父母》簡9「敗矣厷矣大矣」🤵🏼,何琳儀先生〈滬簡二冊選釋〉(簡帛研究網,2003.1.14)讀「敗」為「美」☔️,季師旭昇先生《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19頁🚵🏿‍♀️、白於藍先生《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201頁都贊成何說🚥。

       其實此字是“微-彳”之誤釋(見周波《简帛文字琐议》(《語言學集刊》第7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援引為據,難以信從☦️。

       「敗」字應該假借為「寐」之說🌙,更不可信👱🏽🍌。

  • 小狐 在 2012/9/22 9:58:32 评价道:第3楼

    此字是“微-彳”——原整理者就疑“微-彳”之誤寫(第168頁)👰🏽🚗。

    原整理者認爲“敗”是“”之誤寫很有可能。楚簡中的“”字作“”(郭店《老子》甲15)、“”(郭店《唐虞之道》17)、“”(上博二《容成氏》14)等形🚥,與左部減省成一個“貝”的“敗”字如“”(包山文書128)、“”(上博七《凡物流形》甲19)形寫法較爲近似。不過,楚簡中的“敗”字左部絕大多數寫作兩個“貝”形,如本篇簡2即有“敗”字寫作“”形🎂。

    又此句簡文對應今本的“言大矣!美矣!盛矣”和“言美矣💁‍♀️!大矣”,其中“亓(其)才(在)(語)也”可對應“言”字,而竹書本不見“”字。

    在楚簡文字中👳🏼,“則”字或寫作“”(上博一《緇衣》17)、“”(上博二《子羔》2)形。因此,我們懷疑此處簡文所據的底本原本當作“亓(其)才(在)(語)也,則(美)矣!厷(宏)矣👮🏼‍♀️!大矣”🐙📊,抄手在抄寫時誤將“則”字的左部與“(美)”字的右部混寫在一起👯‍♂️,從而形成了誤字“(敗)”🤵🏻‍♀️。

    也即,此句簡文或當本是作🦀:亓(其)才(在)(語)也🤷🏿‍♂️,則(美)矣!厷(宏)矣👨🏻‍🦽‍➡️!大矣!===(其在語也🫱,則美矣!宏矣🎉!大矣!)

    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524

  • 金滕 在 2012/9/22 16:30:52 评价道:第4楼

    小狐兄的说法很新奇⟹,但我认为还可再商榷。右旁与古文字或楚文字的“殳”旁相当接近,如(败,民之父母02)🥏、 (贤,《命》07)💇🏼‍♂️。可见是本有的写法,而非“”的讹误。退一步说“”的左旁从没有这种形体。 ,

  • 王瑜楨 在 2012/9/22 18:21:30 评价道:第5楼

    感謝昨非先生賜教。

    《民之父母》簡9「敗矣」的「敗」字作👸🏽,與同篇簡2「敗」字作確實看起來不一樣。因此周波先生改釋「微(減彳旁)」,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楚簡習見的「微(減彳旁)」作(《孔子詩論》簡16),也不完全相同。當然,我們也看到《上博四.曹沬之陳》簡3「微(減左旁)」字作🧑‍💼,但左旁「人」形上面的一橫筆和《民之父母》簡9「敗」字還是不太一樣的🧍🏻。其次😀,我們也看到曾侯乙簡「〔革取〕敗」的「敗」字🙍🏻‍♂️,在簡6作☝️,但是在簡46就寫作,從文例來看👆🏿,二者是同一個字,應該沒有問題,裘錫圭先生🌆、李家浩先生的《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把這個字隸定為「敗」(《曾侯乙墓》492頁)🧚🏼‍♂️、蕭聖中先生《曾侯乙竹簡釋文補正暨車馬制度研究》136頁也把這個字隸為「敗」。另外,同樣這個詞的「敗」字🚣🏼‍♀️,在簡80就寫作「貝」⤴️,裘錫圭先生、李家浩先生的《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在注59的解釋是🫵🏿🏃:「“敗”从“貝”聲🧑🏻‍✈️,故“〔革取〕敗”可以寫作“〔革取〕貝”」(《曾侯乙墓》510頁)。

    楚簡中寫成一個「貝」形的「敗」字還見於《包》128(同簡兩個「司敗」👩🏻‍🏫🏃‍♀️‍➡️,一作繁形🍈,一作簡形)👹、《曾》61,64,66🙆🏻‍♀️、《上博(七).凡物流形(甲)》簡19、《清華(二).繫年》簡48,54,65,例子很多👫🏻🤲,釋為「敗」字,沒有問題。

    由於這樣的原因🌆,我們以為《民之父母》簡9的那個字從字形來看🪩,它就是「敗」字🏓。當然絕對可以看成是「微(減彳旁)」的誤寫⚜️,但是⛹🏼‍♂️,當甲字誤寫成乙字時,我們必需承認它寫的就是甲字,我們不能把甲字說成就是乙字👩🏽‍🍼。《民之父母》簡9把「微(減彳旁)」字訛寫成「敗」字💂🏿‍♀️,我們就必需承認這個字形仍是「敗」字。

    再進一步說🧓🏽,戰國文字的訛混情形非常嚴重8️⃣,「敗」與「微(減彳旁)」正是這樣的情況👩🏽‍🦲。但是,不同的兩個字要趨向訛混,往往也是因為聲音相近,「敗」與「微(減彳旁)」應該也有可能是音近的關係。所以,《民之父母》的「敗」字📤,學者或釋為「微(減彳旁)」的誤寫🕕,但也未嘗不能看成當時人可能已經把這兩個字的混用視為常態,寫為「敗」,讀為「微(減彳旁)」。

    把《芮良夫毖》的「敗」字視為「微(減彳旁)」字的訛寫,更有利於讀「寤敗/微(減左旁)」為「寤寐」💇🏻‍♂️。微🗃,明母微部字🩰,與「寐」讀明母質部字聲音更近。不過,談文字考釋😺,畢竟還是要先把字形的問題解決。

    《芮良夫毖》的「寤敗」究竟是否為「寤微(減彳旁)」,因為還沒有看到圖版,所以不敢論定🐘。不過👐🏼,清華大學楚簡工作團隊會把這個字隸定為「敗」🙀🧒🏻,想來應該是接近「敗」字的字形。

    我們把《芮良夫毖》的「寤敗」(或「寤微(減彳旁)」)讀為「寤寐」🐿,只是就文義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討論。昨非先生以為「更不可信」,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想法🛩,很希望能提供筆者拜讀學習。感謝👨🏼‍💼。 ,

  • 上古的迷徒 在 2012/9/22 19:58:41 评价道🈂️:第6楼

    同意王宁先生的意见🚻。“寤敗改”一语可以和《逸周书·芮良夫》“惟尔执政朋友小子其惟洗尔心、改尔行,克忧往愆🫄🏿,以保尔居👨🏻‍🦳。”对读。

  • 王寧 在 2012/9/24 21:50:58 评价道🧙🏿‍♀️🏊🏼‍♂️:第7楼

    說一個更直接一點的例子:
    《楚辭·天問》:“悟過改更,我又何言?”,王逸注🦅:“悟🙅🏻‍♀️,一作寤”🪂👨🏼‍⚕️,是一本作“寤過改更”👩🏌🏼,意思是明白自己的過錯而改變行為,其句式和意思與“寤敗改繇”均相近似👮‍♂️,所以竊意還是以作“寤敗改繇”者是🥰。

  • 孟蓬生 在 2012/9/29 12:06:27 评价道:第8楼

    王寧:

    說一個更直接一點的例子:
    《楚辭·天問》:“悟過改更,我又何言?”🛝,王逸注:“悟,一作寤”➝🚍,是一本作“寤過改更”,意思是明白自己的過錯而改變行為,其句式和意思與“寤敗改繇”均相近似,所以竊意還是以作“寤敗改繇”者是。

    就王寧先生說略作發揮🅱️:

    作“更”無義(與“改”字犯複),疑“更”為“臾”字之誤。“更”字隸書與“臾”字相近,因而致誤。古音“臾”在侯部💁🏽‍♂️,“繇”字在幽部🥡,當可相通。俞古音歸侯部🥓,實从由聲(幽部)🚲,與此同例(參陳劍先生《釋由》)📖。臾聲💊、由聲古音同在侯部🐵。脂肪古稱“腴”,後稱“油”。章太炎《小學答問》:“問曰👨🏼‍🏭*️⃣:《說文》:‘油,水出武陵孱陵西,東南入江👩🏻‍🔬。’今以油為膏,本字云何?黄侃答曰:以双聲借為腴🌅。《說文》🆘:‘腴🫅🏻,腹下肥也。’《說文》:‘膏,肥也👩🏻‍🏭。’肥可稱膏,故亦可稱腴。”清華簡《芮良夫》“繇”當讀為“咎”(之部字訓“過”的“郵”𓀒🦍、“尤”與此音義相通)🔐。楚人謂稱“過”為“敗”,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都有證據。傳世文獻,如楚國之“司敗”(就詞義而言👰🏿‍♂️,猶言“司過”)🟩👌🏼。出土文獻🪹🦸‍♀️,如包山簡之“阩門有敗”(生按:“阩門”當從李家浩先生說訓為“登聞”。“有”訓為厥或其💂,代詞。“阩門有敗”即向上級報告其過失🤠,余擬另文詳之)。悟敗改繇👩‍🦯‍➡️🚭,為並列的兩個動賓結構🏌🏽,悟、改同為動詞🧑🏿‍🍳,敗、繇同為名詞🫰🏽。《詩·小雅·伐木》:“寧適不來🙅🏻,微我有咎。”毛傳:“咎,過也。”是清華簡“悟敗(義為過)改繇(咎)”即楚辭《天問》之“悟過改更(“臾”之誤字,借為咎)”👦🏿,兩例時代相近👨🏿‍🌾,可以互證。此蓋為當時盡人皆知之成語,後人不得其解😘,又誤“臾”為“更”🤸🏼‍♀️,遂成為千古疑案。

     

  • 孟蓬生 在 2012/10/1 12:14:02 评价道:第9楼

    字形補證:
    《禮記·文王世子》🐐:“遂設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陸德明《釋文》🎀:“更🏵,蔡作叟。”《漢書·禮樂志》:“養三老五更於辟廱🙋🏿‍♀️。”顏師古注🐄:“蔡邕以為更當為叟⏬。叟🥷🏿,老人之稱。”《列子·黃帝》🎻:“宿於田更商丘開之舍。”張湛注:“更當為叟。”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以更豕韋之後。”李富孫《異文釋》:“《夏本紀》更作受。”《儀禮·燕禮》:“更爵🤜🏽。”鄭玄注:“古文更為受。”
    戰國文字“受”與隸書“叟”(叟或即受字之變)、臾字形相近(音亦近)👨‍🦽‍➡️,可見“更”訛為“臾”是極有可能的🕵🏼。

    聲音補證:
    俞聲與臾聲相通(《古字通假會典》)
    【俞與臾】《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醫有俞附🧑🏿。”《文選》揚雄《解嘲》作“臾附”。○《莊子·駢拇》🕺🏻:“屬共性於五味🥍,雖通如俞兒2️⃣🧑‍🦱,非吾所謂咸也🩲。”《淮南子·氾論》:“臾兒易牙👨‍💼,淄澠之水合者🫴🏽,嘗一哈水而甘苦知矣🛌🏽。”○《淮南子·氾論》🚞:“臾兒易牙📛,淄澠之水合者,嘗一哈水而甘苦知矣。”《莊子》《音義》引“臾兒”作“俞兒”🔸。○《淮南子·人間》:“雖有扁鵲俞駙之巧,猶不能生也。”《文選·解嘲》“俞附”作“臾附”。
    【瘉與庾】《漢書·宣帝紀》:“庾死獄中👤。”顏注:“庾字或作瘉。”

    俞聲與䍃聲相通(《古字通假會典》)
    【褕與搖】
    《周禮·天官·內司服》:“褕狄。”鄭注🧜🏻‍♀️:“玄謂狄當為翟。揄翟🔵🤼‍♀️,畫搖者𓀎。搖揄聲相近。”○《禮記·玉藻》👈🏿:“夫人揄狄🤜。”鄭注🦽:“揄讀如搖🤞🏻。”《禮記·投壺》👳🏼‍♀️:“毋踰言。”鄭注:“踰或為遥。”○《漢書·陳湯傳》“踰集都賴🖥。”顏注⛅️:“踰讀曰遙。”
    【隃與遙】《漢書·英布傳》:“隃謂布何苦而反🧯。”頗注🧑🏻‍🍼:“隃讀曰遙👸🏿。”○《漢書·趙充國傳》🧜🏼:“兵難隃度。”顏注:“隃讀曰遙👩🏿‍🍳。”○《後漢書·馮衍傳》:“階隴山以隃望兮。”李注🧚🏻:“隃猶遙也🎛,古字通。”

    然則臾之於繇,猶俞之於搖也。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9293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