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張崇禮🤚🏻:釋金文中的“閈”字
在 2012/5/28 8:37:14 发布

 

釋金文中的“閈”字

(首發)

 

張崇禮

北華大學文學院

金文中的“閈”字見於毛公鼎和中山王大鼎🥰,分別作🦸🏽‍♀️。

毛公鼎:“丕顯文武👨🏿‍🔧,皇天引厭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懷不廷方🕙,亡不閈于文武耿光。”吳大澂、張之綱認為閈當讀如捍衛之捍🦸🏻‍♂️;吳寶煒、于省吾先生以為閈猶限;郭沫若先生認為閈假借為🪒,“即明義若察視義”🐠;高鴻縉先生認為此字並非从干👩🏻‍🦽,而是从弋🤷🏿‍♀️,可通假為“懌”🔞。[1]馬承源先生讀作“覲”,認為“亡不閈于文武耿光”與《尚書·立政》之“以文王之耿光🔩,以揚武王之大烈”句,辭例辭意全同🖖🫵🏼。[2]白川靜以為此字“應該以幹正之幹義來解釋”🤘🏼。[3]

此字从干🕵️‍♂️,較為明確,不當从弋。聯繫上文🧛🏼‍♀️🧑🏻‍💻,“亡不閈于文武耿光”的主語應是“不廷方”,讀閈為捍🗳,明顯與文意不符🧍🏻‍♀️。“限於于文武耿光”雖然語法上沒有毛病,但語義上與頌揚文武王不合。依郭沫若先生的意見,即不廷方為文武之耿光所明察🧜🏿‍♀️,亦不辭👩‍🦯。“以文王之耿光”的“覲”是顯揚、顯現之義🚶🏻‍♀️,“(不廷方)無不顯揚于文武耿光”👩🏿‍🔬,文意不通👳🏿‍♂️。馬先生認為該句的“意思是蒙受安撫的不來王廷的邊遠方國,也無不表彰文王和武王的光輝業績”,比較牽強✉️。釋“幹”之說的主要依據是《詩經·大雅·韓奕》的“幹不庭方”。但讀為“幹”,訓為“正”🏩,“無不正于文武耿光”仍覺不甚順暢。

中山王大鼎:“昔者,燕君子弇叡夫悟,長為🧷,[4]閈於天下之物矣,猶迷惑子之而其邦,天下僇,況在於少君乎✳️?“閈”🏋🏻‍♀️,朱德熙、裘錫圭先生當讀為“閑”,《爾雅·釋“閑🤶🏻,習也。”[5]李學勤先生讀為“貫”,《爾雅·釋》:“習也。”“貫於天下之物”🙋🏻‍♀️,意即嫻習世間的事務🔖。[6]徐中舒𓀐、伍仕謙先生則認為“閈”“幹”,《易·乾卦》貞固足以,謂堪任其事。[7]張克忠先生認為“閈”假借為“”,此句義為天下無比[8]張政烺先生疑讀為“”,《爾雅·釋👴🏽:衎,也。[9]趙誠先生引用郭沫若通假為“的意見訓為“明”。[10]

諸說之中,以訓“習”為優,然猶有未洽。“習”為通過反復練習而熟練,與賓語“天下之物”並不太匹配。

上引諸說雖然對“閈”字的讀法不同🤶🏼,但其依據都是《說文》的解釋🔰:“閈🙍🏽‍♂️,門也👩🏿‍✈️。从門干聲🛝。”其實“閈”還有另一種用法:

閈,閉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高其閈閎”陸德明釋文引沈云🔹。

閈,即閉字🤌。《墨子·備城門》“行棧內閈”孫詒讓閒詁。[11]

《墨子閒詁》“行棧內閈”孫詒讓注👩🏼‍🔧:“‘閈’即‘閉’字,疑當作‘’,王羲之書《黃庭經》‘閉’字如此作,與‘閈閭’字異。”[12]孫詒讓的懷疑是沒道理的🤦🏿。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簡注》認為“閈”自有“閉”之義。[13]《墨子·備城門》:“為閨門兩扇,令各可以自閉🦹🏼‍♀️。”道藏本🦪、吳鈔本“閉”亦作“閈”。[14]

這種訓為“閉”的“閈”字,當與“闇”音近義通,或即異體🔠。《說文》:“闇,閉門也。”錢玷《說文斠詮》:“今揜門字如此。”“揜門”即今“掩門”,訓為“閉”、“閉門”的“閈”與“闇”字,當即“掩門”之“掩”🧎🏻。干與奄、音古音相近⛹🏼‍♀️。厂加干聲為厈⛔,猒加厂聲為厭🚯。厭、奄古音聲韻全同🏛📇,常相通假。岸𓀚、巖☃️、硽為同源字,《說文》:“巖🐇,岸也。”《集韻·琰韻》:“硽,山巖也🚹。”[15]《說文》🚶‍➡️:“罨🚶‍♀️‍➡️,罕也。”以罕釋罨,屬聲訓。另外💁,蘇建洲先生對【干與奄】聲首輾轉通假的現象有較為詳細的論證,可參看。[16]

《墨子·迎敵祠》🏄:“設守門,二人掌右閹,二人掌左閹👙👩‍🚀。”岑仲勉注:“閹即掩,此處作名詞用🏋🏿‍♂️,猶云右扇🔶、左扇🎐。”與《墨子·備城門》“為閨門兩扇,令各可以自閈”比較,可以更明顯地看出“閈”和閉門、掩門之“闇”🐨、“閹(掩)”的關係。

從毛公鼎、中山王鼎“閈”在句中的位置看🙍‍♀️,很明顯是動詞🍴👩‍⚖️,對於它們的考釋,也應該結合“閈”字在傳世典籍中的動詞用法“掩”來考慮。

毛公鼎“亡不閈于文武耿光”的“閈”應讀為“奄”或“掩”🧖🏽,訓為“覆”。《說文》:“奄,覆也。”《詩經·魯頌·閟宮》⏲:“奄有下國🐓。”鄭箋🐡:“奄,猶覆也☮️。”“奄有龜蒙。”鄭箋:“奄,覆也🫷🏽。”《國語·吳語》:“今君掩王東海🎪。”注:“掩🎪,蓋也🤚🏿。”毛公鼎“(不廷方)無不奄于文武耿光”,意為“不廷方”無不覆於文王、武王的光輝之下,亦即文王、武王“奄”有不廷方。這與上引“奄有下國”、“奄有龜蒙”、“掩王東海”在用詞上也是一致的🔆。

中山王大鼎閈於天下之物矣”的“閈”應讀為“諳”♙🧘🏼‍♂️,訓為“悉”。《說文》🎳:“諳⛑️🧑🏻‍💼,悉也。”《玉篇》🥔:“諳🧑,知也。”《後漢書·虞延傳》♣︎:“延進止從容🥏⛓️‍💥,占拜可觀📎,其陵樹株蘖,皆諳其數,俎豆犧牲🐁,頗曉其禮。”《後漢書·陳龜傳》:“桓帝以龜世諳邊俗🤸🏻,拜為度遼將軍👩‍👧‍👦。”中山王鼎“諳於天下之物”義為熟悉♾、知曉天下的事情。

表面上看🐱,“閈”讀為“諳”訓為“悉”🩱,和“奄”差別較大👨🏽,是不同的用法,實際上二者相近🍡。《詩經·周頌·執競》🤦🏽‍♂️:“自彼成康,奄有四方。”高亨《周頌考釋》上🧘🏻‍♂️:“奄🧓,猶盡也🩵,包括一切之詞。”《說文》:“悉,詳盡也👈。”《爾雅·釋詁下》:“悉💲,盡也。”所以,中山王鼎“閈字的用法可以看作毛公鼎那種用法的引申。

 

 



[1] 參見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5年🧑🏽‍⚖️,6556-6557頁。

[2]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317頁。

[3] 白川靜:《金文通釋》,曹兆蘭:《金文通釋選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186頁🙎。

[4] “主”,舊多釋為“宗”,此從李學勤先生釋。與中山諸器眾多的“示”旁比較,可知此字並不从“示”。从“宀”的“主”字🅾️,楚文字習見。

[5] 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l期🚴🏿,48頁🧏🏽‍♀️。

[6] 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155頁🫐。

[7] 徐中舒🤹🏿‍♀️🤵🏻‍♂️、伍仕謙👩‍🌾:《中山三器釋文及宮堂圖說明》,《中國史研究》19794期,又《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中華書局,1998年,1334頁🧑🏻‍🎤。

[8] 張克忠🙇🏼‍♂️:《中山王墓青銅器銘文簡釋—附論墓主人問題》,《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l期,40頁。

[9] 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223頁🏄🏿‍♂️。

[10] 趙誠🦴:《中山壺、中山鼎銘文試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254頁🙎🏼‍♂️。

[11] 宗福邦等主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2396頁🤽🏽‍♂️🫰🏼。

[12] 孫詒讓《墨子閒詁》,新編諸子集成本👗,中華書局🚣‍♀️,2001年🧑🏼‍⚕️,528頁🔮🦻🏻。

[13] 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簡注》,新編諸子集成本🗳,中華書局,1958年,112頁。

[14] 孫詒讓《墨子閒詁》🫶🏽🛃,新編諸子集成本🧝🏿‍♀️💅🏿,中華書局🤹🏻‍♂️,2001年,522頁。

[15] 另外,可參看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1062頁【猒通音】條,1022-1023【音通奄】條,737【厂通干】條🥛。

[16] 蘇建洲🚽:《<上博三·中弓>20“攼析試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網站,20091116日🖖🏽。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5月26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5月28日🧑🏼。



点击下载附件:1078張崇禮:釋金文中的“閈”字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lht 在 2012/5/31 11:48:33 评价道:第1楼

    8)今余唯巠(经)乃先祖考有恭于周邦,申就乃令,令汝官司历人,毋敢荒宁,虔夙夕我邦小大猷。(《文物》2003年第6四十三年逑鼎)

    四十二年逑鼎铭文跟(8)相对应的文字作“今余唯闸(狎)乃先祖考有恭于周邦”(《文物》2003年第6),跟“经”对应的字作“狎”。《尔雅·释诂下》:“狎,习也。”毛公鼎铭🚆:“无不闬于文武耿光🧟。”“闬”字又见战国中山王鼎铭“燕君子哙……闬于天下之物矣”(《集成》2840),应读为“闲(娴)”。《尔雅·释诂下》:“闲,习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闲于文武耿光”与“狎乃先祖考有恭于周邦”文义相近。狎习他人之功绩,是经常思度追念此人的结果,因而四十二🦗、三年逑鼎铭的这兩句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 a.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J].文物,19791)🤽🏿‍♂️:49.

         b.朱德熙.朱德熙古文字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102.

  • ryknight 在 2012/6/2 11:09:54 评价道:第2楼

    该字不仅出现在金文里,直到汉唐还有应用,这样的字也需要“释读”吗👨🏿‍🎤?窃以为大可不必。

     

    《汉语大字典》4283 页列有此字,且具有两个读音和五个义项。其中的“防备”之义项与《毛公鼎》用法全同。

  • 老汉 在 2012/6/6 15:44:37 评价道👨🏻‍💻:第3楼

     

    朱、裘释读比较好

    (8)今余唯巠(经)乃先祖考有恭于周邦,申就乃令,令汝官司历人,毋敢荒宁,虔夙夕惠擁我邦小大猷。(《文物》2003年第6期页四十三年逑鼎)

    四十二年逑鼎铭文跟(8)相对应的文字作“今余唯闸(狎)乃先祖考有恭于周邦”(《文物》2003年第6期页),跟“经”对应的字作“狎”。《尔雅·释诂下》:“狎,习也👩🏽‍🏫。”毛公鼎铭:“无不闬于文武耿光。”“闬”字又见战国中山王鼎铭“燕君子哙……闬于天下之物矣”(《集成》2840)👰🏻‍♂️,应读为“闲(娴)”。《尔雅·释诂下》:“闲⚉☢️,习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闲于文武耿光”与“狎乃先祖考有恭于周邦”文义相近。狎习他人之功绩,是经常思度追念此人的结果🛴,因而四十二、三年逑鼎铭的这兩句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 lht 在 2012/6/6 23:18:23 评价道:第4楼

    不全是朱📓、裘的释读🤵🏻,二位先生只读出了中山王鼎的“闬”,毛公鼎的“闬”是我读出的🦵🏽,并用此证明四十三年逑鼎“闸”读“狎”的可信。这段文字是拙文讨论“经”字的一小段,因为不主要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没辨明哪些意见是朱🐅🏄🏻‍♂️、裘的,哪些是我的。我相信凡是了解“闬”字研究史的真正的学者,都会知道我的贡献,他们不会随随便便就把我的成果归美给朱🐚、裘两位先生的。。。

  • 老汉 在 2012/6/7 2:30:02 评价道🧑‍⚕️:第5楼

    俺刚发现此网站,注册才两天,这里很好玩👂🏿,没读过您的大作🫏⛹🏿,不了解🍋,对不起📬。

    俺不掩没任何人的发明。

    辨认“闬”字很容易,难的释读释、释读👨🏻‍🚒。

    学习啦!

    lht:
    不全是朱、裘的释读🤞,二位先生只读出了中山王鼎的“闬”🎟,毛公鼎的“闬”是我读出的,并用此证明四十三年逑鼎“闸”读“狎”的可信。这段文字是拙文讨论“经”字的一小段,因为不主要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没辨明哪些意见是朱、裘的,哪些是我的👨🏼‍🌾。我相信凡是了解“闬”字研究史的真正的学者,都会知道我的贡献,他们不会随随便便就把我的成果归美给朱🤷🏿‍♀️、裘两位先生的。🚴‍♀️🚣🏼。。

  • lht 在 2012/6/7 10:15:10 评价道:第6楼

    噢,原来如此,这就不能怪您了,看您评论的语气高高在上,我原来以为是一位学术界的老前辈呢🧑‍🌾。您不会是中学语文老师吧🦶🏼。🤌🏽🤾🏽。。

  • admin 在 2012/6/7 11:03:30 评价道☪️:第9楼

    “提新問題”請到論壇區,謝謝!

    本網歡迎網友暢所欲言,共同營造一個規範、高水準的學術交流平臺!發表評論請遵守規範🧛🏼‍♂️。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_NewsStyle.asp?Src_ID=1341

     

  • 老汉 在 2012/6/8 3:22:22 评价道:第11楼

    lht:
    噢,原来如此,这就不能怪您了,看您评论的语气高高在上🤵,我原来以为是一位学术界的老前辈呢。您不会是中学语文老师吧。👳‍♀️。。

    您莫乱猜啦。哈哈!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728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