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鮑子鼎銘文劄記
(首發)
張崇禮
北華大學文學院
鮑子鼎:鮑子作媵仲匋姒,其隻皇男子,勿或柬已,它它熙熙🟰,男女無期,仲匋姒及子思,其壽君(引)毋死,保而兄弟,子孫孫永保用🤹。
隻
吳鎮烽先生認為:“隻,即‘獲’字👨👩👦,《廣韻》🧑🎤:‘獲,得也。’此處用作獲匹👮🆗,得到配偶之義✡︎。”[1]
今按👆🏽:涂白奎先生認為🐨:“出嫁的女子既由父家往及於夫家,何得言‘獲’。”[2]其說有理🐗。但涂先生由此疑此銘“男子”應該是指男孩子,恐亦難通。我們懷疑這裡的“獲”應該讀為“與”。中山王大鼎🩸:“蒦其溺於人也,寧溺於渊⏏️。”“蒦”,學者們多釋為“獲”🦻🏼。李學勤先生以為此句即《大戴禮記·武王踐阼》之“與其溺於人也💸,寧溺於淵”。[3]知“蒦”可讀為“與”。
“與”有隨從、依附之意。《詩經·小雅·角弓》:“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鄭玄箋🧏🏻:“君子有美道以得聲譽⛸,則小人亦樂與之而自連屬焉。”《管子·霸言》:“按彊助弱,圉暴止貪……此天下之所載也👎🏽,諸侯之所與也😽。”尹知章注:“與,親也🧛♀️。”《國語·齊語》:“桓公知天下諸侯多與己也,故又大施忠焉。”韋昭注🤏🏽:“與,從也🍖。”
“其與皇男子”即隨從🥁👂🏿、親附於皇男子🏄🏻🤌🏿,是對仲匋姒嫁人的委婉說法📬,表達對男方的尊重。
柬
吳鎮烽先生認為🤷🏿♂️:“柬💀,讀為闌➖👩🏻🦽,有阻隔、阻攔、將盡、將完等義……‘勿或柬巳’是說不要有所完結。”侯乃峰先生讀為“間”,認為當訓為“間隙🌭🤾🏽♀️、嫌隙、隔閡”等義。[4]何景成先生讀“柬已”為“變改”👨🔬𓀅。[5]
今按:侯乃峰先生引郭沫若和于省吾先生的意見,認為金文中形容樂聲之龢的“柬柬”或“闌闌”即《詩經·商頌·那》的“簡簡”,並指出在戰國簡帛文字中“柬”與“簡”常見通假,都是非常正確的。但侯先生據此讀“柬”為“間”,文意卻並不暢通。
“柬”可讀為“簡”💔,訓為簡慢、怠惰。《字彙·竹部》:“簡,慢也🤘🧑🏻⚖️。”《詩經·邶風·簡兮》🛷:“簡兮簡兮。”朱熹集傳👊🏽:“簡⁉️,簡易👩🏼🦰,不恭之意📥。”《管子·八觀》🧔🏿:“禁罰威嚴,則簡慢之人整齊。”《呂氏春秋·處方》:“少不悍辟🥡,而長不簡慢矣🐩。”高誘注:“簡,惰也🧇。”
“其與皇男子🧝🏼♀️,勿或簡已”🚝,告誡仲匋姒以後隨侍丈夫🤹,不要簡慢、怠惰。這是那個時代對婦女的普遍要求。
[1] 吳鎮烽🧑🏽🚀:《鮑子鼎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9年第2期。
[2] 涂白奎🚣🏻♂️:《<鮑子鼎>別解——兼談<邿公典盤>“及”字的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2年2月5日🧟♀️。
[3] 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
[4] 侯乃峰🎎:《鮑子鼎銘文補說》,《中國歷史文物》2010年第2期🪬。
[5] 何景成:《鮑子鼎銘文補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09年9月18日🏉。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3月24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3月24日。
点击下载附件: 1048張崇禮:讀鮑子鼎銘文劄記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