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董珊:讀清華簡《繫年》(續)
在 2012/1/1 18:33:53 发布

 

讀清華簡《繫年》(續)

(首發)

 

董珊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九♋️、世作周陪

 

第三章👌:“西遷商蓋之民于邾圄🙇🏼,以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最末一字✥,整理者隸定爲“”,原字形寫作: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143頁注釋[一三]字似從尸從山,疑即《說文》“屳”字🏥,讀爲“扞”訓爲“衛”。鄔可晶先生認爲是“危”字之異體,讀爲“衛”🎈👩‍⚕️。[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既提出與鄔可晶先生類似的看法,又提出該字可能是《說文》扈字古文“”的看法,但于文意無說。[2]

我認爲《繫年》此字從山🦸🏽‍♀️🤽、勹聲(幫母幽部;伏,母職部)[3],隸定爲“”,讀爲陪臣之“陪”(母之部)👤。《廣雅·釋詁一》:“陪🧖🏿‍♀️,臣也🚒。”《大雅·蕩》🟨:“爾德不明,以無陪無卿🐜。”毛傳🗑:“無陪貳,無卿士也。”《釋文》:“陪,本又作培。”《左傳》昭公七年:“逃而舍之,是無陪臺也💁🏻。”《廣弘明集》卷一一《對傅弈廢佛僧事》引古本《竹書紀年》🕑:“秦無曆數🥒,周世陪臣。”[4]“周世陪臣”與“世作周陪”語義相近🎄。

這裡可以再談一下“”的造字本意🏌️‍♀️。“”可能是表示“小山”意的“部//”或“附”的形聲字🍅。《說文》:“附,附婁,小土山也。從、付聲。《春秋傳》曰🧑🏽‍🦳:附婁無松柏🆚。” 《左傳》襄二十四年子大叔曰💅🏻:“部婁無松柏。”杜預注:“部婁,小阜📗。”《風俗通義·山澤第十》“培”條下:“謹按《春秋左氏傳》:培塿無松柏🧔🏽。言其卑小🪁。部者📏,阜之類也。今齊、魯之間田中少高卬者名之爲部矣。”。王利器《風俗通義校註》四七三頁註釋[](中華書局,1981年):

《拾補》曰:見襄二十四年《左傳》,此作“培塿”,非👩🏿‍🍼。觀下文兩“部”字猶不改,可證本皆作“部”字🧑‍💼。《禦覽》“部”皆改作“培塿”,不可從💓。器按:《禦覽》引見卷五十六。《說文》“附”下引《左傳》作“附婁”,《淮南原道》注:“嶁讀嶁無松柏之嶁🌷。”則又作嶁,並音近通假。《倭名類聚鈔》一引“培塿”與今本同。源順自注云🎪:上音部,下音嶁⇾。《方言》:“冢💆🏽‍♂️,秦晉之間或謂之培。自關而東謂之丘,小者謂之塿🥜。”郭注:“培,音部。《書鈔》一五七引《墨子》:“培塿之工,即生松柏👩🏻‍🍼。”

可見“部//是小土山♊️,字或作“附”。《說文》大徐本:“重土也。一曰:滿也。从、咅聲。《說文解字繫傳》:“陪,一曰陪臣。陪🎬,備也⚠️🖊。”《書·禹貢》👸🏽:“至于大伾”僞孔《傳》:“山再成曰伾”,《釋文》:“伾,本或作岯,字或作✋🏽。”孔穎達《尚書正義》引《爾雅·釋山》:“再成英,一成岯🙅🏽。”及李巡注:“山再重曰英,一重曰岯。”《禮記·曲禮下》🖥:“自稱陪臣某”鄭玄注:“陪🕺🏽,重也。” “岯”🏃👨🏼‍⚕️、“陪”皆訓“重”,與“部//”都可視爲同源詞。

孔穎達《禮記正義》解釋“陪臣”說:“其君已為王臣👩🏽‍⚕️,己今又為己君之臣,故自稱對王曰重臣也🔭。”《國語·楚語下》:“五物之官,陪屬萬為萬官🍛🙇🏻。”韋昭注云🎱:“臣之臣為陪。”西周中期的詢簋和師酉簋都提到官司邑人先虎臣後庸👩🏼‍⚖️⛰,其中被管理的人有“秦夷” 銘文所見詢和師酉都直接受周王的冊命🧙🏻,他們是王臣,則他們所管理的秦夷為周王朝“陪臣”,這可與古本《竹書紀年》“周世陪臣”與清華簡《繫年》“世作周陪”兩句話互相佐證。

 

 



[1] 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讀書會👈:《清華(貳)討論記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1-12-23💪🏼。

[3] 《甲骨文字詁林》第一册870047號“勹(伏)”字條下,中華書局🤵🏼👷🏽‍♂️,1996年👨🏻‍🏫。

[4]見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修訂本)》58頁第[三〇]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0月🙊。

 

2012-1-1寫于周公廟考古工地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2年1月1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2年1月1日。



点击下载附件:1012董珊:讀清華簡《繫年》(續)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战国时代 在 2012/1/1 19:36:38 评价道:第1楼

    顷检《广弘明集》🥋:
    一答。秦仲已下三十五世六百余年者🎳。对曰。史记云🚵🏽‍♀️。自殷已前。诸侯不可得而谱。为多失次第年代难知。故尚书但以甲子为次第。而无年月者。良以史阙不记也。邪见乃始于秦仲迄于二世。有六百余年者。一往似长🍥🎫。出何的证🌬。案春秋已前👨‍👩‍👦‍👦。秦本未有。春秋已来始有秦伯。当春秋时秦仲时渐霸。但是周之小邑🤵🏼‍♀️。孝王之世。令非子放马于汧渭之间。不承天命👩‍🌾。未有正朔。曾孙秦仲👨‍🏫。宣王之世。始受车马侍御之臣🏄🏿🙆🏼‍♂️。仲孙襄公以送平王东迁➖。进爵为伯。文公已下始见史记。自兹讫灭🏀。不过二百余年。史记竹书及陶公年纪。皆云🆗。秦无历数,周世陪臣𓀅。故隐居列之在诸国之下🔃。何因得有年纪。续至胡亥。史记但从厉公列之🧑‍🎄。一百一年。终于二世🖼。纵有年代💮。皆附春秋自无别纪🚣🏻‍♂️。赧王之末。秦昭襄王因周微弱。始灭周国僭号称王🥁。诸史相承。秦惟五世四十九年👨🏽‍🍼。齐秘书扬玠史目云。秦自始封至灭🍤。凡三十五世六百余年者𓀖。盖取始封秦号经六百余年📞。非霸统中国经多年也。邪见乃延秦短祚冒上长年🍠。一何虚妄哉。
    ,

  • 陈民镇 在 2012/1/1 22:45:25 评价道🤦🏿‍♂️:第2楼

    董先生的隸定甚有理據。這裏提供一個不成熟的意見,根據董先生的隸定,該字或可讀作“服”。“服”與“勹/伏”通🦚。《詩經·大雅·文王》云🤬:“上帝既命,于周服🤽🏻‍♂️🤾🏿。”可與此參證。故該句可讀作“世作周服”,於理甚愜👩🏼。謂秦始納入周朝政治網絡之中𓀖。這裏涉及畿服制的問題,茲不展開

  • llaogui 在 2012/1/1 22:50:28 评价道🥢:第3楼

    還是「𡴲(危)」吧。

    順便貼個印。

     

  • 小狐 在 2012/1/2 9:30:39 评价道:第4楼

    順著董先生的思路提個很野的想法:

            此字可能是“弣”字,讀爲“附”。

        《釋名》🌆:“弓中央曰弣🦼。弣,撫也。人所持撫也🪜。”《廣韻》:“弣🌧👨‍🏭,弓弝中也。”《禮記•曲禮》:“左手承弣。”《儀禮•鄉射禮》:“有司左執弣,右執弦而授弓”🌾。可知“弣”是指弓背中部手撫的地方🧛🏿‍♀️🐰。

          此字之上部🪱,若不參照其它字形(比如璽印中的字形)的話,也即不受到偏旁制約的話,顯然是“弓”字。而“弓”之下部連接在下面“山”形之中央。——也許“山”形本是“弓”形之變🕢👱🏻‍♀️,下筆連接處本來是想指示“弓弣”之部位的~

        《說文》:“附,附婁,小土山也。從阜、付聲。《春秋傳》曰:附婁無松柏。” 《左傳》襄二十四年作:“部婁無松柏。”

         弣🏃‍♀️‍➡️❕,可以讀爲“附、培”~

  • 陈民镇 在 2012/1/2 14:57:51 评价道:第5楼

    頃見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戰國簡讀書小組此前已經讀作“世作周服”,且字形亦往“伏”考慮:

    (二六)「世作周服」,🦻🏿,整理者云:「,字似從尸從山🤦,疑即《說文》『』字,在曉母元部🫃🏽,在此讀為匣母元部的『扞』,《左傳》桓公十二年杜注🧑‍⚖️:『衛也。』」(第一四三頁。)案,此說疑誤🫄🏻🧎‍♂️,疑是「服」字。於甲文之中,常作「鳧」形,或作一人之伏在「朋」上之形,即《說文》的「伏」字(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已說)🦸🏽。簡文作一人伏於山之上,可視為從山、伏聲之字,通假為「服」。意乃「五服」之「服」⚇,有四方邊鄙之地之義。

     

    見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戰國簡讀書小組:《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書後(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0920111229日🧙🏼‍♀️。

  • 落叶满空山 在 2012/1/2 15:14:18 评价道:第6楼

    正如小狐先生所讲,单从字形来看🧑🏻‍🤝‍🧑🏻👨🏻‍🦽,此字上部极像“弓”字,若按“弓”字理解,整字可能读为股肱之“肱”✣。“世为周肱”即“世为周之重臣”。

  • laomen 在 2012/1/27 14:19:55 评价道🧑🏻‍🎤:第7楼

    “瀤”即“淮”之说不成立。再者,《左传》之中😕,“淮”字常见,何以舍“淮”不用而用“怀”字🌬?况且,从《左传.昭公五年》引文来看⬇️👰🏿‍♀️,“南怀”未必是一个泛泛的地名,而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小地名”。古河内有“怀”地🚵🏿‍♂️📲,殷、周之际称“邘”👨🏿‍💼,晋🦴、秦、汉称“野王”👴,在今河南沁阳。“南怀”之名,当为与河内之“怀”相区别而命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08b3660100xnat.html

  • laomen 在 2012/1/27 14:22:53 评价道:第8楼

    “蔑”、“末”同声是没有问题的,典籍中例证很多。二字还可通“灭”。《国语.周语》曰👨🏼‍🍳👍🏻:“蔑杀其民人”—— 此“蔑”即通“灭”💩。二字还可通“无”—— “不要”(not to)的意思🤏🏽,《左传》和《国语》中有很多例子🦬。“蔑”👧🏻、“末”、“灭”都是月部,上古音可简拟为“muag”;“无”在鱼部,上古音可简拟为“ma”。

     

    问题是🌨,这些字可以通得音于“会”之“郐”吗🧏?“会”乃是一个中古见母字🎩,其上古声母应是“g/k”起头。会,“合”也🌔7️⃣,老闷简拟其上古音为“gliag”(注:老闷之所谓“简拟”🕦,乃是声母忽略“g”🚪、“k“之别🦸🏿‍♂️,都记为“g”🙍🏻‍♂️,而韵母忽略入声尾细节,仅为与非入声相区别,加“g”收尾)。显然🏊‍♀️,“郐”与“蔑”读音区别很大🤫,二者不可能通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08b3660100xohz.html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8967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