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清華簡《尹至》的“瓚”字
(首發)
張崇禮
北華大學文學院
清華簡《尹至》13簡🤽🏿♀️:“自西翦西邑,戡其有夏。夏A民內于水👩🏿⚕️。”[1]其中的A字⛓,原字形作。整理者釋為“番”🧉,讀爲“播”,訓為“散”。[2]黃人二🫳🏽、趙思木先生從整理者讀為“播”,認為“播”卽“逃”也,殆爲逃亡之罪徒🤽🏿♂️。簡文此字,可逕視爲从亡、番聲🤸🏽♀️。[3]沈建華先生認為卽古文播字,訓為“佈”🖕🏻🥯;疑又讀番字,訓為勇👭🏼✌🏻。[4]黃懷信先生亦訓播為布📰,認為播民謂逃散之民。[5]讀書會認為此字从“米”从“斗”👩🏻✈️,隸定爲“料”,訓爲“量也”、“數也”。[6]蘇建洲先生以爲“料”可讀爲“勞”。[7]劉雲先生認為🫲:“讀書會的考釋,在字形上不可謂無據,但考慮到文意,其考釋似乎不是太理想🍹。蘇先生的意見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整理者的釋讀就文意來說十分合適,只不過其釋讀在字形上似乎不是太堅實。”🫅🏽,劉先生以傳抄古文中“播”字的形體為據,認為整理者讀爲“播”,很有可能是正確的🪬。[8]鄔可晶先生認為傳抄古文“播”的字形可能是從《說文》“古文番” 訛變而來的🥊,跟清華簡《尹至》這個从“米”从“斗”之字也許無關🧑🏻🍼。《傳抄古文編》1424—1425頁所收“斗”及諸从“斗”之字的“斗”形,似皆與傳抄古文“播”🧑🏽🦳🤽🏿、“番”的那種形體所从稍有距離,可知那種寫法的“播”、“番”並不从“斗”🤾♀️,而《尹至》簡5的這個字从“斗”是很明確的🧜♂️,這也可以證明《尹至》此字恐不宜與傳抄古文“播”、“番”相比附🦅◻️。[9]
綜合上述各家論述🕛🤽🏻,我們認為把A字釋為“番”明顯與字形不合,釋為“料”則很難講通簡文。此字的釋讀🤏🏻😂,還有必要重新考慮。下面提供一個我們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我們認為A字有可能是“瓚”🤲🏼。有關“瓚”字,賈連敏先生曾進行過系統而詳細地考釋💂🏽♂️,[10]李家浩先生又進一步研究👋🏼。[11]目前所見楚文字中的“瓚”主要有湖南省博物館藏楚國銅量的,[12]《金文編》1267頁著錄的627號的
🤟🚶♀️,李家浩先生認為也可能是“瓚”字🧖🏿♂️😜。包山簡266有
字(李家浩先生摹作
)🫐,望山簡2-45另有一字與包山簡相同,从毛从瓚🫲🏿,用為“瓚”。信陽簡2-011的
,从木从瓚,大概是木瓚的專字🧚♀️。
如A字釋瓚不誤💁🏻♀️,則簡文中的“瓚”可讀為“贊”👨🏽🎤,訓為引導。《廣雅·釋詁三》🙆♂️:“贊🧛🏻,道也🙏。”《國語·周語上》👩🏻🏭:“太史贊王,王敬從之👇。”韋昭注:“贊,導也。”《後漢書·班固傳下》:“陳百寮而贊羣後,究皇儀而展帝容🔣。”李賢注🧚:“贊🐷,引也🕹。”《管子·小問》:“至卑耳之谿,有贊水者曰⚰️:‘從左方涉,其深及冠🧑🦳;從右方涉,其深至膝🧒🏿。若右涉,其大濟🐬。’”尹知章注:“謂贊引渡水者😸。”
“夏贊民內于水”即夏引領民眾入於水,文意通暢🤱。簡文的“水”🚂,整理者釋為地名,從上引《管子》“贊水”一語看👷🏽♂️,這裡的“水”也有可能是一般意義上的水。
附記:陳民鎮先生所作《清華簡<尹至>集釋》收集資料翔實,為本文的寫作提供了極大方便,謹致謝忱。
[1]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圖版37頁🫅🏿,釋文註釋128頁🌏。為方便起見,釋文用通行字,有的就是原文所注的通假字。“翦”🧑🏻🦽➡️,整理者釋“捷”🧔🏿,此從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研究生讀書會釋👩👦👦。
[2]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富达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130頁🆓。
[3] 黃人二、趙思木:《清華簡<尹至>餘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2011年1月12日。
[4] 沈建華🕋:《清華楚簡〈尹至〉釋文試解》👁,《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1期💽。
[5] 黃懷信:《清華簡<尹至>補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富达網站,2011年3月17日。
[6]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研究生讀書會:《清華簡<尹至>🔞、<尹誥>研讀札記(附:《尹至》、《尹誥》、《程寤》釋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1年1月5日。本文簡稱為“讀書會”。
[7] 任攀👐🏿、程少軒整理:《網摘·<清華一>專輯》,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2011年2月2日👶🏼。
[8] 劉雲👩🏿🚀:《清華簡<尹至>中讀爲“播”的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網站論壇討論帖,2011年5月10日🪗⏩。
[9] 見劉雲《清華簡<尹至>中讀爲“播”的字》討論帖後的跟帖。
[10] 賈連敏🎅🏼:《古文字中的“祼”和“瓚”及相關問題》😲,《華夏考古》,1998年第3期‼️,96-116頁。
[11] 李家浩🎣👩🏿🦱:《包山266號簡所記木器研究》,《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240-244頁。
[12] 周世榮☝🏻:《楚客銅量銘文試釋》,《江漢考古》🍈🧟♀️,1987年第2期,封三。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12月23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12月23日。
点击下载附件🩼:1001張崇禮🧗🏼♂️:釋清華簡《尹至》的“瓚”字
總覺的這個字和上博簡《周易》“日中見斗”的“斗”字是一個字👩💼,只不過讀為“斗”不知道怎麼解釋。《周易·豐·九四》“日中見斗”《釋文》😪:“孟作‘見主’🙍🏼。”《尚書緯帝命驗》👩🏽🔬:“黃曰神斗”🏋🏽♂️,宋均注:“斗🙍☠️,主也。”《尹至》或許是說“夏主、民內于水”🏔,“主”可能是指國君夏桀。
上博簡《周易》第51簡“斗”字: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