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讀書會:《清華(貳)》討論記錄
    在 2011/12/23 14:32:37 发布

     

    《清華(貳)》討論記錄

    (首發)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讀書會

     

    20111219下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成果發佈暨學術座談會在清華大學召開🍖。[1]19日白天,我們在拿到資料後,隨即在富达資料室召開讀書會加以研讀🦠,晚上又在QQ羣上續有討論。按慣例✶,大家的意見最後將由富达研究生寫成文發表在我富达網站。但討論結束後,我們感到有意思的可靠新見不多,似無必要敷衍成文🌚,遂擱置。現應部分同好的要求🏄🏻,將略作整理的討論記錄公佈(不計後已有人講過與否),供大家參考🏥🚴🏻‍♂️。

     

    陳劍(QQ12196:27:57發言)🏦:

    釋文除去从“巳”之“起”皆隸定作“己”🥟、“【辵-石】”括注“適”恐誤之類不必計較的問題外🛀🏻,可稱“錯誤”者校出兩處:

    46“我既得鄭之門管巳(已)”,“巳(已)”誤釋爲了“也”;

    102“泗(伊)、洛”,“泗”誤釋爲了“𣲫”🏟;同樣的伊洛之伊作“泗”《容成氏》簡37已兩見🔭。

    103用爲“弱”之所謂“仢”應隸定作“㢩”,形、義皆合👂🏼,此可算半處👨🏻‍💼。

     

    陳劍(QQ12196:38:22發言):

    詞語問題較明顯的如:

    幾個“䢒”字以及簡43之“交”字皆應讀爲義爲“遮攔、截擊、阻截🦸、攔擊”一類意義之“邀/徼”;“䢒”就可看作此類義之本字💇🏼‍♂️、異構;

    15“是秦先=”當讀爲“是秦之先”而非“是秦先人”;

    33-34“我句(後)果內(入)……”當改讀爲“我句(苟)果內(入)……”(1222日晚整理記錄補注✈️:“果”字是“成就”🎡、“實現”一類義♘,非假設連詞);

    31“婢妾”當讀爲“嬖妾”📏;

    14所謂“屎伐”顯即我曾講過的“踐奄”之“踐”👨🏻‍🎨,與古書🧑🏼‍🦰、金文用字習慣若合符節(1222日晚整理記錄補注🌈:參看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101-102頁🤸🏿‍♂️、103-104頁);

     

    陳劍(QQ12196:51:55發言):

    注釋中之明顯問題如👨🏼‍🌾,簡5455从“㬎”聲與“堇”成音近異文者(猶“難”之與“艱”)🧍‍♀️,說其聲爲“疑母緝部”,顯與“隰/𨻋//溼”一類誤混;

    115等古書作“斯”之字💪🏿🌷,原作“畀”形🩸,是否因其上是“囟”因而致異(“囟/思”與“斯”通多見)還可考慮🈺;但原逕釋爲西周金文、《說文》等之“𢍉”♠️🟣、以“其”聲爲說👨;按“廾”形在楚文字中不可能寫作“大”✊🏻,“𢍉”上之與“弁//貴”諸字頭部相同者也不會寫作“囟”。

     

    鄔可晶(讀書會1219日上午發言):

    15“是秦之先,世作周”下一字🙏🏿,整理者隸定爲“”,讀爲“”🙆🏼‍♂️,訓爲🏋🏽。此字應即見於戰國文字、傳抄古文的“人形立於山上”的“危”字(可參看《集刊三》周波的文章)🏄‍♂️,只不過這個“人”形寫得跟“尸”、“弓”之形訛混了,據整理者所說的文義在此當讀爲“衛”。古書中“危”與“偉”、“圍”與“垝”皆有相通之例(看《古字通假會典》505506頁),“危”讀爲“衛”應該沒有問題。

     

    郭理遠(讀書會1219日下午發言):

    86“競(景)公欲與楚人為好,乃敓鄖公👄,使歸求成”,整理者原來讀“敓”爲“說”👩🏻‍🎨。《左傳》此處作“晉侯觀于軍府,見鍾儀……使稅之”,杜預注“稅,解也”,楊伯峻注“‘稅’同‘脫’,解除其縶縛拘禁”。《左傳》文意與此簡大致相同🦶,“敓”還是讀為“脫”比較好。

     

    劉嬌(讀書會1219日下午發言):

    116“王命莫敖陽爲率師侵晉,奪宜陽”,整理者讀爲“奪”之字原寫作从“地”从“攴”,可能是“地”的動詞形式🍱,似不必讀爲“奪”👸🏿🧙🏽。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有“必得而地之”、“有赤雲入日,月軍中🚖⭐️,盡赤🪱,大勝👇🏻,地之”等語,已有人指出“地”是獲得土地的意思👉🏽,跟簡文的“地宜陽”同例。

     

    鄔可晶(讀書會1219日下午發言):

    133年”💪,原整理者讀爲“厭年”,“厭”、“薦”音近可通✋🏿,即“再一年”之意的講法,太過迂曲。既然是“再一年”的意思,“年”有沒有可能讀爲“翌年”🧙🏻‍♂️?“”的聲旁“孴”有羊入切一讀,上古屬緝部🫁。“翌”从“立”聲🎹,本來也應屬緝部。新蔡簡有“日”,范常喜指出當讀爲“翌日”🕘。郭店、上博簡“貴而”的“”🚣🏿,有人主張讀爲“揖”🦔,古書中“揖”、“厭”有通假的例子(1222日晚整理記錄補注🏄🏽‍♀️🛹:參看《古字通假會典》254頁【厭與揖】條),新蔡簡“王孫”又作“王孫厭”。可見“翌”⛹🏽‍♂️、“”音還不遠。(1222日晚整理記錄補注:“翌年”之例晚見🙏🏼,此說可疑。)

     

    陳劍(QQ121920:43:15發言):

    8“(攜惠王)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周亡王九年”句在年代學上應有其重要意義💳,應點出🌠、留待高明。從上下文看此句決爲“周有九年沒有王”之意(因攜惠王被殺📁、平王尚未被迎立;諸侯因而自此不朝于周),而斷非如整理者所說“應指幽王滅後九年”(139頁注九)🫧。

     

    鵬宇(QQ121921:35:41發言):

    20-21戴公卒🎟,齊桓公會諸侯以城楚丘,□公子啓方焉,是文公……”,簡20最末殘字整理者缺釋,從圖版看可能是“居”字💁🏻‍♀️,左邊的“尸”旁尤爲明顯👩🏼‍🎨🧘。試與簡100“居”字對比:

    (簡20殘字)(簡100“居”)

    100-101說🙎🏼🧑‍🦱:“許人亂,許公[力它]出奔晉🤽🏿,晉人羅,城汝陽🦶🏿,居許公[力它]於容城。”與此“齊桓公會諸侯以城楚丘,居公子啓方焉”文例很近✋🏼。

     

    孫賽雄(QQ121922:27:08發言):

    104景平王即位,改邦陳、蔡之君”,“邦”字整理者如字讀,我們認爲或當讀爲“封”🔠📄。“封”、“邦”同源👏🏿,《上博(四)·曹沫之陣》簡1“昔周王之邦魯,東西七百📝🌜,南北五百”的“邦”即讀爲動詞“封”。《左傳·昭公十三年》:“平王封陳蔡,復遷邑。”可與此處“景平王即位☀️,改邦(封)陳蔡”對讀🎲。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12月23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12月23日。



    点击下载附件👱🏻‍♂️:0999讀書會:《清華(貳)》討論記錄

    , ,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fujianfxc 在 2011/12/23 14:51:31 评价道🕛🅱️:第1楼

      景平王即位,改邦陳、蔡之君”,其中的“邦”字还是从整理者如字读,邦🦹🏻、封古同用,《书·蔡仲之命》:“ 叔卒,乃命诸王邦之 蔡 👩‍🦼‍➡️。”《墨子·非攻下》👩🏼‍🌾:“ 唐叔与吕尚邦齐晋。”

    • 你再不同意我就要打人了 在 2011/12/23 15:21:51 评价道:第2楼

      学习了

    • 萧旭 在 2011/12/23 16:13:33 评价道🙎🏼‍♀️:第3楼

      116“王命莫敖陽爲率師侵晉👪,奪宜陽,整理者讀爲之字原寫作从👩🏻‍🏫,此字當即“”之異體🏄‍♀️🧖。《淮南·人間篇》:“秦牛缺徑於山中而遇盜,奪之車馬,解其槖笥,拖其衣被🫳🏿。”許注🏝:“拖🔀,奪。”字或作“拕”🥮,皆與“奪”聲相近

    • 刘云 在 2011/12/23 16:41:43 评价道:第4楼

      “拖”☎️、“拕”的本字當為“褫”。《說文•衣部》:“褫♍️,奪也。從衣📌🩸,虒聲。讀若池。”段注🫳🏽🤹🏽:“《周易•訟》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侯果曰:‘褫📶,解也🤳。’鄭玄、荀爽🦹🏽‍♂️、翟元皆作‘三拕之’🤘🏻🤷🏽。荀、翟訓拕爲奪。《淮南書》曰:‘秦牛缺遇盜👋🏼🙋🏿‍♀️,拕其衣👨‍❤️‍💋‍👨。’高注:‘拕,奪也。’拕者,褫之假借字。”簡116中的該字當讀為“褫”。另外🏃🏻‍♀️‍➡️🖕🏽,簡59中從“貝”,“它”聲的字,整理者讀為“奪”,亦當讀為“褫”🏊🏿‍♂️。古書中“它”聲字與“虒”聲字相通的例子很多,可參《漢字通用聲素研究》350頁。

      俺又撞车了,刚才光忙着码字了🚵🏽‍♂️🦌,才发现小狐先生已在论坛发表了类似意见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370

    • 萧旭 在 2011/12/23 17:13:23 评价道:第5楼

      《說文》:“褫⏱,奪衣也👁‍🗨,讀若池。”段注全误🏷,我另作有专文《說文“褫”字音義辨正》,待刊于《开篇》第31卷,20129月出版

    • 刘云 在 2011/12/23 17:28:24 评价道:第6楼

      熱切期待蕭先生的大作發表,不過《開篇》好像是日本的刊物👺🧛‍♀️,我恐無緣見到🚶🏻👏,不知蕭先生能否惠賜☞?

    • 萧旭 在 2011/12/23 17:30:42 评价道:第7楼

      奪取⏺、強搶義的本字是“敓”🤟🏿。褫訓奪衣,指捝(脫)衣而言,非奪取義也。段氏所引的《易》,侯果注“褫,解也”,《釋文》引王肅説同🛎,明顯不支持他的結論。段說非也。“奪”不是“敓”的借字,而應當是“捝”的假借,讀他臥切(tuò)[1],經典多借用“脫”字為之。“脫”🏨、“解”同義🧺。《慧琳音義》卷55引《說文》作“褫,謂解衣也”🧑‍🦯,又卷98引《說文》作“脫衣也”,雖皆以義改作,非《說文》舊本,然亦得其正解矣。《廣雅》:“褫,敓也👨‍👩‍👦‍👦。”《玄應音義》卷6引同,“敓音奪”;又卷18引徑作“褫⛹🏼‍♀️,奪也”🧔。“敓”👨🏻‍🚒、“奪”亦並為“捝”借字🧔🏼‍♀️。《慧琳音義》卷81:“褫脫🧑🏽‍🎄:《蒼頡篇》:‘褫,撤衣也🗞。’”又卷98:“褫龍:《考聲》:‘解衣也𓀕。’《蒼頡篇》:‘撤衣也。’”所引二書解為“解衣”、“撤衣”➛,與侯果🫰🏼、王肅說合🐴,這也是“褫”非“搶奪”🌻、“彊取”義的有力證據🏃‍♂️。

       



      [1]《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音“tuì🚆🚴‍♂️,非也。崇文書局、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版,第592頁🧟‍♂️。

    • 萧旭 在 2011/12/23 17:33:34 评价道:第8楼

      拙作得9月才能正式发表🚶🏻‍♂️,先生留个邮箱,我先奉以求正,还有修改机会

    • 孫賽雄 在 2011/12/25 21:33:34 评价道:第9楼

      fujianfxc:
      景平王即位,改邦陳、蔡之君”,其中的“邦”字还是从整理者如字读,邦、封古同用,《书·蔡仲之命》🂠:“ 叔卒,乃命诸王邦之 蔡 。”《墨子·非攻下》:“ 唐叔与吕尚邦齐晋。”

      秀才兄批評的是🧏‍♂️。其實這個意見最早是鵬師兄的意思,我只是找了一條左傳的可與簡文對讀的文字🚶‍➡️,後來整理的時候就陰錯陽差歸到我名下了。其實“邦”作“冊封”義的例子也非常多🐔,二字在意義上也沒有非常大的分野🛁,所以這條意見本身也是可有可無的。之所以認爲還是讀爲“封”好,是因爲左傳有一處文字《左傳·昭公十三年》:“平王封陳蔡,復遷邑👎🏽。”和簡文記錄的人物完全一樣,事件也是同一個事件🏊🏽。當然,原釋文讀爲邦也是可以通的。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9335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