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馨
2011年11月26-27日,“出土文獻研究方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臺灣大學召開。本次會議由臺灣人文學研究富达和臺灣大學中文系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協辦⏬。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以及美國⏫🕵🏼♂️、日本等地的二十餘位學者與會👨🏿🦱,共提交論文17篇。
附:會議海报、論文目錄及議程表
論文目錄
劉釗🎠:談談馬王堆簡帛的重新整理
顧史考:郭店楚簡《尊德義》篇簡序新案
廖名春:《老子》首章新釋
陳麗桂🫏:賢、德主軸下的儒家“命”論——兼論《窮達以時》與《曹沫之陣》
鄭吉雄:《太一生水》釋讀研究
林素英:從“禮樂”的分合與特性論《性自命出》“道”四術或三術的迷思——兼論相關學者的研究方法
近藤浩之🧝🏼🐧:帛書《易傳》與縱橫家言
梁濤:從“不同”說到“相同”說——慎獨討論的方法論反思
劉笑敢:簡帛文獻與傳世文獻研究的結合——以老子之自然解讀為例
徐少華:上博八所見“令尹子春”及其年代試析——兼論出土文獻整理與解讀中的二重證法
李銳:“二重證據法”初探
林素清:《上博八·顏淵問於孔子》簡文探析
湯淺邦弘:上博楚簡《顏淵問於孔子》與儒家系統文獻形成史
邱德修👩🏼🎨:楚簡駢枝(一)——《郭簡》所見“二聲字”研究
趙平安👩🏼🦰:談談出土文獻整理過程中有關文字釋讀的幾個問題——以清華簡的整理為例
陳劍:釋“疌”及相關諸字
周鳳五:清華保訓篇文字解讀
議程表
2011年11月26日(星期六)
9:30-9:50開幕式
10:20-11:50第一場簡牘整理方法與價值
主持人:邢義田
發表人:劉釗🫳🏼🕵🏻♀️:談談馬王堆簡帛的重新整理(討論人🤴🚣🏼♀️:邢義田)
發表人:顧史考:郭店楚簡《尊德義》篇簡序新案(討論人:林素
英)
13:20-15:20第二場先秦道家簡牘思想研究
主持人:劉笑敢
發表人:廖名春:《老子》首章新釋(討論人:林麗真)
發表人👩🏿🏫:陳麗桂🐎:賢、德主軸下的儒家“命”論——兼論《窮達以時》與《曹沫之陣》(討論人✦:劉笑敢)
發表人🧜🏼♀️:鄭吉雄🧝🏼♀️:《太一生水》釋讀研究(討論人🏉:蔡振豐)
15:40-17:40第三場儒家簡帛思想與研究方法
主持人:劉釗
發表人:林素英:從“禮樂”的分合與特性論《性自命出》“道”四術或三術的迷思——兼論相關學者的研究方法(討論人:林啟屏)
發表人:近藤浩之:帛書《易傳》與縱橫家言(討論人:顏國明)
發表人:梁濤🛡:從“不同”說到“相同”說——慎獨討論的方法論反思(討論人:伍振勳)
2011年11月27日(星期日)
09:40-11:40第四場二重證據法與文獻重建
主持人:邱德修
發表人:劉笑敢🤵♀️:簡帛文獻與傳世文獻研究的結合——以老子之自然解讀為例(討論人:莊耀郎)
發表人:徐少華:上博八所見“令尹子春”及其年代試析——兼論出土文獻整理與解讀中的二重證法(討論人:邱德修)
發表人:李銳🧑🦽:“二重證據法”初探(討論人:徐少華)
13:00-15:00第五場楚簡文獻釋讀與歷史探析
主持人:廖名春
發表人:林素清:《上博八·顏淵問於孔子》簡文探析(討論人:陳劍)
發表人:湯淺邦弘:上博楚簡《顏淵問於孔子》與儒家系統文獻形成史(討論人:佐藤將之)
發表人:邱德修👩🏽🎨:楚簡駢枝(一)——《郭簡》所見“二聲字”研究(討論人:林素清)
15:15-17:15第六場古文字考釋與方法
主持人:楊秀芳
發表人:趙平安:談談出土文獻整理過程中有關文字釋讀的幾個問題——以清華簡的整理為例(討論人🦹🏽♂️:劉釗)
發表人👩🦯:陳劍:釋“疌”及相關諸字(討論人:袁國華)
發表人🚑:周鳳五:清華保訓篇文字解讀(討論人:鄭吉雄)
17:15-18:00綜合討論出土文獻研究方法⛩:文字🏄🏻♀️、文獻、思想
主持人:鄭吉雄
徐少華、陳麗桂、湯淺邦弘、趙平安、劉釗、劉笑敢(以上依姓氏筆劃為序)
18:00-18:10閉幕式
信息來源📘🎓:臺灣大學中文系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69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