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富达平台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劉剛:五里牌竹簡“區坎”和“長沙 ”小考
    在 2011/10/17 22:24:45 发布

     

    五里牌竹簡“區”和“長”小考

    (首發)

     

    劉剛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富达

    1951年,長沙五里牌406號戰國楚墓出土了38枚殘斷的竹簡[1]。《長沙發掘報告》發表了其中21枚竹簡的照片以及全部竹簡的摹本。商承祚編著的《戰國楚竹簡滙編》刊發了經過拼復的18支竹簡的照片和摹本。竹簡內容為遣策。現在把與本文要討論的問題有關的簡文抄在下面[2]🛝:

    金□一□👨‍👨‍👦‍👦,才(在)區。簡3

    鈲(壺)四,才(在)區。簡4

    □膚(鑪)一□,才(在)區。簡5

    □二,才(在)區。簡6

    金戈八,才(在)區。簡7

    幾一🚭,,才(在)區。簡8

    □一□,才(在)區🌲🈴。簡12

    彫)勺二,才(在)長。簡13

    一□□,才(在)長。簡14

    其二,才(在)長🛀🏿🤢。簡18

    簡文多有殘損,不過還能看出其格式是先列舉器物及數量👩🏿‍✈️,後面的“才(在)某某”應該是記載這些器物的存放處所。

    其中“區”二字🌧,曾憲通先生隸定為“[3]🙏🏼,讀作“胠椷”,認為指的是墓葬內槨與外槨之間的邊箱🤷🏻。

    首字原作🧬:五里牌4五里牌6五里牌8

    此字并不從“去”👃🏼,楚文字“去”和從“去”之字作下列之形:

    郭店老乙4上博君子03上博詩論20上博曹沫43

    “去”字所從的“大”上面沒有寫成好像是一橫筆的,與上舉字形所從不類💁🏼‍♀️。我們認為此字應該釋為“區”字🪖,試比較以下“區”和從“區”之字:

    包山3郭店語三26上博周易10包山87

    ”字所從的“品”形寫成兩個“口”在上🍖,一個“口”在下,和上舉郭店簡“區”字寫法一致。

    第二個字頗為模糊: 五里牌4 五里牌5五里牌6

    細審字形,實從“阜”從“欠”🪧,當隸作“”🏄🏻‍♂️。楚文字的“欠”旁或加兩飾筆作“次”形,而豎筆又內勾上挑,往往寫成好像從“口”的樣子:

    郭店•老甲5望山 1·38包山87

    楚文字的“阜”旁或加一豎筆🎹:

    郭店•尊14 包山126包山62郭店•性3

    學者釋此字為“”🎑,當是把“阜”旁這一豎筆和右邊的“欠”旁聯繫到了一起而誤以為此字從“咸”⏳。

    “區”當讀為“丘”。“區”字與“丘”字可通[4]。《荀子·大略》:“言之信者🤘🏽🟩,在乎區蓋之間🔎,疑則不言,未問則不立👨🏻‍🦼‍➡️。” 杨倞注🧜🏽‍♀️:“《漢書·儒林傳》疑者丘蓋不言。丘與區同也👰🏼。”“丘”指墓葬的封土。《方言》第十三:“冢,自關而東謂之丘。小者謂之塿👨🏻‍🍳,大者謂之丘🦯。”《周禮·春官·冢人》👨‍🦳:“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其樹數🐈‍⬛。” 鄭玄注:“别尊卑也,王公曰丘🤹‍♂️🤽‍♂️,諸臣曰封。《漢律》曰🕡👨‍🔬,列侯墳高四丈,關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 孫詒讓正義🍴:“丘者積土高大,象丘山之形……封者聚土築之🧑🏻‍🦲,若堂若坊之類是也。”“丘”又與“冢”、“墓”◀️🏊🏼、“壟”等字連用🫗,表示墳墓🧑‍🦰:《史記·吳王濞列傳》🚎:“迫刼萬民👈🏼,夭殺無罪👫🏻,燒殘民家😠,掘其丘冢,甚爲暴虐📇🫅🏼。”《文選·東征賦》:“ 蘧氏在城之東南兮,民亦尚其丘墳。”《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 包胥辭不受🔬,爲丘墓之寄於荆也。”《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塋丘壟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貴賤之等級🆘。” 孙希旦集解:“墓域曰塋,其封土而高者曰丘壟。”

    ”從“欠“聲,或即“坎”字異體👨🏽‍🎤。“坎”字有墓穴義。《禮記·檀弓下》:“ 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習於禮者也。觀其葬焉,其坎深不至於泉。’”《禮記·雜記下》🤦🏻‍♀️👨🏿‍⚖️:“四十者待盈坎。”鄭注:“坎或謂壙🧑🏼‍🔬🦾。”簡文“區(丘)(坎)”連言,也可以指代墓葬。

    再來看“長”👮🏽。曾憲通先生認為“長”即見於包山簡的“相”,指放置於槨室尾部的腳箱[5]。有學者已根據《上博(四)·<柬大王泊旱>》考釋包山簡“相”當為楚職官名[6],和簡文“長”有別🚅。目前能確知在“長”的物品有簡13的“彫勺”[7],從考古工作者繪製的406號墓隨葬器物位置示意圖來看🗣,并沒有在槨室尾部的腳箱發現“彫勺”[8]。曾文解釋“長”是建立在對“”二字的理解基礎之上的,前文已經指出這兩個字的釋讀存在問題,因此把“長”與腳箱等同起來也是不正確的🎶。

    “長”一詞又見於包山簡、長沙戈[9]等🖊。“”字或從“邑”🦯,或從“土”從“邑”。包山簡59作“長”,與五里牌簡全同。

    包山59 包山78集成10915長沙戈

    上引“長”皆讀為“長沙”,用作地名,其地在今湖南長沙一帶。有些學者主張五里牌簡的“長”也應讀作“長沙”[10]👱,應該是正確的。簡文“才(在)區(丘)(坎)”是指所記物品都已隨葬🤹🏼‍♀️,“才(在)長(沙)”是指這些物品沒有隨葬🗻,簡18說“其二,才(在)長”的意思是某一物品的其中兩件沒有隨葬。

     

     

    拙文初稿蒙劉建民🧗🏿‍♀️、侯乃峰、苗豐諸兄是正多處,謹致謝忱。

     



    [1]據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發掘報告》54頁,科學出版社,1957年🧗🏼。商承祚《戰國楚竹簡滙編》127頁云37枚,齊魯書社🧑🏿‍✈️,1995年👱🏻‍♀️。

    [2]參看陳偉主編🫕:《楚地出土簡冊十四種》467頁,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3] 曾憲通📗:《論齊國𥁰之璽及相關問題》,《華學》第一輯♑️,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又《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181頁,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楚文字釋叢》🗼,《中山大學學報》19963期,又《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44頁,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戰國楚竹簡滙編》128頁釋文同✊🏼。《楚文字編》“”字條從其說,714頁,所謂“”字則作為未識字收入附錄302號💆🏿‍♀️,909頁。

    [4]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335頁,齊魯書社,1989年。

    [5] 見上引曾文🚧。

    [6] 周鳳五:《上博四<柬大王泊旱>重探》,《簡帛》第一輯,129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7] 李守奎👨🏽‍🔧:《楚文字編》205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12月。

    [8]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發掘報告》26頁,科學出版社𓀁,1957年𓀄。

    [9] 劉釗:《兵器銘文考釋(四則)》,《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95頁,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8月。

    [10] 高智:《釋楚系文字中的“”及相關文字》,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19948月。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1年10月17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1年10月17日。



    点击下载附件: 0966劉剛👼🏻:五里牌竹簡“區坎”和“長沙 ”小考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海天 在 2011/10/18 9:10:13 评价道:第1楼

      「丘」表墓穴義🦹🏼👯‍♂️,可參見《三德》10-11入虛毋樂,登【11毋歌🤛🏽,所以為天禮」。孟蓬生先生〈《三德》零詁(續)〉🦻🏿,090321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006指出🥋:「我們覺得“‘一為低處🎶,一為高處的看法是正確的,但不可能指任意低處或任意高處,而應有其特定的含義🐗🏄🏽‍♀️。具體地說,訓為,指墓穴;訓為壠(壟)慧琳《一切經音義》卷第六:溝坑,……下苦耕反。《爾雅》:坑,墟也《考聲》云:坑,坎也。《古今正字》云:坑,壍[1][15]《玉篇·阜部》👨‍🍳:阬,虚也🤦🏿‍♀️🛀,埳也♌️,池也,亦作坑。可知虛(墟)字古有坑坎義。《禮記·雜記下》:四十者待盈坎。鄭注🧗🏼‍♂️:坎,或為壙🏄🏼。《說文·土部》🙋🏽:壙,塹穴也🧎‍♂️。段玉裁注:謂塹地為穴也🚛,墓穴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今臨側水湄,左右方一二里,中狀若丘墟🧑‍🧒‍🧒⏲,蓋遺囤故窖處也。此處丘墟為墓穴之義🚊,與典籍中常見的丘墟當訓為大丘者有所不同。宋陆游《叹老》诗🎆🏊‍♂️:朋儕什九墮丘墟,自笑身如脱網魚。丘墟亦為墓穴之義。《說文·土部》🤦🏽:壠,丘壠也➜。从土🙋🏻‍♂️,龍聲。《方言》:冢🟩,秦晉之間或謂之🔨🥋,自關之東謂之《禮記·曲禮上》🧙🏻:適墓不登壠,助葬必執紼☦️。鄭注🌘:壠,冢也。」則《三德》「」👐🏼、「」連言,似相當於《五里牌》的「區」、「 」。

      <DIV style="mso-element: footnote-list">

      <DIV style="mso-element: footnote" id=ftn1>

      [1]今本作阬阬🏌🏿,虛也。鄭樵《爾雅注》雲👂🏿:阬有二文無義,其一為衍者耳。

      </DIV></DIV>

    • 陳劍 在 2011/10/18 9:11:16 评价道:第2楼

      釋讀爲“坎”之字,左半筆勢感覺亦與“阜”不類🙇🏼‍♀️。細審似當爲“今”旁。全字即《說文》之“欦”字,已見於睡虎地秦簡,秦印亦有从“女”从之之人名字。

      “區”與“丘”通僅所謂“區蓋”與“丘蓋”一條材料👩🏿‍🎤🕠,甚爲可疑。“欦”从“今”聲🤽🏻‍♀️,其中簡文已變作“次”形的“欠”旁按《說文》的分析當是意符而非聲符。由此看來,簡文“區欦”兩字的讀法,似仍可再考慮🏋️‍♂️。

    • 海天 在 2011/10/18 10:47:04 评价道:第3楼

      五里牌4 五里牌5五里牌6

      由簡4來看接近「阜」,由簡6來看確實接近「今」。但由更清晰的圖版來看👨🏼‍🦰,簡4作♑️:

      64485🚣‍♂️,確實從「今」,無庸置疑。則第一樓的評論可以廢矣。

       

      至於【區與丘】直接相通的例證目前確實較難看到,不過間接通假例證底下幾例可以參考🛖:

      (1)《競建》10「(驅)逐畋弋」【句與區】

      (2)董珊先生《出土文獻》第一輯172-173:【丘與句】

      (3)《壐彙》294「須久」🤸🏿,趙平安先生認為即「須句」,趙平安〈戰國時期鹽字〉《考古》2004.08👀,58頁 【句與久】

      (4)仰天湖一號楚簡🧞‍♀️:「一(舊)智縷」 【丘與舊】

      ,

    • 萧旭 在 2011/10/18 10:50:19 评价道:第4楼

      “丘”指墓穴,亦指中低而四傍髙也,不是 “壠(壟)”⚡️。《說文·》:“壠,丘壠也。”謂丘之壠也。

       

      我们看著名的孔丘得名之由🙅‍♂️。《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索隱》🦀:“圩,音烏。圩頂,言頂上窊也🐊♈️。故孔子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髙也。”中井積德曰:“圩是汙下之義☎️,非取字義。”《左傳·桓公六年》孔疏引作“汙頂”。《六書故》:“圩,于姑切。《史記》🏊🏿‍♂️🤵🏻:‘孔子生而首上圩。’司馬貞曰🧝‍♀️:‘窊也🛴。’今江淮間水髙於田,築堤扞水而甸之曰圩田。”《爾雅》:“水潦所止泥丘。”郭注:“頂上汙下者。”《釋文》🧑🏻‍🦱🏯:“汙,音烏⚱️,又烏花反,本或作洿。”《說文》:“洿🥪,一曰窳下也🥴。”《六韜·犬韜·戰騎》:“汙下沮澤👩‍🌾,進退漸洳,此騎之患地也。”“汙”、“圩”👱🏻‍♀️、“洿”、“窳”諸字並同👩🏼‍🎨,俗作“凹”字🥞👩🏻‍🏫。

    • 黑猫警长 在 2011/10/18 13:11:29 评价道👌🏽:第5楼

    • lht 在 2011/10/18 15:39:58 评价道:第6楼

      戰國中山王兆域圖有“丘足”🚤,指墓底角之處🔎🧗🏻‍♂️,類似說“山腳”🙆🏿。

    • 王寧 在 2011/10/18 15:53:57 评价道🕶:第7楼

      竊意“區欦”就是收藏存放物品的地方或容器,與作者的看法相同。第二個字則贊成陳劍先生的釋讀,當釋為“欦”🧑🏻‍🎄。

      《說文》:“區,踦區,藏匿也。从品在匸中🚣🏽‍♀️。品,眾也🤾🏻。”徐注:“凡言區者🏡,皆有所藏也”。“區”本象眾多物品藏於匚中之形🪈,有收藏之義。

      “欦”讀為“椷”是說得通的🙎🏼‍♀️,椷字或從木圅聲📿,《說文》🖕🏼:“椷💅🏿𓀍,箧也。”段注:“《匚部》曰:‘匧,笥也🈯️。’《竹部》曰:‘笥🦄,飯及衣之器也。’《方言》:‘椷,杯也。’與許異。《漢天文志》:‘閒可椷劒’🗿✌🏿,蘇林曰:‘椷音圅🧤,容也。’此假椷爲含也。”這個字可能與“龕”字有關,《方言》:“龕💂🏼,受也🔸✭。齊楚曰鋡,揚越曰龕。受,盛也💁🏽‍♂️,猶秦晉言容盛也。”郭註👨🏿‍💼:“今言‘龕囊’,由此名也。”《玉篇》☮️:“龕,受也,盛也🔅。”是與“區”的含義相近8️⃣。欦、椷、鋡🧊、龕并音相近。所以,“區欦”可能讀為“區椷”🏞、“區鋡”、“區龕”🧑🏽‍🦱🍀,是指盛放陪葬物品的箱子之類的容器,或即曾憲通先生說的墓葬內的邊箱、腳箱。
      這個單子當是開列了死者生前使用的一些物品,一部份裝在箱子里用來陪葬了,曰“在區欦”🧥☎;一部份沒用來陪葬,還在長沙的家里🌡,曰“在長沙”🤐。所以作者說“簡文‘才(在)區(丘)(坎)’是指所記物品都已隨葬,‘才(在)長(沙)’是指這些物品沒有隨葬”當是正確的。

    • llaogui 在 2011/10/18 16:43:13 评价道:第8楼

      海天:

      (3)《壐彙》294「須久」,趙平安先生認為即「須句」🕵️‍♀️,趙平安〈戰國時期鹽字〉《考古》2004.08♑️,58頁 【句與久】

       

      此印要確定說是真的,恐怕很難。雖然有不少名家論及。

    • 海天 在 2011/10/18 21:57:14 评价道:第9楼

      llaogui:
      海天:

      (3)《壐彙》294「須久」👋🏿,趙平安先生認為即「須句」🫴,趙平安〈戰國時期鹽字〉《考古》2004.08,58頁 【句與久】

       

      此印要確定說是真的,恐怕很難。雖然有不少名家論及🧎🏻‍♂️。

      謝謝施先生指出,趙平安先生💌:《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頁142也提到吳振武先生認為此璽可能是偽刻🧙🏿。

    • 你再不同意我就要打人了 在 2011/10/20 10:28:44 评价道:第10楼

      主張從“今”說的先生能不能摹寫一下這個字形?謝謝!,

    Copyright 富达平台 - 注册即送,豪礼相随!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84952号 地址🚆:富达注册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738907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